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陈毅的非常之路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陈毅非常清楚,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晋冀鲁豫不仅担负着对中原、华东野战军繁重的供应任务,有时还得供应西北野战军,负担确实很重,因而所提要求都再三斟酌,尽量考虑到需要和可能,着眼于全局利益。

薄一波也尽量满足华野的要求,并尽其所能还主动追加一些急需项目,使陈毅深受感动。

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书记刘少奇和朱德总司令得知陈毅在冶陶,打电话要他事毕后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工委所在地汇报华东野战军情况。

12月初,陈毅来到西柏坡。

故人相见,分外亲热。

陈毅详细汇报了华东野战军近年来的情况。

刘少奇、朱德盛赞华东野战军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战绩,要陈毅转告华野全体官兵再接再厉,为取得外线作战的更大胜利作出新的贡献。

末了,刘少奇、朱德告诉陈毅,中共中央来电要他出席中央“十二月会议”,望他早日动身。

因路上大雪受阻,陈毅过雁门关出长城,过黄河,到达陕北杨家沟时,中央“十二月会议”已经结束。

中央办公厅为给陈毅“接风洗尘”,特地请贺龙的部队从黄河东边搞了鱼来。

在当时陕北的战争环境下,席上有鱼有肉,已经算是盛筵了。

更使陈毅感动的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在百忙之中竟破例为他接风,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等也出席作陪,浓浓的战友情谊,使他久久难忘。

陈毅刚刚安顿下来,毛泽东就派人送来了“十二月会议”的全部文件和有关的记录稿,并捎了话来:先赶紧看这些文件,容后面叙。

几天后,毛泽东与陈毅做了一次长谈,给陈毅印象最深的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胜利的精辟分析,所虑之深,所谋之远。

在1947年12月25日《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个报告中,毛泽东开头就说:“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

“反攻”与“进攻”,一字之差,陈毅却异常敏感,界限分明,陈毅不禁眼前一亮。

除了过去“左”倾盲动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未妄言很快夺取全国胜利。

抗日战争结束时,毛泽东也只是说“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只提争取国共合作的前途,不提全国胜利。

在这次交谈中,毛泽东清醒地说:去年###月,中央只说反攻,反不过去还可以退回来。

现在刘、邓和你们反出去站住了,不会被赶回来了,我们才下决心说“进攻”。

陈毅在杨家沟一住就是一个月,对五年夺取全国胜利充满信心。

他的这种好心情,在他这时所写的诗中有所流露:

小住杨沟一月长,

评衡左右费思量。

弯弓盘马故不发,

只缘擒贼要擒王。

北国摧枯势若狂,

中原逐鹿更当行。

五年胜利今可卜,

稳渡长江遣粟郎。

“粟郎”,指粟裕。

末句隐藏了一个重大的战略机密,中央曾考虑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那样,派粟裕率华野一、四、六纵队渡过长江向江南战略跃进,直捣蒋介石的后方,使国民党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加速崩溃。

只是后来中央采纳了粟裕提出的华野主力暂不向江南作战略机动、“歼敌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建议,“稳渡长江遣粟郎”才临时改变。

1948年2月4日,陈毅离杨家沟东返。

回到华野两个多月后,陈毅的工作有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央正式提出:中原局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三部分野战军在20万人以上,如粟裕迟出,则达30万人。

军区武装约为20万人,亦须统一指挥与供应,因此请求调陈毅到中原工作。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