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揭密搜索引擎快速成长路:撬动地球的Google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百万人却转而使用一家叫做Firefox的新创公司的产品,而这家公司接受了Google的投资,同时内置了Google的搜索功能。微软对计算机桌面的控制会因为其浏览器IE陷入危机而被动摇,因为它的主要产品,从微软的Word到Excel,都设计成与浏览器共同作用才能顺利激活和操作的形式。

“在比尔 · 盖茨知道事实真相之前几个月里,微软已经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意图击败Google,”这篇《财富》报道中这样写道,“那是2003年12月,盖茨正在随意浏览Google公司的网站,突然,他发现了一张描述Google空缺职位的招聘网页。他纳闷,为什么有那么多职位对申请人资历的要求同微软的招聘要求完全一样?”这个搜索公司在公开招聘接受过操作系统开发、分布系统建设以及其他一些领域专门训练的人才,这些领域不是Google而是微软的传统优势领域。“盖茨担心微软将要面临的战争已不仅仅是在搜索领域的了,”文章写道,“他给许多高级管理人员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我们必须注意这些人的动向,看来他们正在开发一些同我们抗衡的东西。’”

而盖茨却完全摸不透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因为Google发布的一系列新产品,从照片管理软件到网络电子邮件,到通过手机进行搜索,加起来都不能对微软的桌面系统构成有决定性意义的威胁。不过,使用这些服务的用户对盖茨公司的软件的依赖度的确是降低了。这些产品的潜在威胁是,它们为用户提供新的工具,使他们在编辑文件、发送邮件、分享信息和打印文件的时候,不再使用Windows和Word,而这两项产品是微软王国的中流砥柱。

“Google引起我的注意,并不仅仅因为网络搜索,而是因为他们正在试图利用网络搜索进军其他软件领域,”盖茨告诉《财富》记者,“如果他们拥有的只是搜索,我就不需要为它而如此担忧了。但它也是一家软件公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比起之前同我们竞争的那些公司,它与我们的相似性更强。”这篇影响巨大的文章还有当时其他的评论都宣称,Google超越Windows和其他的微软软件,并将它们边缘化的想法已经不再是未来的计划,而是实际已经开始成为现实的事情。

。。

进攻微软(3)

这篇长篇累牍、分析透彻的报道引用了备受尊崇的业内分析师、美国著名金融投资顾问机构Piper Jaffray的萨法 · 拉施特奇(Safa Rashtchy)的说法:“Google是个超级品牌。在我看来,在这场对决中微软会是输家。”而杂志中一篇标题是《生活在Google世界》的姊妹文章,总结了技术行业的专家们对于两家公司以及他们各自发展趋势的分析,他们的看法总结起来就是:“欢迎来到微软的噩梦时代!”

这天下午在西雅图,埃里克 · 施米特结束了自己火药味十足的讲话,开始接受在座师生的提问。他也不知道自己会听到什么样的问题,因为这所大学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微软公司很近,而且很可能在座的一些计算机科学家曾经为这家公司工作过,或者在那里实习过,或者接受那家公司的奖学金来支付学费。当然,Google公司也从这所大学招聘了40多名本科生和至少15名的博士生。这个数量同微软从该校雇用的员工数量还是不具可比性的,不过,在短短几年中达到这个数量也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施米特还饶有兴致地扫视了一下在场的听众,当然,微软至少派来了一个间谍来记录他所说过的每一句话,并记下在场观众对他的发言的反应。

第一个问题是询问项目小组的规模,这是个简单的问题。Google最擅长的就是以3~5人的小组为单位来进行不计其数的创新活动。这些小组的领导者被称为UTL,也就是超级团队领导。“我们努力保持小的团队。如果团队的人数太多的话,生产能力就降低了。”施米特说。学生们发出的球都没有什么杀伤力,下一个问题问的是公司推出新产品的周期。“我们开发新产品的步伐比业内任何人都要快,而且速度大大领先于我们的竞争对手。”他直言不讳地说。下一个问题,更是施米特迫不及待想要回答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在座的计算机科学家有多么热爱自己的独立性。这个问题是关于公司对技术人员的管理的。“我们的秘诀不是如何管理人,而是如何选择员工,”他说,“这种模式只有在你选对了人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在某个组织里,而且在进行规模很大的项目,人们希望别人告诉自己该做什么,那么,在这个组织里,这种模式会彻底失败。我们尽力减少中间管理层,因为他们总是碍手碍脚。”

