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明左道 > 第37部分(第1页)

第37部分(第1页)

什么时候能下一场雨缓解灾情,就是更是难说得很了。唉,这事难办得很,你且帮我想想法子。”

李三思道:“你能动用的粮米轻易不要动,要留着到十万火急,不得已之时再应急。我想法子让县里的富户出点血,由他们开设粥棚,也省得由官府出人力和工费。”他心里的想法却是,就算是官府出粮米,也该交由民间办才好。官办慈善总是没民办的靠谱儿,在哪朝哪代也应该都一样。

冯县令却对这个主意不怎么有兴趣,无精打采地道:“遇有灾年就找富户设粥棚赈济灾民,这是老法子了。不过,也就是聊胜于无,意思意思。县里数得上号的富户就那么几个,越是灾年粮价越贵,有粮的富户就越是舍不得。愿意行善出粮的人往往没那么富实,没多少粮食可出;出得起粮食的都是吝啬人家,又不肯出。这叫一个难办呐。至于县中囤粮最多的郑伯爵府,那是想都不用想。郑府的粮栈粮行不趁机坐地起价,大发不义之财那就谢天谢地了。”

李三思笑道:“那就劳大人亲自往那些肯出粮好说话的富户家中拜访一趟,人家瞧着大人亲自出面,多少总会多给几石粮食。君为其易,我任其难。至于那些富得冒油的铁公鸡,就交由我来对付。这次我就豁出去了,就算坑蒙拐骗,也非得石头里榨出油来不可。”

就这么说定之后,李三思向冯县令请教后得知,县中除郑伯爵府外,另有三家富户最为富实但也最吝啬,称他们为铁公鸡到也并不为过。他哈哈大笑数声,说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对付这三家去。”

冯县令深知李三思好出怪招儿,有点不放心,就嘱咐道:“你可别胡来。石头里是出不了油的,能求得多少是多少。”

李三思笑着应了,心中却想:“你少见多怪。石头里怎么就出不了油?那叫石油!”他向来行事不拘陈规,好剑走偏锋,又百无禁忌。在他看来,只要不硬来,那就都不是胡来。

=============================分隔线=============================

求收藏、推荐。

第七十七章 坑蒙不成就拐骗

他叫上曾大宝随行,先去第一家丁家。

路上,曾大宝给他介绍丁家的情况。说来也晦气,这丁家老爷一个月前过世了。丁家老爷原本是一个跑单帮的小私盐贩子,从二十岁上就挑着盐担在乡间走卖谋生。当时实现“盐引”制,盐商官发的“盐引”可在指定地区贩卖指定数额的食盐。有官盐自然就私盐。丁家老爷就是贩的私盐。利润丰厚。年青时人称“丁担子”,做了财主也只是升级为“丁担爷”,本名大号却是渐渐无人记得了。

这位丁担爷自幼吃苦耐劳,脑子活络,做卖买也精明,也就积攒下了不少银两。他吃穿用度又都特别省俭,贩盐的获利又高,挣得的银两有一分就拿去买一分的田地,置一分的产业,渐渐也就攒下一份大家业,是这县城里数得上号的富户。有了家底,丁家老爷也闲不住,两三年前也还在四处跑着买卖。直到突然染上沉疴,熬到今年就病殁了。如今当家的是他的独子丁少爷。这丁少爷却是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又是个大孝子,老爹俭朴节省的性子多少也是承继了一些。因此,也就不大容易从他那儿榨出油来。

到了丁府,李三思送上拜贴,请仆人通传。见是县太爷的幕宾亲自到访,丁少爷也不敢怠慢,亲身出迎。这丁少爷年纪不大,约摸二十多岁,模样清瘦,身着一身素白长衫,举动稍显拘谨,朝李三思拱手道:“小弟居丧不便,礼节不周,请李先生海涵。”

