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盗墓笔记8全本 > 第12部分(第1页)

第12部分(第1页)

大的工程,是很困难的。

但等他们在山中探索之后,就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惊讶的问题,他们这里的山上的植被,非常奇怪。

特别是羊角山附近的植被,和其他地方的植被都不一样,尤其是树的种类,那地方的树木,全部都是非常好的木结构中的材料。

我听到这里,心中咯噔了一声,已经意识到了他的意思,我道:“我听说,羊角山附近在明朝的时候曾经发生过大火。”

“对。”鬼影人冷冷的说道,“这是他们计划好的。”

张家古楼的祖先,早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张家要被移葬到这座山里,所以他们在明代的时候焚烧了这里的山林,种下了几百年后可以使用的木材。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到底是多可怕的家族才会进行以百年为单位的计划。

“这些木材种下之后,经过了几百年的成长,长在了羊角山附近的整片山里,工匠进来之后,就地取材,你会发现这里的灌木非常多,这是因为他们砍伐树木的时候非常小心,在树与树之间平均地砍伐。”

但即使所有的数目全部可以就地取材,要运入地下的溶洞,也几乎是个不可能的任务。

因为这种大型的建筑,需要整根的木梁,这种巨大的木材是不可能通过那么细的溶洞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利用地下河,这样把木材往水里一丢,就能流到洞里。但这样的条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们在这里到处寻找地下水系,而这里地势太高,属于整个广西山海拔最高的部分,根本不能找到地下河。

“你绝对想不到张家是怎么把这些木材运下去的。”鬼影人就说,“就在这块山岩的下面,有一个垂直的深洞,从顶部几乎垂直地达到下面。”

“盗洞技巧。”我道。

鬼影人点头,“鬼斧神工。问题是,这个洞是怎么挖的,即使人非常多,要挖这样的洞,在那个年代也要很多很多年。

所有的木材全都是从这个洞里吊入到地下洞中。而且,他们还在这里的山体缝隙中,找到了很多奇怪的铁器,这些铁器都好像是一把把非常长的调羹一样,把山上很多的雨水引入到这些缝隙里,我们认为这是为了加速山体内部溶洞的溶解,这也是在明朝时候就设立的措施。我们在那个洞的洞口附近,也找到了同样的铁器的痕迹,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摇头,他道:“这个洞是被上千年的雨水冲刷出来的,他们在洞口设置了一个铜球,做了一个机关,敲掉了表面的岩石之后,里面全部是容易溶解的石灰岩,铜球重量非常重,当雨水被这些机关集中冲刷在这个洞里,下面的岩石就会分解脆化,铜球本身的重量会把石头整片压碎,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铜球不断地往下沉,终于打穿了这个穹顶。”

当你想在一千年之后,在某个山上打一个洞,而你有一千年的时间,很多事情其实对你来说是很容易的。

我听着身上的寒意越来越甚。这事情可能吗?我的第一感觉是太悬了,但我知道的知识告诉我,这是绝对可能的,甚至,时间都不用这么久。如果水流持续稳定,并且含有某些特定的化学物质,滴穿一块石头可能只需要几年时间。这也是很多地方山体滑坡频发的原因。

我就是在一个泥石流坡下醒过来的,这里的植被很多,泥石流按道理不会那么大规模,显然这里的岩石中本来缝隙就很多,这个前提是成立的。这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为什么会有人有这样的念头。

我们想了解的,那是怎么样的一批人,他们到底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这种可怕的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我相信他们肯定不会只找这么一个地方,因为一千年的设计,中间的变故太多,这个地方可能是他们选定的场所其中的一个。”鬼影说道:“在广西这样的地方并不少,不过,能够最后逃过旅游和各种工业发展,在几年后还是蛮荒之地的,很可能只有这里的三万大山的腹地。”

“这些你们都论证了吗?”我问道,大学里教的,很多事情靠推测是不可行的。鬼影人只道:“不需要,你听我说完就会信了。”

“我们基本上所有的判断,都可以还原事实,但这个解释到了这里,就有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鬼影人拍了拍边上的岩石,“这块石头,是怎么压到山顶上取得?我们对这块石头做了很多的研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真相。进而,我就发现了这座山的真相。”他道,“现在你们看好了,我让你们看看,这座山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会说,他们进了楼就已经是死了。”

