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回硝烟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从炮击的规模和时间来看,这显然是以地面部队进攻为前提的准备射击。在炮火准备的同时中国空军的十二架轰炸机也飞临了战场上空。

苏军第一百零一师所属的第四十二摩托化狙击团,在刚刚用早餐的时候遭到大量而意外的突袭射击的苏蒙军驻地,出现了极度混乱和凄惨的惰景。

苏军的这个驻地,是在能了望对面中国领土的不毛的台地上。在纵二公里、横三公里的驻地内,并排建有能收容约二千人的一个团官兵的十数栋兵舍。这些建筑物在进攻开始后不到十分钟就几乎完全遭到破坏或烈焰纷飞。

中方的炮击准备得极好。一开始就用穿甲榴弹打中了驻地内的燃料库、弹药库、司令部和通讯所等,使这些地方爆炸起火。在这次突袭以前,制造了苏军驻地的精密模型,各个建筑物都缩小到分寸不差的程度。这些情报是三个月以前因不堪种族歧视和老兵虐待而从现在中国军队炮轰的苏军驻地逃到中国境内的蒙古族士兵提供的。

穿甲榴弹是一种可怕的炮弹。它装有穿透很厚的混凝土和砖制墙壁、到达内部后才爆炸的特殊雷管,具有除坦克的厚装甲以外普通东西都能打穿的威力。在这种穿甲榴弹的轰击下,地下的通讯室也遭到破坏。因此,不可能同外部取得联系,从而混乱更加扩大。

许多官兵都是只穿身上一套衣服逃到外面。这时,袭来了装有在离地表十米左右就炸裂的VT雷管的榴弹。这种炮弹没有穿透能力,却是一位把杀伤人员的钢铁碎片四处散布的“报丧之客”。许多苏联官兵还没有来得及各就战斗部位就被炮弹碎片纷纷击倒。被巨大碎片直接打中,四肢断掉的或没有脑袋的尸体躺在那里。

对于第四十二摩托化狙击团团长伊凡诺夫上校来说,不幸的是从六点三十二分左右就同苏军炮兵部队失去了联系。已经没有时间组织反炮兵战(炮兵对炮兵的战斗),把中方大炮打哑。不,即使苏军炮兵部队在身边,要发现和破坏从设置在地下的坚固阵地进行发射的中国炮兵部队,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联系中断,使他呼叫空中支援都不可能了,可即使通信畅通,他也无法让空军出动了。

伊凡诺夫上校想,只有靠自己打了。他确信,在炮击结束以后,中国军队的坦克和步兵部队肯定要进行地面进攻。

于是,他命令残存的官兵都集中到驻地的西端,即在鸟瞰边界线的地方预先构筑了的几个野战用防御阵地。并且命令把没有被大炮击坏的火炮、反坦克无后坐力炮、机枪、步枪等能够使用的一切武器都配置到那个野战阵地上去。

伊凡诺夫上校自己也进入了事先准备的在野战阵地中央的钢筋混颜土建造的指挥所,与保全了性命的官兵一起,决心击退即将迫近的中国军队的地面进攻。因为从这里,即使用传令兵也能指挥部队行动。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个瞬间,飞来一颗一三零毫米穿甲榴弹,把这个中央指挥所和伊凡诺夫上校的身体一起炸得粉碎。在现场,倒塌的混凝土和肉片已经化作一团。

中国军队连续进行近三十分钟猛烈的准备进攻射击之后停止了开火。

负责这个地段进攻任务的是中国近卫第四装甲集团军第十九装甲师。这个师装备了最新型号的L-4型坦克,这是在去年才开始装备部队的主战坦克,除了两个装甲集团军外,现在也只有整个东北军区和北京军区的部队装备了这种坦克。除了装甲得到了加强外,主炮换上了九十毫米坦克炮,它的燃料箱也由外置的改为了内置,并在燃料箱外加装了栅栏。在保留了原有的人、弹分离隔舱外,还增加了燃料隔舱。

