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都市兽医奇遇记 > 第14部分(第1页)

第14部分(第1页)

上红成个大苹果。 txt小说上传分享

(59)

题:随行就市,灵活经营,何忌挂羊头卖狗肉;能学善用,精心管理,正好借母鸡孵凤凰。远嫁他乡;遭遇不幸,殚精竭虑度时日;初来外地,得到关心,投桃报李感恩情。

天还没亮,陈山就起了床,刷了牙,洗过脸,刮净了胡须,穿上新衣服,提上装了自己日用品和衣物的提包,拧开房门。朱清早就起来了,她怕陈山还在睡觉,没惊动陈山,只是打开了大门,就着黎明的曙光,一边等着陈山,一边独自拖扫地面。把陈山送出门外,她自己也推上自行车,带好大门,出去买菜。两个人走的方向不同,不一会儿便分了手。

从南经西往北,转了四趟公交车,中间趁空儿吃了早点,快到中午时分,陈山终于到了那个“流浪狗收养场”所在的停车站,下了车。场子坐落在山脚下的一个村子旁,离公路只有百余米远。陈山先看那座山,坡度平缓,山体并不高,比自己家里的山头要低得多,也不很宽,根本谈不上气派,但因为沾了靠近京城的光,加上山上树木保护得好,一片葱茏茂盛,峡谷中有一条小小的溪沟,涓涓的溪流沿沟而下,半山腰还有一座庙宇,幽雅肃静,与市区拥挤喧嚣的气氛截然不同,便也算得上是一个旅游景点和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于是有了点名气。公路弯弯曲曲向小庙方向延伸,看站牌子上离小庙仍有三站地路程。再看村子,四、五十座房子,大门朝向不很一致,大部分都是一层的平房,而且几乎都带了院子,少数有两层的碉楼,形式上属于上一个时代以前当地农村的建筑,与市区的风貌自然很不协调。眼光越过村落再往远几公里处,很显眼的是一大片建筑工地,有十多座耸入云天的吊塔正在上下左右缓慢地转动,把那些建筑材料一拨又一拨地送上高处,就象是一些大画师挥舞着画笔在宽阔的幕布上描画着,那些高高矗立的摩天大楼就这样被一笔一笔地描摹出来了。陈山联想到在另外工地上的侄子和那些工友,又记起小时候唱的那首“咱们工人有力量”歌词中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盖起了高楼大厦……”,心里便揣测那登上吊塔和楼顶施工的人,肯定就是带着那股豪迈的情怀。

陈山按照电话里说的方向,走下公路,沿着小径,来到位于村庄最外角的果树地里的一座独立的大院落跟前。这座院落占地足有三亩多,相当于五、六户人家的院子那么宽。院子的围墙是用崭新的红粘土砖砌成,有近两米高,厚度是一整块砖的长度二十几公分,隔几米还有一个双倍厚的墩,很稳实。陈山站在钢筋焊的格子大门前,仔细看了看,找不着有什么牌子,而铁门从里边上了锁,显然里面有人,于是就朝里面喊道:“喂,桂老师在吗?”

透过格子,陈山看到,有一个人从一栋很长的房子里走了出来,是个女的,短头发已经花白,身材有一些发胖,走路带着方型步伐,也很精神,快步来到大门前。陈山隔着门问道:“请问,您就是桂老师吗?”

“我是,你好!你就是昨晚上打电话的那个兽医陈大夫?”她微笑着回答后,很和气地看着陈山,反问着,一边就开了门。陈山看见她的脸色很红润,眼角少有皱纹,但年纪也就与自己不差上下,从容貌和气质上看,属于知识分子类型,但又带着些干练劲,丝毫不显露文弱无力。

(60)

陈山进了院子,两人站着,互相谈了些话。听说陈山一直在干着技术活,对狗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都不外行,又没有脱离过体力劳动,粗活儿也能干,家里生活比较贫困,没有牵挂,桂老师很高兴。她要让陈山到办公室去坐一会儿,陈山说不累,请她先把工作、生活等事情交代一下,说一说对他有些什么要求,以便让自己掂量能不能干好。桂老师立即说行,带着陈山,一边走一边介绍起来。