“以前,这里的当地人把这些石头里的影子叫密洛陀。”鬼影人说道,“我们一直以为,他们的意思是这些石头里的东西就是密洛陀,然而后来经过对古籍的考证,我们发现错了。密洛陀指的不是这些东西,密洛陀在瑶族的语言里,是老祖母的意思。他们指的密洛陀是这里整座的大山。”

“山?”我附和道。

“山是老祖母,这些影子是老祖母生出来的子女,我们到达这里的时候,瑶民还未完全开化,他们对于自己文化中禁忌的部分,还是相当重视的。当时我们考察的时候就发现,这里一些最出色的成年猎人,成年后身上都会纹上一种奇怪的纹身,纹身的图案,是一只类似麒麟的动物。我们在前期对这种行为做了很深的反推,通过他们对于纹身演变和一些传说,我们发现这个纹身的来历有两个很关键的点。”

第一个点是来自汉族的纹身师傅,在他们的传说中,老人记得有人说过,他们一开始的纹身不是这个样子的,不论是纹身的技术,还是纹身的形状,都非常简单原始。后来来了一个汉族的纹身师傅,在这里慢慢地教授,纹身最后才变成了这个样子。

这个汉族的纹身师傅是何时来到巴乃的,根据他们的推测,应该是在明清时期。关于他的信息非常少,只有一个传说提到他是避罪而来,也无法考证。不过这不重要,我们首先知道了一个信息,就是在几百年内,这个纹身被一个汉人改进过。

那么,之前的纹身是什么样子的,没有人知道。不过,非常走运的是,在他们接下来的调查中,在其他的瑶寨里,得到了一些旁证的信息。

传说巴乃猎人纹这个纹身,是有区域限制的。据传,只有羊角山深处,在那片区域打猎的猎人,才需要被纹上纹身。似乎是羊角山这个地方,在古巴乃人的心中,和其他地方是不同的。

第二,那么纹这个纹身有什么意义?

难道是辟邪吗?他们的民俗专家否定了这一说法。因为如果是辟邪的图案,村子里应该有文化传承下来,但是问他们他们谁也不知道纹身的用处,只说是习俗,而且,辟邪的图案是不可以被改动的,如果有汉族的师傅修改了图案,那简直就是堪比灭族的大事。这师傅不被扒了皮绷鼓就不错了。

考据过程中又发生了非常多的曲折,当时那一代的考据工作十分厉害,一方面前一代真正的大师都还在世,要问总有些线索,二来各种老资料比现在的留存要稍微好些,所以他们最后还是发现了原因。

那个纹身,是一张非常精密的地形图,当然不是现在意义上的,而是古瑶民在那片土地上经历无数次的尝试、危险之后,找出的在那片领域里最安全的狩猎道路,这条道路十分的复杂,在没有地图和文字的时代,古瑶民将其纹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时的纹身只是为了简单地记录路线,后来因为战乱等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纹身的初衷被忘却了,变成了一个没有缘由的习俗。到了明清的时候,一个跳入瑶寨的汉人,身怀着纹身的技艺,对这些粗陋的图案进行了改良,最后变成了现在这样的纹身。

“所以说,巴乃猎人身上的纹身图案,其实就是瑶国古道的路线。”我想起了闷油瓶的纹身,暂时还无法想太细,但是我知道这个鬼影人说的应该是对的。我们也发现过。

“后来我们进入了羊角山一带,慢慢就产生了一个疑惑。”他道,“为什么要把路线纹在身上,难道用脑子记不住吗?或者说,如果这里的山路复杂诡秘到这种程度的话,不要进去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进去?如果说有一个铁矿,身处的地方非常难以进入,采出一公斤的铁要花费一公斤的黄金,那为什么还要去开采?”

“真的那么复杂?”我有点记不清楚闷油瓶纹身的细节,不过我确实有印象,那纹身是相当复杂的。

“复杂,复杂到人不可能用头脑或者本能记住,如果不是靠纹身的地图,走不到路程的三分之一必然会放弃,那路太难走了。”鬼影人道,“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不用那张纹身就能走完那条路的人,现在只有我一个。”

他们当时尝试根据这张纹身,找到这条古道的终点,因为他们发现,这条古道并没有狩猎的价值,那显然,古瑶民花了那么大的精力,打通了这条古瑶道,肯定是为了更加重要的东西。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