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铜佛恩仇记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我的娘……,这要是被他攥到……”公鸭嗓的险些坐在地上。于是说:“嘿,别吓唬人,老子是吃忘了,多少钱?吃得起就给得起,快说,我们还赶路呢。”李夕一看耍赖不行,头一缩不吭声了。付完钱李夕尾随这伙人出了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王八看着海豆就是对眼,李夕觉得和这伙人思路挺对劲,于是上前和公鸭嗓的攀谈起来。二人越聊越近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不用笔者说,看官大概也知道了,这伙人就是木村、山野、笱松等人。原来木村、山野、笱松离开济南一天后,山野忽然问笱松,孙德上教堂干嘛去了。笱松恍然大悟,觉得倘若自己的计划被教堂的人知道了到衙门告了密,那可就麻烦了。可现在已经出来了,再回去,万一杀孙德的事发了,不是自投罗网吗?正在这时遇到了李夕。

笱松与李夕聊了聊,马上知道李夕是个*贼,遂想到了教堂的锦如。“对,我要是告诉他教堂有个绝世美人,他肯定去。如此让他采完花后灭口,也就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再说这种人都能蹿房越脊高来高去,到时候去颐和园偷铜佛到是把好手。”

于是笱松对李夕道:“李兄,不是我当着矬人说短话,你采的那些花太低级,告诉你,济南衙门附近有个天主教堂,那里有个姑娘,天仙一般,你要是见过,就是冒死也得采,信不信由你。”这真是,俗话说的卖金的碰到买金的了,李夕是个*狂,闻此说焉有不动心的道理。笱松接着道:“李兄,你赶快去济南*,不过有一节,采完必须灭口,否则后患无穷。之后到北京来找我们。到时候我再给你介绍好的。”李夕点点头。笱松又看着李夕的眼睛诡秘的说:“你来北京后咱还有笔发财的大买卖呢,俗话说,一客不烦二主。我就指着你,不再找别人了。怎么样?”李夕道:“哥们儿 ,没的说。到时候咱北京见。”随后二人说好在北京的联系地址,遂拱手而别。

这李夕风是风火是火来到了济南,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下。上午他吃饱后来到在街上,没费劲就打听到了天主教堂位置。他来到教堂附近,边看教堂周围地形边在附近转悠,恰巧碰到锦如到街上买东西。他的眼睛够多贼,因为他在街上转悠的目的就是寻找靓丽的大姑娘小媳妇啊。他断定这就是他要采的花。他做梦也没想到在这里轻而易举的就碰到了这么美的女人。“好,老天相赐,我的艳福不浅。”他暗自庆幸运气不错,他假借问路上前和锦如搭讪,听到锦如燕语莺声的声音,又近距离看到锦如蛋清般白皙的面庞,联想到他晚上的好事,他险些控制不住自己了。

看官可能以为笔者为了情节故意渲染,非也。在现代医学上有一种病叫“*狂妄想症”,得此病者在犯病时见到女性是忘却场合的。据说满清大员张之之便有此病,为此家中妻妾脚腕子皆系红绳,以免犯病时搞错。

闲话打住。好在李夕还能控制自己的病,不然白天露了馅,晚上就没戏了,张鸿也就抓他不到了。咱们得说,得亏王达也好,张鸿也好,保护了锦如,凭李夕的能耐干这种*勾当,那是孙武子教女兵——十拿九着的事。好,这就是张鸿在教堂所抓的贼人情况。

却说济南府知府见抓到的虽然不是所要抓的贼人,但毕竟有所收获,而且李夕是湖广总督衙门通缉的要犯,自己也算露了脸,便大赏了众多捕快。捕快们遂宴请海宽、张鸿到一品居聚餐,此外周守备也颁文表彰了大顺堂武馆。

海宽连日来很忙,主要是延请武林高手帮忙助阵。俗话说办席容易请客难,就是说你舍得花钱还不成,人家还得和你有交情。所以平时的为人很重要。平时你“揿头拍子,脸朝里”。或者你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那么当你遇到困难或需要人帮忙时,人家也会给你个冷屁股,不会给你帮忙。海宽平时结交广泛,待人以诚,但即使如此也有个向灯向火的问题。比如这家的徒弟欺负了那家的徒弟,让海宽评理,海宽必然要批评欺负人的一边,如此必然被批评一方就可能心里劲儿劲儿的。有时还两头落埋怨。您说,可以不管嘛,那也不行。人家不是说你连个正义感都没有,就是说你没有侠客的风范。

