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CIA:中央情报局档案 > 第10部分(第1页)

第10部分(第1页)

然而,这两家之间长期的历史恩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全化解的,很快,在审讯俘虏的问题上,双方又发生了争执。

反恐战争开始以来,美军手里抓到了不少俘虏,其中不乏重要分子,如〃基地〃组织的重要头目本·沙伊赫·利比,阿布·祖拜达,穆罕默德·卡塔尼等。按照惯例,审讯俘虏是联邦调查局的传统地盘,但是随着反恐战争的紧迫开展,中央情报局得到授权,使用新的、更加严厉的审讯手段,撬开被俘恐怖嫌疑人的嘴巴。对于联邦调查局〃只给胡萝卜不加大棒〃的审讯策略,中情局认为太〃纯洁〃,并且收效太慢。二者由此开展了关于审讯权的〃激烈争斗〃。 双方互不相让。联邦调查局把问题捅到局长米勒那里,中央情报局找到该局负责反恐问题的负责人科弗·布莱克。布莱克打电话给局长乔治·特纳特,后者直接去了白宫。最后,这些重要分子被交给了中情局。

在关塔那摩基地,中情局严酷的审讯手段让联邦调查局大开眼界,只有〃好奇地将鼻子贴在玻璃上观看〃的份儿。殴打、饥饿、剥夺睡眠、感官刺激、水牢、还有一种〃水板〃刑罚:在被审讯者脸上盖一块湿布,并不断往湿布上滴水,这样受刑者会产生溺水的感觉。

中情局在执行命令之前没有忘记自我保护,但是,尽管司法部备忘录为他们的做法提供了法律依据,它还是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一直以执法部门自居的联邦调查局认为自己被边缘化了,并且不认同中情局的审讯手段;随着虐俘丑闻不断被揭露,军方也对中情局提出抗议。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纳特终于不堪各种重荷,宣布辞职。

〃9·11〃事件之后,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都加大了机构组织的改造力度,前者加重对人力情报的投入,后者扩大了权限,进行机构改革。不论发生什么变化,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对老对手之间既合作又争斗的关系还将继续持续下去。

合作不会终止,争斗更不会罢休。

。。

麦卡锡的白色恐怖

炮弹打向国务院

20世纪40年代的末期到50年代,美国的政界被一种极度的恐怖气氛包围着。整个美国上到总统,下到一般的政府工作人员,每天都在惴惴不安。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突然被有关部门提审,被控告与共产党有联系,而因此遭受牢狱之灾。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麦卡锡主义〃带来的,被称之为〃麦卡锡主义〃的白色恐怖。

从40年代开始,在美国出现的这一股极端的思潮,被成为〃麦卡锡主义〃。麦卡锡主义的鼓吹者便是约瑟夫·R·麦卡锡。他是当时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是有名的###狂热分子。他的出现是历史的一个偶然,但是却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之所以称之为偶然,是因为当时的朝鲜战争和园子间谍案给他提供了活动的气氛。因此,当其大肆宣称共产主义包围了美国的时候,会得到民众的支持。并在美国政界掀起了一股大清洗的狂潮。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麦卡锡主义〃。在40年代开始的十多年时间里,美国上到总统,下到普通的民众都没有享受安稳的生活,而是活在麦卡锡的恐怖中。

