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陈毅的非常之路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一、初识饶漱石(1)

1942年3月19日,刘少奇一行离开苏北阜宁单家港起程回延安。

刘少奇来华中工作三年来,与大家休戚相关,生死与共,在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巩固和发展华中抗日根据地方面,在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方面,在指导反“扫荡”反磨擦斗争和处理皖南事变危机方面,在加强新四军和中原局、华中局建设等等方面,都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同许多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所以当初中央要调他回延安时,华中局一再表示挽留。

这年1月13日,中央来电说:“中央决定少奇同志回延安参加七次大会。

少奇同志来时,由饶漱石同志代理华中局书记并代理新四军政委,望少奇同志即将工作交代,携带电台,动身回延。

何日可起程,望告。”

华中局出于挽留的考虑,乃回电表示:“倘七大会期仍未最后确定或大会于短期内事实上仍不能举行,则我们仍主张少奇同志不急返延安而留在华中领导工作。

倘大会已确定举行,则少奇同志须于华中局扩大会后于2月底或3月初始能动身。”

中央因对刘少奇另有重用,华中局无条件服从。

这年3月4日,刘少奇在中共华中局第一次扩大会作大会总结报告时宣布了这一决定。

他说:“中央有电报来,调我回延安,以后华中局书记由饶漱石来代理,军分会由军长代理,我恐怕不久就要动身。

跟同志们工作很久,这次会议是总结了工作,同时也即是办交代。

饶漱石同志、陈军长是党内很好的领导者,我走了没有问题,在饶漱石同志、陈军长领导下,许多同志一定能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对于中央的决定,对于刘少奇去延安前的谆谆嘱咐,可以说新四军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不折不扣地服从的,对饶漱石、陈毅也都同样尊重,愿意在他们的共同领导下做好工作。

但是有时也挡不住难免有人犯嘀咕:饶漱石是个什么样的人哪,怎么得到中央这样高的信任?存这种疑问的人不在少数,包括新四军中不少师旅长以上军政主官,只是他们出于服从组织决定,口头不说而已。

了解饶漱石其人的不多,连陈毅也知之甚少。

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饶漱石从皖南去了香港,然后辗转来到上海。

3月6日,新四军军部打电话给新四军第一师,接电话的是一师副师长兼第一旅旅长和政委叶飞。

他被告知:饶漱石到了上海,不日将来苏北,途经一师防区时,请派部队护送他来盐城。

叶飞有些摸不着头脑,问要接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军部的人也说不太明白。

叶飞是个办事较真的人,又问了旅里和地方上一些可能知情的领导干部,一个个都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尽管如此,执行任务还是毫不含糊的。

后来他们接到了从上海来的饶漱石,并派部队毫发无损地护送他去盐城军部。

当他们初次看见饶漱石时不免有些惊异。

此人身着长袍,蓄着山羊胡须,年纪约莫四十上下,老成持重。

看了不但眼生,确实谁也回忆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当然更摸不透军部何以给他如此高的礼遇。

要不是饶漱石一番自我表白,看来很难揭开这个谜底。

老实说,一师防区地处上海与新四军军部交通要道上,像这样迎来送往的任务,一年少说有好几宗,哪能次次都能弄个一清二楚呢。

饶漱石问带队护送他去军部的干部:“你们知道我是谁?”

带队干部难为情地摇摇头。

“你们没听说过饶漱石这个名字吗?”

带队干部仍是摇头。

“你们没见过梁朴这个名字吗?”

“没见过,从来没见过。”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