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执念,以爱之名 > 第42章 佛国与魔境(第1页)

第42章 佛国与魔境(第1页)

又在梦中去到了那个佛国。

熟悉的山,熟悉的路。山是自小长大爬惯了的山,就在外婆家房子后面。仍然是那条上山的路,只是在半山腰、将要抵达泉水时有了变化。附近的人们时常上山来打泉水,甚至有人从很远处来,因为据说用山泉泡的茶分外好喝。在我的梦里,那面通往泉水的山壁总是另一番模样,变成了并列的一个个石窟,里面是一尊尊佛像。然而又并非龙门、云冈那样有时高低错落的石窟,是整齐划一、一致大小高矮的黄土窟,每个足有两三人高,每间里面一尊佛像,每尊佛像都是从山壁的土石中直接雕凿出来,与各自容身之窟融为一体。就这样整面山壁都是,仿佛比邻而居着一众神佛。

循山壁而走,渐渐上到山顶,便是时常梦到的那个地方:金碧辉煌,雕栏玉砌,亭台楼阁高低有致,无一处不是佛像,无一处不庄严肃穆,被我称之为佛国。

从小到大这个梦做过许多次。有时是另外一种情境——我坐在车上,车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一直向前开,越开越高,像是径直开到天上去。道路仿佛一条地毯,是从天上挂下来的,铺展到遥远的我的脚下。当抵达目的地,也是这个佛国。

那些佛像全都闪着金光,垂目浅笑,沉默不语。我总是东看西瞅,偶尔伸手——却只摸摸佛像的底座,并不触碰金身,以免冒犯。又像一个观光的游客,找一个高远的地方远眺风景,然而除了云,从来看不到别的,天际的尽头除了虚空还是虚空。周围永远都没有人,从来只有我一个,此外便全是佛们的塑像。即便如此,我从未感到过恐惧,更未曾有过孤单。

每一次的梦境几乎都如此,唯独这一次不同,似乎听到虚空中有人在叫我:嘉叶,嘉叶……

可是,到底是“嘉叶”,还是“迦叶”?

其实我原本是叫迦叶,莫迦叶,外婆取的。

外婆信佛,据说我出生后不久刚刚能张开眼睛时,看到外婆衣襟上别着一朵鲜花,就一边咧嘴笑着一边伸出胖胖的小拳头要去触碰。那时父母尚在为起名争执,外婆当机立断,说,“叫迦叶吧,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父母都是无神论者,并不知拈花一笑的出处与确凿含义,只觉迦叶两字很美,于是自此,我就叫做了莫迦叶。

三岁因妹妹降生我被送去外公外婆家,虽然不久即被父母接回,但每到他们分身乏术时便会再度送我去,有时连妹妹一起。于是三至五岁,我几乎是在外婆身畔长大,父母只在周末回来探望。外婆小时候的家境很好,上过私塾,所以知书达理识文断字,父母不怕跟着外婆会耽误了我的启蒙和教育。外婆教什么都好,可唯独念经一事我毫无兴趣。虽然能够将《心经》倒背如流,但纯属被迫,只因背熟了才能和隔壁小朋友出去玩……

所以听到世德从小被爷爷逼着背古诗词时,我曾会心一笑。

外婆越是希望我念佛,我便越是逆反,因为除我之外,没有任何一个邻居家的孩童懂得这些,并且他们的父母告诉说这是封建迷信。我虽年纪小,自尊心却强,自然不想被同伴们嘲笑和疏远,于是连带外婆讲那些原本喜欢听的佛家故事也开始排斥。

读小学的第一天,放学回家后我即对父母说,“我不要叫迦叶。”

因为同学们自我介绍时,每个人都能解释自己的名字,唯独我不能。我不愿告诉大家说迦叶是释迦牟尼佛前的一位尊者。何况我觉得这个迦叶是一名男性,而我竟然取了一个男人的名字。

