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始皇簿 > 第39部分(第2页)

第39部分(第2页)

“少爷,你息怒,这是老爷的意思,老爷说了,我们换了地方,但我们还的是上等人家,不能丢了份儿,到了一定的年龄该有的就的有!再说了,少爷,她是你的丫鬟,她都的听你的,而且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办起事情来也方便,这跟你的自由不冲突!不是嘛?”

我想,这个李安生大少爷已经在美国生活很长时间了吧,他跟管家的对话是用英语,而不是用汉语。

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听懂了他们的对话后会更加增加我的恐惧,哦,天啊,想想吧,一个你将要对他提供服务的人,在还没有见到的你的时候就对你满怀抱怨和不满,我感到自己的好运也许就要到头了。

当时,后悔已经完了,我已经走到了少爷卧室的门口,他们的房间虽然是在欧洲样式的庄园里,但里面装点的却是中国文化的风格。当时我跟他们两人还隔着一堵墙,那是一堵木头做的镂空的墙,我不知所措的正想转身回去,干脆辞职回到马丁家的酒馆里去,但他们已经看到了我。

我不知道,人跟人之间是否有第六感。但我清楚的记得,当李安生看到我的时候,他突然停止了吵闹,他就那样半张着嘴,呆呆的看着我,我知道我长的并不丑,但也绝没有超出常人太多的姿色,我顶多算是漂亮。后来的事情证实了我想法,李安生说是因为他对我有“感觉”。对于是一个下层人出身的我来说,“感觉”这个词即奢侈又陌生,作为一个仆人,我更多的时候是在乎别人的感觉。

老管家一眼就看出了大少爷的感觉,他低头走了到门口,斜看了我一眼,微微咳嗽了一声,示意我进去跟少爷简单交流一下。

当时,我感到有些纳闷,为什么管家不给我介绍一下。但后来我才知道,老管家是个十分了解大少爷习性的人。李安生虽然出自非常传统的中国人世家,但生活习惯比美国人还美国人,他只在乎要他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有感觉,其他的任何介绍在耳中都是“噪音”,对人和事物,他都喜欢自己去探索,他喜欢新的东西,尤其是喜欢新的有感觉的东西。

我被他看的有些不好意思,我勉强微笑了一下,小声的说,“主人,你好!我叫麦琪。”

“不要叫我主人,叫我安生,我们是平等的!”

“是,安生主人。”

“不,叫我安生。”

于是,我低头用连我自己都听不清的微小的声音叫了一声“安生”,就开始打扫整理主人的房间了。

李安生刚刚大学毕业,他的房间里却像幼儿园小孩一样混乱,衣服扔的到处都是,书本和纸屑像是随手撒在屋里的一样,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各种奇怪的模型和标本,都杂乱不堪的堆放着……我怀疑,他的房间有十多年的没有整理过了,但事实上,就在昨天,被他骂走的那个女佣还仔仔细细的整理过。

后来,我才清楚是怎么回事,原来,每当李安生要找他需要的书,或者是他突然想看的东西时,而恰好这种东西又不在他的手边,他就会翻箱倒柜,在他触摸到那样东西之前乱扒一气。更糟糕的是,他的思维跳跃性很强,常常会突然一愣,就去找八百年都没人想看一样的东西。比如,有一次,他想一张老上海的年画,它可能夹在那本书里,也可能压在箱子里,还可能在垫在床板上……最后,他在竟然在一个鞋盒里找到了,再回头看看屋子,简直像是发生了海啸,或者龙卷风。

所以,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要面对的这个像是十几年没有收拾过的屋子。但是,我也很快想到了应对的方法。

李安生的卧室,出奇的大,有100多平米,据说是他自己要求的。这屋子里摆着几个镂空的书架和红橡木柜子,我的应对方法就是给所有的东西分类,小到一张纸一块石头,大到一套书一个箱子,严格的分类摆放,并准确记住它们的位置,每次主人想要的时候,我都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来,等他用完在按照我记忆中的地方放回去。

