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哈佛百年经典第04卷:君主论;乌托邦;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 君主论 第三章 混合君主国(第1页)

君主论 第三章 混合君主国(第1页)

对于新缔造的君主国来说,就会有许多困难。如果它仅有一部分是新的,整体并不是全新的,这样的君主国家就可以称作混合君主国。任何看似不要紧的困难,都会成为政权变化的原因,因为在这样的政权国家中,人们改善生活的意愿较大,热衷于更换他们的统治者,常会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统治者。但变革后人们常会发现,生活并没有期待的那么美好,甚至比以前更糟糕。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很自然的,通常也是一种必然,那就是新的君主总是会让新属地上的臣民们来承担那些犒赏军队和巩固占领地区的花费。这对新属地上的臣民来说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常招致民众的怨愤。当你得到一个国家土地的时候,也就自然成了这个国家所有人民的敌人。同时,想要继续取悦那些曾经的支持者也是很难的,他们的胃口是难以满足的,与他们保持长久的友谊是不可能的。因为欠着他们的恩情,你还不可以用强硬手段对付他们。即使你拥有强大的武力,在占领一个新的地方时,当地民众的拥戴也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如此,法王路易十二虽在很短时间内就占领了米兰,但又迅速地失去了它。并且第一次只凭借洛多维科公爵4自己的军队就可办到。那些当初为路易十二打开城门的人们发现他们曾经的希望根本就没有实现,也就不再想要忍受新君主的统治了。实际上,那些出现反抗的地方再度被侵服之后就不会那么容易丢掉了。统治者会借镇压反叛者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会坚决地惩办叛乱者,肃清嫌疑人等,并弥补自己统治的薄弱环节。因此,米兰第一次摆脱法国的占领,只需要一个公爵在边境发动起义就足够了。而要再次摆脱法国的统治,则需要发动全世界的力量来反抗法国国王,把他的军队歼灭或赶出意大利,至于这样做的原因我已在上面讲到了。但米兰终究还是从法国手中夺了回来。法王第一次丢失米兰的原因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谈谈他第二次失去米兰的原因,看看他当时采取了什么办法。如果换作其他人的话,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住所有领土。

在我看来,那些被吞并到古老君主国的国家或地区,或者与征服国处于同一地区,具有相同的语言;或者情况完全相反,既不在同一地区,语言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尤其是被占领国的人民并没有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制度之下,那统治就容易得多———只要将旧君主家族铲除干净,就能够牢牢地统治当地。由于在其他事情上与以前并无多大区别,风俗习惯也没什么变化,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活下去。就像布列塔尼、布尔戈尼、加斯科涅和诺曼底5那样,这些地方已经长期归属于法国了。虽然在语言上有一点点小的差异,但因其生活习惯相同,很容易相互融合。想要占有这些地方并进行长期统治的君主,就必须注意两个方面:一、要对其原有的旧君主及其血统斩草除根;二、不要变更法律和赋税。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就会与古老的君主国结成一体。

如果征服国在语言、风俗与规章制度等方面,与被征服国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那就会存在许多困难。征服国要花费巨大的力量,同时也要有好运气才能控制被征服国。最有效和最有力的办法,或许是征服国的君主御驾亲征,并长期驻扎在那里,并与当地的民众一起生活,只有这样才会使新征服的属地更加持久和稳固,土耳其人统治希腊就是这样做的。如果当时土耳其皇帝没有亲自驻守在希腊6,即使采取其他再好的办法,统治也不会稳固。君主亲自坐镇,任何的骚动都会在最初就被察觉,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有力措施。相反,如果君主不在那里,只有出了大乱子才会被上报,那时再想铲除已经晚了。此外,君主亲自坐镇,当地的臣民就可以及时地向他求助,从而避免当地官员的欺压,愿做良民的百姓们就会更加地拥戴新君主。这样,即使那些图谋不轨的人也会感到害怕,企图进攻的外来者也会灰心丧气,因为只要君主驻守在那里一天,想要把它从君主手中夺去的愿望就不能实现。

另一个好方法是向征服国的一两个要害的地方派遣殖民,或者驻扎大量的军队,两者至少需要选择一种。派遣殖民花费的钱财较少,君主只侵占这个国家的小部分人的权益,他们会因自己的房产田地被新来的殖民侵占而心生怨恨,但毕竟只占少数,且散居各地,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而那些利益没有受到损害的民众,就很容易安抚了,他们由于担心自己的房屋财产被侵占而处处小心谨慎,唯恐犯错。我的结论是,这种殖民代价较小,且又稳妥可靠,不会触犯太多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他们一贫如洗,且散居各地,是不会对君主及其统治造成危害的。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对于被征服地的民众,如若不打算进行安抚,就应该全部消灭,因为受到轻微的侵害他们反而能够进行报复,但对那些毁灭性的打击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如果要侵犯他人的利益,就应采取无须害怕报复的那一种。

