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晓松奇谈·人文卷 > 四 禅让 1禅让的全套礼节(第1页)

四 禅让 1禅让的全套礼节(第1页)

汉文化里有一些十分独特的东西,我认为其中最独特的,应该就是“禅让”,你可以称它为政治制度,也可以把它当作政治谋略。

拉丁文我不知道,但英文里肯定没有“禅让”这个词,除了罗马时期有过一两次类似的事情,整个西方世界里好像都没有禅让这个传统,英语中与其最接近的词应该是“abdicate”,翻译成中文是“退位”的意思。

“退位”跟“禅让”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比如英王娶了一个寡妇,大家不让他当英王了,他退位了,但是王位传给他的弟弟了,所以大英帝国是这样延续的,国王退位了,王位传给侄子、外甥等,虽然都是皇家的亲戚,但姓氏不一定是相同的。

经常有人想把西方和中国的历史放在一起,对比着来聊一聊,为什么西方的一个帝国能持续那么长的时间?比如罗马帝国、大英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等,中国的王朝就更替得这么频繁呢?我们频繁地改朝换代,几千年里换了十几个朝代。不过,西方的“帝国”和我们的“朝代”,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马克思的观点是最简单的,就是全人类都是一样的,都是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事实上好像没那么简单。钱穆先生说过,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到清朝才结束,但大量的历史学家都不同意,认为我们从科举制度诞生开始,就不应该算是封建社会了。

那到底应该怎么来对比呢?今天我来提一个自己的小小观点,那就是从法理上来对比。

西方的所谓“帝国”,整个帝国持续期间,也有弑君的、搞政变的、把女王囚禁到伦敦塔里的,罗马甚至把恺撒杀了,可是恺撒死了,罗马还是罗马,只是统治者改成了别人,改成屋大维。之后的罗马帝国有十几个姓氏的皇帝,按照这个角度来看,那其实就算是有很多个王朝了。可这些王朝都统称为“罗马帝国”。

大英帝国的国王在最近的一百年里,也改过两回姓,一会儿姓了德国姓,一会儿又姓了英国姓。现在叫温莎,但马上又要改了,因为这位女王的老公带进来一个姓——蒙巴顿。从温莎王朝变成了蒙巴顿-温莎王朝,你能说大英帝国就不是大英帝国了吗?当然不能,因为它是法理上传承下来的。

西方有这么几个法理:一个是上帝的法理,不管我怎么篡位,我是弑君也好,我是政变也好,就算我被囚禁了,只要最后教皇来在我头上戴上一顶皇冠,那就是毫无争议的王者,因为这是上帝给你的皇冠,是上帝给你的权杖。比如拿破仑时代,拿破仑最后都已经不太尊重教皇了,当教皇往他头上戴皇冠的时候,拿破仑直接抢过来就自己戴上了,但他还是得举办加冕仪式,因为这是法理。一个是选举,西方的选举其实充满了各种权谋,几个大公国加上几个大主教,一起来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但这也符合法理。

而中国始终没有西方这样的法理,没有玉皇大帝来派一个人给你加冕,或者是道观里出来一个老道士给你戴顶皇冠,释迦牟尼也没法派一个人来给你把权杖。但是中国人自己想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法理”——你让位给我。玉玺还是那方玉玺,乐舞还是那些乐舞,仪仗也还是那些仪仗,一切都不变,只要安排一个神圣的地方,通过祭天的方式,说你把王位让给我了,那我就在法理上继承了王位,这就是“禅让”,比起西方的法理,禅让制度更符合中国的情况。

第一,中国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国度。在中国这么大的土地上,你想要做什么大事,别说老百姓不认可你,他们都不一定认得你。欧洲的情况就简单得多,欧洲有那么多的小国,这个国家的公爵,那个国家的伯爵,大家相互之间都认识,我跟着你一起打,你赢了,我们大家都拥护你。但中国太大了,就算你在北边打到了长安,登上王座登基了,往南几千公里之外,一切都没什么改变,对于南方人民来说,就是突然来了一个新县官,说北方改朝换代了,皇帝易主了,但以后我们还得照常交税,只是缴纳的多少有了一些变化。所以老百姓肯定要问了,新皇帝是哪位啊?他是什么来历啊?凭什么当上皇帝了?

第二,中国的广大老百姓普遍都没有读过书。你想通过咬文嚼字的法理来上位,比如你说自己是依据《易经》的理论来得到王位的,老百姓根本听不懂那是什么意思。其实中国曾经试图用《易经》来建立一个合法性的体系,但这就像是你发明了一个软件,等你想去给人家安装的时候,发现根本安装不上,因为系统不兼容,发明软件的人,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电脑配置没那么高。

禅让制恰好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老百姓能理解这个制度,也认同这个制度。前朝皇帝老百姓肯定都认得了,他开个大坛祭天,公开宣布我把王位让给某某某了,从此以后这个国家就由某某某来管理了。这个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从岭南到漠北的老百姓都能理解。然后再把仪式搞得复杂一点,就跟宗教一样,因为越是宗教化和复杂化的仪式,老百姓就越觉得它很神圣。所以禅让制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第一是规则简单,第二是程序复杂。

