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世界远古之谜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太阳门上另一神秘耐人寻味之处是雕刻在东正面门楣上的“回纹”图形。围绕该图形,考古学界形成了关于蒂华纳科古城建立年代的争论。这些“回纹”图形是一系列代表阶梯金字塔的几何图形,连绵不绝地排列在门楣上,有些直立,有些倒立,据说也具有历法上的功能。在右边第三列上面雕刻的是一只大象的头颅、耳朵、长牙和鼻。这个发现令人惊异,因为美洲地区根本就没有大象。不过,考古学家后来找到的证据却显示,在史前时代,美洲确实曾经有过大象。一种学名为“居维象亚科”的哺乳动物曾经出现在南美洲,尤其是在安第斯山脉南端,直到公元前10000年左右才突然灭绝。这种长蒜鼻动物类似今天的大象,有长牙和长鼻,模样酷似蒂华纳科古城太阳门上雕刻的“象”。在太阳门上的一群风格独特的动物图像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其他一些已经绝种的生物。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其中一种生物已经被辨识为“剑齿兽”。它是一种三趾两栖哺乳动物,身长大约9英尺,肩高5英尺,模样酷似犀牛与河马杂交生下的一种体型矮胖粗短的动物。如同“居维象亚科”哺乳动物,剑齿兽在鲜新世(大约12000年前)结束时才绝种。于是,考古学家们推定,蒂华纳科的建城年代属于洪积世末期。此说向历史学界的正统观点——蒂华纳科古城只有1500余年的历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旷世杰作南美洲蒂华纳科古城之谜(2)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值得一提的是,雕刻在太阳门上的剑齿兽头像不下几十处之多。这种丑怪动物的图像,并不仅仅出现在太阳门上,而且在蒂华纳科古城出土的陶器碎片上随处可见。更值得注意的是,有好几件雕刻品以完整的、立体的方式再现了这种古代生物的雄姿。此外,在蒂华纳科发现的古生物图形中,还包括一种已经灭绝的在昼间活动的四足兽,以及一种学名为“后弓兽”、体型略大于马、足部有明显三趾的古代哺乳动物。由此可见,太阳门不仅清晰地记录了天文学家的观测和计算,而且是一本记录古代珍禽异兽的“图画书”。难怪考古学家公认

它是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蒂华纳科古城的第二个奇观是地下神庙,里面有印第安人传说中的“维拉科查”神神像。神像高约7英尺,坐北朝南,背对着的的喀喀湖古时的湖岸线。在位于神庙中央并代表维拉科查的方尖形石碑后面,排列着两座比较矮小的石碑。它们代表的是维拉科查传说中的门徒。

