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不是我,是风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为他服务。有时,是我把他逼进更深的层次,激起他内心的冲突。这时,如果我走开了,事情就会很糟糕。他最恨我走开。而我则会这么告诉他:“你把我当作一个‘解剖兔子’的科学家。我成了你的‘试验品’。”

1913—1914年(2)

我们想再去意大利走走。

第二年冬天,我们在靠近莱里西的地方找了一座名叫“菲谢利诺”的小别墅。在那儿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更有南方风味的意大利,像吉普赛人那样在那儿小住了一个时期。这一切总是更富有探险性。

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到处都是橄榄树和各式各样的蔬菜。这片土地缓缓地伸向海湾。我们常常在海湾洗澡。那里还有一条平底船,劳伦斯喜欢坐着这条船,乘风破浪驶向大海。这时,我总是呆在岸上望着他,像一只在孵小鸡的母鸡,嘴里还一个劲地嚷嚷:“如果你成不了真正的诗人,就在那儿淹死吧。”

雪莱就是在不远的地方淹死的。在高高的岩石上,我懒洋洋地躺在吊床里,欣赏那些漂亮的红帆船里的渔民,还有那些从斯培西亚来的潜艇。我们雇了一个女佣人,叫艾丽德,她照顾我们的生活,也很忠爱我们。她的母亲弗丽丝也常常到我们这儿来。她们对我们非常忠实,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市场替我们买价廉物美的东西,对我们绝对地负责任。艾丽德感到悲哀的就是劳伦斯有时会穿着旧衣服出门。这时,她会飞快地追上去,递给他一件外衣,“穿上,洛伦佐,穿上,洛伦佐。”逼迫他穿上。这一点就是我也做不到……当我在圣诞节带她在斯培西亚买东西时,她对我殷勤备至,仿佛她是在侍奉意大利的皇后,这实在使我懊恼不堪。再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有一次,我们在沃特菲尔德家观赏他们漂亮的古城堡“沃拉”。那天晚上,我们睡在一间硕大的屋子里。屋子之大,简直让人感到可怕。相形之下,我们的两张床显得那么渺小,我们只得将它们拼起来,以便在偌大的空间里造成一个较大的位置……那真是一个美妙无比的地方。城堡高居于马革拉河之上,河水怀抱着城堡,在下面缓缓地流去……宽阔的城墙上,长满了盛开的鲜花,形成一种但丁式的黎明,实在让人难以忘怀。

菲谢利诺别墅只有三间小屋子,一个厨房。我竭尽全力想把它搞得尽可能舒适。其实,我怎么做都关系不大,因为我们差不多整天都不在家,在外面用餐,长时间地散步,只有当夜幕降临时,才回到屋里,在楼下生个火炉。我相信我和劳伦斯的主要契约永远是对生活的向往。在我们看来,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大是小,都有其自身的魅力。

但我们也遭到一些沉重的打击。纽约的米切尔?肯尼迪替美国买了几册《儿子与情人》,给我们寄来了二十五英镑的支票。当时我手头正好缺钱,劳伦斯便对我说,“这钱你就留着用吧。”我把支票拿到斯培西亚的一家银行兑现,可他们对我说,支票上的日期是涂改过的,必须退回纽约重开。支票退了回去,可一直没有再寄回来。就这样,十二年里劳伦斯没有就《儿子与情人》拿到美国的一分钱。这种吝啬使得劳伦斯终日默默地生气——其实,这种事还是不去想的好,忘掉算了。既然无能为力,又何必去为此而耗费精力呢?可我在当时却像个傻子,因为自己感到了失望而大谈特谈这事儿。后来,我们又碰上了不少这类令人沮丧的事。尽管他的工作风险很大,可他还是接受了十分微弱的经济地位,而我想,我之所以能受到他的赏识,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从来不希望发财、在社会生活中充当什么角色。我这个人实在不善于交际,而且,我也喜欢受穷,根本不想在社会上抛头露面。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913—1914年(3)

在斯培西亚海湾周围有不少别墅,我们在那儿碰到了不少那儿的主人,英国人或美国人。这些人大多很友好,可我对劳伦斯说,“我不喜欢说假话。告诉他们,我们还没有结婚,也许,当他们知道这个情况后就不再会喜欢我们了。”

