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狼行三国 > 第627部分(第1页)

第627部分(第1页)

此刻在周瑜俊朗的面容之上也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愁云,当然此时帐中也只有他与孙策二人才会将心情尽情显露,荆襄战局如此敌人又实力强大,面对刘毅的亲临谁也无法轻松下来!周瑜是在两日之前方才赶到战场,以他对战局的分析其实之前曹操所提的反击之法十分可行,虽未必就能够一举扭转战局也要比眼下无计可施要强,可惜临阵从不退缩的孙策在这一刻却有了犹豫,而汉军反应十分机敏太史慈撤军而走没有给他们留下太长的时间,战机亦是就此一纵而逝!

身为优秀的军事统帅周瑜对孙策的犹豫很难理解,以小霸王的魄力与坚韧这样的情况绝不会出现在战场之上,可作为义弟他却是十分可以理解义兄心中的想法!孙策内心深处始终存在着对刘毅深深的忌惮,这种情绪很是复杂,虽然没有明言却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之中被细心的周瑜感觉出来,面对任何对手天性豪勇的小霸王都不会有丝毫畏惧,即使刘毅也并不是让他感到畏惧可这忌惮之心却影响了判断!

如今错失战机之后麴义烈火军飞速赶到,曹军不断在永安官道之处增兵想要从此处打开缺口却被高顺牢牢的顶住,整个战场汉军的布局已然到位,各主力之间由于铁骑营的强大存在而联系紧密,兵力亦是充足,任周瑜如何冥思苦想也难得破敌之策,刘毅手握优势行步步推进之法稳中有奇确是可令人有一种近乎绝望的情绪!现在看似汉军放缓了在荆襄战场的攻势,可周瑜立刻敏锐的察觉到刘毅一定是在蜀中有了突破,以对手及赵云郭、贾等人的一贯用兵这绝不符合常理,唯一的解释就是汉军在蜀中有了突破,而葭萌关的消息证明了周瑜的判断,虽然曹操手中还有剑阁天险但也难以确保不被汉军突破。

葭萌关只是第一步,刘毅肯定还有后手,曹操的益州之地已然是岌岌可危,周瑜十分肯定的得出了这个结论,以此为依据的话摆在他和孙策面前的便是如何抉择?眼前的战局即使他们全力以赴帮助曹操对抗刘毅胜利的机会也不足三成,本来无论是孙策还是周瑜心中都未尝没有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可如今刘毅就连静观其变的机会也没有留给他们,谈判破裂之后他已然对孙策动手,便是交州的奇袭。

另一个时空之中的三国鼎立时期,东吴的水军已经初步具备了航海的能力,虽说只是到达宝岛但却是迈出了航海的第一步,后世的刘毅便曾经想过倘若让孙权最终一统大汉的话是否会在航海之上有着重大的突破!当然现在孙策周瑜对于海洋这个概念的了解还只是一鳞半爪,其中有很多更是通过了解飞虎军得来,但让他们做如何想象也很难清晰的了解汉军是如何通过长达万里的海岸线来对大汉最南端的交州做出攻击的,眼下最关键的是该如何应对汉军的乘虚而入。

早在荆襄之战开始前,孙策周瑜鲁肃等人便对天下大势做出过深入的分析,此时汉军的强大毋庸置疑,兖州汉中一战过后便是集中南方三雄之力也难以对之形成优势。而论及领地的稳固与发展速度,刘毅治下的优势比之军事上还要明显,假如就保持着眼前的态势发展下去对方的优势还将越来越为巨大!鲁子敬有言刘毅最稳的办法便是进行战略防守,待优势累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做雷霆一击,到那时他们将很难阻止汉军前进的脚步,而对方连续作战进攻荆襄刘毅尽快一统大汉江山的决心已是昭然若揭,但这样的动作也在给敌人以机会。假使曹操可以在稳定蜀中的同时联合荆南在荆襄一战中击败刘毅则局势便还有翻转的可能,否则他们就只能寄希望与奇迹的发生了。

