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明心宝鉴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轻易许诺的人守信的必少,当面赞誉的人背后必定非议。

许敬宗说:〃春雨如油,滋长万物,行人却厌恶它造成道路泥泞;秋月如镜,普照大地,佳人喜欢赏月,盗贼却厌恶它照亮一切。〃

《景行录》上说:〃大丈夫见识贤明,因此把名节看得重于泰山;用心刚毅,因此把生死看得轻如鸿毛。〃

身外之事无大小之分,内心欲望无深浅之别。有所判断取舍就能生存下来,没有决断就会死去。大丈夫要把决断放在首位。

孔子说:〃知道却不去做,还不如不知道。亲近却不信任,还不如不去亲近。快乐刚刚到来,快乐而不要骄傲。灾患到来了,认真考虑这件事情却不要忧心忡忡。〃

孟子说:〃虽然有聪明智慧,还不如顺应形势。虽然有大锄等好工具,还不如等待节令。〃

《吕氏乡约》要求:〃道德功业方面要相互劝勉,过错要相互约束。礼义与风俗相辅相成,患难之时要相互体恤。〃

怜悯别人的凶事,为别人的好事而感到高兴,在别人急需帮助时济助他,在别人危难时拯救他。

亲眼看到的事情还怕它不真实,背后说的话哪值得深信?

人不知道自己的过失,牛不知道自身力气大。

不去怪自家的麻绳太短,却只埋怨别人家的古井太深。

侥幸也能脱免,无辜也会遭报应。

贪赃泛滥遍及天下,犯罪被抓的都是福薄之人。

人心似铁硬,官府法律如炉火炙人。

姜太公说:〃人心很难有满足之时,沟壑却容易填满。〃

苍天如果改变其规律,不刮风就是下雨。人如果改变其常规,不生病就是死。

《状元诗》写道:〃国家走上正道天意也会顺应,官吏清廉百姓自然安定。妻子贤惠丈夫的祸患就少,子女孝敬父亲的内心就会放宽。〃

虹←桥←书←吧←BOOK。←

第40节:省心篇(11)

孟子说:〃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得天下是因为仁爱,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不仁爱。国家兴废存亡的原因也是这样。天子不仁爱,不能保有四海;诸侯不仁爱,不能保全社稷;卿大夫不仁爱,不能保全宗庙;老百姓不仁爱,不能保全身体。现在的人厌恶死亡却乐于为人不仁,这就像讨厌酒醉却要逞强喝酒。〃

孔子说:〃第一个开始制作陶俑陪葬的人,一定是没有后代的吧?〃

木头用绳墨未衡量就能取直,君主听从劝谏就会圣明。

佛经说:〃世间一切有所作为的法相,犹如梦幻泡影,如朝露亦如闪电,应该这样来看。〃

一派青山景色幽美,前人留下的土地后人来收成。后人得到收成也不要欢喜过头,因为还有来收成的人在后头呢。

苏东坡说:〃无缘无故地得到一大笔钱,不是会有大福,就一定会有大祸。〃

《景行录》上说:〃盛大的宴席不可屡屡聚会,勒石铸铜刻字不可轻易去做,这些都是灾祸的开端。〃

孔子说:〃工匠想要做好他的活,一定先要磨快他的工具。〃

正像不来也不往,没有欢喜也就没有忧愁。

邵康节先生说:〃有人来询问卜筮之事,怎样才叫祸福。我亏欠人家就是祸,人家亏欠我就是福。〃

拥有千间大房子,夜里也只能睡一张床。拥有万顷良田,每天也只能吃三顿饭。

不孝敬的话,烧千束纸也没用。内心有愧,焚万炉香也是枉然。神灵本来都是正直的,哪会接受人间的枉法贿赂?

住得太久了会让人看轻,人太穷了亲人也会疏远。只要看看三五天后,再相见时已大不如当初。

口渴时一滴水都像甘露,喝醉以后再添杯还不如没有。

酒不会醉人,人自己就醉了。容貌不会迷住人,人自己就迷住了。

孟子说:〃追求仁义的不会发财,追求发财的不会讲究仁义。〃

孔子说:〃算了罢,我还没见过喜欢道德像喜欢美貌的人。〃

奉公之心如果能同私心相比,还有什么事办不成?对道德的想往如果能同对情感的想往一样,早就成佛多时。

老子说:〃过于固执的人,不明白道德修行。〃

过后才知道原先的事情错了,年老了才发觉少年时时间宽裕。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