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 > 三生三世不易安李清照(第1页)

三生三世不易安李清照(第1页)

能够在男权社会冲破层层障碍迸发出自己独特光芒,并在千年之后巍然屹立于整个中国文学史而毫无逊色的才女,李清照当属第一。

历来对李清照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其人生经历与词学成就之关系的研究上。跟李煜情况类似,人们习惯把李清照的词作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尚属北宋,词作风格活泼秀丽,典雅浪漫,多为清秀婉约的闺阁词。后期,进入南宋,由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双重悲剧,李清照的词风转为沉郁哀婉,常以婉约笔调写悲愤情怀,词学成就极高,被誉为婉约词宗。她的个人词史犹如两宋间知识分子们的一部心灵史,因其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赢得了后世无限的尊敬。而今,翻看李清照的词作,仿佛是沿着一条曲曲折折的心路,重新探寻她那跌宕起伏的一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北宋大家闺秀李清照自由浪漫的青春,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少女不知愁”阶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两首《如梦令》放在一起,可以看出很多相似的场景,类似的生活。没事儿约几个闺蜜或亲友出去郊游,乘兴而去,尽兴而归,回来睡到自然醒。醉了有人帮忙醒酒,醒了有人伺候梳妆。闲来无事就跟丫鬟斗嘴扯闲篇儿,完全是无拘无束的快乐青春。试想,美食(吃酒)、旅游(泛舟)、睡到自然醒(浓睡不消残酒),实现“公主梦”(卷帘人)……这一系列的节奏很容易看出李清照少女时期生活的宽裕和舒心。这一时期的词作,如檐下风铃,随风起落,飘出清脆欢乐的声音;又如裙上缀着的环佩,叮当作响,一路荡来暗香款款,笑语盈盈。除以上两首《如梦令》外,最神采飞扬并具青春风貌的便是《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如果时光能够剪出一部电影,那李清照肯定是最好的导演。这首《点绛唇》不写荡秋千时的快乐,而直接从荡完秋千后的快乐神态开始写起,镜头感十足,时间线清晰。荡秋千时累出的薄汗将衣服都弄湿了,额上点点汗珠,如初春花朵上滚动着的晶莹露珠。早春的花园里,露浓花瘦,妙龄少女笑靥如花,从心底里送出层层喜悦来。正在这个闲散的时刻,忽然撞见一位陌生的客人,来不及穿鞋,只好穿着袜子疾走。头发由于刚才荡秋千弄散了,发钗松松地坠下来。觉出自己窘态毕现,所以害羞地跑开。结果走到门口,又不禁想再看看来客的样子,倚门回首,以低嗅青梅的姿态掩饰自己对来客的好奇。短短一首小词,天真纯洁浪漫矜持的少女形象立时变得活灵活现,其间的娇羞和钟情更是展现了初恋的怦然心动。所以,有人推测这首词写于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初相见时。

赵明诚出身官宦世家,父亲赵挺之曾做过当朝宰相,烜赫一时。据说,赵明诚曾有过“做梦娶媳妇”的经历,事情发生在父亲赵挺之正欲为其择偶的时候。赵明诚有一次午睡,梦见读一本书,醒来后书里的内容都不记得了,唯独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将此事告诉了父亲。赵挺之听后便开始给儿子解梦:“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而这“芝芙草拔”是“之夫”。所以,赵挺之断言,儿子将来必是“词女之夫”,所娶之人肯定是文词皆佳的才女。后来,李格非将自己的女儿嫁过来,赵明诚果然娶了光耀千古的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和赵明诚虽都出身官宦之家,但经济情况一般。尤其是赵明诚酷爱古玩善本、奇珍异宝,所以两个人的钱财多用来置办金石,生活上很俭朴。但家庭的幸福并不取决于粗茶淡饭还是锦衣玉食,在这种知识分子夫妻眼里,志同道合远比富甲天下更令人感到幸福。

关于他们生活的描绘,已经化成一幅幅夕阳中优美的画卷。那些饮茶助学的笑谈,也变成后世琴瑟和谐的典范。传说那时候,他们经常在日暮黄昏品茶读书,其中一人讲出典故,另一人要说出典故来自某书某卷,甚至某页某句,胜者可以先饮茶。有一次,赵明诚输了,李清照饮茶时憋不住喜悦,“扑哧”一笑,茶没喝到,还把前襟泼上了茶水,结果夫妻俩笑成一团,乐到翻天。