我的哭闹很坚决,并且绵延不绝,最后父母为我改名嘉叶,嘉,《说文》上说,“嘉,美也”。这件事我们不约而同地没有告诉外婆,好在嘉叶和迦叶叫起来完全一样。

有一次暑假在外婆家,外婆看到我的暑期作业本,特意戴上老花镜认真看了看封面上的“莫嘉叶”三字。心虚之下我立刻说,是我写错了。外婆为此非常生气,罚我站,然后打电话给父母。

我以为外婆是生气我们背着她改了她起的名字,谁知却是为我撒谎。

她责备父母,说他们没有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良好榜样。他们愿意起什么名字给自己的子女都好,但不能因为怕伤害她就撒谎,而且带着孩子一起撒谎。撒谎是非常恶劣的事情,一个人能容忍一件小虚假就能容忍更多虚假,直到最后整个人都变得虚假,活在虚假里。她没有提拔舌地狱,尽管我小时候她讲过许多类似故事,告诫说不能做坏事。

外婆责问妈妈,“你从小到大,我是这样教你的吗?”

我才知道,妈妈小时候只要撒谎,就会被外婆惩罚。轻则罚站、跪洗衣板,重则挨打。我哪会想到待我慈祥和蔼的外婆年轻时竟然性格极为暴烈,妈妈和舅舅们三不五时就会因为犯错而被揍上一顿,外公都不敢出言相劝。

后来我问外婆,“如果三岁那次我咬的是你,不是外公呢?你会不会揍我?”

外婆从老花镜后扫我一眼,淡淡说,“我会给你嘴上套一个笼头。咬人?连饭也不许吃。饿上两天,看还有没有力气撒野。”

那时我很庆幸,当初咬的不是外婆,否则童年阴影恐怕就不只是被父母离弃了。

名字事件以父母郑重向外婆道歉告终,承诺以后在我们家里不再有谎言。我也讷讷对外婆说对不起,却又捋虎须:“如果我撒谎时高明一点,是不是就不会被外婆发现了?”

外婆回答,“你记住,假的终究是假的。你以为你骗的是别人,但实际上你损害的是你自己。一切最终都会回到你身上来。你也不要以为你影响的只是你自己,你的谎话也会连累别人。”

她知道我对佛经佛祖那一套逆反,便极少提起,而我那时对外婆的话并不怎么理解,只觉得有点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意思,还是佛经那一套。及至多年后——外婆已离开我的这许多年后,需要走过许多路,见过许多人,读过许多书,经过许多事,我才明白外婆所言的真义——

谎言不只是对事实的错误描述,不诚实的行为也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这种行为通常显得无害,缘于微不足道的恶意和无知,有时只是为了逃避一些微小的责任。但这一切都掩盖了谎言这种行为真正的危险性,因为它和那些巨大的恶行本质上是一样的。谎言会腐蚀世界,而腐蚀正是谎言的目标……

外婆过世时我十四岁,望着那个装着骨灰的小小瓷坛,我在心里忏悔,并默默保证说,“外婆,将来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研读佛经,也许那时会再改回迦叶。但无论信不信佛,我都会一心向善,诸恶莫作。”

后来许多年后读《楞严经》,读到灵山会上,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于是释迦宣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方知禅宗一脉即是如此来的,也才知外婆为我取名迦叶的本源出处。

梦境一如既往的温馨,细碎,长长的山壁与佛像,金碧辉煌的佛之国度。

然而这个梦已有好些年没做过了,现在竟重新出现。是预示,还是暗示什么,或许,与重读《楞严经》有关?

最近开始重读楞严是因为世德。“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我太想知道开悟是怎么回事了。

一直都记得那个我和世德在下着大雪的溪谷里跋涉,然后他消失不见,我需要攀上雪峰进入一个神秘世界核心,然后就能找到他或某个答案的奇异梦境。世德却对此不以为意,认为梦只是梦,什么也不代表不说明。而我原以为他既然要开悟,应该对梦境更信赖才对。在我的认知里,梦境也属于灵性层面,但世德显然并不这么看。

佛国,佛国……

我把梦境告诉大平,他跟住一位师父在学习易经之类,对佛家、道家的东西也有涉猎。

“会不会是走火入魔?”大平立刻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