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千载有余情〃等流传千古的动人诗句。

此时此刻,孩子们已经激动万分,立即随手把这些诗句抄写在常备的《课堂偶拾 》上,还不由自主地默诵起来。此后我又让学生起来分享自己知道的与黑板上有 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孩子们立即说出了更多的诗句:〃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见时机成熟,我话锋一转:〃古往今来这么多名人志士,以死明志,以唤醒沉睡 麻木的心灵。我想让同学们来猜一猜,这么多名人,苏老师觉得谁最了不起。〃

▲BOOK。▲虹桥▲书吧▲

第11节:处变不惊 急中生智(3)

前面作了如此浩渺的铺垫,孩子们现在也不知所措了。我说:〃我认为,自古以 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两人。古有诸葛孔明,今有周恩来。如果说诸葛亮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蜀相,那周总理比他更了不起。因为诸葛 亮关注的,仅仅是蜀国的一国之利,而周总理关注的,则是一个数亿人口泱泱大 国的民生社稷。你们都知道,中国最好的大学是北大和清华。但你们知道吗,每 年对于北大清华这些高校尖峰学子的调查中,最崇拜的人,排第一的,不是比尔 ·盖茨,不是克林顿,不是乔丹,也不是我们心中觉得了不起的科学家,而是我 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逝世时,联合国降半旗致哀。当有的国家提出异议 ,联合国发言人给予了十分有力的解释。他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周恩来却 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亲生子女;中国的经济在全面稳定的发展,周恩来却没有一 分钱的私人存款。作为一国总理,还有比这更让人佩服的么?所以,当敬爱的周 总理离开他为之操劳一生的人民时,苍天垂泪,举国同悲,才有了十里长街上, 这感天动地的一幕:白发苍苍的老人,从乡下连夜赶来的农民,不穿红衣穿黑衣 的新婚夫妇,比着肩踮着脚的红领巾,拄着双拐的残疾人……不一样的身份,却 一样的泪流满面,伤心欲绝。他们跟在灵车后面奔跑着,呼喊着,他们多么盼望 着灵车能够停下来,再看敬爱的总理最后一眼。然而,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是真 的远去了。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时,我走到刚才说调皮话孩子的身边,轻轻敲了一下他的桌子,说:〃我想请 你来回答。〃此时,他的脸已通红了,忽然,他站起来,提高声音说道:〃苏老 师,我明白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理虽已殁,千载有余情。

周总理的死是重于泰山的。〃他很自然的套用了刚才板书在黑板上的诗句,顿时 ,全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伴随着掌声,下课铃声也响了。我用二十分钟,处理了这个本应一带而过的问题 。但是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在这样一个呼唤真情的时代,不用说二十分钟, 哪怕是两个小时,能让孩子们如此真实地走近一个伟人,与伟人进行一次跨越时 空的心灵的对话,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今天的孩子难得感动,我们今天的教 育难得感动! 课后,我告诉孩子们,之前布置的作业临时取消,就针对刚刚学的《十里长街送 总理》,做一首课文的感怀诗,表达出真实的感受。

第二天,孩子们给了我莫大的惊喜。从他们的诗作中,我看到了精神的涅槃,一 股久违的感动流经心灵之门,我沉浸在孩子们的真情挚爱中。让我们先看一下课 堂上制造麻烦的孩子……小石,带来的一首散文诗: 《十里长街送总理》 ……致天国的总理 如果说出生是最明确的一次旅行 死亡何尝不是另一场旅行的开始 人生像落叶 片片飘零 却在大地上重新安家。

接下来是另外两个孩子的作品: 作者 郭梦嫣    作者 苏帅      长街送总理,      共处千万日,      情深亦尽礼。

分别在旦夕。

万人同一哭,      泪眼两相望,      切切哀未已。      遥问聚何时? 很多年后,孩子们还时常回味那个充满了刺激和悬念,狂喜和悲伤的课堂。而这 堂课的经历,也让我感到了绝处逢生的快感和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以至于多少年 来,我都会提醒自己,面对课堂的突发事件,首先要冷静,然后带着一颗诗心, 巧设悬疑,〃请君入瓮〃,尴尬自然化良机。