当时鲁肃出言便十分直白,在孙策面前他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隐晦之处,这些话听起来颇为丧气但孙周二人亦不得不承认鲁肃的正确,小霸王岂是束手就擒之辈?哪怕有半分的机会他也不甘屈于人下,因此才有拒绝了刘云提议率兵前来增援曹军的举动,毕竟仗只要还没打完他们就还有翻转的机会,可眼下鲁肃所言曹军稳定蜀中的前提已经不能保证了,战役的进程也大大超过了当时三人商讨的范畴。

第一个意外便是汉军竟能如此迅速的突破蜀中门户葭萌关,这也不怪他们意外,就连刘毅张虎都是一般,若是没有第三流的献策汉军此时恐怕还在雄关之下徘徊,即使付出巨大代价拿下此处也不一定再有继续攻击剑阁之力。第二个意外就是交州的乱局,汉军的跨海登陆之举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围,谁也不曾想到刘毅的报复竟会来的如此迅捷,眼前五千之众已然令人头疼不已,将来还可能会陆续增加。

迅速回师荆南,这是孙策周瑜斟酌再三之后做出的无奈选择,蜀中震荡,身在荆襄的曹操除了与刘毅决一死战之外再无其他的选择,没有了孙策军的支援他们胜利的希望可想而知,但谁也不敢小视曹操决死一击之中所蕴含的威力,周瑜唯一能够寄托希望的便是此处曹军的死战能够最大的消耗汉军的兵力,为他们争取足够的时间!

紧要关头背弃盟友收军而退,这不啻在曹操背后捅了一刀,但孙策亦是无路可走,刘毅已经到了,随他前来的还有汉军另一大主力疾风军,且不论这是否是刘郎生虚张声势之举可用此地近十万士卒的命去赌,这个决定孙策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出,退回荆南依靠手中的力量至少还能借长江天线严防死守,再做犹豫能不能回得去都难以保证。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枭雄末路 九

刘毅到达烈火军大营之时成都陷落的消息也几乎同时传到了荆襄战场,很显然这其中有着汉军的推波助澜,在此两军相持之机这样的一条消息将会起到可以改变战局走向的作用,而其后的形势也证明了这一点,当天曹操头风发作之时因为强敌刘毅的到来燃起熊熊斗志不治而愈,可成都陷落的消息无疑将他的这股斗志又消弱了几分。率军前来荆襄做生死一搏曹操心中对于蜀中的陷落并不是没有准备,但凡是人都会心存希望,再言汉军的进军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意外。

一人坐在内室之中,手边放着的是荀彧发来的手书,白色的绢帛之上黑色的字迹清秀隽妙,说起书法文若虽不能与钟繇黄权相比但也颇具功力,但此时便是不看那信中颇具诀别意味的言辞,字体之中也显示着一种肃杀之意!“为今之事,张子才张隽乂等辈皆望我军军心混乱弃守剑阁一举而下蜀中,成都陷落观及大局已是危如累卵,彧自颍川相随主公由来十有六年矣,深受厚恩,值此危局岂能遂敌之心愿,想下之心意主公自明,公绝非居于人下之人,该当与刘郎生决死一战,剑阁之处彧与子廉定当坐守半月,若无缘得见主公便当绝笔……”

能在荀彧口中说出绝笔二字形势的危急可想而知,往日一直沉稳淡定的荀文若此时也失去了必胜的信心,但以一股死志依旧在鼓励曹操,君臣相随十数年,论及对主公的了解无人可胜此君,曹孟德岂能屈与人下?对于志在天下的枭雄而言失败就意味着死亡没有第二条道路可走,尚有一点荀彧未曾明言但二人心中自知,看刘毅如何对待吕布就知道他是绝不会容许曹操存在下去,哪怕他俯首请降。

