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战国七雄之秦国篇秦国简史(第1页)

战国七雄之秦国篇秦国简史(第1页)

秦国(前770年—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

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子恶来之后。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号曰“秦嬴”。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穆公时称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战国初,经过百年的衰落期,魏国夺取了河西之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兼并巴国和蜀国。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前207年,面对农民起义的大潮,赵高逼杀秦二世,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亡。

秦人早期与戎人杂居错处,远离中原。周王室东迁之后,秦人才逐步东进关中。到秦惠文王时期取巴蜀。秦国军队自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军功政策后愈战愈勇。武器装备不断改进。兵种已有步、车、骑之分。军队数量多时达到“带甲之士百万”,出现了尉缭、白起、王翦等着名军事家和将领。

秦国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春秋时代晚期,出现了铸铁农具。战国时代,修建了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进一步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手工业以冶铜和制陶最为发达。

长期以来的主流意见,是秦人出自西方。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及《赵世家》中曾经详述秦的先世,商朝晚期有戎胥轩,娶郦山之女,生中谲,“在西戎,保西垂”,看来秦人当时已在西方,并且与戎人有密切关系。蒙文通的《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便据此认为“秦为戎族”。

“东来说”由傅斯年率先提出,他认为秦人虽立国于西方,但其族源则在东方,即商代嬴姓东夷的西迁。由清华《系年》简文知道,商朝覆灭之后,飞廉逃奔商奄。奄国等嬴姓东方国族的反周,飞廉肯定起了促动的作用。乱事失败以后,周朝将周公长子伯禽封到原来奄国的地方,建立鲁国,统治“商奄之民”,“商奄之民”被周人强迫西迁,而这些“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西周中期的询簋和师酉簋都提到“秦夷”,还有“戍秦人”,来自东方的商奄之民后裔自可称“夷”,其作为戍边之人又可称“戍秦人”。

考古人员发现,秦与戎两个部族的遗址出土的文物风格迥然不同,秦文化主要来自周文化,而戎人的文化则来自寺洼文化。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墓的考古发现,为研究秦“公族”的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关键材料,这批墓葬中殉人、腰坑殉狗等葬俗表明,以嬴秦“公族”为代表的典型秦文化延续了商文化的部分因素。2010年,甘肃省清水县李崖遗址发现多座西周时期秦文化墓葬,部分随葬品显示出商文化风格,尤以方唇分裆鬲、带三角纹陶簋为代表。李崖遗址为夯实秦人“东来说”提供了重要证据。

《史记·封禅书》载:“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白帝即少昊,五方上帝之一。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五方上帝。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伏羲、南方炎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其牲駵驹、黄牛、羝羊各三。”《说文》:“嬴,帝少氏之姓也。”《左传》讲得很清楚,封鲁的奄国之地又称做“少昊之虚”。秦仲被戎狄杀害之后,他的儿子世父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

史伯曾说嬴秦是伯翳之后,但秦襄公拥立周平王后,“自以为主少皞之神”。可是到春秋晚期的陕西凤翔1号秦公大墓(秦景公)石磬铭文则将祖先追认至高阳。则秦人的古史系统,可能至少有两系,一是认同商奄之民,主少皞;一是本族追源至高阳。《左传·文公十八年》同时提及“高阳氏”“颛顼氏”,后才将高阳和颛顼合并。

根据《史记》:秦为颛顼后裔,颛顼孙女女修吞玄鸟卵,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的女儿女华,生子大费,和禹一起治水。舜帝赞赏大费的功劳,就赐姓为嬴。因为大费善于调教鸟兽,人们又叫他柏翳。大费生有两子,分别叫大廉、若木。若木的子孙有的在夷狄,有的在中原。若木有个裔孙叫费昌,他所处的时期正是夏桀时期。费昌受不了夏桀之暴,便离开了夏朝,投奔了商汤,专门给商汤驾车,辅助商汤灭夏立商,成为商朝的功臣。伯益长子大廉玄孙中衍,为帝太戊驾车,太戊又把女儿嫁给了他。嬴姓部族因之成为商朝的贵族,世代辅佐商朝。直至飞廉、恶来时。

大廉有两个玄孙,孟戏和中衍。中衍为商王太戊驾车,很受赏识,妻之以女,自此中衍之后多显。中衍玄孙叫中潏,居于西戎族生活的地方,替商朝保卫西部边陲。中潏生蜚廉,蜚廉生二子:恶来和季胜。蜚廉与恶来俱事商纣王,周武王伐纣,杀恶来。西周建立后不久,周武王死,成王即位。成王年幼,国政交由周公旦。此时以纣王之子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势力联合武王三弟发动了三监之乱,嬴氏部族也有人参与。秦人祭祀少皞氏,便是祭祀自己的始祖神。基于这种亲缘关系,蜚廉联合少皞氏之墟的徐、黄、江等嬴姓国与禄父数度叛周。周人将商奄故地及部分奄民分封给伯禽。奄君及部分子民被迁徙到齐国蒲姑,令齐国看管。恶来之子女防及部分奄民被远徙汧渭之间,周初先期抵达此地,为周人保西陲的中潏子孙即为出土文献所说的“秦夷”。

恶来的弟弟季胜是赵国的祖先,秦与赵本是同一先祖,一脉相承。季胜有子叫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宠信。孟增有子叫横父,横父则生造父。造父很善于驾驭马车,不但为周穆王驾车,并在周穆王平定徐国徐偃王造反时立了大功,被周穆王封赏赵城(今山西洪洞)。造父族由此为赵氏。