→虹→桥→书→吧→。

第12节:课文成诗一举数得(1)

第一章 第五节 课文成诗一举数得

为课文写一首感怀诗,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激发孩子作诗的兴趣,提高 写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当孩子们的诗词积累达到一定 程度的时候,自然就想起了提笔创作。而引发孩子们创作灵感的最佳途径,就是 〃课文感怀诗〃。因为,为课文写一首感怀诗,既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激 发孩子作诗的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可谓一举数得。而这〃课文感怀诗〃的创意 ,还要归功于一次偶然的经历。

那天,在我批作业时,不经意间发现一个名叫仇鑫孩子的作业本反面有一首小诗 :〃今天来小站,山色映春光。人少温馨在,留恋不想回。〃显然,这是根据学 过的课文《小站》而作的。尽管稚嫩得像一首儿歌,甚至连儿歌最起码的押韵都 没有,却仍然令我欣慰莫名。我意识到孩子们的另一种心绪开始萌动,他们已经 开始试着自己创作了。于是,我把他请到办公室,大大地表扬了一番,并提出要 做他的〃诗词经纪人〃,把他的〃大作〃好好〃包装〃一下。仇鑫听了我的话, 也从一开始的不好意思变成一脸的期许。

在我的帮助下,从押韵到用词,仇鑫仔细地修改了他的小诗。很快,一首工整而 充满童趣的小诗诞生了:

小站 当代诗人 仇鑫 今朝来小站, 山色沐春晖。

人罕温馨溢, 留恋不思归。

虽然它离真正诗词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是对一个初次〃触电〃的孩子来说,已 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下午,我在班上隆重地推出了仇鑫和他的大作。当仇鑫红着脸高声诵读了自己的 《小站》后,我 〃体无完肤〃地表扬了他一番。就在这个过程中,有趣的事情发 生了,许多孩子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但也有几个孩子发出了不服气的声音: 〃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也写了,苏老师没看到就是了。〃借此契机,我当场布 置了一项作业:任选一篇课文作一首课文感怀诗。孩子们一听非常好奇,在底下 纷纷议论,什么叫课文感怀诗。我说:〃感怀,就是写出你内心真实的感受。课 文感怀诗,就是把你对课文的感受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

。←虹←桥书←吧←

第13节:课文成诗一举数得(2)

经过一个晚上的〃课文感怀〃,第二天,孩子们给了我一个个惊喜。尽管多数孩 子的水平还仅限在仇鑫创作《小站》时的初级阶段,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已 经崭露头角。他们凭借着大量的诗词积累和天赋的语感,写出的诗词已经可圈可 点。于是,我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述了诗词创作的基本技法,例如押韵,然后让他 们继续创作〃课文感怀诗〃,并大力表扬其中涌现出来的〃诗词天才〃。不仅如 此,我还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各成一派,推杯换盏,切磋技艺。于是,不 到一个月的时间,〃绝句派〃、〃律诗派〃、〃十六字令派〃、〃散文派〃、〃 元曲派〃纷纷涌现,孩子用极大的热情和日渐娴熟的技巧,诠释着对课文独到的 见地。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孩子们的课文感怀诗: 苏幕遮·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当代诗人 王晨燕 攻隆化,历程艰。主动请缨,接近敌窟难。英勇前进终到达,百折不挠,英雄志 比天。又遇险,未慌乱。生死抉择,去留意已坚。克暗堡为国殉身,名垂青史, 烈死重如山。

欧阳修追字 当代诗人 关文晟           方圆百里大文豪,           画锦堂前作诗篇。

月上柳梢忽记起,           不看文章心未安。

一字之差心却乱,           快马加鞭未下鞍。

千里迢迢终复还,           留得美名千古传。

对于学生来说,自创课文感怀诗的过程,便是一个深入研读课文,把握课文内涵 ,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课文的重点难点往往不攻自 破。这种方式,也让语文教学多了一种全新的体验。一位充满诗性的老师,能够 为学生创造灵感,发掘学生的无限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乐趣。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