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锦衣杀明 > 第571部分(第1页)

第571部分(第1页)

的时候,黑洞洞的枪口正在默默的等待他们。

从技术性能角度来说,马克沁重机枪绝对是战场上大杀器。它的不间断的火力,对于骑兵队伍来说,也是致命的。在没有坦克的年代,骑兵的最大杀手,就是马克沁重机枪。历史的发展证明,这种大杀器,无论如何,都是会出现在战场上的。

马克沁重机枪的唯一缺点,就是太沉重了。一般的马克沁重机枪,重量都在六七十斤以上,需要两个人抬着走,又或者是用马匹驮运。这对于部队的机动性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对需要长途行军的部队来说,这种重武器,绝对是一种煎熬。

此外,由于马克沁重机枪一般都采用水冷的方式,如果作战区域没有水,无法及时的冷却,其实用性和性能,都要大打折扣。而西亚地区,偏偏最缺少的就是水源。在巴格达等地,水源一直不充分,水冷式马克沁重机枪,几乎是英雄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马克沁重机枪用在防御作战中,不需要频繁挪动的话,还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面对没有重武器的敌人时,它简直就是无敌的。一挺占据了制高点的重机枪,可以将周围两百米范围内,都控制得死死的,一只苍蝇都休想飞进来。

具体到无名高地而言,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武器。五挺马克沁重机枪,足够控制无名高地周围三百米的全部区域了。至于冷却需要的水源,可以从霍姆斯城内陆续带来。白衣军有专门的单人背负水箱,一箱水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哒哒哒!”

“哒哒哒!”

五挺的马克沁重机枪摆成椭圆形,不断地向四周喷射着猛烈的火焰。子弹链不断的延伸,就好像是重机枪有一只血盆大口,不断的将子弹吞噬进去,然后又狠狠的喷射出去。

马克沁重机枪的枪口,不断的冒着火光。子弹出膛的声音,有点像是古琴里面的《十面埋伏》,十分的急促。一箱箱的子弹,好像流水一样被消耗到敌人的身上。整个无名高地周围,就好像是掀起了一片金属风暴。所到之处,一切都化为齑粉。

无论西帕希骑兵的动作,是多么的灵活,多么的轻便,多么的飘忽,在密集的死亡弹雨面前,都只有倒下去的份。西帕希骑兵的距离越近,马克沁重机枪的战果就越大。他们几乎是大片大片的倒下去的。倒下去的姿势,和冲击时的姿势相差无几。

徐灿槐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重机枪的扫射效果。

这种大杀器的威力,是完全不需要怀疑的。西帕希骑兵在马克沁重机枪的面前,生命就好像是纸张一样的脆弱。一会儿的时间,在无名高地的南边,就已经堆积了大量的尸体。而在重机枪的扫射下,还有更多的尸体,继续层层叠叠的堆积起来。

下意识的,徐灿槐摇了摇头,放下了望远镜。没有继续观察的必要了。这不是打仗。这是一边倒的屠杀。西帕希骑兵的冲击,虽然猛烈,虽然彪悍,虽然一往无前,但是,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面前,他们根本就没有可能冲到白衣军的阵地前面。他们冲击的速度越快,参与攻击的人员越多,死亡的数量就越多。

但是,西帕希骑兵的指挥官,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又或者是,他已经意识到了。但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只有动用部队,拼命的猛冲,拼命的向上涌,试图杀出一条血路来。只可惜,他们的希望,彻底的破灭了。

一个时辰以后,战斗基本结束。

在无名高地的前面,躺满了西帕希骑兵的尸体。

之前出现的五千多名西帕希骑兵,大概有四千人参与了攻击。最后,他们都基本上倒在了无名高地的前面。生存者的数量,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剩下的一千多人,感觉情况不妙,只好无奈的向南溜走,估计是缩回去大马士革城里了。

战斗结束以后,白衣军开始清扫战场。那些没有被打死的,还可以继续使用的战马,都被白衣军拉走了。受伤的战马,则用子弹结束它们的痛苦。没有断气的敌人,用刺刀送他们去见他们的真神。反正,他们深深的相信,死亡以后,一定会见到真神的。