供奉维拉科查雕像的“地下神庙”是露天的,坐落在一个长方形的大坑洞中,形状像一座游泳池,深达6英尺。庙堂的地板用坚硬平滑的碎石铺成,约莫40英尺长、30英尺宽。墙十分坚固挺直,由许多块大小不一、搭配得天衣无缝的方石组成,接合处完全不使用灰泥。沿着墙体,每隔一段距离便矗立着一根高大粗糙的石柱。许多世纪以前,有个不知名的工匠将维拉科查的肖像雕刻在一根高大的红色石柱上。尽管饱受风沙侵蚀,肖像所呈现的面容依旧那么祥和恬静,流露出一股莫名的震撼力。他的额头宽阔,眼睛又大又圆,嘴唇丰润,鼻子挺直,鼻梁虽然狭窄,却向两边伸展到鼻孔。这张脸庞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造型奇特、令人望而生畏的胡须,使他的下颚看起来比太阳穴还要宽广。雕像的头颅两侧和耳朵上、下方,均雕刻着奇异的动物图形,看起来像体型硕大、举止笨拙的史前哺乳动物。地下神庙里除了“维拉查科”神像外,引人注目的是墙壁上数以百计用岩石雕成的人头。这些人头全都是完整的头颅,一颗颗从墙上凸出来,栩栩如生。至于它们的用途,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地下神庙的西边是蒂华纳科四大遗址之一的“亚卡帕纳金字塔”。如同埃及吉萨地区的金字塔一样,它依循东、西、南、北四个基本方位兴建,精确度令人叹为观止。跟埃及金字塔不同的是,它的地基并没那么方方正正。不过,单凭690英尺的边长,这座金字塔就完全有资格被尊为古建筑一大巨作。考古学家推测:当初兴建这座金字塔时,先用泥土堆成山丘,再在表面覆盖巨大的中性长石,砌上阶梯,对塔身进行打磨。综观整个金字塔,可以看出它的兴建绝非单纯为了装饰或仪式用途,相反,倒是有可能曾经被当作某种神秘的“装置”或机械而使用。在金字塔内部,考古学家还发现一个纵横交错、用上等方石砌成的渠道网。这些渠道的角度和连接点都经过仔细测量和设计,误差只有150英寸。渠道的最初功能是将水从塔顶的贮水池一层一层引下来,注入环绕塔身的壕沟,冲刷金字塔南边的地基。然而,动用那么庞大的人力,花了那么多心思建造这个复杂的引水系统,肯定还有某种特定而重大的用途。据此,有些考古学家猜测,亚卡帕纳金字塔的兴建跟祭拜雨神或河神的某种原始宗教有关,目的是对水的威力表示无上的敬意。另一些学者认为,亚卡帕纳金字塔内部神秘的“科技装置”跟死亡有关。这座金字塔名为“亚卡帕纳”(Akapana)。在目前仍旧使用的古代文玛拉族方言中,Hake意指“人类”或“人们”;Apana意指“死亡”(这里很可能指被水淹死)。因此,Akapana指的就是人们死亡的地方。还有一些学者在仔细研究了亚卡帕纳金字塔内部引水系统的特征后指出:这些人工水道极可能是洗矿设备的一部分,也许是用来冲洗附近开采的矿砂。

从亚卡帕纳金字塔往西,便可见位于蒂华纳科古城西南角的卡拉萨萨雅广场。卡拉萨萨雅广场被当地人称为“石头竖立的地方”。为什么当地人这样叫呢?原来广场旁那座用不等边四边形巨石砌成的墙,每隔一段相等的距离就树立着一根形状如短剑、高12英尺多的石柱,尖端朝天,底部插入的的喀喀湖畔高原的红土中。以这种方式建成的石栅栏相当辽阔,面积达500平方英尺,比沉陷在地下的神庙高出地面约两倍之多。

卡拉萨萨雅广场的用途是什么?学者们一般认为,它主要用于观测天象,订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期,精确预测一年的四季。墙中的某些装置(包括墙体本身),显然是配合天上的某些星座而设计的,以方便测量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出没的方位角。

编年史家皮德罗·迪里昂在论及蒂华纳科古城时写道:“每一个到过蒂华纳科古城的人都无法不为它的恢宏气派和神秘气氛所震慑,每一个考古学家都会有探寻它的真正主人的欲望……”。是的,面对这座谜团丛生的神秘古城,谁都无法不激动。可恨的是,随着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人的入侵,珍贵的历史文物肆意遭到掠夺、破坏或毁灭,蒂华纳科古城逐渐变成了采石场……。人类的这一旷世艺术之作由此逐渐变得面目全非,其中的许多奥妙已难以破解,或许将成为永恒的谜。

美洲地下长廊之谜(1)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深邃无垠的广袤太空,光怪陆离的宇宙奇观,浪漫神奇的地外文明,这一切足以诱人仰目向天,思绪万千。与此同时,丰富多彩的地表文明也令人叹服不已,为之折服。然而,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脚下这片土地的内部,人们又知道多少呢?地球内部是否存在另外一个世外桃源?

