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清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和预备立宪的失败,使人民更加坚定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决心。

3、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20 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虽然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还非常小,但是近代工矿企业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比以前有较大的进展,商办企业大量出现,与此同时,随着商办企业发展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多,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及其联系的社会力量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也产生了显著影响,为资产阶级进行政治斗争创造了必要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4、各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20 世纪初,各地的爱国运动风起云涌, 1903 年上半年,在上海等地和日本留学生中间的“拒法运动”和“拒俄运动”;1905 年的因为美国迫害华侨,通过排华法案而引发的抵制美货运动;从1903 年开始的各省人民为了反对帝国注意控制我国铁路、矿山,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收回路权、矿权的斗争。1911 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名义上是借外债修建,实际上将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对这些爱国运动的镇压,使运动的许多参与者认识到,救国要首先推翻清政府的统治,这些反抗斗争也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和迅速发展。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1894 年冬,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随后在香港成立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革命目标,随后比较有代表性的革命团体主要有1903 年到1904 年由黄兴、龚宝铨分别在上海组建的革命团体华兴会和光复会;

1906 年刘静安组织的革命团体日知会,以及福建的汉族独立会、安徽的岳王会等革命小团体,这些革命团体推动了各地革命运动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的一个标志。

2、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1)创办刊物和革命读物

伴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通过一些革命书刊,迅速在中国传播开来,震撼着中国的思想界。在宣传革命思想的读物中,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对于启发人民的民主觉悟,组织和壮

大革命队伍,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作用最为显著。

(2)与保皇派论战

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中,最能扩大舆论阵地,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是革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代表的保皇立宪派的论战。辩论的目的是扫清革命道路上的思想障碍,揭露改良派反对革命,反对共和的真面目,这次大论战发生在1905—1907 年,中心战场在日本,革命派的主要阵地是《民报》,改良派的主要阵地是《新民丛报》,论战主要围绕下面三个问题展开的:

A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保皇派认为革命会导致瓜分内乱,用国家主义反对革命派的民族主义,革命派认为清政府的卖国方针才会导致瓜分险境,避免瓜分必须推翻清政府

B 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国,保皇派认为中国“国民恶劣”“民智不逮”没有做“共和国民”的资格,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必须由清政府实行十年的开明专制,然后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根据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认为民权的兴起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由

君主立宪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的公理。

C 要不要平均地权 梁启超等人认为土地国有违背了自然法则,将妨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文明的进步,革命派认为中国经济组织的最大弊病,就是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治革命应该和社会革命同时并举。

这场思想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而告终,为即将到来的辛亥革命作好了舆论准备。同时,革命派的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得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拥护,冲破君主立宪的束缚,扩大了革命影响,壮大革命阵营。

3、组织革命运动

兴中会成立后,孙中山在广州组织了广州起义和惠洲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积极开展革命的宣传和鼓动工作,联络会党和新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包括1906 年12 月的萍浏醴起义,1907 年6 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1910 年的2 月和1911 年的黄花岗起义等等。

革命党人的多次起义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只注意联络会党和新军,未能发动和依靠群众,急功近利,没有长久的战争准备,另外还有组织不利,准备不足和冒险从事等原因。但是革命党人的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却在全国民众中扩大了革命影响。比如1911 年的广

州起义,在战斗中牺牲和被捕就义的有80 多个革命党人,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造成矣。”

4、建立统一的革命政党——同盟会

20 世纪初建立的革命团体都是区域性的组织,活动比较分散,力量不够集中,行动无法统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的需要。

7 月30 日,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召开筹备会议,孙中山提议新党名称为“中国革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1905 年8 月20 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和《军政府宣言》,一致推选孙中山为总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