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入墓三分之盗墓高手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太阳已经高高地挂起,院外潮乎乎的,昨晚一场大雾已经被今朝的阳光给驱散了,但是天气依然阴沉沉的,穿过院子就是喧嚣的古玩大街,我和墨蓝在这条街上开了一家手工织物店。

我们的店开在古玩街上,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可是墨蓝坚持要这样,我也没有办法,更出格的是墨蓝居然让我每天都跟踪街上扫大街的一个糟老头子陈伯,观察他的一举一动。我真不知道她这样做是不是有意要把我们分开,心里越来越郁闷。

直到有一天——

我像往常一样,跟在老头身后,不紧不慢地走在大街上,突然从前面走来三个人,把老头拦住。我认得打头的一个是常在鬼市(夜里的古玩市场)上玩贼货(贼人偷盗出来的赃货)的,叫行六子,旁边两个人五大三粗肩膀上几块泥渍,两只手却很修长,一看就知道是倒斗的同仁,在过去古玩市场里,讲究的是“倒看手,虚盯腿。”“倒”即是“倒斗”,看的是两双手,而“虚”呢,就是指“虚丘”,在鬼市和古玩市场上玩忽悠的那帮子人,因为根本就没什么真货,所以被称为“虚丘”,意思就是不存在的坟墓,一旦骗术被戳穿事发,就要跑,所以说全看腿跑得快不快了。

这行六子走到陈伯跟前,站住了,向陈伯作个长揖,陈伯拿着扫把的手微微颤动起来,吃惊地看着眼前这些人,不知所措。

“陈师傅,以前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道陈伯是个高手,有什么怠慢的地方,还望见谅。”行六子说道。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您是不是认错人了?”陈伯惶恐地连连摆手说道。

我快走几步,跑到旁边一个卖玉器的摊子前,装作买东西的,透过挂在木架上的玉器缝隙,偷偷地在一边观看着。

“哎哟,您老就别再装了,我找您也没别的事,就是有几个朋友拿了几个小宝儿,一时把不准脉,想请你鉴别一下,辨辨雌雄,就这么点事,您老就别谦虚了。”行六子连声哀求着,旁边两个汉子也在一边帮腔说着好话。

鉴宝的一般不说真假,因为有时候赝品的工艺水平之高,几乎抵得上真品,也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所以只说“雌雄”,不说真假,碰上那种毛头小子看出古玩真假后就嚷嚷着“假的,假的”的人,不但卖者怨恨,买者也觉得没面子。

第二十七章 古怪买卖(2)

没想到陈伯还有这么大本事,我倒是小瞧他了。

鉴别古玩,可不是谁都能干的活。

一般的鉴别里手,对付点小器活,年代太长的还好说,因为年代太长了,只要有一点痕迹,比如印鉴、器质、残痕,还有不同年代达到的工艺水平,都可以鉴别出,而且市面上流传的少。比如你说你挖出了一个螭龙纹心形玉佩,是个秦物,本来这种玩意儿找遍全国也就这一个,稍微有点历史相关记载的,要是假的一点就破,所以玩赝的不敢倒腾这些,真搞出来一个,别说价值连城,就是那些玩古的高手,也想饱饱眼泽,看得多了,再好的赝品也能让人看出点问题。但是年代太近的,比如唐宋以后,混杂的工艺多,而且市面上流传的也多,所以反倒不容易让人看出问题。

到古玩市场想捞“片子”拾“漏”的,一定要懂得里面的规矩,一般新客去了,店铺拿出的首件大多是假的,喊一虚高,其实不是让你买,而是试试你的眼力,看你是不是玩这个的,真瞎了,就别想见着好的了,眼准的,首件揣摩出来了,才会给你看真品。

鉴别古玩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行卖”,二是“里廷”,三是“暗鬼”。

“行卖”指的是常年做这买卖的,因为以前旧社会没有考古这专业,有的也就叫个金石家,所以统称为“行卖”。

“里廷”就是指那些原本少爷羔子,后来家道败落了的人,因为从小过的就是鹿钟鸣鼎,用的是汉瓷,坐的是唐墩,所以见多识广。这些人,原本大多是王侯的子孙,所以名称里暗含宫廷的一个“廷”字,意思就是从里面出来的人,但是这些人也大多被人看不起,出来也就是混个肚儿圆。

“暗鬼”指的就是倒斗摸金这一类人,因为常年和墓穴、棺椁打交道,这类人也出了不少鉴宝的高手。

前两类高手靠的是“看”和“摸”来识别,只要把古玩从头到脚仔细抚摩一遍,即知何朝之古,价沽何金。

而“暗鬼”依据的就是“闻”,因为在墓穴里的尸体,一般多带有尸毒,不能直接伸手触摸,而葬者多喜欢把宝物带在身边,所以倒斗高手不会像东陵大盗孙殿英那样的大笨贼,见什么拿什么,逼急了就来个“大揭顶”。

“暗鬼”只会选几个珍稀的小饰物,一是便于出手,二是宝物讲究的是愈小愈稀,因为古代的工艺不发达,但是劳动力资源比较密集,所以造大容易造小难,像万里长城,就是劳动力集中的表现。除了前两年听说过有人要在上面铺瓷砖,倒是没听说过谁要把它倒把手卖出去。

因为这类人常年在地下玩“地道战”,而且出售时也不明,所以被称为“暗鬼”。

一般能冠以这个称号的都是高手,据说清朝末年有个“暗鬼”高手,享誉全国,后来日本鬼子侵华,因为不愿意给日本人识别古玩,被活活枪杀。

此人是个“闻家”,据说隔着门帘就能闻别,一次有人要拿几件古玩来鉴别,刚走到院子,他坐在屋里就让来人回去,当时大家都不解,后来他笑着告诉众人说:“这人拿的是个雌品,在炭火上烧烤过,滴过棺材油(据说用老棺材末烧化后滴在古玩上,可造成不平,伪造成古玩被泥土里的酸性物质浸化的手感),又在地里沤泡了半年,刚取出不足一星期。”来者听后仓皇奔逃,众人皆服。

行六子说话间就和另外两人推着陈伯走进旁边的一个茶馆。三人坐定后,一人从口袋里拿出一物,递到陈伯眼前。我站在门口,陈伯背对着我,我看不清楚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但是我看见陈伯放在长凳旁边拿着扫把的手在微微颤抖。我进了门,坐在旁边的一个桌子前,眼睛不经意地瞄了过去。

摆在对面四人桌子上的是一尊人擎鼓腹凸雕龙纹杯,“人擎”指的是杯子把手的地方铸造成一个铜人,手擎杯子,杯肚外鼓,雕刻着龙纹,杯口紧缩,因为隔得远,我估摸不出具体年代。

“这是个赝品,早在你们身上的时候我就闻到一股猪尿泡味,所以我不愿意过来就是因为这个。”老头轻描淡写地说道,和刚才在门外我看到的举动完全相反。

电子书 分享网站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