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朝天厥 一代权相严嵩 > 第12部分(第2页)

第12部分(第2页)

真武大帝给公孙子兰服了金丹玉液,九日内学完道长所授之功,他有恃无恐。柳湘如着急了,举世闻名的武当功、内家拳、太极剑,岂是九日内能够学得会的!

道长看透了柳湘如的心思:“柳公子不要多虑,须知在这洞里,与外界有天壤之别。一日所学之功,在外界需要练上十年!”

柳湘如放下心来,虔诚的望着道长:“莫非洞中方数日,世上己千年?”

“此洞乃当年真武得道升天之处,洞中积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故修炼一日,能以一当百。九天一百零八个时辰,待出洞时,两位公子所炼成之功,非百年不能达到如此境界!”道长一双慧眼盯着二人,如同暗中射出两道亮光:“但,修炼时切忌心存杂念,更不可灵魂出窍,一旦走火入魔,不仅前功尽弃,还会毁其经络,伤及性命!”

公孙子兰与柳湘如一听,赶紧毕恭毕敬的端正身子,用心听讲。

“大道至简,本道就从简而来。道家讲究修身、养性、养命,可见这性、命最为重要……”

道长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讲解着秘而不宣的道家内丹术:

“内丹修炼,以修炼者自身为炉鼎;以身体中的精、气、神为药物,以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气功功法为基础,达到清虚内守、强骨益气、会精养神、筋骨致坚等等;自身体内的精、气、神,经过修炼,凝结成“金丹”。也称之为“内丹”、“圣胎”, 从而获得金刚不坏之身,故称为“内丹”修炼。

道长朗朗之声,响彻洞穴:“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龙虎宝鼎目口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宝,津为华池,惟用天铅。……有物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复命,犹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

洞里隐隐传来高山流水之声,伴和着似有非有的道家仙乐。道长讲到具体的练功方法,说得更加清晰、明白。

人身体内有三个阴阳相交之处:第一个是双眼相交。左目属阳,右目属阴,使二目对视产生神光。神光照视气穴,主化阴生阳,如同天上的太阳,照射地上生长万物一样,没有它则万物不生;第二个心肾相交。心神属阳中阴,肾气属阴中阳。使心肾相交,就产生精气,化生津液,灌溉五脏;第三个是内气与天气相交。内气属阴中之阳,天气属阳中之阴使二气相交,就产生内丹,化全身之阴,变为纯阳体。这三个相交,都是以真意为引。就是用一心不二的意念,引导阴阳交合。练胎息的产生,必须经过三个相交,生出内气,才能形成胎息状态。

公孙子兰按道长所讲,轻闭口唇,舌顶上腭,双目相交对视正中鼻粱根处的外光,把心意定在双目中心。直到双目发胀,再闭目沿眼眶周转眼珠,把阴阳二气聚成圆形。左升右降转36周,为巩固阳气,再睁眼左降右升转24周,退化阴气。转完之后,闭目内视祖窍穴中圆形。待口中津液满时,就用二目交集的神光照送津液,降入脐下气穴中,目光随着照视气穴.观穴中虚空境界。吸气时用意达到气穴,呼气任其自然,意念始终守在下丹田中,做到一丝杂念不起。感觉双目中心有小气珠,就是神光产生。只觉有圆形,不显光明。功中如觉阳物勃举时,是精气;女子若是下身紧闭收缩,也是如此。

练了双眼相交,接着练心肾相交。公孙子兰将神光照视气穴,耳听于气穴,意守于气穴,调鼻息达到气穴,使外来精气与神光相交,绵绵密密,存于丹田,无一毫杂念起动,入于混沌状态。忽然一动,元气显于丹田。元气出现,就是胎息露象,元气在丹田中灵动活泼,宛转悠扬,美在其中,畅于四肢,如痴如醉。元气大动时,用意往后一引,元气上升于脑,停止片刻,口中化生津液,用意吞回,降入下丹田。从此感觉鼻息似有似无,只觉元气后升前降,上下往来循环,建立真胎息的根基。

有着内气与天气相交,心肾相交而至心肾之间的内气旋转,使鼻息练到不入不出,就是外呼吸转化为内呼吸,也就是胎息。练功以胎息为主,把神光勿忘勿助地定在胎息上,一心不动,自然外感内应,感觉元气周流于一身内外。在此境界中,口中的金液吞咽之时,必须先提摄会阴穴之气,沿后背上升于脑,急于目引神光入脑,聚会片刻,会同口液,意送到下丹田,再存守一会儿。公孙子兰练到此时元气一现,浩大至刚,充满全身,只觉得清净恬淡,身在气中,气在身中,元神之光,悬于祖窍之上,闪闪烁烁,照耀全身,达到高度的内外气相交的“乾坤*”。。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章 武当学道(2)

道长言传身教,公孙子兰与柳湘如潜心跟着演练。两人皆是极为聪慧之人,很快就理解并初步掌握了修炼胎息功的方法。道长大喜,令他们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周而复始。

公孙子兰很快就入定,这才领悟到真武给他服的金丹、玉液,开了他的慧根。练了约莫一个时辰,他腹中响声如鼓,口中津液如潮,他按道长传授的方法将津液徐徐送回下丹田,再运气从后背直通脑顶,运及上丹田,此时,他感觉全身经络豁然贯通;在他练到第二个时辰,体内混浊之液已经排除,顿时神清气爽;练完第三个时辰,气息若定,他已经不用鼻或口吸气,而靠鼻翼微微搧动,或是用皮肤表皮来运气了。

