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是换个视角,帮助他〃自圆其说〃。

我曾经按课本要求,让学生写过一篇命题作文……〃最难忘的一件事〃。为了把 这个〃老掉牙〃的题目写出新意,我坚决不允许学生写〃捡钱包〃、〃让座〃、 〃雨中送伞〃或〃深夜生病〃之类的题目,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结果,作文 收上之后,发现孩子们写得都很不错,许多文章都让人〃眼前一亮〃,但惟独一 篇文章让我〃眼前一黑〃。文章的题目是:〃我最难忘的事……在家做梦〃。作 者是小凡,一个很有才华但性情极为浮躁的孩子。看着他潦草似甲骨文的字迹, 就知道写作时肯定心猿意马。再看看内容,更是不知所云。经过艰难的辨识,我 大概梳理为以下内容:小凡放学回家后,发现父母还没回来,肚子饿得咕咕叫, 看了一会电视又觉得无聊,就开始睡觉。接着开始做梦,来到了一片原野之上。

正饥肠辘辘时突然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饭香,就顺着香气进到了一间茅草屋。桌上 有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菜肉酒一应俱全。刚要伸手去拿,却听有人当头大喝: 〃来者何人!〃抬头一看,哎呀,不是别人,正是桃园结义的哥仨。小凡答道: 〃我是大名鼎鼎的现代人小凡!〃谁知张飞喊道:〃管你什么凡不凡!〃说完一 脚把他踢出门外。小凡很生气,于是从腰间拔出一把口径为XX的手枪,〃啪!啪 !〃就打掉了茅屋的两角,三个彪形大汉都吓得屁滚尿流,急忙跪地求饶:〃大 爷饶命!大爷饶命!〃小凡这时得意道:〃好,大爷饶了你们,所谓不打不相识 嘛!〃接着还进行了〃桃园四结义〃。可是之后,身为〃老大〃的他刚要吃送到 嘴边的鸡腿,就觉得屁股上啪啪两下:〃凡凡,起床了!〃……妈妈把他叫了起 来,这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不知大家看了这篇文章作何感想。我想,不少人都会觉得这是篇糟糕透了的文章 ,既没有明确的中心,也没有精彩的内容。按照一般老师的做法,这篇文章恐怕 是〃重写不商量〃。其实当初看过一遍后,我也有把它作为〃反面教材〃的想法 。但换了个角度,稍加琢磨后,却突然发现了一个闪光点,再细读下去,一个中 午的时间,我竟发现了许多的可取之处。于是我决定,为小凡〃自圆其说〃。下 午的点评课上,我将小凡的文章归在优秀之列,先进行了点名表扬。〃苏老师, 你说小凡,这不可能吧!〃当听到平日以作文差劲而〃著称〃的小凡,忽然荣登 佳作之列,不少孩子都表示怀疑。我笑道:〃那就请小凡上来读读他的大作吧! 〃小凡一脸的迷茫、不解和惊奇,磕磕绊绊地读完他自己都认不太清的〃甲骨文 〃后,孩子们抱怨道:〃根本听不明白嘛!〃小凡的脸此时已涨得通红。我笑着 说:〃呵呵,听不明白就对了!好文章就要细细的品味,才能从看似混乱的表达 中,锤炼领悟出让人回味的东西。小凡这篇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文章,其实是篇不 可多得的佳作啊!〃说到这儿,孩子们,包括小凡自己,似乎都更加迷惑了。

→虹→桥→书→吧→BOOK。  第26节:帮助孩子自圆其说(2)

于 是我细细道来:〃这篇作文有几大闪光点,而且是版权所有,其他的同学都没做 到。首先,题材最新颖,虽然大家都写了难忘的事,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要把梦写 成事,而且这种以虚幻来表现真实的手法,往往多见于国外的获奖影片,这足以 说明小凡具有导演天赋。〃〃噢!原来是这样。〃孩子们频频点头,若有所思。