约瑟夫·麦卡锡生于威斯康星州北部一个爱尔兰裔小农场主家庭。当时人们评价说 〃他大胆而且十分巧妙的撒谎,使他的手法与一般的颠倒黑白有天壤之别。〃下面我们就看看他是怎么颠倒黑白的。1939年他成为威斯康星州第七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官。可是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在参加竞选巡回法官时竟然虚报了年龄!不仅如此,麦卡锡还欺骗人民称自己参加过战争,并且在他英勇无畏的冲锋陷阵时遭受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严重受伤。〃炮弹的碎片曾钻进了我的胳膊里、大腿里,我的身体承受着剧痛,可是我的爱国激情让我感到快乐。〃据他自己说,医生和护士都为他感动的落泪。他高明的谎言终于取得了成效,使他在1946年成为威斯康星州参议员。可是,纸始终包不住火,没有多久,麦卡锡的谎言逐渐被人民识破。他渐渐地从一个战斗英雄、年轻有为的政治家变成了一个热衷于喝酒和赌博的骗子。当时人们都知道,麦卡锡议员关心的不是人们的福利,而是威士忌酒。当所有的人对麦卡锡失望至极,他的政治生涯也走向灭亡的时候,麦卡锡找到了最后的一张牌,也是可以救命的杀手锏……麦卡锡主义。可以说,他利用当时偶然出现的政治气氛,将它推至夸张顶点,使人们进入了一种共产主义恐怖而忘记了他之前的种种劣端,甚至转而感谢他。麦卡锡再一次利用了人们的无知,并牺牲国家的利益来成就自己的政治事业。

第一个遭到麦卡锡攻击的是美国国务院。1950年麦卡锡主义首先攻击国务院,声称在国务院中已经隐藏着205个共产党员,必须对他们进行查处。2月9日正好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的诞辰年纪念日,麦卡锡决定在这一天〃把炮弹打向国务院〃。麦卡锡的第一颗〃炮弹〃是在俄亥俄县一篇题为〃国务院里的共产党〃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声称在他手中,有〃一份205人的名单〃,这些人全都是共产党和间谍网的成员。国务卿知道名单上这些人都是共产党员,但这些人至今仍在草拟和制定国务院的政策。麦卡锡的演讲的确像一颗重炮落在了人群当中,引起了美国的震惊。在此之前政治生涯马上要走向终点的麦卡锡则一夜之间成为声震全国的政治明星。此后,麦卡锡开始在全国各地宣传他的麦卡锡主义,每到一方他就向大家展示他手中的名单,告诉人们他所掌握的人名都是〃潜伏在美国的共产主义间谍,他们从事着破坏我们的民主和法制,将我们出卖给共产主义……〃没过几天,麦卡锡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支持,以至于他敢于发电报给总统杜鲁门和国务卿艾奇逊,要求他们对他的演讲公开表态。收到电报后的杜鲁门恼羞成怒,但并没有做什么。在当时正是麦卡锡主义猖狂的时候,连总统对他无可奈何。1950年8月,当时的国务卿艾奇逊只好和麦卡锡共同向新闻界公布,允许麦卡锡对美国国务院的工作进行干预。这件事可让麦卡锡感到特别的风光,同时他也更加大胆地推行他的麦卡锡主义。

在麦卡锡主义的风暴中,处在最明显危险地位的当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麦卡锡主义分子认为,在中情局中隐藏了大量的共产党和同情共产党的人。他们利用自己工作之便向共产党国家提供大量的帮助,并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麦卡锡在一次聚会上说道,〃不敢想像如果我们国家的情报人员中混藏着共产党员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们掌握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情报,并提供给我们的敌人,那么我们的国家迟早要吃大亏的。然而事实上证明,恰恰在我们的情报系统中确实存在着与我们敌人秘密联系的人〃。他的这番话显然是冲着中情局来的。当时,连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屈服于麦卡锡主义,无奈的公布了〃忠诚法案〃,对美国政府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查和鉴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麦卡锡主义最为猖獗的时候,联邦调查局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的联邦调查局长,正是麦卡锡的又一密友……埃德加·胡佛。麦卡锡和胡佛在对付中央情报局这一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胡佛十分乐意借助麦卡锡主义来对中央情报局进行清洗。于是,胡佛公开指责中情局已经充满了共产主义的叛徒和间谍,如果不对其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和整顿,〃将会对美国人民的民主和幸福造成重大的伤害。〃麦卡锡此时也同胡佛遥相呼应,不断地制造不利于中情局的舆论,声称〃中情局已经成为敌人的情报部门,我们的周围已经被敌人包围了。〃在麦卡锡和胡佛的共同压力下,中情局面临了巨大的困难。面对支离破碎的中情局,美国国务院终于向麦卡锡等作出了妥协,不得已任命了新的中情局局长……史密斯。史密斯是和麦卡锡与胡佛相互勾结的又一个所谓〃麦卡锡密友〃。他上任后推行麦卡锡主义不遗余力,成为麦卡锡主义的又一个忠实走狗。可是好在他没有对中情局进行直接的清洗,客观上使得中情局避免了被裁撤的危险。