早在1946年,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就在《古代南美洲之谜》一书中断定,由史前文明人

开辟建造的地下长廊首尾相接并有许多支岔,可纵贯欧、亚、美、非各个洲域,并进而得出地球内部曾经乃至现在仍存在“地下王国”的结论。威尔金斯的观点立足于世界各国考察的结果,尽管更多地只是一种假说和推断,但说得有根有据,富有诱惑力。真的存在地下文明吗?倘若真能解开这个“谜”,人类必将进入真正的“新世界”。

其实,人类在这方面很早就开始了努力。1942年3月的一天,当时美国刚刚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久,在这非常时期,罗斯福总统却从刻不容缓的日程表中抽出宝贵时间,会见了刚刚从墨西哥的恰帕斯州进行考古研究归来的戴维·拉姆夫妇。拉姆夫妇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他们发现了传说中守卫墨西哥地下隧道(又名“阿加尔塔”)的白皮肤的印第安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何谓“阿加尔塔”?原来在1941年1月,罗斯福曾交给戴维·拉姆夫妇一项极其秘密和重要的使命:寻找“阿加尔塔”。“阿加尔塔”指的是地下世界。据传说,地下世界有无数洞穴、隧道和迂回曲折交错成网的地下长廊,那里埋藏着古代文明的秘密和无尽的宝藏。多少年来,这一充满诱惑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科学家和探险家展开了无数的探索和考察。拉姆夫妇领命以后,率领一支美国考察队前往墨西哥的恰帕斯丛林,寻找地下长廊的入口。1942年3月,拉姆夫妇向罗斯福汇报了他们的考察经历。据拉姆夫妇回忆,当他们横穿当地密林时,遇到了把守地下长廊入口的皮肤呈蓝白色的印第安人,并发现了秘密入口的线索。但是这些印第安人在密林中马上包围了考察队,严厉示意考察队立刻离开,不许再前进一步。拉姆随身带的印第安人向导随即上前与他们搭话,才知道他们是玛雅人的后裔,是印第安族的一个分支,叫拉坎顿人。拉坎顿人居住在密林中,与世隔绝,世世代代守护着密林深处的圣地,地下长廊的入口就在此处。它通向地底的远方,那里藏有珍宝。拉坎顿人遵守祖训,不准外人进入他们的圣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希特勒也已对美洲地下可能存在的黄金宝藏垂涎三尺,曾多次派考察队潜入美洲。在那里,德、美两国考察队展开了一场争夺战,其情节恰似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柏格执导的电影《夺宝奇兵》中再现的一幕幕。由于谁首先找到地下长廊,找到宝藏,谁就掌握了无尽的财源,藉此可以对二战战局的发展施加有利的影响,因此,罗斯福派遣拉姆寻找“阿加尔塔”并非完全为了满足猎奇和探险心理,也有出于战争大局考虑的一面。

拉姆夫妇虽然声称自己的考察队发现了地下长廊的入口,但没能进入拉坎顿人守护的地下隧道。然而据说德国著名探险家兼作家冯·丹尼肯曾进入过拉坎顿人守护的隧道。在隧道中,他极其惊讶地见到了宽阔笔直的通道和涂着釉面的墙壁,多处精致的岩石门洞和大门,加工得平整光滑的屋顶与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大厅,还有许多每隔一定距离就出现的平均 1。8米至3。1米长、80厘米宽的通风井。隧道内还有无数奇异的史前文物,包括那本许多民族远古传说中都提到的“金书”。隧道内那种超越现代人类智慧的严密、宏大与神奇,使得这位以大胆想像著称的作家也瞠目结舌。他毫不怀疑地认为: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宏大的工程,也是世界上至今发现的最大、最难破解的谜。丹尼肯拍下了几张有关隧道的照片,但他拒绝透露更多的细节。只是说,他认为隧道是用高科技的超高温钻头和电子射线的定向爆破以及人类现在还不具有的某些技术开凿成的。