我接着道:〃第二,大家想想,小凡在梦里遇到了桃园结义的三位义士,说明了 什么?他肯定熟悉三国历史典故,熟读三国演义,而且他在梦中是被张飞,而不 是别人,踢出了门外,这说明他熟知人物个性。这种对中国经典文学的热爱,博 古通今的精神,正是同学们所欠缺的。〃这时不少孩子发出感叹:〃小凡实在是 太帅了!〃我步步深入:〃第三个闪光点,来者何人?这是标准的古语表达 ,大家想想,你们能问出这么正宗的古语吗?这说明小凡不但熟知历史,还会娴 熟地运用古语,巧妙地结合。这可是中学生乃至大学生的水平啊!〃底下一片惊 叹之声。〃第四,再来听听他怎么回答的:我是大名鼎鼎的现代人小凡!一 个快要饿晕的人,还不忘申明自己的现代人身份,说明他有着作为一个现代人的 自豪感与自信心,写出了现代人的气势与骄傲。第五点,小凡拔出了手枪,没有 几枪解决掉三个人独享美食,而只打掉了茅屋的两个角,以示威严,这又说明了 什么?〃这时底下的孩子抢答说:〃他很仁义!〃〃没错,在这里,他的人格又 得到了升华,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我最后又补充了一点:〃小凡和三个古人 桃园四结义,这代表着现代人和古人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跨越时空的对话,代 表着一种豁达、包容的心态,这又是对文章主题的一次升华。综上所述,你们说 ,这难道不是一篇上乘的佳作么?〃 听完我的分析,孩子们都镇住了,他们向小凡投去了欣羡的目光。此前表示怀疑 的几个孩子更是啧啧称赞。而小凡不免受宠若惊,满脸通红却又两眼放光。他恐 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篇文章能有如此〃高深〃的境界。我对小凡说道: 〃好文章还要有好表达。大家之所以开始听不懂,是因为你在书写和表达上还有 问题。你应该静下心来,把这篇文章再好好梳理一下,以证明你的观点和实力, 让大家看后一目了然,好么?〃小凡很自信地点点头。没多久, 一篇字迹工整, 表达流畅的文章就送到了我的手中。这次,小凡可谓是精工细作,一丝不苟。在 文章的结尾处,他深情地写道:〃梦虽然醒了,但我相信这不是黄粱一梦,也不 是南柯一梦。我期待,在下一个梦境中,能与我的古人朋友们再度重逢。〃

从小凡的案例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孩子的作文应该是美丽的。如 果不美丽,那就请老师担负起重塑美丽的天职,运用自己高超的智慧,点石成金 ,帮孩子〃自圆其说〃。恰如罗丹的箴言:〃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 现美的眼睛。〃

▲虹桥▲书吧▲BOOK。

第27节:帮助孩子自圆其说(3)

教师在引导低段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最终要给他们两方面的影响。

这个细节的灵感来自于我在全国巡回讲学时,一位低年级老师的现场提问。她当 时的问题是这样的: 〃苏老师,我是一位一年级的语文老师。我一直很困惑,怎么对一年级的孩子进 行作文素养的训练?比如说,我们的练习册中有这样一个拓展题目:下雨啦,下 雨啦!花儿见了雨点(        ),草儿见了雨点(         )。请问,假如是您,您觉得应该怎么引导学生完成这个题目?〃 从这位老师的提问中,我们至少可以捕捉到几个信息:第一,这是一个有教育情 怀的老师,她的理念衬托出一种大语文观。所以,在教一年级时就开始考虑提升 学生的作文素养;第二,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她能从司空见惯的练习题中 发现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契机,难能可贵。第三,她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 题,就是如何拓展低年级段学生的作文思路。

针对这位老师的提问,我做出了如下的现场回答: 〃首先,我们应该对学生的常态思维有一个定位。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加引导, 学生通常会怎么回答?例如,我们以花儿为例,先让学生自主回答,学生们可能 会说花儿见了雨点笑了等等。显然,这是低年级学生自然状态下生发的感受 ,具有普遍性和局限性。这时,我们就可以根据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 想象。我们可以这样提示学生:花儿不仅有表情,是不是还有别的?比如说,花 儿是不是还有心情?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雨中的小花,当雨 点落在身上时,自己的心情如何?学生在这样的提示下,就有了更多元的表达, 孩子们可以说花儿见了雨点好开心,好舒服,因为雨点带给它滋润;也可以 说好难过,好悲伤,因为雨点打落了花瓣,让花容不再。这时,老师可以伺 机引出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印证和鼓 励学生的观点,并拓宽学生的文学知识。然后,老师可以继续换个角度引发想象 :花儿不仅有表情,有心情,还可以有动作。如果你是花儿,在雨中,会有什么 动作?这时,让孩子再换位体验和思考。引导学生会给出更精彩的答案:花儿 见了雨点来回摇摆,跳起了优美的雨中舞蹈,像贪婪的孩子仰起头,张 开小嘴……接着,老师继续拓展:花儿还可以有味道,有沉醉在雨中不同于平 常的味道……因为雨水的渗透,而更加清香、芬芳。最后,老师还可以给出更精 彩的引导词:花儿不仅有表情、心情、动作、味道,花儿还可以有梦想!让学生 想象置身于花儿的世界,感受着从天而降的倾盆大雨或蒙蒙细雨,花儿会有什么 样的梦想?此时,学生们可能会给出更意想不到的答案:花儿见了雨点会想: 我要快快长大,什么时候能像雨儿一样自由自在,落在其他花儿身上,分享 彼此的温暖……甚至更多更多让我们感动和感慨的答案。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更 有想象力,他们完全可以赋予花儿更遥远更瑰丽的梦想……对草儿的教学指导同 样如此。不仅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想象,还可以辅助一些低年段学生容易理解的 诗词名句进行拓展,例如离离原上草,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等,来加强学 生的素材积累,加深对题目的理性认识。〃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28节:帮助孩子自圆其说(4)

