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七宗爱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莺的行为,哪怕他是获益者,是主谋。

其二,他厌倦莺莺了。对于始乱终弃这一点,他与莺莺心知肚明。正像红娘所说,你既然喜欢小姐,怎么不去说媒?张生回道,说媒太慢,我等到那时,都被相思折磨死了。他不是不明白他这样做,将带给莺莺什么样的毁灭,可他做了,也不曾考虑如何收拾残局。

其三,他没有混出名堂前不够资格娶莺莺,但去了长安,便觉得应娶对自己更有帮助的女子,于是娶了出身名门的韦从。对某些男人来说,婚姻的意义不是成全爱情,而是扶持前程。

莺莺并没有挽救自己注定成灰的爱情,她知道自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她不该抱枕而去,以至再不能光明正大做人妻。但她没有露出恨意,甚至去信,叮嘱元稹好好生活,不用牵挂她。

这是一种悲凉的清醒,她愿赌服输,另嫁他人,终身不再见张生。她看着自己的爱情成了废墟,掩埋了这些,淡出了。倒是元稹还很无耻地追忆着,因为这个女子没有纠缠他,很安静地走开了。有一些类似于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态度。

无论是封建社会的唐朝,还是公元2003年的今天,同居对于女子始终弊大于利,除非一开始就不想要结果,否则,最好还是不要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与一个男子演绎现代版《西厢记》。

。。

芸娘的胸襟

将《浮生六记》译成英文版的林语堂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芸娘姓陈,夫君沈复,字三白。芸娘自幼丧父,擅女红,全家生计都凭她一双巧手。生性聪颖,自学诗文,亦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种句子来。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牙齿有微瑕,更有缠绵之态——沈复说的,估计是情人眼里的西施。

沈复是一个寒士,做过幕僚,经过商,会一些风花雪月的东西,写写诗,赏赏画,还有爱花癖。封建社会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真有什么伉俪情深,也属于瞎猫逮着死老鼠的侥幸,而且,就算一见钟情,也会有《孔雀东南飞》这样的惨剧。

芸娘因为女扮男装随夫君出游,失去了公婆的欢心,乃至于闹到分家——其实就是被逐出家门。好在夫妻感情甚笃,于苦中作乐,依然和和美美,竟然没有应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套路。

芸娘之所以为人称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她实在太大度了,也不知中了什么邪,绞尽脑汁想给沈复纳一个妾,而且要求还很高,美而有韵。

在两人生活水平只是温饱的情况下,芸娘竟主动考虑沈复的其他需求,纵然沈复谢绝,她依然微笑着物色。听闻名妓温冷香,便拉沈复去看,结果认为冷香已老,其女憨园正中她意,送了个翡翠钏给憨园。后来憨园给有权有势者夺去,芸娘便大病一场,最后,竟死了。

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强烈要求夫君纳妾的正室,而且她看上去极为真诚,即使没有钱,也宁缺勿滥。是对自己与沈复的感情太有信心,不怕失宠,还是因为太爱沈复,恨不得将天下最好的东西都拿来给他?无论是唐朝宁死不让丈夫纳妾的房玄龄的老婆,还是写下《白头吟》的卓文君——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译成口语就是你如果讨小老婆,我们就玩儿完。对比这些态度强硬的原配,再看温柔的芸娘,怎不叫男人怦然心动神往之?但芸娘始终是一个奇特的个案,或者说,她的爱已经超脱了男欢女爱的狭窄桎梏,到了那种你好我也好的高尚境界。

芸娘的情操其实是不真实的。爱,说到底不能与人分享。允许我阴暗地猜测一把,这类似于一种强迫症,我就是要找个比我好的女子,看看你会不会变心——仅仅是考验。

芸娘要替夫君纳妾,是一种姿态,还是确有其心,值得商榷。总之,男人还是不要对女人的胸襟抱有太多幻想。

不过如此

祝英台,东晋时上虞乡富家女,女扮男妆去杭州求学。路遇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携手做伴,在书院同居同宿,结下深厚情谊。

三年后,祝父催其归家,在送行路上,祝英台百般暗示,并假托九妹名义以身相许,叫梁山伯早日来提亲。但梁家贫穷,梁山伯迟迟未来。祝英台由父母做主,许配给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等梁山伯做了鄞令,再来祝家问及九妹一事,方知九妹即同窗共读三年整的祝英台。两人楼台相会,为时晚矣。悲伤之余,订下了生不能同衾,死当同穴的重誓。

梁山伯后悔莫及,以至于一病不起,郁郁而终,葬于清道山下。第二年,英台出嫁,特意绕道经过梁山伯墓前。一时间,风雨大作,英台在墓前失声恸哭,坟墓忽然开裂,穿着嫁衣的祝英台纵身一跃,跳进墓穴。后来,墓前就有翩翩蝴蝶飞了。

梁祝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凄美的爱情故事,因为不是墓穴阴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带着凛冽之气结束,而是两人化了蝶,象征着高尚的爱情挣脱封建牢笼,以另外的方法获得自由,双宿双飞去。这个开放式的尾巴使整个故事变得抒情而唯美,无限开拓了想像空间。

这个故事也是独一无二的,它率先化了蝶,别的爱情故事就不好照搬照抄也化作什么了。像李碧华说的,更多的爱情,不过是化了蟑螂苍蝇,不提也罢。

整个梁祝的故事,其实是祝英台一人在独撑,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烘托作用。要么是祝英台演技太好,要么是梁山伯实在迟钝。三年来,对于祝英台的性别,梁山伯从不怀疑。十八里相送时,祝英台的种种借物喻人,都像是对牛弹琴,搞不好,梁山伯还以为祝英台有断袖之癖。

梁祝是喜剧的开端,悲剧的收场,而过程中,相互蹉跎了五年:祝英台隐瞒性别三年,梁山伯让祝英台在家里痴等两年。那么久,花都谢了,心都灰了,黄花菜都凉了。

其实马文才也很委屈,他连面都没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进了别人的坟墓,叫他怎么不郁闷?

梁祝这样的悲剧是肯定不会再有了。现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学的,工作的,就算婚嫁,也没有封建主义这座大山压着,而父母的权威也沦落为参考意见。可我们这些祝英台真的如愿以偿嫁给了梁山伯,却苍凉地发现,其实梁兄不过如此。

txt小说上传分享

燕子楼的悲剧

关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帅张纳为妾。白居易远游徐州,张设宴款待他。席间,还让宠妾关盼盼歌舞助兴。白居易大为赞赏关盼盼的才艺,写下了“醉娇胜不得,风牡丹花”的诗句。

两年后,张病逝,姬妾们作猢狲散,只有关盼盼难忘恩情,移居旧宅燕子楼,矢志守节,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晃,十年过去了。

白居易听闻了关盼盼守节一事,认为她既已坚持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贞节烈妇的名声,成就千古美谈呢?于是提笔做诗,托人转交关盼盼——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关盼盼看到这首诗,立刻大哭一场。她之所以不死,是惟恐别人误会张自私,让爱妾殉身,辱没了张的名声,所以苟延残喘,偷生了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诗作讽,逼她殉夫,怎不悲愤?性情贞烈的关盼盼在十天后绝食身亡。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