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夏与商的战争一(第1页)

夏与商的战争一(第1页)

帝喾的曾祖就是黄帝,他本人更是贵为三皇五帝之一,在颛顼死后即位,成为华夏族的部落联盟首领,帝喾有四个儿子,弃、楔、挚和尧,其中次子楔是有娀(song)氏部落首领的女儿简狄所生,相传简狄婚后在亳(bo)州附近的玄丘河沐浴之时,有一只燕子飞到他面前,并下了一颗蛋,简狄(di)吞了燕子蛋,就此有孕而生下了楔,楔就是商朝的始祖,因此诗经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楔长大后,父亲去世,弟弟尧即位,便让楔做了负责观测天文、管理火种的火正,舜在位期间,楔还曾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便将商邑封给了他,赐姓子并封为侯爵。

楔生前在商邑建筑阏(读e)伯台观察星辰,以此为依据制定历法,是我国天文学的始祖,楔死后就葬于阏伯台下,其墓冢(zhong)也被称为“商丘”。

楔的儿子叫昭明,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不断开疆拓土,扩大了商国的影响力,昭明死后,儿子相土继位,成为第三任商候,此时正是寒浞执政时期,夏朝成为流亡政权,相土便备好车马,帮助夏王相将都城迁到了帝丘,相土在位时大力发展畜牧业,趁着夏朝王室内乱之际,将自己的势力向着黄河中下游地区迅速扩张,相图死后儿子昌若继位。

商国继续稳定发展,昌若死后儿子曹圉(yu)即位,期间,夏王相的儿子少康历经苦难复国成功,重新夺回了号令天下的权柄,商国也恢复了对夏朝的臣属关系,曹圉死后,儿子冥即位,少康将其任命为司空,负责管理全国的水利,冥是继大禹之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他在惩治水患时,葬身于黄河之中,冥有两个儿子王亥(hai)和王恒(heng),冥溺水而死后,长子王亥即位,就是第七任商侯,此时商国的农业和畜牧业飞速发展,出现了牛羊等农牧产品过剩的问题。

夏王泄12年,王亥亲自率一支商队,载着大量货物长途跋涉去有易氏交易,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贸易活动,因此王亥也是中国商人的始祖,但任谁也没想到的是,这破天荒的第一次商业活动竟然会以失败告终,当时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热情的款待了王亥,在酒宴上王亥多喝了几杯,心血来潮便站起身来,手持盾牌跳起了舞,他粗犷的肌肉线条和散发着雄性荷尔蒙的舞姿,让绵沉的宠妃深深着迷。

他们之间便很快便发生了不可描述的关系,《竹书纪年》中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这个淫字可以说画龙点睛,生动的描述出了当时的情况,绵臣得知后怒不可遏,当即派人将王亥杀死,并没收了商国所有的货物和牛羊,王亥身边的一干随行人员则全部被驱逐出境。

王亥死后,弟弟王恒继承了商侯之位,他强忍悲痛,率领商国子民努力发展生产,积累财富,虽然没有立即发起讨伐有易氏的战争,但却始终不忘等待时机为兄长复仇,但可惜的是,王亥死后仅两年,王恒便突然病逝了,他临死前将商侯正义传给了侄子。

既王亥的长子上甲微,继楔开国之后,已传承了九代之久的商国,就此迎来了第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上甲微是商国的第九任商侯,他在即位后,为报父仇,连续发动攻伐有易氏的战争,但此时商国的实力仍很弱小,战争持续了四年,也没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上甲微便将一批上等的牛马送往河国,请求河伯冯夷与自己共同出兵,夏王泄16年,商、河联军攻破了有易氏的国都,首领绵臣被斩杀,有易氏的国民沦为奴隶,地盘儿也被上甲卫和冯夷瓜分一空,此战过后商国的势力迅速壮大,上甲微也在进一步发展畜牧业和贸易的同时,开始扩充军备,抢占地盘儿,当时在汾河下游也有一只畜牧业很发达的部落,他们因最早发明了鞣(rou)皮制革的工艺而被称做皮氏。

在上古时期,皮甲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皮氏很快便垄断了周边的畜牧和皮革贸易,夏王不降35年,皮氏部落首领的兄弟和部分长老共同发起了反对国君的暴乱,上甲微打着帮其平定内乱的旗号,迅速出击,皮氏被吞灭,其鞣皮制革的技术也被商人窃取,上甲微借此将商国的贸易拓展到西部,实力进一步增强,逐步成为夏朝周边最强大的方国之一,为一百多年后的灭夏战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侯上甲微也因其巨大的功绩获得了崇高的声望,后来商朝建立之后,商王们为了纪念祖先的功劳而经常进行祭祀,其中为上甲微而举行的祭祀大典,往往特别隆重,例如商王武丁在位时,就曾经专门祭祀过上甲微,庄严的向他汇报了目前国家的治理情况,并一次性使用了此行使用了五十个人殉,《国语》中说:上甲微,能率楔着也,商人报焉,意思就是上甲微能秉承先祖楔开创的事业,使商族兴盛起来,因此后人才会为他举行盛大的报祭仪式。