准备请的高人有蚌埠的摘星猿钱咏钱听风、铁笔大侠杜林杜广才;临清的有闪电客刘辰刘拱北、青萍侠洪奇洪定远。于是决定派王达去蚌埠,一则回家告诉父母,说师傅给自己做媒打算娶锦如的事,二则请钱咏并请钱咏代请杜林同赴北京帮忙助阵,当然,除口信外尚携带着海宽的亲笔书信。所请的济南朋友是穿云侠郑霰郑冰心、过山岚冯昊冯天影、一阵风尤郎尤快手、*判官蒋茵蒋碧蓉、钱财大侠赵易赵伯年。凡是济南的一概由张鸿去请。海宽亲自去临青请刘、洪二位。

海宽亲去临清有两个原因。一是回家探父母,一是请助阵的二位大侠。探亲是顺便,延请是另有原由。什么原由呢?您以为这是去打群架吗?不是!是比武。比武的内容有两个:武艺、人缘。为此在所请的人中有些是属于“人缘”范畴,并不上阵,虽然这些人只有虚名,但可说明我方人缘好;有些人是上阵的,胜负指着他呢。像临清的闪电客刘辰、青萍侠洪奇都是久经沙场,真刀真枪拼搏出来的有真功夫的。像北京的长安大侠于照于晚晴、香山野叟郑紊郑文思、哈德门客纳蓝永青、陶然侠客卢笙卢铁云,也都是功底扎实有真才实学,人中的精灵。那时侯门派伊始,欣欣向荣,不比现在的什么太极啊,八卦啊,形意啊,少林啊等等的传人或掌门人,大都徒有虚名。你要真有能耐到世界搏击、世界综合格斗擂台上去溜一趟啊。哪怕到国家散打擂台溜一趟也行啊。那样不是可以摆脱嘴把式的坏名声吗?不过,尽管大家也埋怨嘴把式,尽管他们是挑水的回头——过了井(景)了,但搞比武还得请他们为顾问列席,为的可能是让他们充个数热闹吧。闲话打住。本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原则,咱们先交代王达去蚌埠。

王达清明时回过一趟家,顺便也看望过师傅钱咏。钱咏高身量,臂力过人,手中两把翻天护手钩神出鬼没。八八六十四路绝命断魂钩法是清初河间府大侠窦尔墩所传,钩法分绷、揉、错、挂、撩、拿、撞、靠,招数奇妙狠辣。在安徽一带富有盛誉。钱咏交际广泛徒弟众多,王达是他得意门徒。要说钱咏这个人最大的优点是谦虚,不夜郎自大,咱们从他把徒弟王达送到海宽门下学习查拳来看,就可证明他不保守,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王达首先回家见过父母双亲,诉说了师傅给自己作媒娶锦如的事,老两口听了自然是欢天喜地,叫了半天阿弥陀佛。

