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晓松奇谈·人文卷 > 五 胜利的阴影下 6团结与被遗忘(第1页)

五 胜利的阴影下 6团结与被遗忘(第1页)

英国是“二战”的战胜国,英军衣锦还乡,然而不久之后,英国也出了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的开端本来是非常美好的,战后,英国军人凯旋,和美国军人一样,英国人回到英国,脱下了军装,也重新变回了农民、牧民、铁匠等,不管他们在战场上多么威风荣耀,战争一结束,他们依然还得过普通人民的生活。但战争产生了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人们变得更加平等了。

战前,英国的贵族永远都是贵族,比如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贵族的丘吉尔。你要想当将军,必须你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将军,底层的普通士兵永远当不上将军。这种情况在英国是最明显的,英军的军官中,我估计只有1%不是贵族,士兵当军官就像中500万元的彩票一样,概率非常小。底层人民不仅没有上升渠道,更没有物质实力做后盾。英国的军队传承了一个特别可笑的贵族传统——你必须自己出钱准备上战场的装备,比如你现在是一名上尉军官,那你就得自己做一身上尉军官的衣服,马匹和武器等也得自己配。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无比英勇的平民士兵,就算给了你一个军衔,你都不敢接受,因为你家里没有钱买那么多东西。当然这个制度后来被废除了,但这种风气在英军中还是存在的。

战争给了大家一个平等的机会,不论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国难当头,我们都要共赴国难,千千万万的英国军人上了前线,和敌人浴血奋战,千千万万的英国老百姓在海岸上观望着德国的轰炸机,举着探照灯,点着热气球,架着高射炮,在后方抵御德国的轰炸。而在战场上,大家都穿上了一样的英国军装,大家都一样冲锋陷阵。这种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大家是平等的了。胜利后阅兵的时候,所有人也都走在一个方阵里,甭管你以前是贵族大老爷,还是光着膀子打铁的铁匠,都一样接受人民的欢呼。

于是,英国人民终于有了当家做主的意识,他们觉得自己和贵族是平等的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令全世界人民都没想到的后果——战争五月刚胜利,七月丘吉尔就被迫下台了,工党上台了,工党的领袖是一个所有人都没听说过的人,叫艾德礼。

等到波茨坦会议的时候,斯大林都傻眼了,因为当年开雅尔塔会议的时候,参加的都是世界级的大腕和大师,比如丘吉尔、罗斯福等,但现在英国来了个艾德礼,美国来了个杜鲁门,这些人斯大林连听都没听说过。

杜鲁门于1945年成为美国第33任总统,他本身是密苏里州的农场主,说白了就是一个农民,既不懂外语,也不了解世界,只是因为罗斯福病逝了,身为副总统的他就当上了总统。杜鲁门当总统期间闹出了无数的笑话,比如他读人名只会用英文读,会见犹太领袖哈伊姆·魏茨曼的时候,他管Chaim叫“柴姆”,把对方都听糊涂了。在犹太和阿拉伯人的名字里,Chaim的发音为“哈伊姆”,这是典型的犹太人名字,只要受过点教育的人都知道这个常识,但杜鲁门不知道。

丘吉尔的下台太令人吃惊了,因为那正是他的威望最高的时候。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成千上万的伦敦市民围住首相府,高唱胜利歌曲,比着“V”的手势。当时,丘吉尔站在首相府的阳台上,冲着伦敦市民比着这个手势,高呼:“胜利属于人民!”然后伦敦人民齐声朝丘吉尔喊:“胜利属于你!”可见丘吉尔多么受英国人拥戴,结果两个月后,丘吉尔居然被人民选下台了。全世界人民大跌眼镜,英美记者跑到前线去采访英国官兵,发现百万英军没有一人投票给丘吉尔,或者应该说,没有一个人投票给保守党。

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包括英国在内,选举都不是选人,而是选党。这和美国不一样,美国是选人,不选党。因为美国的建国先贤们非常反感“党”这个东西,在美国,“党”是用来辅助个人进行选举的,所以美国人民投票选的是奥巴马,是希拉里,而不是民主党和共和党。选举议员也一样,选的是议员本人,而不是他所在的党。但以英国为首的欧洲代议制只选党,如果党派的议席过半,党魁就当首相,如果没有过半,但还是第一名,那就再加上几个小党一起,反正必须有超过半数的议席,日本也是同样的选举制度。

在这样的选举制度下,丘吉尔个人的威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因为大家并不是选丘吉尔,而是要选保守党和工党。大家不妨看一下这两个党的名字,顾名思义,保守党当然代表的是大英帝国的贵族和等级制度等,而工党则是代表了工人的党,是能给人民带来平等的党。前线的士兵都投了工党。因为士兵觉得,战争结束了,我们回到英国,脱了军装,我们恢复成了农民、工人的身份,当我摘棉花的时候,当我操作机器的时候,我不想再受你们那些当权者的压迫和剥削了,我们要有平等的医疗机会,要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最后,工党以超过保守党一倍的议席上台,党魁艾德礼成为英国首相,这样的大胜在英国历史上都是极其少见的。