另一个时空之中的官渡之战时曹操几乎面临绝境,袁本初军事雄壮犹如泰山压顶,兖州各处官员莫不与之暗通款曲,其时荀彧一再鼓励曹操坚持并为他分析各种战机与时局,曹军亦是坚持隐忍终于迎来了偷袭乌巢粮仓一举拿下官渡之战的胜利,至此雄踞北方的汉末豪雄袁本初大势去矣,取而代之的便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操!可说如今荆襄战局比之当时官渡还要危急几分,刘毅不是袁绍,更不会有淳于琼这般的部将,汉军众将士万众一心之下想要破之确是难如登天。眼下最令曹操失望的倒不是蜀中的陷落,而是找不到汉军的破绽所在。

荀彧在信中提及刘毅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优势在手就从没有失误,这样的敌人才是令人绝望的,目下唯一的机会就只能寄希望与刘郎生在大胜即将到来之时心境上出现破绽而在战场上给予对方可乘之机。但这个可能有多大?无论曹操还是荀彧都未必可以乐观!

心中荀文若及曹子廉的死守之心已然坚定无比,决心一死的他们并未在此时太多顾忌自己的家人,你可以去憎恨刘毅在战场上的无情及他的盖世武勇但哪怕是他的仇敌也会佩服朗生的这一点,他绝不会装腔作势收买人心,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倒在刘毅手下的那些汉末诸雄的家人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假如说失去亲人是一种必然而令人无奈那么眼前安定的生活至少是一种极大的补偿,他们还能寄望下一辈。

成都陷落就连曹操夏侯惇等一干曹军核心的家眷也尽皆被汉军所获,当然曹操等人虽是关心却毫不怀疑刘毅会善待他们,似刘郎生这般的豪杰是绝对做不出以家人威胁这种事情但也无法阻止这个消息对于下层士卒的干扰,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曹操本身一般坚定的,父母、妻子、儿女对很多普通士卒而言就是一切,心情又岂能平静下来?

当年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之中数万忠勇将士尽皆散去,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最后不得不孤身战死,这就是一个心理战加宣传战的典范,论及此处还有谁能比从后世而来的刘毅更为纯熟?这几日在襄阳城楼之下不绝于耳的就是城中那些将士的家书通过传音器放大的声音,乐平鲁国城下曾经出现的漫空风筝的景象也再度重演,汉军并非虚张声势而是以铁一般的例证在告诉城中守军这些既定的事实!

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操守刘毅的确不会似项羽一般利用敌手的家人去加以威胁,但这并不代表后者的做法就是错的,战场本就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方,倘若能够减少数万将士的损失无赖下作又算得了什么?争夺天下就该要有这个觉悟,当然这些对刘邦无效对曹操也不会有效,而就算汉高祖说出分我一杯羹这样的大逆不道之言也并未损及他的地位。此时在襄阳城下汉军的举动便是刘毅利用此消息的另一种方式,曹操及他麾下谋臣猛将的意志坚定他就要瓦解下层士卒。

“将为兵之魂,兵为将之胆。”没有强将率领的士卒很难发挥极强的战力,可同样手下无兵可用就是刘毅这般的战将也会成了没牙的老虎,充其量也就是个人战力强悍罢了。只要能够瓦解曹军下层士卒的士气与斗志汉军的优势就会更为巨大甚至可以不战而胜,在后世的战场上是绝不乏这样的战例的,要用刘毅就要将之利用到极致!

当然此类战法并非人人都能运用自如,除了谋略之外还需与外部条件息息相关,此处又正是汉军所长,假如没有成了规模的传讯之鸽成都的家书岂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送来荆襄战场?假如没有扬声器的存在除了刘毅张飞之外又有几人能将消息宣扬的举城皆知?就算能也要把他们累个半死。假如没有那些设计精巧之极的风筝书信又怎能被送入数万雄兵把守的城中,这一连串的假如正说明了汉军此时综合实力的强大,刘毅二十余年来致力于此的也彻底显现出来。