麦卡锡将手伸向中情局(1)

1953年,中情局面临了重大的转折。在麦卡锡主义的恐怖阴霾下,中情局已经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在这个时候,一个重要的人物走到了中情局历史的前台。他就是艾伦·杜勒斯,国务卿约翰·杜勒斯的弟弟。他成为中情局的新任局长。杜勒斯从此成为美国中情局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成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情局局长。在这里,我们首先对艾伦·杜勒斯这个传奇的中情局长进行简单的介绍。艾伦·杜勒斯以前是名律师,二战期间摇身一变成了代号为110的美国特工。他每次执行的任务都能出色的完成,他机智、冷静、沉默又不失风趣。后来人们把他成为当时的〃007〃。杜勒斯当时所属的美国战略情报局,这就是后来的中情局的前身。主要负责在二战期间向罗斯福提供战时情报。杜勒斯不久被派到了瑞士,在那里他成为明星特工。杜勒斯在瑞士的工作十分出色,显示出了他极强的判断能力和处事能力。在他刚去瑞士的第二年,有一天,美国驻瑞士大使馆突然来了一个德国人,他带来一些文件:〃里面是新近发往柏林的绝密电报摘要。是从德国外交部获得的,类似的情报还很多,我可以带来很多。〃 在所有人都拒绝相信这个德国人的时候,杜勒斯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判断,他没有马上断然拒绝。在对这个德国人的经历进行了解后,杜勒斯得出结论:这是一个痛恨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的德国人,于是,他相信德国人提供的情报是有价值的。德国人也对杜勒斯产生了信任,〃我愿意定期将这些绝密文件提供给美国政府。〃经过两三次精心安排的接触和对德国人带来的情报的仔细研究,杜勒斯最后证明了这个德国人所说的是真实的。并且后来证明,德国人带来的情报对美国的军事部署和战略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杜勒斯功不可没。

还有一件事情是杜勒斯在任中情局局长前所执行的一次精彩特工任务。在1943年,杜勒斯通过自己的活动,发现了德国内部有一股特殊势力对希特勒十分不满,并能够对其采取行动。可是大多数人并不以为然,英国的特工尤其如此。杜勒斯对于自己的判断十分有信心,在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下,他采取秘密行动。他首先找到了德国驻伯尔尼领事馆副领事汉斯·吉斯维乌斯,并从他那里获得了一个消息,反对希特勒的地下组织将要采取一次暗杀行动,手段很可能是炸弹,但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后来消息被证实,炸弹被安放在希特勒的飞机上,可是希特勒的命大,爆炸装置在高空冷却没有爆炸。这件事情更加深了杜勒斯的判断,〃德国国内存在着一些积极反对希特勒的秘密组织〃。在他的努力下,从吉斯维乌斯获得了一份〃反希特勒名单〃。此后,杜勒斯深入虎穴,试图同这些秘密组织一一取得联系。可想而知,要想获得秘密组织的信任是多么的困难,稍有偏差便会丢掉脑袋。可是,杜勒斯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取得了那些秘密组织领袖们的信任。渐渐地,杜勒斯手上关于德国内部反对希特勒的秘密组织的资料越来越详细,他基本上已经看到了希特勒被推翻的希望。于是,杜勒斯急切地将自己的发现和分析报告给了中情局高层。无奈的是没有获得他们的认可。杜勒斯很失望,但是没有放弃努力。有一次,一个秘密组织告诉杜勒斯,他们将要进行一次为了〃全人类的战斗〃,并表示,如果英国和美国答应支持他们,他们有很大把握〃将魔鬼希特勒送上断头台〃。杜勒斯马上将这一重要消息报告上去。可是,中情局没有人相信一个秘密组织有能力推翻希特勒。杜勒斯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证明了杜勒斯的判断。一个名为〃黑暗组织〃的秘密组织发动了对希特勒的攻击。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支援而失败。据说行动已经近乎成功,并使得希特勒受伤,差一点儿就能结束他的生命。无论如何,对杜勒斯而言,这次事件无疑是他在情报上的一个胜利。政变发生前,英国人死活不肯承认德国存在一个反对希特勒的地下组织,事实证明他们错了。

