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齐鲁文化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再次击鼓发令,此后宫女们都非常准确地执行了规定和要求,不敢出半点差池。

第六章 齐鲁英杰(6)

孙武向吴王报告说:“队伍已经训练整齐,请吴王观看!有这样的队伍,无论君王怎样使用它,她们都会赴汤蹈火的。”失去爱妃的吴王非常伤心,也很生气,不想去看操练情况。孙武说:“如此看来,吴王只是喜欢兵法上的词句,并不想真的运用它。”吴王听后虽然满心不高兴,却由此认识了孙武的为人,知道他是一位既能著书立说,又能统兵作战的军事奇才,便封他为将军,命他日夜操练军队,做好伐楚的准备。

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的战争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吴王任命孙武为大将军,率领三万精兵攻打楚国。孙武率领大队人马从水路西进,到达淮汭(今河南潢州西北)时令军队舍舟登陆,并命3500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让他们迅速通过楚国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等关隘(今河南信阳南),直插楚国纵深。楚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仓猝应战。在孙武的英明指挥下,吴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乘胜追击溃败的楚军。在随后的11天里,吴军行军700余里,五战五捷,一举攻占了楚都郢都。楚昭王仓皇南逃。此次战役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三万人)胜多(二十万人)的光辉战例。

公元前484年,在与齐国的交战中,孙武再次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辅佐吴王夫差在艾陵之战中彻底打败齐国,使得吴国国威大振,并在两年之后的黄池会盟时取代晋国,成为一代霸主。司马迁曾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写道: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对于孙武后来的情况,由于没有史书记载,后人无从得知。后世流传有两种说法:其一,孙武辅佐吴王夫差建立霸业之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主动退隐林泉,著述立说以终余年;其二,孙武抛弃功名利禄重返齐国,在家乡隐居授徒。

孙武一生致力于武学,被后人尊崇为“兵圣”、“兵学鼻祖”。能有如此高的声誉,除了战功显赫外,更主要的是他给后世留下了一部重要的军事名著——《孙子兵法》。该著作共有13篇、5000多字,主要讲述了孙武的军事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百姓生死的大事,任何人在做出战争决定时务必慎重,千万不要拿战争当儿戏。

第二,战争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才使用的手段,“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由此可见,孙武将战争看作对付敌人的下下策。

第三,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不是战争本身,而是政治。只有统治者采取了顺应民心的措施,获得民意,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与君主同心同德,生死与共,才能确保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赢得战争。

第四,战争应速战速决,如果战争拖延的太久,既耗费财力,又削弱士兵的战斗力(钝兵挫锐)。

第五,当战争不可避免时,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出奇制胜才能赢得战争。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千字,却包含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司马迁曾说:“世俗所称师旅,皆到孙子十三篇。”确实,《孙子兵法》对中国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历代的兵学家、军事家都从中汲取养料,用于指导战争实践与发展军事理论。据说三国年间的曹操极为推崇《孙子兵法》,并为其作注。唐太宗对其也是称赞有加,认为“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到了宋代,《孙子兵法》被宋神宗钦定为《武书七经》之首。

第六章 齐鲁英杰(7)

事实上,在古今中外的军事著作中,论影响,没有哪一部兵书能够与《孙子兵法》相比,就连西方的军事巨著《战争论》也无法与《孙子兵法》齐名,其影响更是远远小于《孙子兵法》。此外,孙武的军事思想并没有局限于军事领域,还被后人应用到了政治、外交、商业等各个方面,西方各国的商界泰斗就将《孙子兵法》视为商业圣经。

四、名医:扁鹊

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割据、战争频繁的年代,也是民生日蹙、疾病猖獗的时期,所以此时涌现出一大批名医,也产生了我国第一部医学名著——《黄帝内经》,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这一时期,医术最高、名声最大、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名医就是扁鹊。