没有之前的喊杀声震天,城头亦不见硝烟金鼓可曹操与麾下诸将却未因此而有半点轻松,反倒是极为痛苦。他们都深知军心民心涣散对一支军队而言意味着什么,对于坐守城池又意味着什么?可此时那种情绪已经无法阻挡的传扬开去,汉军这种不见任何血腥的攻击却具备着无穷的威力,倘若依照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当军心斗志损耗殆尽之时恐怕不用城下汉军来攻,襄阳城内的曹军自己就要崩溃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枭雄末路 十

“攻城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这在兵法之中可说是老生常谈了,无论曹操刘毅还是孙策刘备都不会不知其中的含义,但要将这攻心之法运用出种种花样那还得说刘毅麾下的汉军士卒,除了群策群力之外他们也有着优越的条件去行使这一方法,在之前兖州的攻坚战中已然初显威力,如今在荆襄战场之上将士们运用起来则更为纯熟。

“狗娃,今年家里收成没有减,爹的病也让张大人派人来治好了,明年大宝还能去学堂读书识字,不要再和朝廷作对了,大人们说了,前面的事情不怪你们,现在爹想你这个儿子,大宝也想爹了……”

“三福,今年家里的地都有官府帮着播种了,娘他们还能吃上面条,你不要再帮着别人和天子作对,家里还等着你了……”

襄阳城下,汉军龙骧军在中,北平黄衫二军分列左右对城池形成了弧形包围,这是汉军一干将领总结出来的最好的攻城阵势,既能符合围三缺一之道亦能更好的防止敌军突如其来的打击,当然这也有着一个前提那便是汉军强大的铁骑营,有这支机动力量存在,一旦敌军弃城而走他们就会像饿狼一帮扑上去缠住猎物,随后主力步军快速而上给予致命一击,此时的汉军在兵种协调上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

相比于月前攻城的惨烈与硝烟弥漫,现在的战场很有点波澜不兴的意思,攻守两军三日未曾交锋,取而代之的则是城下汉军通过扬声器念出的一封封家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汉军士卒洪亮的声音无疑吸引了守城曹军最大的关注,谁不愿意在此时得到家人的消息?哪怕是军中首领也很难在此事上阻挡数万士卒相同的意志。

“大虎,俺有儿子了,俺有儿子了,也不知道这小子长得怎么样,像我还是像他娘,现在要是能让俺看上一眼那该多好啊。”襄阳城头之上一个个曹军士卒都不由自主的竖起了双耳听着城下的声音,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期盼,一个身形魁梧满面钢髯的大汉在听了一段家书之后很是兴奋的对身边的同袍言道,似乎数月都未曾如此开怀。

“你小子好福气啊,咱那娘们肚子就不争气,都生了两个丫头了,也不知道我老王家的香火还能不能续上?哎~可真想她们娘仨啊。”身旁一个伍长模样的曹军小声应道,提起丫头的时候虽然是一付失望的口气但面色之中的那份思念却是无可置疑,算起来半年没有相见了。

“小声点,小声点,将军来巡城了。”此时另外一个士卒拍打着他们的后背言道,离这里十数丈曹昂正迈步而来,闻听此言看着大公子的脚步,城头窃窃私语的声音小了很多,但倾听的神色依旧未变。

在曹操诸子之中曹昂乃是长子,刘毅的前来使得本应在宛城之战中英年早逝的他生命得到了延续,当然曹昂本人可不会知道自己父亲的死敌无意之间成了他的救命恩人,此刻他的面上也是双眉紧皱,相对于这些倾听家里音讯的士卒,他更清楚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意义,四面楚歌的典故自幼被严格要求的他不会不知,但汉军显然要更胜一筹,小小的一个扬声器在这一刻却成了比轰天炮还要可怕的存在!

轰天炮射出的漫天巨石可以收割曹军士卒的生命,但此时通过扬声器传出的一阵阵语音却能瓦解这支精锐最根本的斗志,一支没有军心斗志的军队还能有多少的战力?这个答案显而易见,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将会使得曹军失去原本强悍的战力,而这一切他根本无力去加以阻止,曹昂宁愿在城头尸山血海也绝不愿见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