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世界远古之谜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决心按照这个传说的暗示,去寻找密林中的那个城堡。他们像传说中的王子那样风餐露宿,一路披荆斩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今天的洪都拉斯热带丛林中找到了一座城堡。当然这座城堡里并没有沉睡的美丽公主,只有灌木丛生的断垣残壁。坍塌的神庙留下一块块巨大的基石,上面有精美的雕饰。石板铺成的马路,标志着它曾经是个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闹市。路边修砌着排水管,又标志着它曾经是个相当文明的都市。石砌的民宅与贵族的宫殿尽管大多都已倒塌,但依稀仍可窥见当年喧杂而欢乐的景象。所有这些石料,无不苍苔漫游,或被荒草和荆棘深深掩盖,或被蟒蛇一般行走的野藤紧紧缠裹。从马路和房基上破土而出的树木,无情掀翻了石板,而浓荫逼人的树冠,则急不可待地向废墟上延伸,仿佛急于掩盖某种神秘的奇迹。如此荒蛮的自然景象与异常雄伟的人工遗址,形成巨大的反差,令探险家们激动不已。本来,两个探险者不过是想证实一下这个传说的某种真实性,但未曾料想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玛雅文化的遗迹——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神殿

一石激起千层浪。中美洲丛林发现古城的消息传开后,立即掀起一股寻找古文明遗址的浪潮。20世纪以来,一批又一批的考古人员来到洪都拉斯,随后又把寻幽探胜的足迹扩大到危地马拉、墨西哥、秘鲁以及整个南美大陆。随着探险范围的不断扩大,一个古老的文明——玛雅文明的图景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据统计,各国考古人员在南美洲的丛林和荒原上共发现废弃的玛雅时代的城市遗址达170多处。这些遗址,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自公元前1000年迄公元8世纪玛雅人在北至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南达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以及秘鲁的安第斯山脉这个广阔区域内的活动坐标。它告诉人们,玛雅人于3000年前曾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安定的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创造了一系列惊人的奇迹:不可思议的天文和数学知识,古老的宇航图,构思奇特的金字塔建筑……有人把玛雅人比作“新世界的希腊人”,其实他们所创造的很多文明奇迹与古希腊人相比毫不逊色。

面对着玛雅遗址这异常灿烂的古代文明,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发问:这一切是如何造就的?难道它们是从天而降的吗?虽然科学家们进行了无数的研究和考证,但至今为止尚未能够提供一个圆满的答案。

玛雅文明带给我们的第一个难解之谜就是在帕伦克出土的由玛雅人制作的宇航图。当我们面对帕伦克的那幅宇航图时,一时间似乎心中豁然开朗,所有关于玛雅文明的诸多疑惑都消失了。然而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更为深切的迷茫。帕伦克位于墨西哥高原一个荒凉的山谷里,十几个世纪以来当地人从未关心过那幢废弃并坍塌了的神殿。20世纪50年代,前来清理这个废墟的考古学家从浮尘和苔藓中,发掘出一块沉重的、刻满花纹图案的石板。石板上刻绘的图画既神奇又夸张:一个像驾驶长似的人双手握着某种掌握舵向的把子,围绕在四周的是各种装饰性的花边图案。当时考古界的解释是,这是一件充分展示玛雅人想象力的图画。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苏两大国竞相发射各种航天火箭,载人和不载人的宇宙器械频繁地在太空穿梭。当宇航员行走于月球和太空的照片不断传回地面后,人们大吃一惊,随之恍然大悟地发现:帕伦克那幅图画哪里是描绘古代神话,分明是一幅宇航员操纵火箭翱翔太空的图案。当这幅图运往美国航天中心时,那些参与航天器材研制的专家无不惊奇地叫了起来:“了不起!这是古代的宇航器!”因为图中仪表、脚踏板以及其他各种宇航操作工具都清晰可见!谁都知道,古代是没有也不可能有宇航器的,那么,远在古代的玛雅人是怎么了解宇航奥秘的?又如何描绘出宇航员蛰居窄小的驾驶舱,紧张操纵飞船的情形?可信的解释大概只有这一种:在遥远的古代,南美这片热带丛林里可能有过一批来自外星球的智能生命,他们在玛雅人顶礼膜拜的欢迎中走出自己的飞船。他们教给了玛雅人历法和天文知识,并向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运载工具,向他们传授了农耕的各种知识,然后飘然而去。然而,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猜测,并无足够证据来佐证。

玛雅文明之谜(2)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玛雅人的天文历法成就举世闻名,其数学水平更是不可思议,比欧洲足足领先了10个世纪!在社会的生产和实践活动中,绝大多数的民族根据手指的数目创造了十进制的计数法。而玛雅人非常古怪,他们是根据手和脚20个指头的启发,创造了20进位的计数法;同时,他们还兼而使用18进位计数,这个计数法受何启发,根据何在?没有人能够回答。还有,玛雅人是世界上最早掌握“0”概念的民族。数学上“0”的被认识和运用,标志着一个民族的知识水平。玛雅人在这方面的才能,比中国人和欧洲人都早了千余年。

