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上海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制夷。

第二个新气象是改革军队建设,各地都在编制新军,组建新式军队,兴建各类军事学堂,培养军事人才。学习西方军事强国的先进军事技术是当务之急,这个已从鸦片战争和甲午海战的惨痛教训中得到验证,弓马弩射的腐朽军事思想远不能和装备洋枪洋炮的先进作战理念相抗衡。

第三个新气象是去年实行的预备立宪,帝制政权终于向预备立宪转变,这个影响是巨大的,满清皇帝以后做什么事也要受到限制了,不再是天王老子他最大了。不过这封建皇权帝制是*根本,立宪触动皇家权利,改革有很大难度。早前有过戊戌变法的教训,宫廷中革新派和保皇派斗得不可开交,很难说会怎么样。但这是大势所趋,国朝帝制向*制度迈出可喜一步,千年所不遇的好事呀,中国从此有救了。

还有其他方面实行的顺应时势的新措施都在相继推出,这都是好的气象呀!

纵观这些新气象,新思维就是救国救民的希望所在,这是几千年来封建王朝不曾有过的事。清廷灭亡,国家必定向*共和方向发展,而这些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新的政体建立起来时,即走富国强兵之路,国家强大了将来就不会容忍洋毛子在我国土上撒野了。依我看来这遍地都是机遇,只要你有才华,何愁没有施展拳脚的地方?有道是乱世出英雄,国家在新旧更替纷乱时期,反而是你投身军中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何剑华一口气把心里的想法吐了出来,看着黎子国,想听听他的看法。

黎子国听得有神,想一想觉得大有道理,心中也有感触,便道:“八国联军打进家门了,清王朝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体制朝纲弊端,一时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如果早一点实行救国新政,国家就会强盛起来,就不会让洋毛子肆意践踏国土!”

一句话气上心头,接着骂道:“清廷*可恨,当年资助义和团杀洋毛子,后又背信弃义,对之大行剿灭;励志图强的维新变法也被*在摇篮里;开明的光绪帝又被慈禧太后囚禁瀛台;对外又割地求和,以求苟延残喘;像这种内部腐朽,中间失信于民,对外做洋人一条狗的王朝怎么会不灭亡呢,不灭亡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

听剑兄一番高谈大论,茅塞顿开,当今形势确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这些新政的出台实施是于国于民的好事,清廷快快灭亡是件大好事,但愿新的国朝能够建立*体制,走上富国强兵之路,杀尽洋鬼子!我等着这一天施展自己的抱负呢!”

一顿又道:“照你这么说,想干大事还是要从军?”

何剑华道:“如果想救国救民,就是要从军!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兴建西式军队,开办军事学堂,一派蓬勃发展景象,唯有武力才能拯救多灾多难的国家!”

黎子国道:“剑兄和我想的一样,好男儿就该军中建功勋,不过现在*的满清王朝还执掌天下,从军岂不就是为虎作伥了!”

何剑华道:“满清王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天下已有四分五裂之势,地方督抚、各方势力派系林立,都在发展自己的地盘,表面看都是服从满清王朝,实际上都是个个独立王国,地方新军情况并不一样,当在其中择优投效!”

黎子国道:“剑兄认为清廷灭亡后谁又能登台?”

何剑华道:“至于谁会登台我就说不准了,现在全国有几大新旧势力:袁世凯北洋新军势力最大,长江以北都是北洋军队地盘,南方各省督抚割据一方,新势力里以孙中山的南方革命党最是活跃,还有洋毛子的侵略军,如果你要从军干一番大事业,当在此中做个选择,投身从军是最好的出路!”

黎子国道:“洋毛子是国仇家恨,当然不能当汉奸;袁世凯是个背信弃义之人,戊戌变法就是坏在他的手上,这种人一旦掌权天下非大乱不可;地方督抚良莠不齐,都与满清有着扯不清的关系,让人担

忧;这革命党倒是口碑不坏,这几年反清救国异常活跃,深得民众拥护,信得过!不过势力就是小了些,能不能成气候难说了!”

何剑华道:“说得对,唯有这革命党才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做事。孙中山同盟会提出的革命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众望所归,振臂一呼,群起响应,这才是顺乎民心的正义之举。虽然现在没成气候,星星之火势必燎原,依我看革命党才是一个干大事的正义之师,才是中国的希望!”

