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超级达坂城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不出几个类似的办案高手。如果靠顺其自然方式孕育产生天才,速度太慢、数量太少,根本不适应人才强国战略需要,为此需要采用另类和超常规做法,那就是倡导中西男女通婚,因为黄种的中国人与欧洲的白种人是两个完全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种,中西这两个人种通婚,根据〃达坂城效应〃,必能产生最聪明漂亮的中西混血儿,从中产生天才的概率将大大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西(外)通婚就一直存在,但数量一直很有限。笔者在这里所倡导中西(外)通婚行为是有选择的,笔者把中西(外)通婚的对象锁定在俄罗斯美女身上,建议成千上万中国优秀男性,效法美国人、意大利人,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

◇欢◇迎◇访◇问◇虹◇桥◇书◇吧◇

第11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1)

(三) 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

〃19岁,俄罗斯女大学生,忠实、浪漫、乐观,欲寻找正式伴侣。心灵美比外表美更重要,我能讲一点英语。〃

〃法律专业大学生,23岁。我会弹钢琴和吉他。我想建成立一个家庭并使一个男人幸福。我会给他一个温馨的家,我能讲一点英语。〃

这些芳名埃莱娜、塔蒂亚娜、柳德米拉、奥尔佳的女人正如浪潮般从俄罗斯涌入美国。她们年轻、娇嫩,体态轻盈,容貌秀丽。她们的玉照被登在特殊的目录表上,在那里展示着她们的魅力。她们明显偏爱成熟男性,似乎认为他们更值得信赖。在她们眼中,美国男人具备许多她们的男同胞所没有的品质:温文尔雅、精力充沛、收入稳定、殷勤体贴而且很少酗酒。此外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有善待女性的好名声,这也比她们的男同胞强得多。

目前美国有300多家婚姻介绍所通过报纸和互联网登广告,向无数渴望爱情的美国男人推荐俄罗斯及独联体地区的单身女性,这对于那些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在酒吧或健身房里追女朋友的单身汉来说,的确是一个福音。那么他们到底想在这些婚姻介绍所找到什么呢?他们说是爱情,是一个懂得照料他们的女人,一个把家庭幸福看得比事业成功更重要的女人。也就是说,一个在女权主义运动出现之前的那个时代的女人。他们认为,70年代出现的那种女权主义运动已经使美国女人彻底地变坏了。总之,他们想找到的是一个温顺可爱的女人,既有欧洲女人的健美身材,又有亚洲女人的温柔性格。

由于供求两旺,这块跨国婚姻介绍的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那些前来征婚的女子大都把美国看成是她们心中的福地乐土。择偶时毫不掩饰地称:〃如果能嫁给一位美国男人,移民到美国去,那将是理想的归宿了。〃头等美女嫁〃美军〃,已成为俄罗斯社会不言而喻的现实景观。

俄裔女士娜塔莎在美国开了家〃跨国婚姻〃俱乐部,专门向美国单身汉推荐俄罗斯女郎。一位50多岁的美国王老五,要找一位绝色美女,并且还要求对方得是20几岁的年轻姑娘。此公的这番妄想在美国他的机会绝对是零,但到了俄国后情形却大不相同了,他瞬间突然变成俏货了。

美国的农场主拥有成群的牛马,然而做农场主的妻子并不是现代美国妇女的理想。因为很少有人愿意生活在周围几十公里空无一人的农场里,大批的牛马也不是美国妇女心中向往的。所以这些农场主们宁肯在秋收后花上一千多美元来到俄罗斯,在几十个美貌女子中挑上一个满意的带回来,而不愿在美国浪费时间。

连黑人也成为俄罗斯美女的选择对象。尽管黑人在他们国内名声不好,被认为是播下种子就不见踪影的浪荡公子,但现在俄罗斯女人与黑人结婚已司空见惯。俄国有许多来自非洲的黑人留学生,他们大都是些官宦子弟,出手阔绰,算得上是〃黑大款〃。人穷志便短,许多俄国女孩成为〃傍款一族〃。看来俄罗斯女孩是〃傲傲待嫁〃,且〃嫁不择食〃。

亚特兰大的一家婚姻介绍所每年都要组织好几批来自社会各界的美国男子去俄罗斯观光。第一批有数百人,旅程为期10天,费用为3000美元。在那里他们将可以每天见到600名俄罗斯女人。出发时他们的脑子里大多只有一个念头:找到最美的那颗珍珠,与她结婚并把她带回美国。

