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战国七雄之楚国篇吴起(第1页)

战国七雄之楚国篇吴起(第1页)

吴起(?-前381年[110]),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区西)人,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吴起早年学儒术于曾申门下,后弃儒学兵。最初在鲁国时,受命指挥鲁军击败齐国。之后前往魏国,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后因魏武侯猜疑而转投楚国,初任宛守,一年后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以打击、限制旧贵族势力,加强军队建设的变法。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短时间内成功增强了楚国国力,使楚国出现“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一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强盛局面。楚悼王二十一年(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吴起因厉行变法而得罪守旧贵族,惨遭杀害。

吴起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其所着《吴子》(一说为后人伪作)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出生在战国初期卫国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据说他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已,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吴起先去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鲁元公十七年(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元公想任用吴起,但吴起妻子是齐国人,元公疑。吴起渴望功成名就,于是杀掉妻子表示不偏向齐国(关于杀妻一事,仅见《史记》,时代更早的《韩非子》载为因他事休妻,且为离卫而非求将于鲁,见“轶事典故”部分)。元公任命吴起为将,大败齐军。后来鲁人向元公进谗,认为吴起为人“猜忍”,且过大的战果容易招致“诸侯图鲁”,又任用吴起,将得罪于鲁的兄弟之国卫。而元公心中也对吴起产生了怀疑,遂辞谢吴起,不授其官职。大约在鲁穆公在位初年,因主公季孙氏被杀,经人劝说,吴起离开鲁国。

离开鲁国之后,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于是前往魏国投靠文侯。文侯询问大臣李克的意见,李克认为吴起虽“好色”,但用兵连司马穰苴都不能相比。大约在魏文侯三十七年(前409年),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命他攻克秦国河西地区的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南)、元里(今陕西澄城南)、洛阴(今陕西大荔西南)、合阳(今陕西合阳东南)等地并筑城,并在同年或第二年(前408年)再次攻打秦国,一度长驱至郑县。

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加以防守。在与秦军作战期间,吴起从不自视比普通士卒高人一等,夜晚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用树叶遮盖身体来躲避霜露的侵袭。这样加上魏文侯三十四年(前412年)被公子魏击占领的繁、庞(今陕西韩城东南)二地,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国相翟璜推荐,由吴起担任首任西河郡守。

就在魏攻河西之后不久,文侯命乐羊为主将,进攻中山国,又命吴起率战胜于河西之师,合击中山,更命魏击监督而主其事。经过三年苦战,乐羊、吴起于魏文侯四十年(前406年)占领了中山国。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孔子的弟子、当时居于西河的子夏学习儒家思想,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后来公叔痤便统率吴起训练的武卒部队击败了韩赵联军。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为抵御秦国的进攻,修筑了吴城(今山西孝义西南)。

魏文侯五十年(前396年),文侯去世,魏击袭位,是为魏武侯。武侯初年,文侯时代的功臣先后谢世,此时吴起仍为西河守,功高而不得居相位,因而与新任相国田文(一作商文)有论功之举(参见“轶事典故-田文论相”)。

魏武侯七年(前389年),秦惠公出兵五十万,攻打魏国的阴晋。吴起亲自率领其中没有立过军功的五万人,外加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大败秦军(参见词条阴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此役发生时吴起已在魏武侯六年离魏奔楚,故未参与此役)。

《吴子》称吴起在河西期间,“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虽有夸大,但亦见其战功之卓着。

魏武侯九年(前387年),武侯以吴起为将,率军讨伐齐国,直至灵丘(今山东滕县)而回。

约在魏武侯九年(前387年)后,吴起遭幸臣王错(一说公叔痤,但被认为是误记)谗害,受到武侯的猜疑,于是离开魏国,向南投奔楚国。

楚悼王得到吴起后,任命他为北部重镇宛城的守,负责防御韩、魏。吴起积极巡视下辖县,悉心治理宛郡。一年后,悼王升授吴起为令尹。担任令尹后的吴起在楚国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措施有:

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

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

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

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

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

经过吴起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强大,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今江西南部)、苍梧郡(今湖南、广西)一带,加强了中原与岭南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同时巩固了楚国对所占的陈、蔡故地的统治(一说是为夺回被韩魏侵占的部分陈蔡之地;还有一说是陈蔡已复国,此举意在蚕食陈国和蔡国土地)。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