考虑到现场听众的思考能力,施米特知道自己不可避免要回避一些问题,比如下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为什么Google不愿意提供更多关于它生财之道的细节,好方便分析师建立模型来预测其未来的获利前景并决定其股票价格是否合理。他迟疑了一下。“我们决定不公开这些信息,”他说,“因为我们不希望竞争对手了解这些信息。我们发明了他们没有的模式,这是确保良好收益状况的原因之一。”然后,他又抢到了篮板球。一个学生问道,为什么Google没有试图利用其很受欢迎的Google新闻网站来赚钱呢?是因为它免费使用其他新闻提供商的内容吗?为什么上面没有广告呢?“Google新闻是我们很成功的一项产品。开发团队问我们,‘你们是希望得到更多收入呢,还是希望发布阿拉伯国家的新闻?’这听起来是个愚蠢的问题。我们当然要发布阿拉伯国家的新闻,毕竟,世界上只有300个左右的国家。最终我们不会再遇到这样的问题,那时我们就会想办法用它来赚钱。”

现在,可以预见,更难应付的问题来了。有人问道,Google收集并传播世界的信息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呢?施米特深吸一口气。“我们也不知道,”他说,“就我个人而言,我相信,正确的比喻是,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看做是一个苹果iPod。如果你能够随身携带这些信息,而且可以实时更新这些信息,是不是很棒?当学生们回答问题的速度比教授来得及说出答案的速度还快的话,这对教学会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是个很尖锐的问题。一个学生说,Google并没有可以出售的产品,也没有多少注册用户,如果被人发明出了更好的搜索技术的话,它就可能失去自己的追随者。难道这不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方式吗?“我们的企业的确相对缺乏锁定的顾客群,”施米特承认,“也就是说我们的竞争力是通过一次次搜索和一个个用户赢得的。我们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经常谈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每次搜索和每种语言的搜索中做到最好,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

然后,有人提到了微软的教训,问道,随着Google的规模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Google有可能要同政府的市场规范者交火,其竞争对手就有可能刺激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官员采取措施来抑制Google迅速成长的步伐。这曾经发生在盖茨身上,它会在Google身上重演吗?“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担心的问题,”施米特承认,“现在我们强大的能力已经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了。而且我们已经招惹了一些反对我们的逆流了,这些人要么自身权益因为我们受到了一定损害,要么因为我们而不高兴,要么为了一些别的原因不喜欢我们。我想,随着我们成为网络体验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这种情况还会恶化。”

进攻微软(4)

施米特不愿意用这样一个严峻的前景来结束这次演讲,这样学生们听完这次演讲之后,可能会觉得Google会成为司法部下一个反垄断的目标。Google的座右铭——“不作恶”,是一层薄薄的面纱,使世界各地的技术人员们了解了拉里和谢尔盖不仅仅是Google的创办人,还是好人,致力于为用户和员工做正确的事情。而针对盖茨和微软的严厉指控则将他们描述成致力于摧毁对手的掠夺者,Google不会那么残忍。施米特暗示说。他很喜欢宣称Google并没有真正的敌人。

施米特的运气很好,下一个问题是,如果网站希望出售自己的内容,公司如何起到网站守门人作用。尽管通常他不愿意谈论尚未完成的产品,但是,施米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能使学生们同自己一样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是Google的自家人。这是他过去就曾经成功使用过的、经典传统的吸引人才的技巧。“我们开发了被称为所有权内容(内容经所有权者许可使用)发布的系统,现在还正在开发过程中,”施米特说,“大量的金钱会流入内容提供者手中,而我们会为提供宣传服务收取一定费用。”然后,他在公司互联网门户角色这一点上继续发挥:“即使Google现在还不是,但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来看,Google很可能成为最大的客流源。所以,你们会愿意同我们一起努力的。我们希望成为网络内容发布商最大的客流发生源。我们认为这很不错。”

第二十四章大马力的赚钱机器

数百万热爱这个搜索引擎的人还是理解不了Google依靠什么来赚钱,因为他们是免费使用它的。还有很多人分辨不出免费搜索结果同其旁边出现的广告的区别。即使是那些理解其中差异的用户,因为很少点击那些广告,也不理解Google是怎么赚到数十亿美元的,尤其是,每次点击的价格通常是以美分而不是以美元来计算的。

随着Google股票价格的不断攀升,困扰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变成:这是一只值得购买的股票,还是一只隐藏着危险的股票?华尔街评论员和专家警告人们对其保持距离。Google搜索引擎无处不在,但是,Google股票可是很难理解的,像个谜。然而,一位独立思考的投资宗师却不肯人云亦云,他的看法与众不同。他就是巴尔的摩的比尔 · 米勒(Bill Miller),他经营着久负盛名的莱格…梅森共同基金,在其经营公司的13年中,公司在股票市场上一直运作良好。这使他成为了一个自成一格的人物。他是个严肃的人,年龄几乎是Google两位创办人的两倍。米勒曾经研究过哲学,他总是在寻找那些拥有实实在在竞争优势,并且从长远来看发展前景广阔、获利丰厚的年轻公司。然后,他就将巨额赌注押在这些公司身上。