从靠近院门开始,依次并排着装有固定电话的办公室;两间摆了床铺的值班室,其中一张单人床上还放好了新被褥,床头边放了一个大半新的衣柜;使用煤气作燃料的厨房里,碗筷柜子煤气罐煤气灶电饭锅等炊具一应俱全,连食盐食油酱醋什么的都准备好了;再后面是堆放饲料用品的储藏室,还没有放饲料,有一些狗食盆和饮水器堆在角落,另有一只大柜子里面放了些药品、针具,看来这里还兼作药房。这几间都很小,占的地方不到整个院子的十分之一。余下的就是四栋长长的房子,全部是大跨架结构双列式狗舍。走进中间的通道,两边是砖砌的各自分开的小饲养间,各有一扇小钢筋铁门进出,每间一米多宽,两米来长,有一个小洞通到外边单独的露天运动场,以备小狗可以里外自由活动。隔墙有一米多高,小狗无法攀越,地上则用水泥抹了面,从里向外呈一定的坡度倾斜,排除的污水尿液能够很方便地就流进了外面的小沟。陈山算了算这些小间,总共有两百多间。就是说,如果这些狗栏都养满的话,好养两百条以上数目的狗了。院子的最里角,有男女分开的两间厕所。

桂老师对陈山说,你的任务,第一是饲养。一般的成年狗,每天两餐,将外头收来的屠宰场的鸡鸭牛羊下水在厨房煮熟剁烂,再和上玉米棒子面粉煮糊,适当添加一些从酒店饭馆收来的挑剔好的肉菜当盐油,掌握每只狗的食量,喂它个七、八分饱。要记住,不要喂得太多,‘狗不知饱,人不知好’,你喂得多它吃得多,有些狗会撑坏;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会饿瘦。病狗、怀孕母狗、断奶前后的小仔狗,需要一日多餐,少喂勤添。每一条狗的体质、运动量、消化吸收能力、营养需要等生理状况都不同,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不仅如此,饲养的过程,还是一个观察、了解、分析、总结的过程,对饲养管理的效果进行检验、对许多疾病苗头进行及时掌握处理的过程。另外,对于用来繁殖的种狗,必须详细准确地记录下配种和予产日期,做好接生工作,还要记录下分娩状态、产仔数、仔狗的死活和健康与否以及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等情况,这是选种选育的需要。她已经准备了一些表格,按上面的要求认真填写就是了。当然,饲养管理也包括每天的打扫环境卫生、狗体的梳理清洗工作。第二,是防疫治病,包括驱虫、免疫、治疗、阉割,这就不用多说了,干兽医的人是功夫手下熟。第三,是安全保卫。狗场的安全保卫很重要,这主要是以后这里会有一些名贵狗,除此而外,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我们狗场来说,信息保密是重中之重。市区的运货车只能夜里限时通行,这一点与我们的要求不谋而合。从把第一批狗运进来起,饲料用品还有狗的调运都在晚上,院子的大门必须时刻紧锁,不是她亲自打招呼,任何外人不准入内,你自己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要随便外出。这个理由很好说,狗场卫生防疫事关重大,不敢掉以轻心,任何环节上的纰漏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里面的情况,比如狗的品种、数量、进出,都得按她教给的说法去说。末了她问道:“你明白我说的意思吗?”

(61)

()好看的txt电子书

陈山“哦”了一声,点了点头说:“我明白。”其实,他对桂老师说的最后的那部分话倒一点也没弄明白。他心里只想到,这里不就是一个“流浪狗收养场”吗,哪里真的会有什么大不了的机密可言?他心里只装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还没有理解的事情肯定就不那么注意。他非常佩服地问道:“桂老师,听你说起饲养管理来一大套一大套的,您是学这一行的吗?”

