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的彩版,版式更时尚、更靓了,跟画儿一样。”(《北京晚报》2000年11月1日)他到别的城市,也看所在城市的日报和晚报,了解该地区的各种信息。

陈逸飞关注服饰文化,自己穿的是名牌,后来又经营服饰产业,便坚持阅读各种服饰杂志。《世界时装之苑》就是他常读的杂志。“《ELLE》杂志我非常喜欢,它的确是美的传播者,我几乎每期都买,不在国内时,我就让我的司机买。希望我们今后有更多的机会交流。”(晓戎:《大画家的平常心》,《世界时装之苑》1997年第3期)正是这种广泛的报刊阅读,补充了陈逸飞的信息量,使他始终处于文化的前沿,时尚的巅峰。

传媒时代,媒体离不开文化人,文化人也离不开媒体;媒体离开文化人就缺乏文化的含量和厚度,文化人离开媒体就不能及时收集信息。有人说陈逸飞赢在炒作,是个成功的“炒家”。陈逸飞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文化人与媒体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利的关系,互动的关系。

陈逸飞较早就有办杂志的设想,他说:“我在五六年前就想做杂志,一方面是关注,一方面是觉得国内杂志在某些方面可以改善。这次想做本视觉杂志,能够做到与一般的时尚杂志稍有不同,这有意义的杂志需要几个方面:更多的信息量、新的信息量、可收藏。希望这本杂志像一个课本,可以普及美学教育。”(曾光明:《陈逸飞还是个浪漫的人》,《南方都市报》2002年1月7日)从阅读别人办的杂志,从跟有关杂志有很多合作,到自己办杂志,让别人观赏自己办的杂志,从买方变成了卖方,这是一个身份的转变,一个角色的转换。

媒体创新

于是,陈逸飞开始动手办杂志了。

2001年9月29日,《青年视觉》杂志创刊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新天地逸飞之家举行。

2002年8月,Tatlet杂志创刊。

《青年视觉》这份时尚杂志,被认为是中国最厚的一本杂志,达416页。杂志采用全彩色印刷和国际流行的超大型开本(230ⅹ300mm),创刊号一面世就为读者所关注。除了杂志的时尚和大气吸引读者的目光,还因为主持这个杂志的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这本杂志尽管定价30元人民币,但市场反应很好,批发商们订货热情很高。

陈逸飞亲自到一些大城市去推介他心爱的《青年视觉》杂志。“画家陈逸飞携带他策划并创办的时尚杂志《青年视觉》来到香港推介。这是内地时尚书刊首次进军香港。”(《北京晚报》2002年2月1日)从这一点看,陈逸飞高于很多艺术家的地方,是他不仅能创作艺术作品,还能将艺术品运作到市场。

大忙人陈逸飞作为《青年视觉》杂志的总策划,很多人都问他,能有多少时间参与具体的工作。陈逸飞认为投入具体时间的多少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重要的是能否给杂志一个好的办刊理念。“就像其他新项目一样,我会给概念和细节。《青年视觉》这本杂志的栏目设置,每一期用设计来演绎一个城市,这都是我提出来的。第一期、第二期,可能有读者冲着我的名字买,但接下来如果内容疲软,读者也不会接受。”(《北京晚报》2003年4月10日)陈逸飞连每一期的封面设计、每一期的对话栏目都要提设想,并亲自审定,不满意就要重新弄。

《青年视觉》杂志是逸飞公司借用中国青年出版社旗下刊号出版发行的杂志,2003年5月逸飞公司从《青年视觉》分离出来,独立创办《东方视觉》杂志,而《青年视觉》仍然单独存在。

《东方视觉》从《青年视觉》分离出来的时候,发生了一点不愉快。当时采写的一篇报道称:上周末《青年视觉》的主编赵滨曾在媒体上公开指责陈逸飞窃取杂志社资料,另起炉灶办《东方视觉》,可陈对此事采取“冷处理”。“我经历过太多事情,赵滨这么诋毁我,我都不出来回应,因为我还稳得住。现在随便他怎么说,你们不用理他,等这段时间忙过了我会主动去找他。”最后,陈逸飞还很关心地问:“你觉得《东方视觉》怎么样?内容是不是比以前的《青年视觉》好看些?”(###:《陈逸飞:过段时间再“算账”》,《南国早报》2003年6月18日)。可能双方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分歧。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一章 视觉书刊的实验(2)