玛雅人还创出了一套精巧的数学,来适应他们按年记事的需要,并以此决定播种和收获的时间,以及对季节和年度中雨水最多的时间准确地加以计算,以期充分利用贫瘠的土地。他们所掌握的数学技巧在古代原始民族中,真是高明得令人吃惊。在高明的数学水平的基础上,玛雅人还制定出了精妙的18月历法。玛雅人认为一个月(兀纳)等于20天(金),一年(佟)等于18个月(兀纳),再加上每年之中有5个未列在内的祭日,一年实际的天数为365天。这正好与现代对地球自转时程的认识相吻合。玛雅人除对地球历法了解得十分精确之外,对金星的历年也十分了解。金星的历年就是金星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玛雅人计算出金星历法为584天,而今天人们推算金星的历年为584。92天。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几千年前的玛雅人能有如此精确的历法,这意味着什么?玛雅人依照自己的历法建造的金字塔,实际上都是一种祭祀神灵并兼顾观测天象的天文台。位于奇钦·伊察的天文台是玛雅人建造的第一个也是最古老的天文台,塔顶高耸于丛林的树冠之上,内有一个旋梯塔顶的观测台,塔顶有观测星体的窗孔。其外面的石墙装饰着雨神的图案,并刻有一个展翅飞向太空的人的浮雕。这一切令人遐思万千。此外,玛雅人还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存在。这同样令人吃惊。玛雅人的奇钦·伊察天文台的观天窗口不是对准最明亮的星体,而是对准银河系之外那片沉沉的夜幕,他们的历法可以维持到四亿年之后,其用途究竟何在?另外,他们是从何处获悉并计算出太阳与金星年的差数可以精确到小数点之后第四位数字的!很明显,这一切知识已经超过了农耕社会的玛雅人的实际需求。既然超出他们的需要,人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些知识是否是玛雅人创造的。那么,又是谁把这些知识传授给玛雅人的呢?在那个人类仍处于蒙昧的时代,又有谁掌握如此先进的知识呢?这是玛雅人留给我们的第二个难解之谜。

玛雅人既然在许久以前就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那么现代文明为何又失去了玛雅人的行踪呢?玛雅人为何突然背弃文明,回归原始?这也是玛雅人带给我们的第三个谜。公元830年,科班城浩大的工程突然宣告停工。公元835年帕伦克的金字塔神庙也停止了施工。公元889年,提尔卡正在建设的寺庙群工程中断了。公元909年,玛雅人最后一个城堡也停下了已修建过半的石柱……总之,公元9~10世纪,散居各地的玛雅人好像不约而同的接到某种指令,抛弃了世代为之奋斗追求、辛勤建筑起来的营垒和神庙,离开了肥沃的耕地,向荒芜的深山迁移。玛雅人抛弃自己用双手建造起来的繁荣城市,却要转向荒凉的深山老林,这种背弃文明、回归蒙昧的做法,是出于自愿,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对此,史学界有着各种解释与猜测,诸如外族侵犯,气候骤变,地震破坏,瘟疫流行等等。诚然,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大规模的集体迁移,然而它们仅仅是假设和猜测,缺乏说服力。首先,在当时的情况下,南美大陆还不存在一个可以与玛雅对抗的强大民族,因此,外族侵犯之说站不住脚。气象专家几经努力,也仍拿不出公元8世纪至9世纪间南美大陆有过灾难性气候骤变的证据。同样,玛雅人那些雄伟的石构建筑虽有些已倒塌,但仍有不少历经千年风雨仍保存完整,因此地震灾难之说可以排除。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试图从生态角度解开玛雅人大迁移的谜,认为玛雅人采取了某种不恰当的耕种办法,破坏了森林,土地丧失了地力等等,造成生存的困境而被迫大迁移。可是不少学者在考察时发现,玛雅人在农业生产上却表现出颇为先进的迹象,他们很早就采取轮耕制,出现了早期的集约化生产,这样既保证了土地肥力不致丧失,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试图从这个角度解开谜题的尝试也是徒劳无益的。总之,关于这一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全世界科学家至今都未能给这一大哑谜以合理的解释。

玛雅人竟然还掌握了现代解剖学和光学知识,这不得不令我们再次陷入迷惑之中。1927年,科学家在中美洲的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一水晶头颅。令人震惊的是,该水晶头颅竟然综合了现代解剖学和光学知识。头颅用水晶雕成,高12。7厘米,重5。2公斤,大小如同真人头,是依照一个女人的头颅雕成的。这颗水晶人头雕刻得非常逼真,不仅外观而且内部结构都与人的颅骨骨骼构造完全相符。而且工艺水平极高,隐藏在基底的棱镜和眼窝里用手工琢磨的透镜片组合在一起,发出炫目的亮光。众所周知,近代光学产生于17世纪,而人类准确地认识自己的骨骼结构更是18世纪解剖学兴起以后的事。这个水晶头颅却是在谙熟人体骨骼的构造和光学原理的基础上做成的,一千多年前的玛雅人是怎样掌握这些高深的解剖学和光学知识的呢?从这个奇异的水晶头颅来看,也许玛雅人掌握的科学技术比我们所想象的还要高超得多。但他们又是怎样获得这些科学技术的呢?这就更是谜中之谜了。

