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龙纹身的少年 > 第79部分(第1页)

第79部分(第1页)

帝王术跟风水术息息相关。

风水一说奥秘高深,普通人难得一窥究竟。而寻龙点穴又是风水师的不传之秘,所以所谓的“风水宝地”也是凡人难知。

中国龙脉有那么多,偏偏唯有邙山独树一帜,名震天下,成为全中国人都知道的风水宝地,个中缘由,恐怕也是拜那些文人墨客所赐。

韩愈写过一首《赠贾岛》:孟郊死葬北邙山,从此风云得暂闲。

白居易写过《浩歌行》:贤愚贵贱同归尽,北邙冢墓高嵯峨。

曹雪芹写林黛玉之死,一声叹息:小小年纪,便做了北邙乡女。

陶潜《拟古》诗之四:“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

欧阳詹《观送葬》诗:“何事悲酸泪满巾,浮生共是北邙尘。”

徐渭《雌木兰》第一出:“听提刀杀把眉攒,长嗟叹道:‘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孩儿东坦萧然。’”

王运《哀江南赋》:“鬼踯躅于北邙,人萧条于东市。”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一手西江月也提及北邙,这首词因为格致大气,寓意深厚,也成为很多传统相声的开场词。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因为这样的名声,那些帝王、文豪、土豪纷纷把墓地选在了邙山,当然,老百姓也想在邙山给自己撅个坑儿,不过没那个条件。

就像现在的北京、上海一样,全国有点梦想的人死命往里挤,那么大一点城市,一下子堆了2、3千万人,地上都没处住了,地下室里都住满了人。

邙山的情况比这还要恶劣,上千年来葬在这里的大人物越聚越多,邙山虽大,但也顶不住人多。

大家葬来葬去,好地方就都被抢了,难免形成碰头的情况。

从唐朝开始,这里就满员了,基本上往地下捅一竿子,就能戳到一处墓穴。人称“几无卧牛之地”。

唐代诗人王建就写过一首《北邙行》,上面就描写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推荐黄金无置处。”

西晋时张载就说“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明人就直接说都是坟上坟了:“北邙山上朔风生,新冢累累旧冢平。富贵至今何处是,断碑零碎野人耕。”

因为邙山古墓多,而且葬的都是大人物,所以也间接地培养了一种地方特色,盗墓行业。

有句话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跟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你家如果住在海边,那么你从小就会游泳。

你家如果住在山下,那么你自然就会爬树。

你家如果住在邙山,那么你打小儿就会盗墓。

住在这边的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盗墓的手艺。但是能盗出名号,盗出风采来的,那就凤毛麟角了。

黎氏就是有名的盗墓世家,而且独门独派。

中国从古代起到现在,墓葬的历史有多久,那么盗墓的年代就有多长,发展到今天盗墓也是分门分类,什么南派、北派。长沙帮、江宁帮、岭南帮属、辽沈帮、热河帮、昌平帮、洹洛帮、雁北帮、关中帮、鲁南帮。

还有分关内关外的,还有分京派和地方派的。

盗墓的手段也是花样摆出,什么分金定穴、搬山卸岭……工具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洛阳铲、老鼠衣……

而黎氏之所以在盗墓之乡能独树一帜,是因为他们不属于任何门派,而是自成一派。

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因为黎氏家族的掌门人黎镇北,是一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