华夏族的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表现在祭祀上就是天地祭祀和祖先祭祀,祭祀是上古三代最重大的集体活动,《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就是只有祭祀和战争才是真正的国家大事,祭祀经过漫长的时间,而最终演变成五种主要的规格,既禘祭、祖祭、郊祭、宗祭和报祭。

禘祭是指祭祀鼻祖,就是最早的血脉祖先,祖祭就是祭祀鼻祖之后的创业先祖,宗祭是祭祀创业之后的开国先祖,郊祭就是对天地的祭祀,在祭天地的过程中,同时再祭祀一位祖先,是最为隆重的祭奠,报祭也称告祭,是专门报答恩德的祭祀,一般在秋收之后要举行大规模的报祭,答谢神灵的恩赐,在这其中同时也会再祭祀一位祖先,除了这五种祭祀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祭祀活动,比如国君即位,发动战争等等,也会有不同规模的祭祀活动,但都不如以上这五种隆重。

从祭祀中也能看得出,在夏、商、周三代帝王们的眼中,哪些祖先的地位更尊崇,功绩更昭彰,比如夏朝是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报祭杼。

而商人们则是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报祭上甲微,到了周天子时代,国家一般是禘祭帝喾而郊祭弃,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报祭高圉和太王。

上甲微死后有其子报乙继位,报乙死后,儿子报丙即位,报丙死后,儿子报丁即位,报乙、报丙和报丁又被合称为“三报”,报丁死后,儿子主壬即位,主壬死后,儿子主癸即位,主壬又称示壬,主癸又称示癸,因此这二位商侯又被合称“二示”,三报二示都是比较贤能的君主,他们在位期间,商国的势力仍在继续壮大,其中主癸就是子履的父亲,子履又名天乙,不过后人更习惯这样称呼他“商汤”

商汤姓子名履,在父亲主癸去世后即位,成为第十五任商侯,夏朝自孔甲之后,国力迅速衰微,也渐渐失去了对周边方国的控制力,而在臣属夏朝的众多诸侯国中,商国的实力无疑是最强大的,尤其在上甲微吞并有易氏和皮氏之后,随着农业、畜牧业和贸易的发展,奴隶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商国逐渐由氏族部落,过渡到了以商侯为权力核心的奴隶制方国。

汤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君主,他无时无刻不想取代夏朝成为号令天下的王者,虽然对比其他诸侯国的实力,商国能算得上是佼佼者,但与强大的夏王朝相比,商国仍很弱小。此时如果商国直接发动战争,挑战夏桀的权利,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他也只能韬光养晦,蛰伏待机。

商国素来以畜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特别喜欢搬家,从始祖楔开始到主癸的时候,已经累计迁都达到了八次,汤即位后,为了不与雄心勃勃、一心中兴夏王朝的桀出现正面对抗,避开桀的直接军事威胁,在夏桀15年,也就是有仍之会后,桀攻伐有缗氏之后,他决定进行第九次迁都,将国都由商丘迁至亳。

有仍之会汤积极参加,现在为了示弱又主动迁都,桀也对商汤恭谨的态度非常满意,因此便授予了汤“得专征伐”的大权,也就是专门儿负责教训那些不听话的方国或部落,俗称诸侯之长,从此汤便可以打着天子的旗号,名正言顺的去征服那些不愿臣服于自己的诸侯国,打击忠于夏王朝的势力,以扩充地盘儿,提升威望,掠夺财富。

因此迁都之后,汤在亳城积极招募人马,积蓄粮草,训练军队,为之后的灭夏战争做好了准备,在这期间汤得到了两个人的鼎力支持,其中之一就是薛国的君主仲虺“zhonghui”,薛国由帝喾的五世孙奚仲创立,一家世代都是杰出的能工巧匠,奚仲的父亲叫番禺(panyu),相传中国的第一条船就是番禺发明的,奚仲本人则是马车的发明者,因此曾被大禹任命为车正,并获得了薛地作为封国,奚仲就是薛国的第一代先祖。

仲虺,任姓,薛氏,按氏家名的惯例称呼,全名应为薛仲虺,是奚仲的十二世孙,他出生时正赶上雷雨交加,明亮的闪电就像一条条飞舞的长蛇,所以得名“虺”。

虺是传说中一种剧毒无比的蛇,仲虺在继任了薛国国君之位后,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带领薛地民众改进生产工具,大力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制造业,使薛国的青铜冶炼、皮革、酿酒、养蚕和织布等技术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也让薛国由一个落后的小方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实力较为强大的诸侯国。

而此时的夏朝正是桀在位期间,国力衰落明显,而商国正在迅速崛起,仲虺是一位极具才华与政治远见的人,他毅然选择与汤联合,主动成为商国的盟友,此后薛国一直是汤最为倚重和信赖的外部力量,而仲虺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才能也被汤所赞赏,汤曾在国内设置左右相的职务,其中左相就由仲虺兼任,而被拜为右相的人名叫姒挚(sizhi)。

注:其实这个加拼音,我是懒得弄的,还有一种让人觉得,自己不认字的感觉,很拉仇恨啊,可是我写这个,就是为了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历史,好多字连我自己都不认识,写这本书我都认识了好多字(?>?<?)希望大家不要嫌弃,如果觉得没有必要,可以留言,你留你的,反正我又不会改,哈哈哈哈哈哈!

