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回硝烟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议,要求在英、法、苏三国中任何一方遭到侵略时,其它两方给予援助,并要求苏联对英法保证的五个国家给予援助。

苏联在答复中提出了一些要求:缔结英法苏互助协定;援助英法保证的波兰、罗马尼亚、土耳其、希腊、比利时五国;波罗的海三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无论是遭受直接或间接侵略,均应予以援助。

对于苏联的这个提议,英法代表基本同意,但坚决反对把语意含糊的“间接侵略”一词列入协定,波罗的海三国也不愿意请求苏联援助。经过一再交涉,英法于7朋初同意在波罗的海三国遭到直接时,同苏联一道向它们提供援助,但仍拒绝苏联坚持的在这三国遭到间接侵略时也提供援助的主张。

苏联在这一问题上拒不退让,毫不妥协。同时,苏联建议在签订三国互助条约的同时签订一项军事协定,详细规定三国彼此军事援助的方式、方法和范围。苏联认为,军事协定是政治协定不可缺少的部分,政治协定没有军事协定来加强是毫无实效的。

而英法则相反,不同意把政治协定和军事协定连在一起,认为只能等到互助协定签订后,才能谈判解决军事协定的签订问题。这样,政治谈判就在“间接侵略”和军事协定这两个问题上陷入了僵局。

为了打破谈判的僵局,三国在不等政治谈判结束的情况下,开始了军事谈判。三国的军事谈判从8月12日开始,到8月21日结束,经过几天的谈判,三国并没有取得任何有实质性的进展,三国军事谈判也告失败。谈判中关键的分歧是当德国侵略波兰、罗马尼亚和法国时,苏联军队是否有权通过波兰和罗马尼亚领土打击德军。

苏联方面认为,由于苏德没有共同边界,这境权如不解决,苏联就无法援助波兰、罗马尼和法国等国。但是波兰和罗马尼亚坚持拒绝苏联军队在任何情况下过境。由于这一问题不能解决,8月21日,苏联方代表伏罗希洛夫声明,建议长期体会。三国军事谈判宣告失败。

在谈判过程中,苏联对英法等国对德国的暧昧态度,心存戒心,倾向于自保的安全政策,利用英德矛盾,同德国达成了妥协,使自身首先免遭战祸。所以,苏联在与英法谈判时,一直避免刺激德国,后来又民德国断断续续的进行接触。此外,苏联在谈判中提出的“间接侵略”等含糊的概念,且寸步不让,都对谈判的进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如果英法苏三国的谈判成功结成联盟的话,势必打乱德国的全盘计划。因此,希特勒对英法苏三国的谈判十分担心,想方设法的来破坏这次谈判,分化对方。

在希特勒的精心设计下,德国一方面故意与英国谈判,另一方面又拉拢苏联,与苏联进行谈判,给三国会谈蒙上了一团浓重的阴影,使英法和苏联互相猜疑,不信任感加重。在这种情况下,英法苏三国根本就不可能谈判出什么来,谈判失败也就理所当然了。

在同英法两国无法达成协定的情况下,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开始谋求同德国签订协定。8月19日,德苏双方缔结了经贸协定。同一天,希特勒下令德国海军舰队进入切断英国海上航线的攻击位置。

8月20日,希特勒亲自给斯大林发出急电,要求最迟于8月23日让德方代表里宾特洛甫访问苏联并谈判签订条约。

终于,在8月21日晚上9点35分,斯大林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邀请电到达了柏林。

“致德国总理

阿·希特勒:

我感谢你的来信。我希望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成为改善我们两国关系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

我们两国人民都需要彼此间的和平关系。德国政府赞成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为在我们两国之间消除政治方面的紧张状态并且给实现和平与合作提供了基础。

苏联政府命我通知你,他们同意冯·里宾特洛甫先生在8月23日到达莫斯科。

约·斯大林”

斯大林的复电是晚上10点30分转到伯格霍夫的希特勒那里的。11点刚过,德国广播电台的音乐节目突然中断了,广播员宣布:“德国政府和苏联政府已经协议缔结一项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外交部长将在8月23日,星期三,到莫斯科完成这项谈判。”

至此,欧洲30年代末动荡不定的政治环境已逐渐明朗化。斯大林在德国、英、法以及欧洲其他中小国家不同的力量和态度之间,终于选择同德国结盟。

22日,里宾特洛甫持希特勒亲笔签署的全权证书,握有同苏联签订条约立即生效的大权,乘飞机前往莫斯科。

根据苏联的要求,苏德两国的谈判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不再鼓励日本在远东的侵略;调整双方在波罗的海地区的势力。

23日,斯大林、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经过两次会谈,当晚就签订了为期10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条约规定:

第一,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施用武力,进行侵略或者攻击;

第二,缔约国之一,如与第三国交战,另一缔约国决不支持第三国;

第三,缔约国双方,决不参加任何直接或间接反对缔约国另一方的国家集团;

第四,缔约国之间,倘若发生争执,不论性质如何,双方应绝对只用和平方法,予以解决。

……

该条约还有一个《秘密附加议定书》。它划定了苏德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规定:一旦在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所属的领土上发生领土——政治的变动时,以立陶宛的北部边界作为德国和苏联利益范围的边界。一旦在波兰国家所属的领土上发生领土——政治的变动时,德国和苏联大体上沿着比萨河、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一线划分双方的利益范围。而且在苏联的强烈要求下,德方承认了苏联在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并且在条约中声明自己与这个地区的全部政治利益完全无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