有那么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漂亮小姐亨廷顿,就为此而十分忧伤。“我很喜欢你们两个,”她后来写信对我们说,“我自己觉得你们很不错。可我不得不对你们说:我相信你们错了,你们在一起生活是一个错误,一种罪孽。”她是那么地忧伤以致我都替她难过起来,因为她本人也曾面临过同样的问题,可最终还是选择了另一条路。而我还是兴高采烈、满怀希望地接受了我自己,因为在我看来,我的选择是对的。直至今天我还不能明白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价值,整个社会游戏又意味着什么。对我来说,社会标准从来都是不存在的,社会游戏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在菲谢利诺度过的那个冬天非常愉快。其间,劳伦斯写了《虹》。当时书名暂定为《姐妹们》。记得当时加尼特读了《虹》的手稿,对它不那么欣赏。为此,劳伦斯十分沮丧,认为加尼特没能跟上他的思路。我对他说:“你是在打破旧的标准,开创新的天地。”有人说我毁了劳伦斯的天才,我知道事情并非如此。

劳伦斯总是那么忙忙碌碌,他教了我不少歌,我们在傍晚时分一起歌唱。他喜欢我嘹亮的嗓子。他自己唱起来声音很轻,但是,他是这样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以一种令人赞叹不已的方法绝妙地传达了歌的音乐和精神。

我们也在一起绘画。他作画时是那么地专心致志。用嘴舔一下笔,迅捷地画在纸上,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一切之中,根本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漫不经心地瞎涂一气,纯粹开开心而已。

我还记得我们的钢琴从斯培西亚运到那天的情景。大海上飘来一叶小舟,在海岬周围起伏波动。三个意大利人惊慌失措,生怕弄翻了船,把钢琴沉入海底。我们对此不无同情,因为那情景确实十分危险。最后,他们终于将钢琴搬上了海滩,把它抬到了我们住的别墅里。一路抬还一路欢快地喊叫着。

圣诞节来了。艾丽德家里来了一大帮亲戚,大约有十二三个。晚上,他们和我们一起唱歌,显得十分舒坦自在。艾丽德的老母亲用古老的对唱形式唱起了法国民谣。英俊的路易吉也来了,他那从树上摘橄榄的动作实在引人入胜。还有那位爱恋上路易吉的姑娘马埃斯特罗。糟糕的是姑娘门第略高一级,而小伙子并不喜欢马埃斯特罗。我不知道他们最终结合了没有,但我知道悲剧总是不断出现的。悲剧就像顽症,时时缠住我们不放。我们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如果不是上帝的法则,我们得为此而付出代价。然而,世上还有一条永恒的法则:我们这些凡人是不允许得到太多的幸福的。我和劳伦斯在当时似乎已超越了人类幸福的尺度。据我所知,年轻时期的劳伦斯本可以十分幸福,那时,战争尚未摧毁他对人类文明的信仰。他有一种对同胞的深沉而自然的爱……可看到的却是他们的死气沉沉,他们机械式呆板的灵魂。

我曾经问劳伦斯:“什么是文明?这个人为的、我无法理解的世界究竟是什么?”

。 想看书来

1913—1914年(4)

他回答说:“文明就像一棵从某一人种里长出来的树。它生长,开花,然后就势必要死去。”有时候,我有这么一种感觉,劳伦斯是英国文明这棵大树上最后绽出来的一枝绿芽。不管怎么说,无论英国文明是否已经没落,我总还是希望它不要死亡。劳伦斯是英国文明的最后一枝新芽。如今,它已茁壮成长,刺破青天。

他总是那么绝对,那么不可置疑。“从长远的观点看,人们是不会忽视我的。”他常常咬紧牙关愤愤地说,“尽管他们极想避开我,但他们终究做不到。”我想,事实也确实如此。

生命如此机械地延续着,它的发动机轰鸣声和其他噪声越来越意义匮乏,所有的生存意义都被淹没了。谁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聆听那些真正能够振奋生活的声音。我们对生活,对真正生活的感觉已经萎缩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