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行为心理学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在国内,亦曾有过这样一则消息:某贼技痒,无法抗拒突发的,强烈的想要偷窃的冲动,竟然太岁头上动土,去掏警察的口袋,结果,被逮个正着。

此类冲动行为,当真可谓见怪不怪。

从本质上说,冲动行为,是复杂理性为保持生命冲动的欲求和影响生命冲动完全满足的环境之间的平衡所作的努力。

所有冲动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复杂理性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它渴望求得完全满足,因而,在思想动摇之中审视实践情况,在思想迷乱之中以力求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的原则,洗涤思虑,考察善恶祸福,寻求聚合,在忧惧解除条件下,作出决断,顺应时势而动,引导心理的个体和合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而行。

这,就是冲动的机制。

由于在冲动的心理过程中,复杂理性总是直接为生命冲动的完全满足排除障碍和促进发泄服务,扩充和展示了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因而,冲动行为,实属心理的个体一种主动寻求正常适应外界环境的行为表现。

与心理的冲动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类常见的行为心理机制,就是逆反心理。

由于在冲动的心理过程中,舍而退避、过分遏制生命冲动寻求快乐的要求是行不通的,复杂理性只有谨遵中道而行,因而,尽管复杂理性明知遇见障碍知难而进,可能会致使个体自身暂时遇到危险,但只要归根到底没有过错,为避免错失良机带来悔恨而遗憾,求得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同时,实现生命冲动的完全满足,复杂理性总是果断地引导心理的个体冒险而行。基于复杂理性在此过程中,总是悖逆、反抗环境压力的遏制行事,因而,人们习惯上,把它称之为逆反心理。

诸如,西方圣经故事中所记载的,上帝吩咐亚当(Adam)和夏娃(Eve),不准吃伊甸园的苹果,在上帝未禁止之前,亚当与夏娃并未想到要偷吃苹果,禁止以后,反倒产生了不可抑止的欲望,结果,稍经蛇的诱惑,就不顾一切,偷吃了禁果(按:见《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三章:“耶和华上帝所创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对女人说:‘上帝岂是真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女人对蛇说:‘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惟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上帝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上帝知道,你们吃了果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上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她丈夫也吃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显身露体,于是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羞耻,便用树叶编成裙子遮住自己的身体”),即是逆反心理的一个表现例子;

又如,希腊神话传说里所描述的,宙斯大神严厉命令侍女潘多拉(pandora),不准打开他的小盒子,但越是禁止,越引起潘多拉的好奇,终于,有一天,她乘宙斯大神不在,不顾一切地打开了小盒子,于是,装在里面的疾病、仇恨、罪恶、妒嫉等祸患,象蚊蝇般一齐飞了出来,给人间带来了不幸,则是逆反心理表现的另一个例子;

再如,据说,国外有个经销卷烟的老板,产品一度无人问津,后来,他便别出心裁地在店门口贴出巨幅广告:请不要购买本店的卷烟,因为本店经营的卷烟尼古丁、焦油含量比其它店的产品高出1%,并指出,有人业已因吸了他们店的卷烟而死亡,这幅广告贴出以后,附近几个商店的老板均暗中得意,以为又可少一个竞争对手了,岂知,结果令那些老板们惊愕万分,许多顾客见了广告后感到新鲜、好奇:“高出1%尼古丁、焦油!买包抽抽,看死不死人!”这个店生意因此而日渐兴隆,随后,他们在报纸上做了同样内容的广告,顾客纷至沓来,生意更好,后来,这个企业竟发展成拥有数个分厂、十来个分店的大企业,这,无疑亦为逆反心理的又一个突出的表现例子;

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观察到:

某本书,本来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成为“禁书”之后,人们反倒争相传阅;

某部电影,本来平淡无奇,但成为“内部电影”之后,人们则设法一睹为快;

某种商品,本来并不紧俏,但实行“优惠券”之后,本不想买的也加入排队的行列,不放过机会;

一开始就受到双亲粗暴干涉的爱情关系,无论后来两人是否成婚,彼此相爱之情随着这种干涉程度的增加,反而愈加递增,甚至,至死不渝;

