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力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先发国家的这种两重性,为所有后发国家所未有。所有的后发国家,无论是成功的“后来居上者”如日本和俄国,还是那些经过长期努力仍达不到“临界点”的“失败国家”,无一例外的共同之处就是:一方面,必须把先发国家当老师,学习借鉴其成功模式,改造本国;另一方面又必须把先发国家当强盗,与其斗争,逐步建立起不受侵犯的国权。

既要向老师学习,又要与老师斗争,就成了所有后发国家共同的现代化难题。你不全面学习,就无法迅速现代化;而你若太顺从,又会变成“依附国家”,不得不屈服于先发国家的霸权。

国家不自由、不独立,仍然不是现代化,即使经济起飞、人民富裕,也是靠牺牲国家主权交换得来。若是小国,也许是不得已,作为大国,这种牺牲也就意味着放弃大国地位,自甘人后,自取其辱。不要说中国这个曾经的天朝之国,今天的第一人口大国,在当今世界,尚没有任何一个人口众多、领土广阔的大国,自愿成为无能国家。

所以说,对于后发国家,不受侵犯的国权、国家的独立自由,是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这是后发国家现代化理论的特殊内容。误以为现代化就是社会的现代化,就是经济增长、人均收入提高,没有认识到国家的强权和自由对于现代化的重要性,是很多后发国家登山失败的重要原因。

历史见证,当中国这个后发国家面临现代化难题时,这个难题之难又增加了几倍。当时的中国,没能像日俄那样,在登山的第一阶段即迅速取得成功,一举成为“后来居上者”,这一重大失败导致的直接后果,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落后必挨打,落后之后再落后,必挨重打。

中国没能尽快摆脱落后,于是,破鼓万人捶,立刻成了新老先发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压迫的对象,令其面对几乎所有强盗国家,使得中国抵抗外国霸权的难度加大。孙中山说过:中国是每一个与它签订条约的国家的殖民地,每一个缔约国都是它的主人。

第二,学习必从师,学习未果再学习,择师也成了问题。

由于列强数量增加,中国面对的“老师”国家也增加,使得中国在选择现代化模式时难度加大,犯错误的可能性也增大。清末“新政十年”期间,曾有多达两万多的中国学生东渡日本学习,这一波留*动,被评价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以现代化为定向的真正大规模的知识分子移民潮”。甲午战争之前,中国连一个留日学生都没有,战后骤增至数以万计,由此可见,中国向日本学习现代化这个选择,在当时已成为定局。但一场辛亥革命,却使中国突然转向了向美国学习,酿成了大错。

第三,贫弱无自由,国家积贫又积弱,谁都可以随便干涉。

正是由于早期的失败,中国始终没有获得国家独立和自由,不同外国势力的干涉和介入,在中国制造出不同的革命派,引发长期的内乱和内战,使得中国长年国运飘摇。

序章  中国现代化的老师不该是美国(5)

这就是世界现代化的现实,留给每个后发国家完成现代化转型的机会并不多,第一次没抓住,后面的麻烦成倍增大。因为在这个登山赛中,竞赛者并不是各跑各的这么简单,跑在后面的,不仅要自己努力向上跑,还会被领先者往下推,被阻挠干扰,或者被引入歧路,越跑越落后,怎么跑都白跑。

中国就是一个既被阻挠干扰、又被引入歧途的典型。

三、 中国复兴的世纪之误——“你看人家美国!”

从1860年中国洋务运动算起,当时作为后发国家的俄、中、日三国,几乎同时开始了现代化的登山赛。

这三个后发国家,在当时都是君主政体,登山赛的初期,在学习西方技术、发展本国工业这方面,也都差不太多。孙中山在1894年上书李鸿章,文中曾盛赞中国的现代化成就:“国家奋筹富强之术,月异日新,不遗余力,乎将与欧洲并驾矣。快舰、飞车、电邮、火械,昔日西人之所恃以凌我者,我今亦已有之,其他新法亦接踵举行。”

那时候的中国,就已经“乎将与欧洲并驾”了!中国的登山,就已经初步成功了!把这段文言文翻成现在的语言,不是和当前赞美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话一模一样吗?

一场中日甲午战争,改变了一切。

实际上,孙中山没等到中国甲午战败,就到檀香山去找三合会,开始酝酿革命了。此后,中国在政体模式选择上,开始出现严重混乱。十几年后终于爆发的辛亥革命,否定了君主制之下的“新政革命”,无可挽回地作出了一个危险的道路选择:中国毅然抛弃了大多数先发国家的成功模式,也抛弃了日俄这两个“同学”的成功榜样,单单选择了一个特殊的先发国家——美国,作为学习楷模。

公既渡河,将公奈何?可以说,此后的一个世纪里,中国一直处在这一次渡河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当中。地理上相隔着半个地球,美国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远,但由于这个选择,美国对中国的影响,比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大。

美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影响者,之所以被革命党想当然地认做成功模范,自然有美国方面的原因。

就在中国辛亥革命之前的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美国完成了两个决定性的跨越:一是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二是它的领土扩张抵达了西部边界,大陆内的扩张事业结束,美国作为新帝国的对外扩张宣告开始。从此,美国开始了对全世界施加强烈影响的新世纪。

日本离中国最近,它对中国的影响,就是中国官方的十年“新政”,如果这个影响持续下去,就是中国继续以日本为楷模,走渐进改革的道路。

美国离中国最远,对中国的影响,就是中国民间革命党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就是中国突然改为以美国为楷模,转向激进革命的道路。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中国政治舞台上的“维新派”与“革命派”之争,也就相当于是中国本土的“日本派”与“美国派”之争,最终的结果,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美国派”大胜,“日本派”大败。

从国际上看,这个事件的发生,似乎理所当然——美国远比日本成功得多、强大得多,对中国的吸引力,当然会大得多。

但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化国家,却并不能据此得出结论:中国以美国为楷模是最正确的选择。 电子书 分享网站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