周孝王时期,造父侄大骆居于犬丘。其次子非子在位有五十年之久。被安置于汧、渭之间管理马匹,马畜蕃息。造父的侄孙非子(伯益十六世孙)因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今甘肃天水),非子便以封地为氏,号为“秦嬴”,并称嬴姓的大宗,续其祭祀,后人称其为“秦非子”。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戍边对抗西戎。秦最初的领地为甘肃东南部,兴盛于陕西关中一带。当时秦国只是作为西周的附庸。

秦非子死后,其曾孙秦仲即位三年,周厉王无道,有的诸侯背叛了他。西戎族反叛周王朝,灭了犬丘大骆的全族。周宣王即位,秦仲被封为大夫,命伐西戎。公元前822年,秦仲即位为大夫二十三年,死在西戎手里。秦仲有五个儿子,其长子太子即位,是为秦庄公。

周宣王召见庄公兄弟五人,交给他们七千兵卒,命令他们讨伐西戎,庄公把西戎打败了,收复了犬丘。周宣王于是把土地重新给予秦仲的子孙,包括他们的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在内,一并归他们所有,任命他们为西垂大夫。于是秦国兼有了两个封邑,一在秦(天水),一在犬丘(咸阳兴平)。

秦庄公居住在他们的故地西犬丘(天水),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叫世父。世父说:“西戎杀了我祖父秦仲,我不杀死戎王就决不回家。”于是率兵去攻打西戎,把继承人的位置让给他弟弟秦襄公。秦襄公做了太子。庄公在位四十四年去世,太子(襄公)继位。

公元前777年,秦襄公把他妹妹缪嬴嫁给西戎丰王做妻子。公元前776年,西戎包围犬丘,世父反击,最后被西戎俘虏。过了一年多,西戎放还世父。

经过长达百年的惨淡经营,秦暴霜露、斩荆棘,秦人逐步适应了西陲恶劣环境,实力与日俱增。

公元前771年春,周幽王因宠爱褒姒而废除太子姬宜臼,把褒姒所生的儿子姬伯服立为继承人,周幽王多次举烽火把诸侯骗来京师,以求褒姒一笑,史称“烽火戏诸侯”,诸侯们因此背叛了他。西戎的犬戎和申侯一起攻打周朝,在骊山下杀死了幽王,西周灭亡。

犬戎大军盘踞于镐京,王子宜臼召集诸侯勤王,秦襄公与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共率兵营救西周,作战有力,立了战功,立幽王故太子宜臼为天子,是为周平王,以保卫社稷。

公元前769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骚扰,把都城向东迁到洛邑。秦襄公带兵护送周平王至新都。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给他岐山以西的土地,秦始建国。周平王还说:“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秦国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秦国。”平王与秦襄公立下誓约。襄公在这时才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伯爵国),跟其他诸侯国互通使节,互致聘问献纳之礼。又用黑鬃赤身的小马、黄牛、公羊各三匹,在西畤祭祀天帝。公元前766年,秦襄公讨伐西戎,到达岐山时,在那里去世,子秦文公立。

公元前765年,秦文公居西垂宫。公元前763年,文公以兵七百人东猎。公元前762年,至汧渭之会。曰:“昔周邑我先秦嬴于此,後卒获为诸侯。乃卜居之,占曰吉,即营邑之。十三年,初有史以纪事,民多化者。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秦文公之后,又经数代国君的努力,在谋求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讨伐西戎之战中节节胜利,歧丰之地皆纳其下,又先后灭荡社戎,击败邽、冀两戎部,征彭戏戎,兵临华山,收复杜、郑之地,灭小虢,版图一直推进至关中东端。

公元前677年秦迁都城至雍。至此,秦人经东周初年近百年的艰辛创业,已占有关中平原大部分领土,实现崛起,成为西方新兴强国。从公元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宝鸡凤翔)建都近300年。

秦宣公时,秦军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边境冲突。秦宣公、秦成公皆非长命,幼弟任好立,是为秦穆公。

秦穆公时代秦国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秦穆公很有雄心,穆公娶晋献公之女,为了使强邻晋国与秦交好,先后拥立晋惠公、晋文公来安定晋国的混乱局面。秦穆公本想立晋文公以达到控制晋国的目的,最后晋文公反借秦之力巩固君位、称霸中原。

后来,秦穆公意欲乘晋文公病逝之机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公元前627年的崤之战中秦军全军覆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此时晋国正处于君明臣贤、国富民强的巅峰时期。秦穆公果断地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王官之役后,将矛头指向西戎。四处招揽贤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3]。在谋士由余的协助下,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陆浑戎是戎人中强大的部族,秦穆公吞不下这块硬骨头,就想把他们逼走。恰在这个时候,秦国与晋国发生了冲突,晋惠公被秦军俘虏,于是秦穆公把陆浑戎踢给晋国。

晋惠公是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的弟弟,因被迫害,他和重耳都被迫逃离晋国。在秦穆公的帮助下,晋惠公得以回国继承国君之位,他曾向秦穆公承诺:“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但如愿继承国君之位后,却拒绝割地。不久,晋国受灾,晋惠公向秦国求购粮食,秦穆公派遣大量船只往晋国运粮,从秦国都城到晋国都城,运粮船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受灾发生饥荒,向晋国求购粮食,却被晋惠公拒绝,并且乘机派兵攻打秦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