杜勒斯由于他在中情局出色的表现成为中情局的新任局长。他当然不会让任何人对中情局作出破坏和打击。他一上任就极力抵制麦卡锡主义对中情局的干预。当麦卡锡公开表示中情局内部隐匿了至少100个共产党员,并要求将他们挖出来时,艾伦·杜勒斯并没有被吓倒。他运用法律条款,强调有关中情局的人士档案是对外保密的,而且涉及到政府对外决策的重大问题也应该是保密的,这得到了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保护。这使得麦卡锡更加恼火,决心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突破口打进中情局。由于总统的保护,麦卡锡于无法直接对艾伦·杜勒斯采取行动,因此便想通过打击中情局的重要官员来达到目的。这里面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麦卡锡指示手下给中情局的法律顾问沃尔特·福兹海默打电话,让他告知要求中情局情报处长助理威廉·P·邦迪一个半小时后到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去。福兹海默找到情报处长,经过两人的商量认为,麦卡锡一定是想对邦迪进行迫害。麦卡锡分子们正是想利用邦迪在几年前的一件间谍案时为被告募捐这件事,借机打击邦迪以达到打击中情局的阴谋。邦迪当时正是中情局想要重点培养的对象。两人决定在麦卡锡的人找到邦迪之前立即通知局长艾伦·杜勒斯。可是由于杜勒斯正在白宫开会而无法联系,在情急之下,福兹海默想到一计来拖延时间,他马上给邦迪的妻子打电话:〃夫人,我现在这边有一个十分紧急的事情需要你的智慧和冷静,它关乎到你先生的前途甚至生命。〃邦迪的妻子吓了一跳,不过很快镇定下来。福兹海默接着说:〃我是你丈夫的同事和好朋友福兹海默,有人现在想要用诬陷来对你的丈夫进行攻击,所以你必须保证他们的人在1个半小时之内无法找到邦迪,首先你要找到你的丈夫,然后想个什么办法……〃

麦卡锡将手伸向中情局(2)

〃然后假装我们去旅游了?〃

〃您太聪明了!对,就这么办。您马上准备好旅游所要准备的一切东西,和你先生到随便什么地方……像新英格兰或者什么地方……直到我们给你们电话才回来。〃

打完电话后,福兹海默也让邦迪的同事以为他不在办公室。在安排妥当后,福兹海默才打电话给对方,说邦迪今天休假旅游去了。计划成功后,设法找到了局长杜勒斯,并详细报告情况。杜勒斯在听完汇报之后十分恼火:〃他们简直就是一群疯狗,我绝不让他们的奸计得逞!〃

此时,他决定把这件事向副总统尼克松汇报并寻求帮助。艾伦·杜勒斯立即驱车前往尼克松的住处,向他说明了情况。最后他愤怒地说:〃他们一定是想借助整邦迪来捅中情局一刀。〃尼克松听完后表示愿意在这件事上帮助中情局。随后,他找来麦卡锡,委婉地表明了他的态度:〃约瑟夫,你知道吗?如果你还是要一直揪着邦迪的事情不放,你会失去很多的选票。〃麦卡锡在听了之后并没有明确表态,但是后来邦迪终于从〃休假中〃回来并继续上班,表明了麦卡锡在邦迪的事情上暂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