柳湘如虽然入定比公孙子兰慢一些,但她已然掌握了要领。道长见她专心致志,不时用自己的手在空中转动发出气场,助她一臂之力。

面壁三天,道长轻轻击掌,公孙子兰与柳湘如睁开微微闭上的眼睛,贸然觉得眼睛特别明亮,且神清气爽,犹如脱胎换骨了一般。更令他们惊讶的是,一团淡淡的、若隐若现的紫雾围绕着他们。

道长起身扬起拂尘:“二位公子,可喜可贺,凡人三十年也难以炼成的胎息之法,你俩已经初步练成!若持之以恒,则可达到真人境界……”

道长将公孙子兰、柳湘如带到洞外,阳光穿透密林,斜射出万道金光;早春的风虽然仍带有寒意,但扑在脸上,拂在身上,让人精神不禁为之一振。

道长来到一块空地前,放下手里的拂尘,整束好道冠。公孙子兰呼吸着林中新鲜的空气,忽然感觉背后一股阴风袭来,他本能的往斜刺里一闪,扭头一看原来是道长左手伸开五指向他劈来;这一掌势大力沉,犹如无形的开山斧一般伴着虎虎风声。他躲过道长这一掌,道长换成右手勾住他的左肩,顺势往里一带,公孙子兰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原地旋转着转了两圈。待他站稳脚,道长右手触及到他的腰部,轻轻一推,把他推出数丈之外。

公孙子兰跌跌撞撞,扑在一棵古树上才站稳脚。

道长示意他走近,朗声说道:“公子,本道趁你不备,才能试出你的功力。本道虛晃的第一掌,名为‘阴阳双风掌’中的阴掌,虽为探路,但其中暗藏杀机,掌随风出,风到掌到,若躲闪不及,非死即伤。本道随即出手的第二掌名为‘阳掌’,如乾坤旋转,有万钧难挡之力,夺人性命如同摧枯拉朽;能躲过本道第一掌,且在第二掌中站稳不倒,你是第一人!”

公孙子兰听了道长的夸奖,心里没有喜悦之情。两军对阵,明刀明枪中分高下;乘人不备,即使取胜也算不了英雄。

道长看出了公孙子兰的心思,叫童儿取来公孙子兰的佩剑,要他使出全身的本领,持剑与赤手空拳的自己对搏。

公孙子兰扬起剑鞘,青龙剑一声嘶鸣从鞘中跳出,他双手倒握剑柄,抱剑向道长行了军礼。道长点头算是还了礼,示意他开始进攻。公孙子兰擅长的是两军对垒以勇取胜的打法,他挽起花剑,青龙剑顿时犹如闪着寒光的飞龙,向道长奔去。道长则身让过咄咄逼人的剑峰,撩起道袍的袖子一拂,拨开了公孙子兰的剑。公孙子兰将剑往怀中一收,斜刺里挥向道长;道长灵巧的一转身,剑峰贴着他的腰滑过;公孙子兰原地腾空而起,跳到道长的上方,大吼一声向道长劈去。这一招是父亲传他的绝招,名为“入海蛟龙”,他就是用这一招将蒙古小王子打下马背,夺了汗血宝马。

道长劈下马步,让开气势汹汹的公孙子兰,待他落下地,用袖子轻轻一拂,裹住公孙子兰的剑,再逆向一动,从他手里夺过剑来。公孙子兰见宝剑被夺走,霎时气急败坏,向道长扑上去挥拳就打。道长左躲右闪,紧贴着他的身体像泥鳅般滑动,看得着挨得着,就是拳击不中。

道长微微笑着,悠哉游哉的与公孙子兰周旋。

公孙子兰与道长战了几个回合,不知是道长有意露出破绽,还是他终于看准一个机会,在道长贴着身子从公孙子兰身后滑过去时慢了一步,正好道长胸前露出空当。公孙子兰用尽力气,狠狠一拳击向道长的胸膛。

道长的胸膛发出金属的响声,公孙子兰感觉那一拳犹如砸在铜墙铁壁之上,痛得他立即收回手来,呲牙咧嘴的叫了。

柳湘如来到公孙子兰身边,关切的问他受伤没有。

公孙子兰这下服了道长,向他低下了头。

“公子,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对的。但与高手较量,不能逞匹夫之勇。本道与你过了几招,公子心浮气躁,求胜心切,实为武者大忌!甚为奇怪的是,你刚修炼而成的胎息之功,为何不用在拳里,注入在剑中?须知,胎息之功一旦与拳、剑合一,其威力无穷……”

公孙子兰一听,是呀,为什么把这事给忘了!他试着将气运起,伸手比划。

道长制止住公孙子兰:“从现在起,本道教二位公子武当内家拳……”

武当内家拳遵循老子的教义,强调后发制人。倘敌欲发我,则应心中坦然,审候应机,静以俟之,微动即应。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以静待之;彼若微动,则动必有一方向,我意在彼之先,随其方向而动,则彼必跌出矣”。

道长说罢,摆开架势,两手徐徐而动,口中念念有词:“道家宗旨是‘无为’、‘无欲’、‘不为天下先’,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于水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又说:‘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