桂老师笑笑说:“我不是学这一行的,我是学汉语言文学的,不过在考察论证这个项目——不是这个项目,是这件事——的时候,向内行和书本请教了不少,有了一些笼统的概念而已。专家说养动物,防疫治疗不是什么大事,饲养管理才是关键,是基本功,我想是对的。他们还说狗的品种多,那个专业术语叫做‘性状’的,包括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是吧?它们的遗传规律特别复杂,科学界目前还远远没有搞清楚,谁在这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希望搞出辉煌的成果。我希望你能胜任这里的工作,能够担当全面的重任,省得我到外面去请顾问。你要是在我们这里好好地干下去,真正是大有前途的。”

“人呢,这里合共有几个人?”陈山问。

桂老师告诉说,目前狗不多,在她家里养着,她自己就兼带着就喂下来了,所以搬过来后这里暂时也只有你一个人,随着狗群扩大,工作量增加,过些天就会招收人手,这普通劳动力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了。到正规劳务市场或者地摊上,出四、五百块钱一个月,随时就可以去挑尽好的来。你要是有亲戚朋友,在外面没找上活儿的,人又合适,也可以介绍一两个来,我可以照顾一下优先考虑聘用。

陈山听了禁不住心头发热。他想起家里村子上就有两个小男孩,那么机灵可爱的孩子,十三、四岁年纪,因为家境困难,只勉强读了初中,再读不起书了,架子还没长大,到外边四处找工打,大的建筑工地不要,去年在外边给私人老板的煤洞干活,一整年只带回去不到一千块钱,人因为累乏加上营养不良,又黄又瘦简直成了皮包骨,起一阵微风都会被吹倒的样子,父母见了忍不住抱住痛哭。要是能带到这里来,自己费点心,帮助照应指点辅导一下,体力负担不太重,还能吃饱饭,长好身体,凭他们的天赋,说不定可以学一门技术,那是多么积福积德的好事情啊!

陈山拉回思绪,问道:“这里现在还一条狗也没有,狗什么时候来?”

桂老师说:“狗嘛,已经有了二、三十只,原来在这里养着,开始搞基建时,就搬到我自己住的房屋里去了。现在我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边的狗早就急于搬过来,这边房舍已经建好,就只等一个象你这样的人了。你如果能定下来在我这里干,我今天晚上就把饲料和狗都搬来。还有一件事得商量妥了,就是关于你的工资待遇,不知你有什么样的要求?”

陈山说:“我想除了吃用外,基本工资每月六百块是不该少的,你看怎么样?”陈山现在不象第一次,心里有点底,参照在金萍那里的标准,估算着自己要得不高。

“我认为可以,”桂老师当即答应了下来,并补充说:“除开基本工资,还应当有奖金,或叫浮动工资,根据我的经济情况和你的工作效益,我不会让你吃亏的。那就这样吧,我们说了这么久,肚子也在咕咕碌碌地提意见了。这里还没有开火,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饭,顺便把急需要的东西捎带些回来。”

(62)

桂老师锁上大门,两人一同走到村口一家小吃店。这是一户单层农家平房屋子改装的店铺,前面大堂摆了五、六张小饭桌,都是低凳子,这是典型的方便小吃的摆设,来吃饭的人都是快来快去填饱肚子就走,没有工夫和雅兴翘起脚坐在高椅子上海吃海喝细品慢尝。和许多店铺相似,大门旁边有一只大柜子,里面放的是各色各样价格高低不一的瓶装酒,需要的人可以自己去拿了来喝,等吃完饭就一道结账。正进门对面影壁下安了一个神龛,上边放了一尊菩萨,菩萨手上拿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招财进宝”四个字样,菩萨脚前的小香炉里插着着三根细香,一缕烟雾袅袅而上。另一边是一个柜台,里头架子上都是零卖的小百货小食品,油盐酱醋花样不少,紧邻的后屋就是厨房。两人进去的时候,里面只有一两个吃完饭丢下了筷子的顾客还在坐着歇息。看到来了客人,柜台里的一位三十几岁、摸样俊俏,打扮得干净利落的妇女连忙出来,热情地招呼道:“哟,是桂老师来了,请坐请坐!二位还没吃饭吧?请问需要点什么?”

