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上下五千年4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音guī)人。他擅

长作诗的名气,很早就传开了。白居易自小聪明,生下来刚六七个月,就能

辨认“之”、“无”两个字,五六岁就开始学写诗。大概在他十五六岁那年,

他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

那时候,正是朱泚叛乱之后,长安遭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连年战争,

到处闹粮荒,长安米价飞涨,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当时,长安有一个文学家顾况,很有点才气,但是脾气高傲,遇到后

生晚辈,常常倚老卖老。白居易听到顾况的名气,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

家去请教。

顾况听说白居易也是个官家子弟,不好不接待。白居易拜见了顾况,

送上名帖和诗卷。

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皱起

眉头打趣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白居易被顾况莫

名其妙地数落了几句,也不在意,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

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

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

地说:“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刚才跟您开个玩笑,

您别见怪。”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说白

家的孩子怎么了不起。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也就在长安出了名。不到几

年,他考取了进士。唐宪宗听说他的名气,马上提拔他做翰林学士,后来又

派他担任左拾遗。

白居易可不是那种争名求利、向上级阿谀奉承的官僚。他一面不断地

创作新的诗歌,揭露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一面在宪宗面前多次直谏,

特别是反对让宦官掌握兵权。

这一回,白居易谏阻宪宗封宦官做统帅,惹得宪宗很气恼。他跟宰相

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把他提拔上来的,怎么对我这样不敬,我实

在忍耐不住啦!”李绛说:“白居易敢在陛下面前直谏,不怕杀头,正说明他

对国家的忠心。如果办他的罪,只怕以后没人敢说真话了。

唐宪宗勉强接受李绛的意见,暂时没有把白居易撤职。但是,过了没

有多少天,终于把他左拾遗的职务撤掉,改派别的官职。

白居易写了许多诗,其中有不少是反映现实的,像《秦中吟》和《新

乐府》。在这些诗篇中,有的揭露了宦官仗势欺压百姓的罪恶,有的讽刺官

僚们穷奢极侈的豪华生活,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他的诗歌通俗

好懂,受到当时广大人民的欢迎,街头巷尾,到处都传诵着白居易的诗篇。

据说,白居易写完一首诗,总先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如果有听不懂的地

方,他就修改,一直到能够使她听懂。这当然只是一种传说,但是说明他写

的诗歌是比较接近群众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