通过以上的现场问答实录,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个教学心得:教师在引导低段学生 进行作文训练时,最终要给他们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理念:以上面对话为例,要 让孩子们懂得……花花草草和人一样,都是自然之灵,即人生百态,花草有情。

二是方法:同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大胆想象,本色表 达,而不是囿于规则,人云亦云。需要注意的是,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思 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刚开始进行这样的训练时,往往会表现得思想匮乏,想象无 力。这是很正常的,老师不必担心,要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特别 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同时要不断学习,自我充电,因为低年级学生有 着更强烈的向师性,老师是孩子最易模仿的对象。所以,长此以往,老师就会凭 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征服学生,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们的偶像而被模仿,那 么,距离把学生培养成〃天才作家〃的梦想也就指日可待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用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讲 道理,必要时,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

常听到老师们抱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特别好动的孩子,在课堂上不断制造状况 ,屡教不改。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麻烦无处不在。回想我们小时候,老师解决 这种问题的方式,无非是罚站、罚写检查,罚不许听课。再严重了,拳脚相加也 不奇怪。今天,这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显然不能用了,但是面对在课堂上制造事端 ,屡教不改的孩子,单纯的说教已经失去了力量,老师们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其 实,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用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 式讲道理,必要时,给他一点小小的惩罚。

小君是我在全国巡回讲课中遇到的一个特殊学生,就是所谓的天才儿童。他上三 年级时只有七岁半。听小君的班主任说,他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记忆力超群,背 诵了诸如《琵琶行》、《长恨歌》、《滕王阁序》等许多高难度的古典诗词。而 他在数学方面更是有惊人的天赋,小小年纪就已经在全国奥数竞赛中获大奖。但 就是这样一个早慧儿童,在纪律方面却表现得不尽人意。我第一天上课,他就开 始〃制造〃麻烦。先是不断抢答其他孩子的发言权,对其他人的回答总是表现得 不屑一顾。我几次友情提示:〃倾听是一种美德,如果你是个有教养的孩子,请 尊重别人答题的机会。〃他才有所收敛。但接下来,新状况又发生了。我正讲着 课,忽然一阵〃咯噔咯噔〃的声音传来。只见小君不知什么时候,左腿已经盘在 凳子上,团坐着,右脚蹬地,身体前后摆动,板凳随之有节奏地晃动着,不和谐 的声音破坏了整个课堂的气氛。有的学生饶有兴趣地看着他,有的学生向他投去 了不满的眼光,而他的脸上却是一副毫不在乎、怡然自得的样子。

。←虫工←木桥 书←吧←

第29节:帮助孩子自圆其说(5)

我顿时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自我的孩子,从小习惯了被人赞美,以自我为中心 ,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我给了他一个非常严厉的眼神,算是提醒。小君立刻停 止了晃板凳。但没过几分钟,〃咯噔咯噔〃的声音再次传来,小君又恢复了刚才 悠闲的模样。原来,在他的意识里,并不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是违反了课堂纪 律。相反,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性动作。看来,我必须好好教育他一下了。我放 下书,很平静地说:〃小君,看来这个板凳对你已经是多余的了。你这样折磨它 ,它一定很痛苦,既然你不爱惜它,我就要把它收回,以免它再受伤害。现在, 请你立刻把板凳送上来。〃这时,小君诧异地看着我,脸上还略带有一种懊悔和 乞求的神情。但我没有理睬,这个时候,是让他意识错误的最佳时机。看他没有 行动,我径直走过去,从他的小屁股底下〃强行〃抽走板凳,头也不回地走上讲 台,严肃地说:〃你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到下课前,就站在那里好好反省,直 到保证不再伤害板凳,我才允许它回到你身边,明白了吗?〃小君无奈地点了点 头。

直到下课前,小君都一声不响地站在原位,听讲、看书,表现得很沉默。课间, 他来找我,试图拿回板凳。我知道倘若这样轻易地原谅他,破坏课堂纪律、以自 我为中心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于是,我对他说:〃板凳被你欺负,正伤心着呢 。我一会儿问问它,看它怎么回答,然后再决定。〃小君失望地走了。第二节课 刚开始,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小君不知从哪里搬来了另外一个板凳,舒舒服服地 坐在上面。看着小家伙得意的样子,我哭笑不得。我佯装板下脸来,严厉地说: 〃下课时,小君告诉我,说很想念他的板凳,我答应他问问板凳的想法再作决定 。可是,小君却趁大家不注意,擅自搬来另一个坐。但是苏老师告诉你,这个新 搬来的板凳不属于你,属于你的板凳只有一个。〃说罢,我又像第一节课一样, 毫不留情地抽走了小君的第二个板凳。这时,他已经是泪水汪汪了。我放缓语调 说:〃小君,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么?因为老师想让你明白,板凳也有生 命,它的前生是一棵参天大树。为了能让我们在课堂上舒适地学习,才变成了板 凳。所以,你想想看,应不应该那样对待它?〃小君用力地摇了摇头,看得出来 ,他是真的后悔了。接着,我话锋一转:〃小君,老师爱护板凳,同样也爱护你 。?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