玛雅文明之谜(3)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玛雅文明留给我们的谜远不止此,其伟大的建筑才能(例如金字塔的建造)、独特的象形文字以及广博的医学知识,也都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迷惑,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面对玛雅文明这一个个千古谜题,我们无法无动于衷,抑制住内心的激动。玛雅文明的辉煌虽然已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但它的光芒却是永存的。它恰如一位不可思议的先知,时时在启发着人类,给人以灵感;时时在鼓舞着人类,给人以探索的欲望。

印加文明遗址之谜(1)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当你面对著名的印加遗址——神秘的马丘比丘古城时,内心准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在没有铁制工具,没有牛马,没有车船知识的时代,南美大陆的居民如何创造出如此壮观的建筑奇迹?他们为何将古城建于海拔3700米的“高空”之上?这一切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有人曾这样说,去南美游览,千万不可错过马丘比丘古城,这犹如游中国不得不看长城,游印度不得不看泰姬陵,游埃及不得不看金字塔一样。如此受人推崇的马丘比丘古城,究

竟是怎样一个地方呢?

马丘比丘古城是世界著名的古印加文明遗址。古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人古代文明,其全盛时期人口超过1000万。如同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一样,印加文明在社会生活、天文历法、文化、医学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成就,考古学界将印加人称为“新世界的罗马人”。虽然这一说法主要针对印加帝国完美的国家机器而言,但实际上印加人的成就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超越。例如罗马的建筑艺术,在当时的欧洲可谓首屈一指,辉煌一时,但是与之相比较,印加人的神奇建筑毫不逊色。在现存的印加人建筑遗址中,神秘的马丘比丘古城最令人神往。而对于那些对文化和宗教历史怀有浓厚兴趣的人来说,这里更是一个必须去朝拜的圣地。那么这座被称为“消失在云雾中的城市”到底有何特异之处呢?其神奇魅力到底何在呢?让我们的视野飞越太平洋,走近南美大陆这座掩映在丛林之中的神秘古城吧!

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畔的一个部落,10世纪以后逐步北迁,一路征战,于1243年来到现今的库斯科并在瓦纳卡里山一带扎下营寨。根据印加人的传说,此时他们的首领是曼科·卡帕克。为了追求奢华的享受,卡帕克决定修建一座城市。相传从这时起直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领阿塔瓦尔帕被杀害,印加国的人们在整整3个世纪内一直不断忙于建造该城市。但是,1532年西班牙征服者皮萨罗率领殖民者灭亡印加帝国时并未发现这座城市的踪迹。当时的欧洲人也普遍认为,所谓印加人的城市不过只是一个传说,并不可信。然而历史老人却往往偏爱那些勤于思考的人。凭着自己对该传说的天才嗅觉,耶鲁大学专门从事拉丁美洲史研究的历史学家海勒姆·宾格哈姆坚信在拉丁美洲丛林之中肯定存在这样一座古城,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最终证实了这一信念的正确性。

作为比较严谨的历史学家,宾格哈姆一向反对空谈,不是简单地满足于知晓遥远地域发生过的古代史实,而是渴望亲自造访史实发生地,与时间老人进行直接的对话。为此他把鲁道雅尔德·基普林的诗作《探索者》中的诗句引为座右铭:一些事物隐埋了/出去寻觅它们吧/到丛山深处去探索吧/一些事物已消逝在群山之中/但它们并没有销声匿迹/它们在静静地恭候着你/快去吧。在这股激情驱动之下,宾格哈姆不辞辛劳,率领考古队翻山越岭进行考察活动。1906—1907年间,他沿着西蒙·玻利瓦尔这位南美洲解放者曾经走过的小径,跨越了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的群山峻岭和丛林,随后又沿着西班牙人的贸易通道,从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翻越安第斯山脉到达秘鲁的利马。

1911年,他组织了另一支探险考察队,对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进行勘察。这年的7月24日,宾格哈姆一行已经艰难地行走在秘鲁的库斯科城西北的安第斯山上。这里的地形极为陡峭,湍急的乌拉巴姆河河谷两岸的高峰耸立高达18000英尺,陡峭的山间小道笼罩在云雾之中,小路上荆棘丛生,路面岩石湿滑。7月28日晚,考古探险队经历长途跋涉后投宿于一个小旅店。就在该旅店歇息时,宾格哈姆不经意地听到店主向人们讲述不远处的某一山脊高处有一些印加人的废墟遗址。他连忙说服店主带他前往,然而探险队中没有其他人相信店主的话,不愿随同前往去经受无谓的旅途劳累。结果宾格哈姆冒雨出发时仅携带了两个同伴,一位是旅店老板,另一位是秘鲁政府派给他的警卫。他们经历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跨越横架在奔腾咆哮的乌拉巴姆河上的一座桥梁。这是一座非常危险和溜滑的桥梁,下面是万丈深渊,倘若从?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