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哈佛百年经典第04卷:君主论;乌托邦;马丁·路德论文和演讲集 > 托马斯莫尔传 关于职业(第1页)

托马斯莫尔传 关于职业(第1页)

乌托邦的人全部都从事农业生产,这方面没有什么男女之别,而且个个都对农业生产有着很深刻的理解,算得上精于此道吧。所有的人从小就开始学习种地,理论知识大多来自学校的教育,检验则来自农村的生活实践。孩子被带到田间地里,完全和做游戏没什么两样。但是他们在那里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能力。

在农业生产之外,他们还得学习一门或者几门技艺,其中包括:织毛、纺麻、泥瓦工或者木工等。在他们看来,除了以上列举的职业之外,其他的职业都不值得一提。服装方面,样式大同小异,只是体现在男女有别、结婚与否;样式也经久不变。这种服装不美观,但穿戴方便,四季合身。衣服都是各家自制的。这里的男女都必须从前面的手艺中学习一至多种。由于女性的身体较弱,多从事织毛纺麻;男性则干一些重体力的活儿。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这也许是自然规律造成的吧。如果某个孩子偏爱于别的职业,那么他就会被寄养在相应从事该职业的人家里。除其父亲之外,长官也会鼎力相助,为孩子寻找一个可靠且祖辈从事那个职业的人家。那么一旦这个孩子学会了该种手艺,还有心学习其他的技能,那么以上的方法仍然可以采用。学成之后,他可以随着自己的愿望随意地从事其中一种职业,当然这还得看他所在的城市需要的是哪门职业了,他能自由地作出选择。

摄护格朗特的主要和唯一的职责就是:竭尽全力做到,城里没有一个闲人,每个人都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的手艺。但这绝非让每个人早出晚归,像牛马一样累死累活。他们可不能活得跟奴隶一样悲惨。当然,除了这里———乌托邦,世界其他地方的劳动者和工人仍然遭受这样的境遇。在乌托邦,一天分为二十四小时,每天仅需要工作六小时。上午工作三小时,午饭休息两小时,下午继续工作三小时,晚饭后,一天的工作就算结束了。他们每天休息八小时,正午作为第一小时开始算,第八小时他们便开始一天的休息。工作、睡觉和吃饭的这些时间除外,其他的时间都是私人时间,由个人自行支配。但为保证不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不工作的时候,要善于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大多数人把这时间用在了研究个人的技艺上面。他们有一个人人必须遵守的习惯———举行公共演讲,凡从相应技艺中选拔的人都一定要参加。除此之外,其他各个阶层的男男女女,凭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去聆听相应的演讲。不可否认会出现以下情况:有些人宁可将自己的私人时间全部花在个人的技艺上面,不愿意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也只能随其个人心意,不可强求。这种人也会受到表扬,因为他们为国家的利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晚餐后的一小时用于娱乐,夏天的娱乐场所是花园,冬天则在用于就餐的公共食堂。可以听听音乐,聊聊天。至于掷骰子等其他无益身心的消遣,他们从不涉及,更无从知晓。但在他们中间流行着两种颇为受欢迎的娱乐节目,其一便是斗数,一个数目巧妙吃掉另一个数。还有一种关于邪恶与道德的游戏:邪恶与邪恶之间互相争斗,水火不融,它们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便是它们都反对道德。邪恶总和道德抵触,它们之间既存在正面交锋,也存在侧面计谋的较量。最后我们欣然发现,道德如何削弱了邪恶势力,如何避开邪恶的攻击,直至最后采取巧妙的手段获得胜利。

这里,我们先得了解清楚一个问题:每天六小时的工作时间,难道不会出现供不应求吗?事实是这样,六小时的工作时间并不会出现以上情况。六小时足以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生活需求上畅通无阻,十分便利,甚至还有节余。只要仔细想一下,就会马上明白的。我们知道在任何国家,从事劳动的是少部分人———首先大多数的妇女是不从事劳动的,她们占了人口的一半;在从事体力劳动的妇女家里,男人又都是些懒鬼;再算上那些教士和所谓修行的僧人;此外,还有那些不劳而获的地主们,也就是那些被称作绅士与贵族的人,外加他们的跟班———这里指的是那些仗势欺人的狗腿子、二流子;最后把那些年富力壮的乞丐算上———一群总爱称病,不愿意参加劳动的家伙。闲人可不在少数!

