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宋遗事 > 第77部分(第1页)

第77部分(第1页)

解盐便宜,因此从界外大量流入,屡禁不止。了解了原因,办法当时也就有了:要真正打倒青盐的不正当竞争,维护榷卖,唯一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将解盐减价销售。

很快,他便上书朝廷,请求裁员减产,节约费用;请求降价销售,制止青盐入境倾销。一旦朝廷批复同意,他就着手实施了。举手抬足,就解决了多年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任事的忠勤、精敏、果决,自然又叫人口耳相传!

这两件事,安石早就听说了。因为有这个印象,没到陕西,他就相信,由薛师正兼管牧马,一定会别有一番天地,只想看个实在。船由黄河而入渭水,薛师正已早早带着一班人在渡口等着了。两人见礼已毕,安石先不听汇报,只提出要去沙苑监看看:“薛大人,先不忙介绍情况。能不能请你引我去沙苑看看?”

对于安石,师正尽管也心仪已久,却没有实际接触,怎么着也想不到他会这样认真,刚到陕西就要去实地考察。这样的钦差,可还是头一回见到!他心里既钦敬,又高兴,不由得应道:“先看看当然最好不过。只是,大人旅途劳累,是不是歇歇乏再去呢?”

“一路都坐船,不是很累。先看看,心里踏实。”安石说。

不但认真,而且坦白,师正对安石更有好感了。二话没说,当时就陪着安石直奔沙苑监了。

沙苑监紧靠渭水,占地千顷,是块可耕可牧的风水宝地。上岸一看,一马平川,芳草如茵,衬着蓝天白云,数百匹骏马悠闲地吃着草;时不时地,只有几匹不安分的小马驹跳跃奔腾,打破了宁静。几个牧马的官兵,或骑或立,或卧或坐,也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牧场的边缘,则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间或有几个农夫在田间劳作。同样一派生机,一片祥和。走近一看,那些马也匹匹膘肥体壮。其情其景,关于马政,问什么都是多余的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宋遗事 第四十一回(3)

安石看着庄稼地,问道:“这些庄稼地,是否就是租给老百姓种的牧地?”

“是的。”

“种得很好嘛,比京郊都一点不差。看来,租地也租对了。”安石由衷地夸赞说。这也是师正的一件新政。沙苑监养的数百匹马,每年要耗钱四千多万,地也还有空闲之处。师正便请示朝廷,将闲地租给农民,所收的租钱既用于买马,又补贴养马的费用,一举两得。安石看材料时还有些担心,害怕两头不着地。照眼前看来,这种担心也完全是多余的了。

师正微微一笑:“真要交租,不好好种能行吗?”

安石也不由得笑了。

接下来几天,安石所关心的,只是师正对牧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了。

师正果然有想法,说:“秦州一线买马,给的都是马券,要到京师才能兑现实钱。加上道路费用补贴,豆腐盘出肉价钱,一匹马得花上好几万。而且,花了钱还买不到上等好马!要是能在原州、渭州等处设置马场就地买马,以解盐交引支付,既不用朝廷的现钱,也省了一大笔费用;卖马的人也方便实惠。据我估计,每年买上万把匹马,应该不成问题。可以将这些马,就地设置监牧饲养。养成了,一部分留作陕西边防使用,一部分由朝廷任意调用。您看——”

安石没等他说完,先就拍手叫好了:“果然是好办法,我回去就申奏朝廷。”说完这句,却又不说话了,只瞅着窗外出神。

师正还以为有什么不对,问道:“大人突然不说话了,是不是哪儿有什么不对?”

安石摇摇头:“不是。我是在想,朝廷懂经济的人实在太少了!”

一句话提醒了师正,他多年的不平一时间全都涌上心头,愤愤地说道:“不懂倒在其次。最可恨的是轻视,不,简直是蔑视搞经济的人。谁谈经济,谁就是下三滥。我是不入流的,没人看得上我。不过,我也不在乎。圣贤是不讲经济的?他们才是妄读圣贤书呢!孔子说:‘四海穷困,天禄永终。’是不重经济?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是不是把井田的经济之道,当做治国的头一件大事?他们那才是背叛圣贤的腐儒呢!您是大学问家,您来评评是不是这么个理?”

安石见他突然这么义愤,反倒笑了,安慰他道:“你说得对,圣贤从来都是重经济之道的,不重经济之道的不过是腐儒而已。《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讲的就是衣食钱财,不是经济是什么?《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同样看重经济。《汉书》说得最透彻:‘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那根据,也是圣人的意思。从来朝政,也无不都重经济。《周礼》记载,天官冢宰为六卿之首,总理百政,天下财赋就全归他掌管。唐朝,度支、盐铁、户部虽分而为三,往往也都由宰相直接兼领。哪有不重经济的!当今天下,要是像你这样懂经济的人再多几个,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了!”

师正见安石突然夸起自己来,反倒不好意思了,赶紧拿话岔开了。

安石回到朝廷的第一件事,除了汇报视察陕西一路买马监牧事宜,就是上书举荐薛师正了。出发点仍然是他在《万言书》中的想法,要想成功,必须使官员久其任,专其事,再临之以赏罚。列举了师正的种种政绩之后,他即以此为理由,请朝廷允许师正久任陕西,给职放权,继续经管财赋、盐务及买马监牧诸事,属下相关官员也许他聘选任用。此外,就是转述师正的意见,请在陕西官家空地因地制宜,添置监牧,等渐成次第之后,再逐渐替代河北等处并不适合养马的马监。因为有欧阳修鼎力相助,举荐与意见大体都得到了落实。至少,陕西一路的马政,能渐渐成为气候了。

安石完成马政考察,又回到三司上班了。冲之见他马政办得头头是道,又来找他:“介甫,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话真是一点不错。你到群牧一趟才几天,事情就办得清清爽爽了。”

安石谦虚道:“说哪里话?全仗欧阳大人与薛大人办事有方,否则,不会这么顺畅的。”

冲之笑道:“你先别忙谦虚。我这话也不全冲着你说的,还有一半是冲着我自己呢!”

“大人是指什么?”

“我的意思,是说门外汉有时也有门外汉的用处。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什么?就因为门外汉入门,至少可以有一种新眼光,老在门里的人反倒没有。”

“这倒也是。”

“喏,这就要说到我了。你看,三司设正、副使,少说也有几十年了吧?”

“该有了。”

“可有谁知道,究竟是哪些人当了副使?再有,都说三司三司,可究竟有谁知道,这三司理财究竟应该怎么个理法?”

“还真是。不是你说,我几乎也没想过这些问题。”安石坦白地说。

“历来担任副使的名单,我已经查找出来了。喏,全在这儿,你看看。”一面说着,一面已掏出一张字纸递了过来。

安石接过一看,果然是一份名单,密密麻麻记着历来担任三司副使的官员名字,不由得感叹道:“大人真是有心。搞这份名单,可没少费劲吧?”

大宋遗事 第四十一回(4)

冲之苦笑道:“可不是吗,费大劲了!”

“大人该有什么想法?”

“是啊,要不我费那么大劲干什么!这就要借重你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