桂老师选了张最外边的小桌,和陈山都坐了下来。从这里向对面望去,二百多米的地方,正是桂老师的狗场的大门,中间没有什么遮挡。桂老师拿起桌上的菜谱单,递给陈山,笑着说:“这里的饭菜便宜实惠,味道也不错,你喜欢吃什么就点几个,别客气,以后你自己做着吃,肯定很单调,今天多吃点垫个底吧。”

陈山说:“随便要两个菜,吃饱饭就行。”

那位妇女指着陈山问桂老师:“这位是?”

“啊,我来给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场里新聘请来的兽医大夫,姓陈,陈大夫。这是店里的老板,也是营业员、服务员、灶台上的大师傅,总之是五花八门一身兼,一个远近闻名的理家好手,娘家姓洪,大家称她洪嫂。洪嫂,以后,陈大夫以后常常一个人呆在这里,如果需要什么东西麻烦你,还有不熟悉的事情,请你多帮忙照应点拨啊。”

洪嫂说:“桂老师特别会说好话,其实,我才真是需要你们多照顾啊。自你到这边来办场子开始搞基建,经常来照顾我的生意,我嘴上没有表示,心里感激着呢。刚才侧耳听了陈大夫的几句话,觉得陈大夫的口音竟然有些熟,敢问一声你是那里人?”

陈山连忙回答说:“我是江西人,洪嫂你是?”

听说是江西人,洪嫂情不自禁地“哦!”了一声,眼光就有些发直,眼圈也有些泛红,有一层泪花在里面闪烁。她紧眨了几下眼睛,镇定了自己的情绪,恢复了常态,高兴地对陈山说:“我老家也是江西,他乡遇亲人,今后更应该互相关照了。你爱吃什么就放心点,今天这顿饭不收钱,就算我请客了。”

陈山点了两个便宜的菜,桂老师又加了一个贵些的菜,还要了一个汤,给陈山开了两瓶啤酒。 txt小说上传分享

(63)

洪嫂到后边去炒菜的时候,桂老师把自己了解的一点点关于洪嫂的情况告诉了陈山。洪嫂是十多年前,才二十岁上,到北京打工,嫁了这个村子里的一个小伙子。两年以后,她一胎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原本生活也还好过,却不料丈夫被别人撺掇到南方经商办厂赚钱,被人谋了财害了命,连带去的本钱和人都一去没了踪影。洪嫂会种地侍弄蔬菜,后来土地被征用了,菜种不成,发下的土地补偿金开头好象不少,但是自己有几年找不上什么活儿干还大病了一场,物价和两个儿子的学费一上涨,两个老人生病过世殡葬,没多久就用光了。眼看一家人衣食无着,幸亏祖先留下了这么一栋大房子,还是落位于村外口大路边,她就把后面的散房租出去几间,自己操劳着开了个小饭店兼商店,又做早点又学会炒几个菜,中午晚上招待三三两两来喝点散酒吃碗粗饭的顾客,做的都是附近熟人的生意,薄利多销,附带着剩饭剩菜再买点饲料还养了两头母猪下猪仔,紧紧巴巴地就把日子过下来了。前一段时间桂老师来来往往,图方便常到这里吃饭买些小东西,察觉比别的任何地方都便宜,因此成了她家的老主顾。

陈山听了,觉得洪嫂也是个很可怜的人。

菜不多一会儿就端上来了。等洪嫂照应了一些别的事情过来,陈山他们就吃完了。桂老师掏出二十块饭钱,交到洪嫂手上,洪嫂坚决推辞不收,桂老师就依了她,另外买了一只开水瓶、一大包洗衣粉、几盒肥皂、几只塑料盆、两把舀狗饲料的铁瓢、两只白铁提桶,还有五筒机压的面条,想了想,又拣了十包乌江榨菜,告诉陈山说:“这个榨菜,?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