古人常常认为“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都是生在钟鸣鼎食大富大贵之家,但她们都没有好结局。元春被深锁宫门,骨肉离散难得团聚。迎春更是遇人不淑,惨遭虐待,嫁人不到一年便家暴致死。探春精明能干但远嫁他乡,终是无依无靠。宝钗更不用说,顶着二奶奶的头衔,后半生注定独守空房。所以,虽然所谓“嫁得好”这种事没什么标准答案,但幸福度肯定是衡量好姻缘的重要指针。就此来说,李清照的婚姻的确是比较成功的。

李清照十八岁嫁给赵明诚的时候,已经在北宋词坛声名鹊起,算是颇有名气的才女了。嫁给赵明诚之后,二人互相欣赏,彼此爱慕,词赋唱和,勘校诗文,收集古董,是同舟共济的柴米夫妻,也是心意相通的灵魂伴侣。所谓“佳偶天成”恐怕指的就是他们这样的夫妻。如果按照封建思想的主流调子,将“女人的嫁人”比作“第二次投胎”,那么李清照“这一世”的生活算得上丰富多彩而又五味杂陈。

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李清照思念丈夫,闲愁万种涌上心头,只好填词解闷,遥寄相思。这段时期的作品,因较少女时期的生活丰富了些,词作也增加了些少妇的忧愁。但总体上说,多属内容浅近、语言清新的类型。李清照也从擅长的小令渐渐转型,开始尝试中调的创作。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

这首词从清秋的景色起笔,红藕香残,在这清冷的秋天,独自登舟。雁字空回,无人寄锦书。满月正圆,望月的人却没有团圆。下片直写“花自飘零水自流”,年华如水,所谓青春与爱情都是有缺憾的,一种淡淡的悲凉渐袭心头。而在这清冷幽静的环境中,她始终相信丈夫也在这样思念着自己,这“相思”一化为二,两个人共同分担。想到此处,她心里又约略得到些宽慰。但这离愁别绪始终无法化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结尾两句对仗工整,眉头上放下的闲愁又被自己放回到心上,更坐实了“此情无计可消除”。全词流畅自然,意境清雅幽怨,艺术感染力极强,历来为人所称道。

在与赵明诚离别的日子里,李清照创作了很多类似的词作,愁绪万端,相思绵绵,佳作连连。据说,有一次重阳节,李清照写了一首《醉花阴》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赵明诚接到词函之后,自叹弗如,觉得李清照写得实在好,心里非常惭愧。但是男人的自尊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他闭门谢客,废寝忘食,连续奋斗了三天三夜,一口气写了五十首,然后把李清照的这首《醉花阴》混在其中,请朋友陆德夫来鉴赏。陆德夫玩味再三,说这里面只有三句写得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老陆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一看,全都是李清照写的,跟他没什么关系。当然,这只是元代《琅嬛记》中的一个故事而已。但故事的背后似乎也暗示了赵明诚对李清照才华的认可和钦佩。

古代社会中,男尊女卑,多数男人都瞧不起女人,哪怕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在男人看来也不过是一件玩偶,很难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承认,遑论所谓的尊严和价值。但李清照夫妇生活的北宋,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思想的自由和文化的宽松,加上赵匡胤登基后曾有不成文的规定:“不杀诤臣,不杀读书种子”,促成了尊重文化的积极风气。李清照出身望族,满腹经纶,词学水平早已得到全社会的公认,所以赵明诚以李清照为荣,赞赏爱妻之事便成为后世的美谈。此事若要放在理学禁锢已然横行的南宋,赵明诚的做法转而就会成为人们的笑柄。所以,作为一代词人,李清照能够有如此浪漫的生活和幸福的婚姻,既得益于自身的才华横溢,也有其社会历史提供的契机。

在历史螺丝松动的时期,北宋的繁荣和自由滋润了她的秀美和温柔,给了她怦然心动的爱情,琴瑟和谐的婚姻。她从亭亭玉立不识愁滋味的少女,长成为闲愁万种却又家庭幸福的少妇。虽然父亲李格非和公公赵挺之因为政治原因屡遭宦海沉浮,她亦提心吊胆跟着时喜时忧,但大多数时候,有赵明诚遮风挡雨、温柔呵护,她的生活还是乐多于苦,喜多于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