第十九装甲师的两个团的约三百辆坦克,编成各为百辆的三个团。大体以二公里的间隔,从三个方向形成三条长线,这个坦克纵队以苏军阵地为目标开始行动起来。

前进在最北面的是第七十六装甲团。团长张文中校是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有实战经验的老坦克长了,刚刚从南京装甲学校毕业不久,可以说是中国陆军头等的坦克战的老手。在运用L-4型坦克方面,没有胜过他的。

张文中校指挥下的一百五十辆坦克,警惕着来自苏军阵地的反坦克炮火的反击,各辆坦克之间离开五十米的间隔,形成一列纵队越过内外蒙古分界线。它的两侧各留一百米的空隙,让保卫坦克行列似的运载机械化步兵的装甲车行列,以相同的速度平行猛进。

在越过内外蒙古分界线的中途,张文中校指挥下的六辆坦克成了苏军阵地前残存的反坦克地雷的牺牲品。坦克战不是全员当场死亡就是毫无损伤,二者必居其一。六辆坦克履带被毁坏停下了,同伴们则把这几个“倒霉的人”留给后边的修理人员继续前进。

中国的装甲部队冒着敌人的炮火开上了丘陵地带,冲进了苏军阵地。随行的装甲车立即卸下步兵,准备好步枪、机枪和反坦克无后坐力炮,边找目标边分散开。都是按训练时的做法行动。

团长乘坐的坦克,在直属的一个连、四辆坦克护卫下,匆匆忙忙地在苏军阵地内转动。张文中校为掌握情况和向下级指挥员传达命令而忙得不可开交。张文中校的判断是,“苏军的抵抗好象已大大减弱。指挥也混乱,有组织的抵抗即将结束”。

突然,在晨曦中,右二十度方向,距离约六百米处,以燃烧起来的燃料库的火焰为背景,出现了T42的黑影。团长所乘坐的坦克的炮手没有请求射击许可就瞄准T42发射出穿甲弹,一发就击中了。以五倍于音速的速度发射的穿甲弹,依靠弹头的钢的坚硬和运动能量,打穿了T42坦克的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为八十毫米),一瞬间变成了铁屑。

坦克之间的战斗,要尽快发现对手,即使差一秒钟,也是以发射快者为胜。

“坦克战就是这样。迟一秒钟就生死分明。”

张团长对于炮手没有得到车长准许就独断发炮一事没有指责,毋宁说,对于有效地运用了日常的训练成果感到满意。

在坦克和后来加入的Q-2型强击机的共同打击下,中国的最精锐的装甲师大批出动的突袭进攻,达到了预期目的,中方大胜。之后,A集团军群开始在近卫第四装甲集团军的引导下,向巴彦全速推进。

战斗大体上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结束了。在这二个多小时的战斗中,中方仅伤亡了一千八百一十三人。面对如此情景,朱可夫不得不调整战略部署,把主要力量集中于巴彦附近,准备在此地把快速推进的中国军队挡住。至于行动较为缓慢的B集团军群,等他们到达时,贝加尔湖军区的援兵将会同时到达。只可惜战况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

注:Q-2型强击机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设计生产的对地攻击型飞机。飞机为双座机,发动机为两千马力;飞行员背部有防护装甲,厚度为十五毫米;速度为每小时四百二十公里,航程超过八百公里;武器有二门三十七毫米航空炮,二挺十二点七毫米机枪,四枚八十二毫米和一百三十二毫米火箭弹,弹舱和机翼下可挂载四百至六百公斤的炸弹。自卫武器为后座的一挺十二点七毫米机枪。

由于Q-2涂上了迷彩色,所以在进行超低空攻击时,上空的敌机很难发现它,而它厚实的装甲又能很好的抵抗地面高射机枪的射击。

Q-2经常以四机编队在八百米的高度进行巡逻飞行,一旦发现地面目标,立即解散,轮番对目标实施俯冲攻击,使用火箭、航空炮或机枪对坦克、装甲车辆和人员进行射击,效果出色。加上它在低空俯冲时刺耳的呼啸声,常常给敌军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撼。

第一章 第五节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