接着王达去见师傅钱咏。王达给师傅见过礼后,立即送上海宽的亲笔书信。钱咏展信观瞧,反复看了几遍,又问了问大顺堂武馆情况,不禁叹了口气,面色也略带些感伤。

“师傅,您为什么叹气?”王达不解,他不知师傅看信后怎么突然感伤起来。

“我问你,你接触海宽大侠时间不算短了,在你眼里海宽大侠为人如何?”钱咏眼睛紧盯着王达的眼睛问。

“不错啊。我觉得海大侠为人挺厚道的,挺能容人的,非常正派。”王达根据自己的体会说道。不过当他这样下结论时,心中不禁也在责怪自己曾经误解过海大侠。

“是啊,好多人都这么评论海大侠。可是宽容正派厚道的人并不是看不出事来的糊涂虫。你要那样看一个人,你首先就错翻了眼皮。正因为海大侠脑子清楚,能够明白事理,才会有那样的好品质的。”说到这里,钱咏用手抖搂抖搂信,接着道:“你不要把人家那里看成是糊涂庙糊涂神儿,觉得你干的事瞒得过去,把别人都当傻瓜。王达啊,当人一面背人一面那是作人的大忌,告诉你,你自己丢人现眼的事,打马虎眼是过不去的,最后还得把师傅饶上。你自己掂量掂量。咱们不能把人家的宽容、正派、厚道当成可钻的空子啊。”钱咏慢悠悠的这一席话,声音不大,也很柔和,但王达听来却似雷鸣炮轰。他心里咯噔一下凉了半截,两只腿不由自主筛起糠来,他明白自己真是应了“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那句话了,此时他脑袋里一片空白,像坐在了云间,昏昏然的。

钱咏把信拿在手,那信似乎有千斤重一样。王达还从没见过师傅如此的神态。是感伤,是感激,是自责,是被信任的满足,似乎都有些。

正是:宽厚待人胸怀广,不可欺心做小人。钱咏因何见信感伤呢?难道海宽信中告了王达的状不成?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二章 解海宽书简寓意  训爱徒钱咏婆心

十二

上回书说到钱咏读了海宽的邀请函后情绪忽变,于是说了一番话,王达听后顿时如五雷轰顶。难道信中有告王达状的内容不成?您如果这样猜测海大侠就是您的水平问题了。人家海宽大侠的境界怎能如此低呢。不过信中确实提到王达,但不是批评。为了读者不至于乱猜,搅了故事主题,我们不妨将信公开一下。海宽的信包括两部分,前部分说邀请钱咏到北京助阵,及请钱咏帮助代请铁笔大侠杜林的事;后部分专门讲对王达的教育问题。原信是:

钱大侠咏君足下大鉴

自上次南拳北腿英雄会一别,悠悠岁月已将三载。本以为今年八月再会于临清,不意多事之人相约北京于五月端午。小弟不才,顾虑多事人武艺高强,特邀请诸位高朋相助。兄人品谦和端正,武艺拔粹武林,故致函相邀助弟。望兄莫辞,弟盼兄至如大旱之望虹霓也。另,有邀请函件致铁笔杜林杜大侠,蒙兄亲自代呈,并代言弟迫切请助心情为盼。多谢。

蒙君信任,命弟教授弟子王达。受命以来惟恐荒废人才,然虽欲倾心教授,奈才能不逮。弟之为人兄本知,即领命自当用心,绝不可辜负兄诚心一片也,请君放心为是。弟窃以为,授人武艺次之,培育道德先之。因何?德劣艺高后患无穷,人心虚伪害人误己。王达悟性极高,惜弟教导无方,以至使其临渊而犹欢,迷途而自信,欺心而自得。弟惭愧极矣!昔日与君曾谈论人生,云,欺心之事不可为也,一日陷入此境,恐终生难脱。小弟恐贵弟子王达陷入此中再难自拔,因拟携兄共同开导之,使其迷途知返。弟定当不辞辛苦也。人云:送我璞玉,用心琢磨,归尔宝玉,不负尔心。海宽之心是也。

此致

弟海宽谨上

这就是信件全文。从文辞来看质朴实用,言简意赅。若问海宽一个武夫焉能有这样的水平?其实那个时代习武之人也上私塾的,海宽自幼在私塾中念过千字文、百家姓、六言大字、千家诗等,有一定文化功底。再者那时推崇儒将,瞧不起武夫。故此习武之人大都能提笔撰文。

这封信为何令钱咏感伤,想必读者已经明白。信中海宽大多是在为教育不好王达而自责,但又不是仅仅自责,如果单纯那样就透着虚伪了。他在自责的同时说王达聪明,说习武重在修德,将王达走上险途归于自己教育不当。如果搁了其他人在客气一番后,便会说,我教不了,于是来个一推六二五了事。但海宽不是如此,而是让钱咏同自己一道加强对王达的道德教育。这就说明前面的言辞不是客套而是真心的自责。最后还表达了自己尽力将王达培养成才的心情。言辞可谓恳切,情感可谓真挚,信心可谓坚定,换谁谁能不感动呢?不过我们说钱咏可是“感伤”不是感动。这是因为所处位置不同。钱咏是王达师傅,他将王达送到海宽门下,人家海宽没这个义务、责任替你培养你的徒弟。是你的徒弟出了问题,人家不但自责,而且说服你,要同你一道挽救你的徒弟,并向你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有信心。天底下打着灯笼哪里去找这样诚挚的朋友?钱咏感伤的是自己对不住朋友的一片诚心,感伤自己给朋友出了难题,尤其感伤海宽能不计较王达的自以为是的欺骗。