徐灿槐也给自己拉了一匹战马,暂时当做坐骑使用。因为白衣军原来配备的战马,大部分都是蒙古马,不适合西亚的炎热干燥气候,无法在西亚地区继续使用。因此,白衣军必须依靠在当地缴获的战马,才能组建骑兵。只要发现可以继续使用的战马,白衣军都会积极的据为己有的。部分上缴,部分奖励前线部队。

到目前为止,豹骑军和獒骑军,主体其实都是步兵。他们原来都是清一色的骑兵,但是到来西亚地区以后,就变成清一色的步兵了。缴获到的战马,基本上都分配给了斥候和通讯兵使用。专门的战斗骑兵,估计暂时是没有指望组建起来了。

将有用的东西都拉走以后,剩下的,就是平整战场了。层层叠叠的尸体,要尽可能的摊开,不能继续让他们堆积在一起。被炮弹炸出来的深坑,也要尽可能的填平。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扫清射界。其次是为了避免给敌人躲避的机会。

重机枪的射击,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它必须在地形开阔的阵地使用,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威力。如果有太多的障碍物,阻挡子弹或视线,重机枪的射击效果,将大打折扣。比如说,如果敌人躲藏在尸体堆的后面,重机枪就无法有效的打死他们。

当天下午,继续有西帕希骑兵发动攻击。这些西帕希骑兵,应该是从另外一些地方到来的。他们显然是不知道上午那些西帕希骑兵的下场。于是,他们也在行进间,就向无名高地发起了冲击。结果,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面前,基本上都倒下了。

第二天早上,从大马士革撤退出来的敌人更多。徐灿槐从望远镜里面看出去,只看到黑压压的人头,根本看不到人群的尾巴。估计是白衣军占领霍姆斯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马士革,深深的刺激到了其中的撤退派。他们必须将霍姆斯抢回来。如果连霍姆斯都抢不回来,他们就真的只有在大马士革乖乖的等死了。

为了夺回霍姆斯,大马士革的指挥官,出动了大量的兵力。其中,光是精锐的西帕希骑兵就有至少三千人。而在西帕希骑兵的后面,还出现了大量的步兵。粗略估计,步兵的数量不会少于三万人。在步兵的后面,还有大量的狂热者。至于数量,白衣军方面,暂时无法估计。没办法,即使是最高倍的望远镜,都看不到尽头。

让白衣军微微感觉到有些吃惊的是,在奥斯曼帝国的军队里,还出现了炮兵的影子。显然,是大马士革的守军,将大炮也拉出来了。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想要撤退的愿望,是多么的强烈。他们真的不愿意呆在大马士革了。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当初早早的撤退了,往伊斯坦布尔方向一跑,哪里还有今天的悲催?

奥斯曼帝**队携带的那些大炮,都是大口径的滑膛炮。口径最大的,估计有三百毫米以上。奥斯曼帝国,在火器研究方面,其实还是比较先进的。在享有盛名的鲁密铳之余,还有大量的火炮。如果不是因为白衣军的崛起,他们至少可以辉煌两百年。

在进攻巴格达的时候,白衣军就已经领教过这些大口径滑膛炮的威力。奥斯曼帝**队,很早就懂得将大炮都集中起来使用,以加强威力。事实上,在两三千米的范围之内,如果没有壕沟防护,滑膛炮抛射的弹珠,覆盖面积的确挺大的,造成的伤害也很大。一片密密麻麻的弹珠下来,可以打掉白衣军半个中队。

但是,现在,白衣军在无名高地,有完善的壕沟防御,根本不需要将自己的身体裸露在弹珠的攻击下。战士们躲藏在壕沟里面,可以轻而易举的避开斜斜降落的弹珠。那些弹珠打在松软的泥土里,基本上都深陷进去,一动不动,反弹杀伤力为零。

白衣军的迫击炮,也是安排在斜坡的反斜面,以避开弹珠的袭击。奥斯曼帝**队抛射出来的葡萄弹,弹珠的溅射,还是有一定的角度的。躲藏在壕沟或者是斜坡的反面,就能有效的躲避。当敌人的骑兵或者是炮兵发起攻击时,就开炮射击。

尽管迫击炮的射程,和敌人滑膛炮的射程差不多,完全可以抢在敌人的大炮开火之前,就将它们机会。但是,白衣军却暂时没有使用迫击炮去对付敌人的大炮。孙大圣担心,如果过早的将敌人的大炮干掉,可能敌人的步兵和骑兵,根本就不敢发起冲击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