挚出生于姒姓有莘(多音字,这里念shen,还可以念xin)氏,父亲是个手艺不错的厨子,还经常兼职屠宰工作,母亲则是居住于洛水河畔的一个负责采桑养蚕的奴隶,氏在上古时期是贵族的专属,姒挚出身微贱,本来是只有姓名而没有氏,但后来他因辅佐商汤灭夏而发迹,因此就以母亲居住的伊水为氏,商朝建立之后,汤设置了一个名为尹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让挚来担任,于是后世便不再直呼其名,而是把他的氏和官职连起来,敬称其为“伊尹(yiyin)”。

在伊尹的身上,史书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第一种说法是伊尹自幼聪慧、勤学上进,他年少时虽然在有莘氏给奴隶主种地,但却抓住一切机会发奋学习尧舜之道,既从父亲手里学到了高超的烹饪技术,又深通治国之理,成年后,他先是子承父业,做了奴隶主的厨师,又因为学识渊博,当上了给贵族子弟们教书的师傅。就这样伊尹声名远扬,以至于让求贤若渴的商汤三番五次的带上美玉丝帛、牛马和皮革为礼物,亲自前往有莘氏去聘请他,但由于有莘氏的首领坚决拒绝,于是商汤在无奈之下,只好娶首领的女儿为妻,让伊尹以陪嫁奴隶的身份来到自己身边,这就是历史上“三聘伊尹”的故事。

不过这种说法可信度实在不怎么高,很可能是受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启发,但商汤不是落魄的皇室后裔,伊尹也不是名士诸葛亮,纵然他再是天资过人,智慧超群,身份也不过就是一介家奴而已,怎么可能越过国与国之间的界线引起商汤的注意呢?商汤与刘备最大的区别就是自身有着很高的起点,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君,身边不会缺乏贤能之士,为了得到伊尹,有莘氏的公主,竟然沦为可怜的赠品,这样美丽的故事明显更像是一则童话,因此第二种说法更接近事实,为了拉拢强大的有莘氏,商汤取其首领的女儿为妻,伊尹则作为陪嫁奴隶一起来到了商国。

韩非子曾经在《难言》里这样写道:上古的汤是位圣人,伊尹则是个大智者。

然而就算以伊尹的智慧游说了商汤70次,却一次也没成功,后来伊尹利用自己善于烹饪的优点,经常做一些珍馐美味献给商汤,用这种办法亲近他,才渐渐的让商汤发现了自己的才能。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处在社会最顶层的诸侯王,不计身份,唯才是举,任用了一个最底层的奴隶为谋臣,两个人相得益彰,如鱼得水,终于携手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改朝换代,得到商汤的赏识之后,伊尹先是做了一段时间的小官儿,然后便奉命出使夏国,他带着随从驾着马车,拖着贡品来到夏都斟鄩朝见夏桀,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外交活动。

伊尹不但成功的让桀消除了对商国的敌视,还为商汤争取到了得专征伐的大权,除此之外,伊尹还与心怀怨恨的妺喜秘密来往,得知了很多夏朝的核心机,将夏桀的妃子发展成为自己的耳目,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之后伊尹经常利用妺喜的身份来探听桀的施政情况或军事部署,而且伊尹在夏桀身边安插的耳目,还不仅只妺喜一人,这位权谋大师的另一层身份就是商国地下组织的总负责人。

孙武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曾这样写道:间谍可以使敌人莫测高深而无从应付,这是神妙的道理是制胜的法宝,随后孙武在列举谍战大师时,只提到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姜子牙,另一个就是伊尹,在伊尹和仲虺这两位高参的谋划下,商汤最终将临近的葛国定为第一个打击目标,理由是葛国的国君不好好祭祀。

祭祀是上古时代最重要的国家大事,也是一个国君必须要做好的分内之事,但葛伯却是一个荒于政务的人,甚至连祭祖大典也是能省则省,这就给了商汤一个无比正当的出兵理由,商汤先是派人去责问葛伯,可葛伯却没好气的回答说缺少祭祀用的牛羊,于是商汤便把一批牛羊送到了葛伯,但却被葛伯全部宰了吃掉,葛伯明摆着犯浑:老子就是不祭祀,管得着吗你?

不久,商汤又派人前来责问,为什么还不祭祀?葛伯回答,没有祭祀用的谷物,于是商汤便命商国的民众前去帮助葛国的百姓种田,葛伯大怒,当即率兵赶跑了种地的商民,并抢走了他们留下的食物和酒,头脑简单的葛伯就此落入了商汤的圈套,很快商汤便以葛伯先动手为借口,率大军进攻葛伯,并一举将其吞灭,于是以此为开端,持续数年的灭夏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