……

逆反心理,可谓屡见不鲜。

再看后一种情况。

如果依照心理的个体自身内部心理结构变动的趋向,压抑的力量与抗拒的力量相当,即直接减少由于生命冲动的存在而导致心理的个体所处的紧张状态对于心理的个体意象格局居中守正并非吉祥有利,则复杂理性顺应这种趋向,为避免逞强任性、贪图近利、轻率冒进、过度强求生命冲动的完全发泄导致个体陷入困境,产生悔恨而遗憾,总是戒惧谨慎,严谨惕厉,韬光养晦,隐忍不动,严厉节制情感,以待时机。

具体表现为,复杂理性逼迫情感让步,复杂理性得胜。

结果,压抑与抗拒的相互作用,实质上也就成为生命冲动退出情感的中介,由此导致生命冲动被拒之于意识之外,复杂理性不容许生命冲动在意识领域中获得直接满足,从而,引起抑制的发生。

第二节 抑制与欲求不满

抑制,是复杂理性继决断之后所采取的更高一级的方式。

所谓抑制,也就是将生命冲动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从心理的个体清醒的意识中排斥出去。

例如,一个女孩子,在百货公司选购一件衣服,衣服本身的质料款式她都甚觉满意,只因数位服务员过分殷勤,使她觉得自由受到了威胁,结果,她拒绝了这份交易,此种心理反感,即是抑制发生作用的一个表现例子;

又如,深更半夜听见邻居家有女人哭声,因很难断定是强盗抢劫,还是夫妻打架,在此种情境下,邻人既少趋前探问,也少电话报警,尽管事实上很多危机事件就是在此种情境下,因无人救助而形成严重后果,则是抑制发生作用的另一个表现例子;

再如,某公司职员被解雇,先是对老板愤恨,后因无法报复反而将情绪转向自己,恨自己缺乏人缘,恨自己过于老实,恨自己能力不够,无疑是抑制发生作用的又一个表现例子;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应邀到某地讲学,原先准备的主题讲完之后,台下有位听众感到不过瘾,请他再讲一讲对某个敏感问题的看法,这位经济学家“口欲言而嗫嚅”,最后,竟说出一句后来广为流传的名言:“……这个问题……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这,同样是抑制发生作用的突出例子;

看看现实生活这样一幕:某街巷头,一个出售劣质皮包的卖包人在静静地等待着下一个猎物,每只几元钱的皮包,他,竟能卖到几十元乃至百元,他的推销“艺术”十分独特:先在一个待卖的提包夹层中放入一张百元大钞,而后,将此提包放入大堆中,下一步就是引人看包了,当看包人过来时,卖包人好像极随便的样子,摸起那个放入现金的提包,让看包人看货色如何,实际上让看包人看到内藏的百元钞票,这一招果然灵验,一位姑娘本来是随便翻看一下而已,看到包中钞票后,就若无其事地马上还价,很快便以80元的价格成交,付款后拿包走出不远,卖包人追了上来:这位小姐,我刚才卖包的钱可能忘在这包里了,边说边拉开提包,取走了钞票,买提包的人若因此退包,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品行丑陋的贪便宜者,结果,只好顾及脸面,暗暗叫苦,自认倒霉,悻悻而去,更是抑制发生作用的典型。

抑制,常常使得心理的个体表现出好象根本就没有那些生命冲动的欲望似的。

抑制,是代表复杂理性的。

抑制的功用,即在于阻止复杂理性不赞同的生命冲动直接进入意识领域,以安定自身,维持个体自身意象格局居中守正,慎求无咎。

因而,抑制不仅力图使复杂理性所反对的生命冲动迟延得到直接满足,而且,使之可能完全不能得到这种满足。

生命冲动由于受到复杂理性的抑制,而被迫退回到心理结构的底层,因而,不能冲出潜意识、不能浸入意识,并不意味着消失。

相反,这种在潜意识内潜伏的强烈的本能冲动,尽管其心理能量一般地被严密地加以控制,也总是以它永恒的冲动力和渗透力在时刻伺机寻找发泄的途径。

否则,如果被围困在生命冲动之中的心理能量不能尽快地得以渲泄出来,心理的个体就不可能经常达到某种心理状态的暂时平衡。

这种在常态时不能进行到底,寻求直接快乐的要求未能够如愿以偿的本能冲动,总是使得心理的个体内部心理结构处于一种不平衡的、过分紧张的、焦躁不安的意识上的混乱状态。

这种状态,我们就称之为欲求不满。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