黎子国低头沉思,道:“这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事迹耳闻不少,听说成员都是些留学日本的爱国学生,前些日子《申报》刊登一则轰动一时的新闻:有个叫徐锡麟的革命党员刺杀了安徽巡抚恩铭,随即爆发起义;两年前这些革命党人还在天津火车站炸过出国考察的清廷五大臣,南方各地也在两个月前爆发过革命党大起义。看来他们是一心要推翻满清王朝了,的确是一批胸怀一腔热血的爱国志士。

那个孙中山想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看遍天下,能坚决提出反清救国口号并且言践体行的只此一人,就凭这一点,我看革命党行,有前途,不如我们就去投靠革命党干它一番惊天事业!”

何剑华道:“其实这个想法我已经想了很久了,当今乱世,国仇家恨,民不聊生,救国救民当为己任,热血男儿理该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我愿意和你一起从军报国!”

黎子国异常兴奋,端起酒杯道:“太好了!你我志趣相投,理想一致,一腔热血为救国,这才是男儿本色。为我们有缘相遇,干了这一杯!”

二人无比欢愉,举杯用力碰一下,一起喝下,而后又吃了一些鸭肉。

几杯酒下肚,黎子国热血翻涌,边大口嚼着鸭肉边朗声道:“不如我俩近日就去投奔那孙中山,这学也不要上了,免得虚度光阴,错过大好革命时机!”

何剑华道:“不!我们一定要先完成学业,这学非但要上,而且将来还要上更好的学堂!”

黎子国救国救民之心迫切,恨不得立时投身革命浪潮,听何剑华又要上什么学,岂不浪费大好时光?有点不解,停下手中筷子,听他有什么高见。

何剑华道:“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你我年龄还小,不能过早荒废学业,多学一点知识,将来才有立世根基。洋毛子为什么能侵我国土,虽靠的是坚船利炮,实际上就是他们的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现今时日,西学东渐之风盛行,全国皆兴学,已成治国之本,我们更是要趁着年轻加倍学习西洋知识,为我所用。如果想在军界发展,还要学习西洋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呢!”

黎子国颔首道:“没错!你的意思是……”

何剑华道:“先把当前学业完成,一年后去报考军事学堂!如果你想当一个只会扛枪打仗的兵,那你现在就去入伍当一个小卒子,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胸怀大略的将军,那就应该先去军事学堂深造,系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为以后行伍打下坚实基础!”

黎子国拍手道:“好!我心里也这么想过!现在大脑空空,只凭一腔热血是不行的,应该先学习。不过,国内没有一所像样的军事学堂,即便是有也是清廷下设的,我们既要反清救国,怎么可以再搅合进去呢?”

何剑华举起酒杯和他对饮一口,夹了块鸡肉吞下肚,接着道:“军事学堂未必全是清廷下设,现在地方上普遍办学,地方督抚多有开明爱国者,办学堂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势力,甚至也有支持革命党反清的,我们正是要投靠这样的地方!”

黎子国道:“北洋武备学堂'注1'是最有名的一所,如何?”

何剑华摇头道:“北洋武备学堂是卖国贼李鸿章所创,是为*的清王朝输送军事人才的地方,虽是教学方法先进严谨,久负盛名,但终究是挂着满清的龙旗,封建帝制思想根深蒂固,风气不正。况且曾遭八国联军焚毁,虽然最近几年又重新置办起来,已是大不如前了!”

黎子国又道:“保定有个通国陆军速成学堂'注2',教授的都是日本军事技术,听说小有名声;山西浙江都有武备学堂,不知如何?”

何剑华道:“北方多是清廷北洋新军势力范围,保皇忠君思想浓厚,腐化堕落,欲报考武备学堂,就向南走!南方思想开化,风气匡正,能接受先进的思想理念,多数省份推崇西洋共和体制,地方将领多是爱国志士,雄才大略之人,所处又割据一方,不受清廷挟制。更重要的是,南方是革命党活动地域,广东又是其基地所在,我们求学之余可以时刻关注时事动态,以后可以相机行事,投身革命!”

黎子国拍巴掌道:“好!剑兄眼光独到,我们就往南走,南方可有像样的军事学堂?”

何剑华一字一句道:“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注3'!”

黎子国一拍脑袋,道:“听说过!这所学堂名声不小,北洋武备学堂惨遭兵燹后,是它接收了其所有流离的教员,继承了衣钵,因此声名鹊起!”

何剑华点头道:“嗯!这所学堂师资雄厚,办学严谨,实成一体,不受清廷节制,而且最重要的一点,他是革命党的摇篮!”

黎子国道:“这个也有所闻,据说这所学堂就是滇军里的革命党创建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