建立起了禅让制的法理之后,也就可以说,我们中国也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的朝代了,而是由很多个朝代共同形成一个帝国,因为我们有法理传承,是合法地继承下来的。最终,根据禅让的法理,中国也可以算是形成了几个大帝国。

中国的第一个大帝国,也可以叫作“华夏第一帝国”,是从汉朝开始的。因为汉朝并没有得到秦朝的禅让,秦朝也没有得到周的禅让,周是被灭亡的。秦统一了六国没十几年,秦朝就被大家灭了,然后公推刘邦为王,建立了汉朝。所以说,汉朝是靠革命的方式建立的。中国历史如果要按法理来算,实际上建立一个王朝或者帝国,只有两种方式,一种叫禅让,另一种就是革命。汉朝是靠革了秦朝的命建立起来的,秦朝的建立则是革了周朝的命。

从汉朝往下,一直到南北朝的南朝陈朝结束,加起来有将近800年的时间,按照法理来说,这应该就是一个帝国。因为汉朝的汉献帝是禅让给了魏的曹丕,之后魏又禅让给了晋,晋最后到了东晋南渡的时候,又禅让给了宋,宋禅让给了齐,齐禅让给了梁,梁禅让给了陈,这些都是有严格的法律程序的,都有登坛祭天的仪式,有各种各样的繁文缛节,有诏、表等文书。按照今天的法理来看,这个帝国始终没有改变,只是国王的姓氏变了而已,就像罗马帝国变过十几个姓,大英帝国变过更多。变没变过姓不要紧,总之从法理上来讲,从汉朝一直到南朝陈朝的800年,就是我们的“华夏第一帝国”,是一个完全以法理传承下来的长达800年的大帝国。

最后这个大帝国被隋所灭,彻底结束。

然后是“华夏第二帝国”,从北朝的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宋朝灭亡。北魏统一了北方之后,北魏禅让给了北周,北周禅让给了隋,隋禅让给了唐,唐禅让给了五代的后梁,梁、唐、晋、汉、周,汉禅让给了周,这是另外一个周,叫后周,北朝前面的周叫北周。为什么取一样的名字?因为大家为了证明自己合法合理,都要试图仿古。最后后周又禅让给了宋,宋最终被蒙古人的元朝消灭。

华夏第一帝国和华夏第二帝国,都是靠禅让制传承的,是我们中国自己发明的最独特的政治制度。这两个帝国时期,其实中国人并没有“中华”这两个字的概念,这两个字形成得比较晚。所谓的“中华民族”,实际上是梁启超发明的。中国自古以来是没有“中华民族”的概念的,中国的古代只有“帝国”的概念,有“皇帝”的概念,有“忠君”的概念。而且从第一和第二两个帝国之后,禅让制也就没有了,元、明、清实际上都跟禅让没有关系,它们都是靠革命或是异族和汉人之间此消彼长的方式建立的,民国时期稍微禅让了一下,从此以后就没有了。

在这个主题里,我先交代一下禅让制的基本脉络,然后谈一谈禅让这个游戏具体怎么玩。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永远都是三皇五帝最强最牛,一切都要向先贤学习。最早的禅让是从传说中的尧舜禹开始的,三皇五帝有没有禅让过,别说我们不知道,孔子和孟子也不知道,孔孟根本不知道我们的祖宗叫黄帝和炎帝,这都是后来的人发明的。大家看史书的时候会发现,春秋时期,人们只知道尧舜禹,并不知道尧舜禹之前还有什么人,后来汉朝制作了一个“家谱”,记录了黄帝的孙子是怎么传承的,尧帝的孙子又是怎么继位的,等等,总之都是完全没有历史考证的,所谓的“炎黄子孙”,其实就是汉朝人发明的。

我们有历史资料可考的历史中,最早的禅让就是从尧舜禹开始的,大家对这段历史都耳熟能详,尧如何伟大,禅让给了舜,舜又让贤给了禹。实际上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司马迁就怀疑过这事,到了唐朝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知道事情的真相了。

其实,尧还是想传给自己的儿子的,但是他的女婿舜察觉到了他的意图,所以舜把尧关起来了。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在一首著名的诗中写道“尧幽囚,舜野死”,写的就是这段故事。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结果舜最后把尧囚禁起来,假装自己被禅让了,并且说这都是因为我的德行好。后来大禹治水有了功,大家都夸奖大禹,禹的呼声日渐高涨,舜其实也不是真心想要禅让给禹,禹也不啰唆,直接把舜流放了。大家都听说过“湘妃竹”和“潇湘泪”的故事,在尧舜禹和夏商周时代,湘江还是一片荒蛮之地呢,甚至都到了东周和春秋时期,那里也只是楚国很南的边境。舜没事跑到湘江去干吗?当然是被禹流放了,所以舜死后,他的两个老婆,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都在湘江殉了情,这才有了“湘妃竹”的故事,因为竹子上的斑点就像眼泪。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