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战国七雄之赵国篇廉颇(第1页)

战国七雄之赵国篇廉颇(第1页)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中国战国末期赵国名将。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廉颇参与五国联军伐齐,击破齐军,取阳晋,拜为上卿。他曾因蔺相如位居己上,深感不服,后因蔺相如屡谦让退避而感悟,负荆请罪,二人遂为刎颈之交。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廉颇被派到长平抵御秦军,用坚壁固守之策,秦军劳而无功。后来赵孝成王中秦国所施的反间计,以赵括取代廉颇,终遭惨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廉颇与乐乘率军大破燕军,杀燕将栗腹,燕割五城请和。

以功封信平君,为假相国。赵悼襄王即位后,派乐乘接管廉颇兵权,廉颇大怒,驱逐乐乘,自己则投奔魏国,居于大梁,但不被重用。在秦国的军事压力下,赵悼襄王欲复用廉颇,廉颇也想回国效力。但赵悼襄王所派的使者受到廉颇仇人郭开的贿赂,使其以为廉颇衰老,遂不召其回国。廉颇后为楚将,最终于寿春悒悒而终。

廉颇作为赵国末期的主要军事将领,征战数十年,破齐败燕,守卫长平,战功卓着。后世有说法将廉颇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与蔺相如“将相和”的事迹,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赵惠文王在位前期,东方六国以齐国最为强盛,齐国与秦国各为东西方强国。赵惠文王十五年(前284年),名将乐毅同时担任燕、赵之相,联合秦、韩、魏,形成五国联军伐齐的姿态,大败齐军[1]。廉颇也参与了这场大规模的军事活动,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领赵军长驱深入齐国境内,攻取阳晋(今山东郓城西),威震诸侯。随后,廉颇班师回朝,官拜上卿(上卿为当时高级爵位)。

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赵国得到和氏璧,秦国提出愿以十五城换之,惠文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璧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其后秦伐赵,占领了石城。第二年,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杀了二万赵军。这时秦昭襄王欲与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盟言和,惠文王害怕,不愿前往。廉颇和蔺相如商量认为惠文王应该前往,以显示赵国的坚强和惠文王的果敢。惠文王与蔺相如同往,廉颇相送至边境,在与惠文王分别时说:“大王这次行期不过三十天,若三十天不还,请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

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惠文王的行色,同时由于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卑不亢的与秦王周旋,毫不示弱地回击了秦昭襄王施展的种种手段,不仅为赵国挽回了声誉,而且对秦昭襄王和群臣产生震慑。最终使得惠文王平安归来。明人钟惺评道:“绳池之会,相如从,廉颜守,可见二人在赵,缺一不可。已伏二人引车负荆之案。二人皆古大臣,颇以勇掩,相如以智掩耳。”

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廉颇向东攻打齐国,破其一军。

赵惠文王二十三年(前276年),赵将楼昌领兵进攻魏国的几邑(今河北大名),未能夺取。之后廉颇再次进攻,成功将其占领。

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年),廉颇伐魏,攻陷防陵(今河南安阳南二十里),筑城而还,随后又攻取了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四十三里)。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前270年),秦昭襄王不满惠文王违背盟约,派中更胡阳出兵进攻赵国重镇阏与(今山西和顺)。

惠文王闻讯后,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

廉颇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难以援救。”

惠文王又征询乐乘的意见,得到与廉颇一样的回答。最后,惠文王召赵奢前来,赵奢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勇者胜!”

惠文王便派赵奢领兵救援,大破秦军,史称阏与之战。阏与之战时,魏国的公子咎率锐卒屯驻安邑,威胁攻阏与的秦军。因此在兵败阏与之后,秦昭襄王转而发兵攻几(此时属魏),廉颇奉命领军救几,再破秦军。

赵惠文王三十三年(前266年),赵惠文王卒,其子赵孝成王立。

赵孝成王四年(前262年),秦国进攻韩地上党郡(郡治壶关,今山西长治东南)。上党的韩国守军孤立无援,太守冯亭便将上党献给了赵国。于是,秦赵之间围绕着争夺上党地区发生了战争。此时赵奢已死,蔺相如病重,执掌军事事务的只有廉颇。于是,孝成王在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四月命廉颇统帅赵军阻秦军于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

当时,秦军几次打败赵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今山西东南部部分地区),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正盛,而赵军长途跋涉而至,不仅兵力处于劣势,态势上也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四月,秦将王龁攻赵,赵国使廉颇为将,四月被秦军斥候斩杀裨将,六月被秦军斩杀两鄣四尉,面对这一情况,廉颇被迫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伺机攻敌的作战方针。

从七月开始,他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但是仍被王龁击败,被秦军斩杀两尉,西壁垒被秦军夺取。于是,廉颇改变策略,决定不与秦军交战,秦军夺取赵军阵地后数次挑战,廉颇总是避战不出。

秦国在战场上数战告捷,但由于廉颇兵败后避战不出,便使反间计,让孝成王相信秦国最担心、最害怕的是用赵括(赵奢之子)替代廉颇。孝成王求胜心切,终于中了反间计,认为廉颇怯战,强行罢廉颇职,用赵括为将。赵括代替了廉颇的职务后,完全改变了廉颇制定的战略部署,撤换了许多军官。秦昭襄王见赵国用赵括为将,便暗中派武安君白起率兵奔赴前线,统兵攻赵。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