扁鹊画像

扁鹊(生卒年不详),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卢(今山东长清县)人。他医术高超,为了表示对他的尊崇和敬爱,人们就以传说中黄帝时的良医——扁鹊——来称呼他,以至于他的本名逐渐被人们忘记,而“扁鹊”这个名字却闻名于世。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专门为他立传,称其为医学之首,使其成为我国第一位载入正史的著名医家。

年轻时的扁鹊并不懂医术,只是在一家官办旅馆做管理员。在当管理员期间,旅馆里住进来一个特殊的客人——一位很有学问的医生。老实而又聪明的扁鹊知道此人是医生后,非常尊敬,处处给他方便。时间一长,医生也看中了扁鹊的为人:老实、忠厚、聪明。一天医生将扁鹊叫到寝室中,低声问道:“小伙子,你很聪明,也很厚道,我有很多灵验的方药,但现在已经老了,无法再为人治病,所以想传授给你,希望你能用它救死扶伤,不知你愿不愿意?”扁鹊听后非常高兴,开始认真地学习医生所教的药方。没过多久,扁鹊就能根据自己的所学给别人治病了,而且效果非常好。扁鹊学会医术后,将治病救人作为自己的职责。又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与研究,扁鹊终于成为名满天下的名医。

当时,山西境内有一位权势很大的官,始终在想办法夺取山西晋王的位子。但想了很久,也努力了很多次,却始终没有实现。有一天,这个人突然昏迷,从此不省人事,他的家人四处访求名医,却没有人能够治好此病。说来也巧,扁鹊正好来到山西地界,由于他已是非常有名的医生,病人家属急忙请他前去医治。此时,病人已昏迷好几天。扁鹊来到病人身旁,先摸了摸他的脉搏,发现跳动得还很有力,又从他家人那里了解到这个人的想法后,便断定他只是过度用脑,一时昏厥,用不了几天就会醒过来。果然,几天之后此人就清醒过来了。

扁鹊行医并不是呆在一个地方,而是一直四处行走,救助身患疾病的老百姓。有一天,他来到虢国(今陕西境内),正巧当地的太子身患重病,已到了四肢冰冷、丧失知觉的地步。人们都认为太子已经死了,开始忙着办丧事,但太子的身体始终没有僵硬。扁鹊听说后,非常好奇,经诊断发现太子还有非常微弱的呼吸,两条腿的内侧也没有完全冷却,由此断定太子是假死。他取出银针,在太子头顶的百会穴刺了一针,没想到太子很快就苏醒过来了。与此同时,扁鹊命人在太子的两肋下放上温热的药包,没用多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后来,又连续吃了20多天的药,竟然完全康复了,扁鹊因此名声大振。

第六章 齐鲁英杰(8)

过了一段时间,扁鹊来到齐国。齐国太子桓公午听说扁鹊到了,急忙殷勤地招待他。扁鹊见到桓公午后,通过一番观察,发现桓公午有病,便直言相告:“太子,您身上已经有了病象,目前只在皮肤里,应及时治疗,否则很可能演变成严重的疾病。”桓公午认为自己很健康,根本没有病,并认为医生都是贪名好利的人,企图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宣扬自己的本领,因此没有听从扁鹊的劝告,坚持不肯就医。

五天后,扁鹊又见到了桓公午,再次说道:“太子,你的病已经发展了,现在已经影响到血脉,如果不及时医治,会更加严重的。”桓公午听后很不高兴,没有采纳扁鹊建议。又隔了五天,扁鹊看到桓公午,郑重地说:“太子,你的病已经蔓延到肠胃,如果再不及时医治,以后就来不及了。”桓公午更不高兴了,但碍于情面没有斥责扁鹊。又过去五天,扁鹊看见桓公午时只是望了望他的脸色,便惊慌失措地告辞,马上离开了那里。桓公午非常纳闷,派人拦住扁鹊问他为什么匆忙离开。扁鹊回答道:“病在皮肤而没有深入的时候,只要用点汤药或者熨药就可以治好;病影响到血脉时,采用扎针的方法也可以治疗;病伤极肠胃时,配药酒吃也可以医治;可是现在桓公午的病情已经深入骨髓,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救治了,所以我才急忙离开。”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