同样是视觉平面媒体,杂志和图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陈逸飞在继续实验杂志的同时,又进入图书领域。2004年3月1日下午,“逸飞视觉”丛书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大宴会厅举行记者招待会。陈逸飞主编的“逸飞视觉”丛书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的显著特点是充满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丛书在包装上狠下功夫,装帧形式独特新颖。

陈逸飞在招待会上的发言中说:“我们试图要构筑一个有质量、时尚的视觉文化,质量感的平台。因为名字就叫做‘逸飞视觉’,我说逸飞这两个字不一定就是陈逸飞,还有好多品牌都是逸飞,只是一个牌子,我们希望能够构筑这么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我们的视觉产业的建设,这是我的愿望。所以我常常说,我说我最高兴的是我在做的过程中间,跟那么多的各行各业的朋友,特别是跟年轻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做。所以在这里我们开记者招待会的时候就会想起我们一支年轻的设计师,包括编辑队伍,我们有很好的一支团队,但这个团队总是一个小团队。希望能跟更大的社会力量资源结合起来,能够达到一个视觉产业发展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视觉产业并不是饭后余兴,我现在试着跟很多领导、朋友交谈的时候,有些朋友理解,有些朋友会觉得我们没钱,这个等我们有钱了再来做。我说这个视觉产业是没有钱能够生钱的产业,全社会要去重视它。”从这里可以看到陈逸飞办刊的平和心态和开阔视野。

对杂志和图书的实验,陈逸飞有所体会。邢宇皓曾这样问陈逸飞:“同样是在‘大视觉’的范围内,涉足图书出版领域有何不同?”陈逸飞说:“和绘画、服装、影视相比,我觉得,书籍具有更强的教育功能。我们之所以把‘逸飞视觉’做成杂志和图书的结合——既有杂志的时效性、资讯性,又能有书籍的品质和收藏性——就是希望它能最大限度地起到视觉养育教科书的作用。我觉得,我们今天最缺乏的,是美学的普及教育。只有美育普及了,谈论我们的城市建筑、我们的衣着、我们的电影才有可能。同时,书籍拥有最多的受众,我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引起人们对视觉环境的关注。美育是一个长期熏陶的过程。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我认为,视觉环境就像是一所人生的学校,它甚至会对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有决定性的影响。”(邢宇皓:《中国需要视觉产业——访“视觉艺术工作者”陈逸飞》,《光明日报》2004年4月19日)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二章 女人美在画中(1)

(1992年—2005年)

陈逸飞希望生活中的女人都像他画中的女人那么美丽优雅。他画过很多动人的女性,他拍电影以女性为主角,他的服饰产业也着力打造女性品牌,后来又组建了令人羡慕的模特群体。他的艺术创作,他的视觉产业,女性都占着绝大的比重。

很多年前,陈逸飞有过一次幸福的婚姻,很多年后,他又有过一次幸福的婚姻。生活中,他有很多漂亮的女性朋友,很多人说陈逸飞有女人缘。

对于女人,对于女性文化,陈逸飞有很多独到的见地。

现在来看看陈逸飞他心中的女人,身边的女人,画里的女人。

心中女人

也许是母亲对他的人生和艺术产生了过于重大的影响,陈逸飞对女性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特别的情怀,也对女性寄予一种愿其美丽而高贵的期望。

记:你画了很多优美的女性形象,能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女性最令你倾倒?

陈:画了许多女性题材,最喜欢的女性气质是典雅、贵气。

记:能否具体举例说清楚一点?比如像哪个明星之类,让读者可以稍微想象一下。

陈:这比较难。我不会说,一定要说的话(笑),徐帆是不错的,气度、演技都好。

(素素:《文化贵族——陈逸飞》,《新现代画报》1997年6月号)

典雅、贵气,是他心中的女性标准。

在陈逸飞的心目中,有最喜欢的女人,也有最讨厌的女人。

记:您画中的仕女就是您理想中的美女,是吗?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