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抗战女性档案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人所动。她坚决地把日本人送来的牛奶摔在地下,说:“要杀就杀,要砍就砍!少来这一套!”

陈若克艰难地揽过孩子,伸出自己流血的手,对着心肝宝贝说:“孩子,你来到世上,没有喝妈妈一口奶,现在就要和妈妈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你就吸一口妈妈的血吧!”说着,她把手上的血滴进孩子的嘴里。

陈若克一意绝食。杨以淑难过极了,她真想劝陈若克给孩子吃一口吧!可是陈若克决定了的事,她是不会改变的。

过了两天,敌人借口替陈若克“治病”,把她抬走了。

11月26日,日寇杀害了三个女的,其中就有陈若克母女。汉奸们伸着大拇指悄悄议论:“这个带小孩的女的审了几天就闹了几天,一点也不怕,还喊口号、唱歌哩,真有种!”

陈若克在临刑前,紧紧抱着自己的孩子。有个老百姓想帮她抚养孩子,她至死不放。在陈若克看来,整个民族都在苦难中,孩子的性命算不了什么,索性拼上一块血肉,好让日本人知道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陈若克被刺刀扎死了。她的孩子也同母亲一起参加了这一悲壮的斗争!陈若克曾引《新女性》里的一句对丈夫说:“除死无大难,做工不再穷!”

这个个性极强,热爱时装、热爱骑马、热爱丈夫、热爱孩子、热爱理想的中国女八路,拼上她年仅21岁的生命,让敌人知道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给陈若克上刑的日本人一定是受到了震动,连一个被俘待死的女囚都制服不了,怎么制服中国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朱瑞头栽倒在妻子女儿棺木前(1)

陈若克失踪后,朱瑞派人四处打听她的下落。

马牧池乡东辛庄的于大娘,也心急如焚地派出两个儿子找陈若克。在她心里,陈若克比亲生女儿还重要。1938年6月,陈若克跟着朱瑞到沂蒙山后,就住在于大娘家。于大娘五十出头,喜欢抽长烟袋,是一家人的主心骨,性格豪爽仗义,所有八路军找到她时,她都倾其所有地给予帮助。当漂亮的南方姑娘陈若克站在于大娘面前时,她喜欢得合不拢嘴,拉着陈若克的手久久不放。陈若克被于大娘热情如火的母爱感染着,她们很快就结为最亲热的关系,陈若克拜于大娘为干娘。于大娘先是跟陈若克住一张床,后来看到朱瑞常来看陈若克,就以为他们是恋爱关系,提出要给俩人做媒成亲,陈若克笑着默许了。于大娘郑重地备了几桌酒席,把干女儿陈若克嫁给了朱瑞。于大娘高兴,陈若克也高兴,有了娘的关爱就是暖心窝。

陈若克和于大娘分手时,她已经怀孕八个多月了,还要跟着部队走。于大娘死活要留下她,她笑着说:“娘,我是个领导,要是光想着躲在家里,怎么去号召别人抗战呢?”于大娘只好把自己的大襟褂子给她穿上,给她梳了个假纂,看着她走了。于大娘整天提心吊胆,就怕她生孩子时有个三长两短,没想到,却传来她牺牲的消息。

找啊,找啊,终于从日本宪兵队的汉奸嘴里得知,陈若克是在沂水城西郊的一块空地上被杀害,朱瑞派出的人在西郊刑场,掘开土坑,找到了紧抱着孩子的陈若克的尸体。

于大娘带着两个媳妇摊了一夜的煎饼,做了一天的豆腐,就像为干闺女办喜事那样,她要为干闺女办丧事。接照当地风俗,她带着两个媳妇,还为陈若克做了一套新棉衣棉被,这是冬天,她不能看着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啊!