因此,我们看到,在任何国家,生产生活必需品的人力只是少部分,少到可怜的程度———简直意想不到。而且,这些国家为满足那些奢侈和荒淫的享受,还会诞生很多不必要的职业。假如把从事所有职业的一些人,都分配到生产少量必需品的行业中,商品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进而价格就会降下去,制造者的生计就会出现问题。但如果只将那些不从事正当手艺的人,那些每天消耗物资超过两个人水平的不务正业的人拉去干活,做能创造生活必需品的活儿,那么效果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六小时的工作时间对生产生活必需品是富足的,劳动者的生活也会舒坦,并体会到劳动的乐趣。

要证明以上道理,乌托邦再合适不过了。在它的每个城市和城郊,仅仅不过五百人不能参加相应年龄的工作,其他人都可胜任。按照当地的法规,摄护格朗特是可以不参加工作的,不过为了活得开心愉快,他们还是积极寻求工作。经过教士的推荐和摄护格朗特的秘密投票,有些人是可以免除工作的,因为他们将全部精力用于科学研究。一旦他们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期望,则必须参加劳动。反之,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形,那便是,一旦某个工人在私人时间热心研究,并取得骄人的成绩,他便可以放下技艺劳动,专攻研究。

乌托邦的外交官、教士、特朗尼菩以及国家元首往往都从有学问的人中选举产生。古时将元首称作巴桑,今称阿丹麦。

不言而喻,除了做学问的人以外,其他的居民都很忙活,因为很多很多的必需品来自他们的辛勤付出,而这自然需要很多的时间。除此以外,他们的效率惊人,他们只需要很少的体力劳动便可生产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其他国家,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祖辈遗留的房产遭到损毁,这要花费很多的劳力和时间去修葺。因此,前人在房子上的代价远比继承者小。同时,有钱人对于别人斥巨资修建的房屋,丝毫也不爱惜,房子往往年久失修,以致无房居住,这能用相同的钱在其他地方修一座一样的房子。然而,在乌托邦,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人们根本不需要另择地段修筑房屋。他们总是及时地将房屋的破损修好,并防止再次遭到破坏。这样,花费少,又能久居。因而,那些修房子的工人经常是无事可做,因为人们在自己家里提前就把石料和木材预备好了,以防万一。

还有,他们在衣服上也没花费太多的时间。他们对工作时的衣着不太讲究,因为衣服都是皮制的,很耐用,通常能够穿七年之久。他们喜欢在外出时,在粗布衣服外面套上一件长外套。整个乌托邦岛都采用和羊毛一样颜色的衣服。如此一来,用毛量和成本都下去了。这间接表明,麻布衣服的实用,不仅范围广,而且生产容易。麻布的唯一要求是色彩要白。自然毛的就需要光洁的了。制衣服走线倒是没有严格的要求。他们的衣服往往能够使用两年。可在其他任何国家,人们的欲望可不简单地满足那四五件颜色花哨的衣服或者绸缎制成的褂子,当然越多越好。再遇见那些娇气鬼,十件恐怕也难满足其需求。这里的人对衣服的要求不高,因为他们既不需要把衣服都穿上防寒,也不需要穿衣服使自己变得更漂亮。

乌托邦的人都从事日常生活品的生产,而且投入的劳动力又不多,自然日子过得很富足。这样,一旦公路设施遭遇毁坏,他们便可集中很多人去修路。但往往情况是这样,不需要修路工,他们的工作时间被要求压缩。由于乌托邦关于公民的法规规定,公民在进行一切体力劳动之后,应当拥有充分的时间去让心灵自由自在,并得到启迪。故而政府不要求民众参加额外的工作。他们认为这样的人生堪称幸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