当米勒看到Google为IPO提供的财务报告时,他看到了一台由搜索引擎驱动的大马力赚钱机器。作为一家年轻的公司,Google拥有竞争优势和广阔前景,赚钱能力一流。当时,它年盈利达到了数亿美元,销售额也高飞冲天,而它还处于婴儿期。公司会越来越壮大,发展速度也会越来越快。Google用这样快的速度赚到这么多钱,而且还没有负债。更美妙的是,其利润依靠的是互联网广告,而这是一块越做越大的馅饼。人们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了,而各个商业机构都寻求在网络上接触他们的机会。

“看到所谓的FUD因素(恐惧、不确定和怀疑)统治整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很高兴,这些因素致使股票的售价被定在了非常合算的85美元,而公司的实际股票价值被估计为230亿美元,”米勒说,“到处都在传播负面的新闻,什么公司的两位创办人刚愎自用、缺乏经验;什么不同表决权股份结构带有恶劣的公司统治意味;什么公司没有提供足够的关于其经营状况的信息;什么公司拒绝为公司前景提供指导性意见,林林总总。”这些噪音压低了Google公司IPO的价格,但是,它们并不影响公司长期的发展及其业务的获利潜力。事实上,根据米勒的说法,“我们相信这造就了机遇。”

在米勒的指示下,莱格…梅森公司在IPO时购买了超过400万股Google的股票,花费了数百万美元,下了巨大的赌注。米勒对互联网一点也不陌生,他领导的著名基金拥有大量的亚马逊和eBay网站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属于最棒的公司,作为网络公司中的明星,它们当时即将庆祝各自的10周岁生日。对于读不懂财务报表的普通投资者来说,最简单的一个在股市中赚钱的方法,就是跟随一位投资天才的步伐。对于任何一个想要知道是否应该在IPO之后很快吃进Google股票的人来说,2004年秋天公开的米勒大量购买Google股票的消息是一个信号,它在大声告诉人们:“买!”

txt小说上传分享

进攻微软(5)

其他人举棋不定之时,比尔 · 米勒却对Google的广告模式非常有信心。广告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数十亿美元的广告费正在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世界中。而Google比任何其他一家公司准备得都更充分,他们找到了在这个新的领域中利用多种渠道来获利的方式,成为了一家业务繁荣的技术公司。广播电视、杂志和报纸已经被广告养活数十年了,获利情况一贯良好。米勒推测Google同它们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它是在互联网中做广告罢了。

几年前,硅谷由繁花似锦变成满目疮痍,那个时期出现了许多好高骛远的公司;很多人错误地将Google的股票同那些公司的股票相提并论。那时候,有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也提到了大量的广告收入,但是这些广告大部分都是由互联网公司出钱购买的。而Google的广告收入主要来自成千上万的中小型企业,其中有许多公司过去从来没有在网络上做过广告。而且,其中既有网络企业,也有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公司。亚马逊和eBay都是Google的大广告客户,这两家网站在Google网站上购买目标性广告,借此吸引数量众多的计算机用户到自己已经被广泛接受的网站上来。Google还避开了那些计算机用户讨厌的广告形式,通过由搜索激发的文本广告牟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掌握的是与大众市场推广相反的广告形式。在网络搜索和冲浪的过程中看到Google提供的广告,就好像在沿着公路驾驶的过程中只看到同你们当时正在思考或者讨论的内容有关的广告一样。

Google商业模式的规模是惊人的,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硬件和软件来支持这个体系。即使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公司也几乎完全通过在线自助服务来注册新的广告客户。这削减了成本,增加了收入,并且扩大了包括广告客户、网络出版商、顾客和Google在内的各方的发展机遇。

米勒欣赏的另外一个竞争优势是Google的品牌知名度。在历史上,还没有另外哪一家公司能够这样无须花费大笔广告和市场推广费用就获得这种水平的国际认可。而且,Google的合作网站体系也是一个别人很难复制的优势。这个体系中包括数千家网站,其中包括美国在线、纽约时报网,还有Univision网站,他们网站上的显著位置都添加了Google搜索框、Google的名称和标志。随着这个体系的壮大,Google品牌的知名度也会变大。

事实上,数千家大大小小的网络出版商毫无争议地在自己的网络上发布Google提供的广告,这家搜索公司事实上成为了网络广告代理商。在公司的合作网站,即使不是一贯,这些广告也通常都标注着“广告由Gooooooogle提供”的标签。Google将慷慨地与合作网站分享这些广告的收入,因此这些公司非常希望这个搜索引擎能够维持其财务成功,因为这意味着它们也能够从中受益。但是,虽然Google每个月都给这些出版商送支票,但是Google却不愿意告诉他们自己是怎样计算应?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