男女双方见面时的情景通常是这样的:在房间的一侧坐着这些美国男人和他们的翻译,另一侧则是那些面带微笑的俄罗斯女人,胸前挂着号码牌。若有人会说英语,则会在其身上挂个印有绿圈的牌子,其它的则由中介机构提供翻译服务。她们在进门时都要先出示身份证以证明她们无犯罪记录并且是未婚。在那些渴望幸福的美国人看来,她们脸上的每一个笑容似乎都是一种承诺,表达着她们对自己的欣赏与爱慕。从这些女人身上,他们重又找回了男子汉的自尊。

▲虹桥▲书吧▲。

第12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2)

在头3天里,他们每天都要花5个小时会见那些〃女候选人〃。这期间他们总是把自己打扮得衣冠楚楚,脖子上系着领带,身上洒上香水,头发上喷上发胶,然后端坐在那里向女人们提问,平均在每个女人身上花15分钟。一旦发现了意中人,他们便把她们的号码小心翼翼地记在每张照片背后,以免弄混。余下的几天时间他们便和自己选中的女性一起度过。花75美元就可以给他们的〃未婚妻〃搞到签证,但要使她们留在美国还必须在 90天内与其结婚,然后申请绿卡,两年后再申请永久居住权。仅1998年有1500多名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的女性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美国,而实际的结婚人数要比这多得多,因为还有很多人是用旅游签证入境的。

相亲时男方常常表示,他们不远万里跑一趟是因为他们对美国姑娘己经厌烦,因为她们不但会得寸进尺提要求,而且脑子里压根没有要谦让丈夫的意思,这让他们难以忍受。这些俄罗斯姑娘们刚见到美国男人时总是对他们说,虽然在俄罗斯也有男朋友,但这些男人实在太穷了,无法满足她们出国开眼界的愿望,且经常汹酒乃至打骂她们,她们只希望能遇到一个真正欣赏她们的男人,找一个有能力赡养家庭的男人。她们表示完全理解美国男人为何心甘情愿地绕地球半圈来到俄罗斯寻找梦中佳人。

23岁的玛莎是位大学生,她说:〃俄罗斯姑娘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知书达礼,而且甘愿在家当家庭主妇,伺候丈夫,抚养孩子。与美国女人最大不同的是,俄罗斯女子对忍受美国男人的大男人作风更有心理准备〃。

事实上对俄罗斯姑娘来说,嫁个美国人首先是能保证她们过上更富有的生活。她们当中的大多数不是没工作,就是只能挣到每月不足200美元的薪水。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孩子。

〃当我认识玛尔雅娜时,她在一家面包店工作,每月只挣50美元。〃拉里说。一提到〃玛尔雅娜〃这个名字,他的声音就哽住了,半是激动半是气愤。42岁的他曾有过一次失败的婚姻,和许许多多对美国女人感到失望的男人一样,他离婚后也决心从俄罗斯女人身上寻找幸福。〃女权运动使美国女人的举止就跟男人一样。〃他说,〃她们已经完全失去了女人味儿,只对事业和金钱感兴趣,一心只想有辆更大的汽车、一所更大的房子……她们已经被物欲败坏了。我想也许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我能找到某个有着传统价值观念、懂得欣赏我为她所做的一切的女人。〃在莫斯科的一家婚姻介绍所里,他偶然看见了玛尔雅娜的照片。〃在我看到她的那一瞬间,她就已经俘获了我的心。〃只花了12美元,他就得到了她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在后来的3个月里,他们互相写了200多封信。〃当我在旅馆的大厅里见到她时,她穿着红色的外套,戴着红色的帽子,手臂上捧着一束鲜花。我简直都喘不过气来了。她看上去就像个电影明星。从第一天晚上开始她就坚持要为我做饭。她非常了解我的口味。我呆在俄罗斯的那段时间里,她服侍我就像在服侍一位国王〃。

▲虹桥▲书吧▲BOOK。▲

第13节:到俄罗斯去寻找爱情(3)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征婚也流行起采,美国男人纷纷借助互联网来寻找、选择俄罗斯姑娘。38岁的威尔斯于两年前离婚后就开始约会,但他要见个女人的面却不容易,原因是他在太平洋的一个美军基地内,离最近的大城市也有2000英里。这种情况下,他决定求助于因特网。他找到一家电脑红娘的网址,键入〃俄罗斯女子〃几个字。在这之后的每天晚上,他都要花好几小时在电脑上浏览俄罗斯美女,他从15家国际婚姻介绍所那儿买下了大约600位网上征婚的俄罗斯美女的地址。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网上找到了他的意中人叶莲娜,22岁,莫斯科郊外的一位护士。通过一家网络婚姻介绍所的安排,俩人很快见面,并一见钟情,决定共结连理。威尔斯觉得为这桩婚姻虽然前前后后花了1。5万美元,完全划得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