其实,回忆当时的情景,并不像我现在说起来这么简单,因为李安生卧室里的东西太多了,太杂了!且不说五花八门的图书字画,也不说适合各种场合的衣服,单单是他从世界各地收集石头标本就够让人头蒙了,因为看上去没有什么区别的石头对于李安生来说,却意味着不同时代,不同的地质,不同的科学想法……

而这件事对我来说尤其不容易,因为我没上过学,我的文化仅限于认识数字和简单的英语单词。而这件事要求我不仅要像一个佣人,还要像一个图书馆管理员和博物馆管理员。

所以,我不得不学更多的单词,并且了解它们的含义,幸运的是李安生这里有各种词典和百科全书,而且他非常鼓励和支持我这么做,他还常常主动教我很多知识。

大约又过了半年,我终于完全实现了我的想法,达到了我想要的效果,甚至当李安生自己都说不清想要看什么书时,我只需要让他大致说出一个想法,甚至只是突然想到的几个词汇,我就能立刻拿出到相关的几本书供他选择,并给他相应的建议了。

还记得那是大雪纷飞的夜晚,李安生看着窗外的飘飘雪花发呆,突然,他说,“水能形成庞大的冰山,也能形成细小的雪花,不同的形态对应着不通的能量……那么机械的几何外形是否能跟生物的能量结合,并且实现同样自由的变化呢……”

他又突然抬手,对我说,“麦琪,帮我拿一本……”当他还没有想到要具体要什么书的时候,我把朗道(lendau)的《量子力学》和黎曼(Riemann)的《空间几何》,两本书递给了他,并告诉他,这两人的理论比较注重动态的变化。

那次,我还像往常一样的看着他,而他却没有接过书,而是握住了我的手。

他用我不敢对视的目光看着我,“麦琪,我对你的感觉一点都没错!你正是我想找的人!”

窗外,鹅毛大雪还在纷飞,我腾的感到一阵脸颊发烫,我立刻把手从他掌心抽出,反复的在心头告诉自己,我已经订婚了,我未来的丈夫只能是梅森。

而同时,我当时又用另一种克制不住的感觉,我想李安生抓住我的手永远都不要松开,我甚至想让他抱住我。我还想流泪,我的心被他这句话深深的感动了,他带我进入了另个世界,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我看到了另一个自己。

在我的记忆中,那是我生平中第一次有了感觉,一种春天的感觉。

抓住我的手吧,不要让我把手抽走……而他松开了手。

我带着复杂的失望和期盼,红着脸,低下头,我想最好先回去冷静一下。

可他一下子又抱住了我。

在我用心整理李安生屋子的那半年里,我没有忘记每晚点亮父亲的蜡烛,我每晚对着烛光,不知不觉中自己却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每个星期二下午梅森都会来看我,我也常常会跟他亲热的说几句话,但我总是跟他保持着一种莫名其妙的距离。这主要是心理上的,但梅森对此并不在意,他那半年总是显得很兴奋。事实上,自从我走了之后,他父亲的病就再也没好,那半年他们酒馆的生意也越来越遭了,干脆关门了,而梅森完全相反的表情是因为他因此获得了另一个机会。他终于说服家人动用所有的积蓄筹集一家买一船,跑航运生意。这个想法我很早就听梅森说起过,他说开酒馆这种生意不适合他的性格,他更愿意去跑航运。梅森总是踌躇满志的对我说,最开始在密西西比河上,然后是沿着美洲的海岸线,跑各大海湾,然后是大西洋,再然后是整个地球的蓝色海面……

那半年,我们俩人发展的都很快。梅森干的很卖力,他的生意也还不错。我对自己的工作和进步也感到非常满意,我从一个文盲开始,学会的知识越来越多,懂得也越来越多。李安生后来说,我在那半年里完成了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我的知识至少可以跟5个专业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提并论。也许这就是父亲临终前所说的,我与众不同吧,但紧紧是“也许”。

而然,在我和梅森笑容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我们之间距离的扩大。我尽量不让自己有不该有的感觉,我常常想起父亲,想起他的说的“感恩心”,无论如何我都只是佣人,而我的能在这个大户人家学到这么多知识,也都是源自于梅森和他的家人对我的恩情。而李安生,不管他让我称呼他什么,他都是我的主人,雇佣我的人。我不知道我们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是否越来越近,或者?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