于大娘含着泪买回大小两口棺材。虽然没见过那婴儿的面,可也是她的干外孙女。两个儿子秘密地把陈若克母女拉回东辛庄时,是夜里。

朱瑞带着三百名机关人员赶来为妻子送行。当他看到一大一小两具棺材横在于大娘家的院子里时,他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他连呼两声:“若克!若克!”过去这里一度是他的家,每次回来,只要他一喊若克,她就会像小鸟似的飞过来,而现在,两具棺木冷冷地没有应声。朱瑞抹一把眼泪,走到棺木前,掀开蒙着妻子身体的被子,只看了一眼,他就一跟头栽倒了。他的心碎了。这哪里还是他的若克啊?他最亲爱的妻子的脸已经烂得模模糊糊,四肢也已经不全,衣裳破破烂烂,瘦得只剩下骨架,只有那条苏联产的腰带还系在她的腰上,那是他送给她的结婚纪念物啊!直到死,她都把他的爱带在身上!直到死,她都与他的爱同在!这是怎么了?一个月前还相亲相爱的人,此刻却冷冷地躺在棺木里,再怎么呼唤,她都不应声了。这让他以后怎么办呢?没有了她,他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无论在广州还是在苏联或是在“华干”当校长时,他都曾恋爱过,但都是轻轻一过,没留下什么印迹。唯有陈若克出现后,他才真正地陷入了爱情,这爱情令他如痴如醉,令他工作起来充满激情,令他不顾众多人的议论,而一心一意地呵护她、宠爱她。他对她的爱是由衷的,是情不自禁的。有时正在开大会,只要提到妇女工作,只要陈若克在身边,他就会自豪地请她站起来,他以她为例子,赞扬她的革命悟性和工作方式,他毫不掩饰自己对妻子的欣赏,即便招致一些人的不满或嫉妒他也在所不辞。他心底里的那股浪漫的爱情情愫与残酷的抗战环境是那么格格不入,那么不合时宜,但谁又能阻止爱情非得等到战争结束才发生,许多经典的爱情故事,恰恰是战争的产物。

朱瑞一跟头栽倒了。分局机关的女同志们看了之后真是难受,她们低声地呜咽着表示对陈若克的哀悼。此时,日本鬼子随时会闻声赶来。朱瑞被大家扶了起来,他本能地要去看那具小棺木,那里有他还未见过面的女儿。他向女儿奔去,却被于大娘死死拦住了。于大娘强忍悲痛说:“你别看了,孩子很好。俺用白纱布把她包裹起来了,若克给她戴了顶白纱小帽,小帽上还有一颗红五星。你放心吧!”

。 想看书来

朱瑞头栽倒在妻子女儿棺木前(2)

朱瑞转身扑向陈若克的棺木,被大伙拽住了。他再次奔向小棺木,大伙还是死死绊住了他。朱瑞急得呜呜直哭:“你们就让我看一眼,看一眼我的女儿呀!”可是,抬棺木的人已经合了棺。朱瑞追着陈若克的棺木绝望地喊:“若克,你等等啊,等等我!”

陈若克母女被埋在于大娘家院子后面的菜地里。朱瑞站在母女俩的坟堆前五内俱焚。真是流水落花春去也,从此天上人间啊!

陈若克走后,朱瑞又单独回去给陈若克上过一次坟。作为一名高级领导,他的主要精力是工作。警卫员发现,朱瑞从此患了失眠症,他常常熬夜,天不亮就骑马出去了,当起床号响起时,总能看到朱瑞和他身下的马都汗津津地回来了。分局机关的女同志一看到这种情况就说,朱瑞又想陈若克了。

朱瑞是爱陈若克的,这爱藏于心里,更表露在他的行动里;这爱是深厚的,有文字作证。在陈若克牺牲7个多月后,即在七七事变五周年纪念日时,朱瑞禁不住彻骨的思念,为爱人写下四千余字的怀念文章《悼陈若克》,公开发表在《大众日报》上。在我看来,朱瑞是勇敢的,在那种环境下,身居高职,写这样的文章是要冒政治风险的。但朱瑞这么做了,他心里很明白,职位是暂时的,但他对陈若克的爱情是永恒的,他的文字将会留传很久很久,他的爱情更重于他的生命,毕竟,他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纯粹而富有浪漫情怀。

不少比若克还重要的同志都牺牲了,对于她的死,为着党,为着革命,为着妇女解放,我无特别悲痛和偏爱。

不过其他同志的牺牲,已有人为之记述和表扬了,何况我们又是夫妻和战友,我算是比别人更多地了解她,加之她又牺牲得那样壮烈,所以我不得不写,而且也不应不写。……

七年的工厂劳动,损害了她的健康。她面色苍白,患有胃病、膈肌痉挛、脚气、贫血,还有神经衰弱,经常失眠、头痛以及肺气肿,有时并发咯血等症候。但工厂的生活,也锻炼了这个青年。她有着清晰的阶级意识、钢铁的革命意志,大方而坦率的风度,热情而执拗的性格。她最缺乏的是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经验,对琐细事物也是无知与呆笨。她对政治、理论、哲学、文化等的接受力与理解力却很强,其进步之快,在她这样的青年中实不多见……

我们结婚的提起是在“七一”那天,“七七”订婚,“八一”结婚。我们郑重地选定了这几个日子,这是因为我们深知: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奋斗、一切的一切……一直到最后一口气,都应当永远同党、同革命、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连结在一起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