李三思客气几句,随着他进门。过大院之后是中堂,堂上奠帐未除,神案上供着一个牌位。牌位上写着:“故显考丁公讳绩之灵位”。李三思想着丁担爷算是长辈,便在灵行跪倒,行了个礼。丁少爷却也与他并肩陪跪。李三思依礼上香完毕,丁少爷原本拘谨的面容上显露出感激之色,甚是客气地道:“李先生真是知礼的有心之人。就请这边奉茶。”

随后,他引着李三思拐入后堂,路过一间空着的偏厅时,停了一步,礼数周全地解释道:“这里原是家父会见贵客的所在。家父仙逝之后,小弟睹物思人,便将这间屋子依家父在时的模样空置了起来。因着这个缘故,也就不好请李先生在此处奉茶。绝非是怠慢之意,到请见谅。且随小弟至书房稍坐。”

李三思听他这么说,也就停下来看了一看,嘴里随意文绉绉地客套道:“公子孝思不绝,毕现于一物一器。此情此心,着实令人敬佩不已。”他就这么一边扯淡,一边迅速往那偏厅里瞥了几眼。只见厅中该当主人坐的地方是一张木质太师椅,椅面上垫着好几块厚厚的垫子,椅背的顶端也绑着一个垫子。椅子左手边有一个茶几,上面放着一套茶碗。太师椅背后是一个木雕的五马奔野屏风,墙上挂着一幅奔马图,茶几上摆着一具马踏飞燕铜雕。

两人到了书房,分宾主坐定。丁少爷正想启齿动问李三思前来拜访有何要事,突然一阵过窗风从外面吹入房内,卷起书桌上的一叠纸张满屋乱飞,其中一张纸正好扑面打在李三思的头上。丁少爷连声告罪,起身就要过来替他拿下这张纸。李三思顺手抄起这张纸瞥了一眼,纸上是端整文秀的楷体写着宋代邵雍的诗句:“青云路稳无功上,翠竹丛疏有分闲。犹许艳花酬素志,更将佳酒发酡颜。”略有蹊跷的是,首句“无功”二字的最后一笔都缺省去了。

李三思略一思索,便已想明其中道理,心中暗道:“李爷我可真是福将。哈哈。”脸上却假作欣喜惊羡之色,说道:“公子好字体,好笔法!这张诗稿就赠与我如何?”也不待丁少爷答话,便假作迫不及待地将这张纸揣入怀中。

丁少爷一怔,随即口中不住谦逊,脸上却难掩喜色。李三思趁机狠狠地拍了一阵马屁,夸赞丁少爷孝行无双、人品高尚、德行深厚、神姿俊秀、才高八斗、文章灵秀等等。他想着越是多夸一句,说不定就能得多得一石米,多救济几个灾民。因此,他几乎是搜肠刮肚的将能想到的形容词都厚着脸皮以十分诚恳的表情说了出来,直说得这位丁少爷再无半分矜持和拘谨,脸上是笑开了一朵花。

就这么狠拍完马屁之后,李三思这才说明来意。丁少爷听了,不由得脸现难色,踌躇半晌,才道:“赈济灾民原是济世恤贫的大善举,小弟怎敢推搪?当然会竭尽其能。只是我府中囤粮不多,小弟只能量力而为,就认捐十石米粮罢。”

一见他只认捐十石,李三思不禁心生愠意,肚中暗骂:“你这小吝啬鬼,尽学着你那盐贩子老爹的。李爷我又给你老爹磕头,又拼了命的拍你马屁,这就才值十石粮食?说不得,李爷我要出绝招了。”他心中暗暗生气,双手却作了一个深揖,客气地道:“我就先替灾民谢谢丁公子的惠赐了。告辞。”

丁少爷起身相送。两人再次经过布置着灵位和奠帐的中堂前面时,李三思装作不经意地往里瞥了一眼,突然停步,脸露惊讶之色,问道:“敢问丁公子,令尊的名讳可是单名一个‘绩’字?表字叫作‘无功’?”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