如果采取驻扎部队进行震慑的话,军队就会在守卫殖民地的同时,消耗掉那里几乎所有的收入,得益可能会变成损失。这样代价过大,也会得罪很多人。部队常常需要换防,大规模的军队轮防必然会损害更多民众的利益,他们会不堪其扰,会因利益的被侵犯逐渐变成君主的仇敌。虽然他们发动反抗的可能性不大,但因他们的祖辈住在当地,可以随时给君主带来新的危害。所以说驻扎军队是不太可行的,而派遣殖民的方式却是大有裨益的。

要彻底征服那些在语言、生活习惯和制度上与征服国不同的地区,君主应注意和这个地区周边的小国家搞好关系,成为它们的保护者和盟主,但同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实力较强大者,一有机会就尽量削弱他们的力量。对于那些和自己力量差不多的大国要特别警惕,绝对不能允许他们以任何借口来干涉本地区的事务。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属地中那些心怀不满而野心十足的家伙们由于贪婪或恐惧而经常引狼入室。当年把罗马人引入希腊的就是埃托利亚人7,当时罗马人入侵的几乎所有地方都有当地人的招引。一般来说,遇有强大的外部力量的侵犯,当地的势力较弱小的部族都会寻求与外部势力进行联合来推翻欺凌他们的强大势力,而宁愿自己成为入侵者的附庸。这些较小部族和势力很容易被拉拢,且会心甘情愿地同侵略者融为一体。要注意的是,既要依靠他们共同对付当地的强大势力方,也应对他们进行监控,不能给予过大权利,这样才能成为整个地区的主宰。如果征服者对这件事处理不好,所占领的领地可能会丧失殆尽。即使能够勉强维持统治,也会被潜在的不利因素和无休止的麻烦纠缠。

罗马人在他们所征服的地方,很好地贯彻了这些政策。他们派遣殖民,安抚弱小国,但不让他们强大。他们镇压强大势力,不让任何的外来力量染指。让我们来看看希腊的例子,我认为这个例子足以证明一切。罗马人同阿卡亚人和埃托利亚人联合,占领了马其顿王国,驱逐了叙利亚国王安第奥修斯,但并没有允许阿卡亚人和埃托利亚人凭借功绩而扩张势力。无论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如何地苦苦哀求,罗马人都没有动心,坚决地把他打倒。安第奥修斯8的努力也不会让罗马人允许他在那个地方继续掌握任何领土,所以罗马人驱逐了他。罗马人的所作所为应该成为所有英明的君主的学习榜样:不仅要注意先前的问题,还要注意未来的危机。君主必须竭尽全力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因为只要能预见这些问题,找到挽救的方法是很容易的。但是如果等到大难临头,病入膏肓时就无力挽回了。这就如同医生为病人看病一样,患病初期难以诊断却容易治疗,等到疾病容易诊断时,却往往难以治疗。国家大事也是一样的,如果能够及早地洞察到潜伏的祸患(只有审慎的人才能做得到),就能迅速地加以补救。如果没有及时察觉,等到祸患发展到人尽皆知的时候,往往就回天乏力了。

罗马人总是防微杜渐,不会为了避免战争而手软,他们知道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而拖延只会有利于敌人。他们同菲利普和安第奥修斯在希腊作战,就是为了避免将来等他们强大时同他们在意大利作战。虽然在当时那两场战争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他们不想那样做。不像我们这个时代的有些人,嘴里整天会叨着“让时间来解决吧”这句话,他们宁愿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作出决断。时机总是变化多端,稍纵即逝,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考察法国,看看它是否做过我上面论及的任何一件事情。这里我要谈的是路易十二9而不是查理八世10,因为路易占领意大利的时间长一些,他的所作所为更易观察些。你会看到他的所作所为和我刚才所讲的几乎是完全相反。

具有野心的威尼斯人想通过法王路易十二的干涉获取半个伦巴底,于是他们把路易引入意大利。对于法王接受威尼斯人的顺水人情没有什么可以责难的,他在那里没有什么朋友,加上之前查理八世11的所作所为,让路易在此地尝尽了闭门羹。他又想在意大利站住脚,我认为只需他妥善行事不犯错误,采取这样的办法是能够获得成功的。

通过再次占领伦巴底,他又一次获得了查理八世当年失去的威名:热那亚人归顺了,佛罗伦萨人成了他的朋友,费托瓦侯12、费拉拉公爵13、本蒂沃利奥14、富尔利夫人15、法恩扎16、佩萨罗17、里米尼、卡梅里诺、皮奥姆比诺18等地的统治者,还有卢卡人、比萨人、锡那纳人全都来奉承他,抢着要与他结盟。此时,威尼斯人才明白当初的举动是多么地鲁莽!仅仅为了获取伦巴底的两个小城镇而与路易结盟,他却将整个意大利三分之二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统治。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