丘吉尔自嘲地说,他理解英国人民,其实英国人民最想选的是一个有丘吉尔的工党。整个战争期间,大英帝国领导英国人民抵抗了那么长时间,尤其是在最危急的时刻,整个欧洲大陆都投降或流亡了,美国也还没有参战,苏联不仅没有参战,还跟德国是同盟,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起瓜分过波兰,在那种情况下,全世界只有丘吉尔领导的英国在顽强地抵抗着纳粹德国。丘吉尔曾发表过一段可以永载英国史册的伟大演讲:“用我们的血,用我们的汗水,用我们的泪水、辛劳,在沙滩上抵抗敌人,在山岛上抵抗敌人,在乡村抵抗敌人,在城市抵抗敌人。我们要战斗,我们是光荣的英国……”

这样一位带领着大英帝国战胜了法西斯的丘吉尔,就这样黯然下台了,整个胜利的果实,就这样被工党下山摘桃子一般摘走了。美国记者用了一种特别耐人寻味的方式来记录丘吉尔的下台:不感恩戴德,这就是一个强大民族的性格。只有弱小的民族才感恩戴德,弱小的民族才皇恩浩荡;强大民族的逻辑是,你丘吉尔领导英国抵抗纳粹,那是你应该做的,因为你是英国人民选出来的首相,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们要平等和自由,要没有等级制度的崭新的英国,我们决不让历史重演,所以你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在喊同一句口号,就是“不要让历史重演”,但这句口号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欧洲,它指的是绝对不能让德国和日本再发动战争了,欧洲一定要团结,再也不能分裂成两大阵营,古往今来,欧洲只要分裂成两大阵营,就一定会爆发大战争。之后,欧洲人民高唱《国际歌》,坚持欧洲要实现英特纳雄耐尔,也就是International,法语念英特纳雄耐尔,也就是团结国际联盟的意思。

但在战后的英国军人的心里,所谓的“不让历史重演”,其实就是他们不想在回到英国之后,再做一个低三下四的底层平民了。他们觉得,战争给了我们平等的机会,给了我们改造自己命运的机会,战败国将被改造成民主的现代国家,战胜国也一样,因为我们千百万人共赴国难,对于国家的未来,每个人都有权利参与。

后来,欧洲走了一条中间道路,既不是共产党宣言时代、巴黎公社时代的残酷贵族和资产阶级道路,也不是后来的极左道路,而是走了一条由社会党国际引领的道路,既汲取了左派的社会福利、国有等东西,又汲取了资本主义的很多优秀的东西,就是马克思预见到一定会战斗到底的那些东西,总之,是将这两种本来水火不容的东西结合到了一起。如今欧洲执政的基本都是社会党,英国的工党,其实就是社会党,在社会党联盟的引领下,欧洲没有国与国的边界,统一了车牌,统一了货币,有欧洲议会等,英特纳雄耐尔真的在欧洲实现了。

战争在客观上诞生了一些有利的副产品,比如重新勾画了世界地图,让人们有了平等的机会,让殖民地更快地独立了(因为殖民地看到昔日对我们不可一世的帝国主义大老爷们,竟然被小日本打得一塌糊涂,人们心中对帝国主义的敬畏彻底没有了),让欧洲实现了团结,等等。但我从来不倡导战争,因为战争带来的伤害和毁灭是无法估量的,比如七千万人的生命失去了,无数的人流离失所,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也是“胜利的阴影”这个主题要讲述的主要内容。所以,不管这些副产品多么美好,还是不要发生战争。

以上是“胜利的阴影下”的英国,接下来该轮到朝鲜半岛了,我个人觉得,朝鲜半岛真的是一个非常可怜的地方。

战后的欧洲,为了一点点土地,大家都在拼命地争夺,荷兰、德国、比利时和丹麦为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争得不可开交,为了半个村子归谁所有而绞尽脑汁;中国爆发了内战,国共相互争夺,苏联要争夺中国东北;东南亚在跟欧洲的殖民者争;只有朝鲜半岛风平浪静,静得有点伤感。

这世界上很少有一块土地像朝鲜半岛这么悲哀,所有的国家都不想要它。苏联连在罗马尼亚都要占一块地,波兰也要占一大半,占了德国的东普鲁士,占了芬兰的卡累利阿地峡,惦记着中国的旅顺和大连,可连贪婪至此的苏联,也不想要朝鲜半岛。

当时,日军不光是从中国撤军,也要从占领了几十年的朝鲜半岛撤军。从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半岛就被日本占领了;1910年之后,朝鲜半岛就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朝鲜半岛的人民都要学日语,也不许再穿朝鲜的民族服装;到了1945年的时候,天皇发表了投降宣言。当然,天皇说的那种日语不是很容易理解,他用的是一种非常典雅而复杂的日语,我估计连文化水平不高的日本人都不一定听得懂,就有点像中国的文言文吧。但不管怎么说,8月15日这一天,全体日本人民和中国人民,包括朝鲜半岛的人民,都听到了日本天皇发表的投降宣言,听不懂也没关系,肯定有能听懂的给你做翻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