二战结束后至今,对“阿加尔塔”的考察热持盛不衰,各种各样的新发现也越来越令人鼓舞。

1960年7月,秘鲁考察队在利马以东600公里的安第斯山脉的地下曾发现一条地下长廊。该地下长廊长达1000公里,通向智利和哥伦比亚。但是为了保护隧道,等待将来人类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技术时再来开发,秘鲁政府封闭了这条地下隧道的入口并严加把守。此地后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稍后,西班牙人安托尼·芬托斯在安第斯山脉靠近危地马拉的地方考察时,又偶然发现了一个长达50公里的地下长廊。这个长廊有尖状的拱门,从地下一直通向墨西哥。1972年8月,英国考察队在墨西哥的马德雷叫山脉也找到了地下长廊,其走向是通向危地马拉。这一地下长廊与安托尼·芬托斯在危地马拉发现的地下长廊很可能是同一条。据英国考察队回忆,每当拂晓,就能听到从地下长廊发出的击鼓一样的音响,声震四方。1981年5月,著名探险家毛利斯曾从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附近一处地洞入口进入到地下长廊。在地下长廊里,毛利斯发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洞壁平整并经过粉刷。总之,无数地下长廊遗迹的发现,似乎越来越清晰地表明:远古时代确曾存有高度发达的地内文明。

美洲地下长廊之谜(2)

王春来

连载:世界远古之谜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作者:王春来

如果说以上所述的地下隧道还只是一些静态的历史遗迹,那么,下述一系列事实则更加离奇,似乎昭示着一个事实:即时至今日,地球内部仍存在着一些活动着的“地下王国”。

1973年3月,新娘美尔比特外出,在她途经亚历山大城哈札亚街的时候,前方地面突然裂开一个洞,只觉有种神秘的力量将她吸了进去。目击者立即用工具在洞口周围挖掘,却始终找不到美尔比特的影子。其后,又有6位娇美的女郎遭此厄运。这或许是“地下王国”某种

神秘力量在作祟。

1994年,墨西哥城公布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新闻。该城街道因一次偶然的地陷,竟在地下污水渠中发现了3名“地鼠人”。3名“地鼠人”因偶然的地陷被压死,体立即被送往墨西哥大学进行解剖、分析和研究。与此同时,一位墨西哥的人类学家威廉·格治博士在地陷后进入地下水道时,竟然与“地鼠人”迎面相遇。“地鼠人”显得十分惊慌,转身就跑,当博士追过去抓住其中一个时,“地鼠人”的身体却像鳗鱼一样滑溜,转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这些“地鼠人”全都身材矮小,大约只有3英尺高,但手脚四肢齐全。

1972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的3名学生于假日登上高达4318米的沙斯塔山顶。这是一座熄灭多年的死火山,出乎意料的是,3名学生看见火山口冒出一缕缕烟气,并出现亮光和大量的火星,还看见一些碟形飞行物飞进飞出。他们马上拿起望远镜,令人吃惊地看到了5个高个白人,他们披着长长的卷发,迅速走到火山口下面一块岩石后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地下王国”的神秘人不仅出现在陆地,而且显迹于大海中。1968年,美国迈阿密城一名水下摄影师声称在河底摄影时看到一个怪人。怪人的脸部像猴子并有鳃囊,两眼比人的双眼大,没有长睫毛,两条前肢长满了光亮的鳞片,脚掌像鸭蹼,并有5个爪子。

为何在美洲大陆会频频出现神奇“地下王国”的“影子”?如何看待这些奇怪的现象?对此,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地质学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推测和解释。

有人认为,所谓“地下王国”纯属荒谬之谈。

但是,很多严肃的科学家根据地球裂口和熄灭的火山口多次发现“地心人”出没的事实,将这种现象与美洲存在的无数地下长廊联系起来考虑,并进一步推测说:在环绕南北美洲、亚欧大陆,通过“地下长廊”穿陆过海、首尾相接的地方,确实存在着某些“地下王国”,美洲地下长廊正是某个地下王国的活动场所。根据这种推测,不仅美洲大陆存在地下长廊,而且亚、欧、非三洲也都有地下长廊或“地下王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