书说到这里,必须交代一下了。王达到底作错什么了?好,咱们先说海宽的书信,书信使用的是春秋笔法,平淡的叙述中实际表达的问题却很尖锐。文中说王达应该悬崖勒马,您看多严重。那么王达到底作了什么原则错事呢?

王达救锦如本是好事,显示了他扶危济困,敢于主持正义的本色。但自此事以后在处理与锦如的关系上,却迤俪歪斜的步入了违背绿林人行侠仗义的本色。王达到教堂保护锦如本不错,完全是绿林道人的精神。他与锦如产生感情也在情理之中。但你深夜里来到教堂的目的却不可改变。来这里应该是理智的而不是感性的,目的也只能是保护锦如擒获贼人,但他却任其情感漂流,使神圣朴素的打击恶人保护好人的目的,变为了满足自己私欲占有的丑行。这里锦如没什么错,尽管她控制不住自己情感的外溢,那是非常正常的人性体现,假如她不如此那倒不正常了。但如果绿林人都像你王达一样的话,救谁就和谁有一腿,乱了套不说,绿林道就会崩溃变质,走上专事救美满足私欲的歧途。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眼里,王达的行为已经趟上了混水,尽管锦如并非受到胁迫,但从外人来看则属于先奸后娶的丑行。当然,海宽和其他人并不知道王达和锦如已经进入到什么程度,但海宽毕竟是身经历练的江湖侠客,如果连这一层都悟不透的话,还怎样在绿林道上混呢?当他听闺女海霞、张鸿将锦如来找,并以死要挟求婚的经过相告后,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但因为怕扫了张鸿的兴和让他知道了真相为难,便假作不知。不过他还是让海霞暗中询问了锦如,因为他知道,一个姑娘家能够突破害羞,不顾脸面,主动送上门,说明了什么?锦如的行动步骤如此严谨说明了什么?并非海宽过于谨慎,也非他爱打听别人的隐私,他知道大顺堂武馆任何人的行为都关乎着大顺堂武馆的声誉和兴亡。

海宽对海霞说:“闺女呀,你爹我没毛病,别人的私事咱知道了有什么用?有那个工夫到戏园子里听出戏还长知识呢。可咱必须把这事弄清楚,是这样的:王达救教堂女人,说到底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行为。故此纵被谣传并不伤武馆大雅。但如果锦如未婚先孕挺着大肚子找上门来,就不是你爹我一个人脸面问题了。不知情的人就会掩口葫芦而笑,与咱有隙的会说,你海宽麾下的大顺堂武馆本来就是个贼窝!真要是到了那时,纵然咱对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无所谓,可锦如她是纵有滔滔西江水,也难洗尽满面羞啊!”于是,海霞领了父亲之命找到锦如,锦如知道已经瞒不过去了,遂将所有实情和盘托出。尽管海宽思想有所准备,但当他知道了全部过程后,还是倒吸了口凉气,惊出了一身冷汗。为此才在邀请函中特别向钱咏谈到关于对王达的教育问题。

前面我们说过,海宽命王达来蚌埠一是给钱咏送信,二是向他父母说明婚事。目的就是让钱咏配合自己对王达的教育和早日给王达完婚。总之,派王达来蚌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王达。钱咏见信,理解海宽的心思,他一言不发,沉吟片刻,突然把脸一沉箭眉倒竖,举起小簸箕般大小的手冲着桌子啪的拍了下去,那桌子上的茶壶茶碗蹦起多高,叮当乱响。王达吓得扑腾一声跪倒在师傅面前,口称:“弟子知道错了,都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