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香港小亨 > 第75部分(第1页)

第75部分(第1页)

加上金庸小说,影视改编、游戏动漫等等产业的利益。现在金庸的版权,一年大约能带给他300万港元的收益。

如果全面开发金庸小说的版权价值,游戏、漫画、动漫、电影、电视剧全版权运营,每年至少能够获得3亿元营业收入,以及不低于万港元的利润!

金庸一生苦心经营的《明报》,到头来其实商业价值还不如他单枪匹马写的14部小说值钱!所以说,如果当年金庸选择仅仅写小说,而不经营报纸的话,可能会比现在还要富….,当然了,哪怕是金庸是明报的控股股东,但是明报是一家正规的公司。明报利益归明报、金庸本人的利益归金庸。这种公私分明,才使得明报具有发展的动力。

张少杰与倪匡交流了一番未来对于明报公司的规划,这包括,明报从传统的报刊出版行业,开始逐步转型。

如若能够转型成功,那么明报未来十年之后的主营业务,将会的经营手中掌握的各种文学作品的版权为主。

将旗下的作者提供的文字形式想象力,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电视剧、话剧等等各种形式,增加作品的价值和内涵。

一旦这种模式成功,中国文字,在全世界的影响力,将会大幅度的增强。因为,外国人或许是看不懂中国文字的内涵。

但是,文字改编成为漫画、动漫、游戏、电影等等方式,就会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到那是时候,香港所有的文化、娱乐产业链变威一个强大的整体。那时候,小说产业、动漫产业、游戏产业、影视产业,就再也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形成产业集群,使得各大产业的内涵和创作力,威倍的增长….“我们还是老了,思路没有你们这样年轻人这样活泛!”倪匡笑道,“如果真的做成了,我替今后的香港作家们感激你!”

张少杰点头,他知道此时香港作者的境遇确实不容乐观。香港传统的出版业务,每年的规模只有五六亿港元。发放给作者的总稿酬,不会超过5000万港元。5000万港元的稿酬能养活几个文字工作者?

更何况,这5000万港元的稿费规模,张少杰一个人估计都占据1500万了。倪匡、亦舒、金庸、李碧华、吉龙、琼瑶等等名家的稿酬又是占据至少1500万。真正普通的作者,加起来大约只有2000万稿酬。

平均一个作者要赚1万港元,才能勉强过上和普通人一般的生活。那么,意味着整个香港最多能够养活2000名文字工作者。事实上,这个数据还会更低。因为出版物、报刊上发表作品的八成以上是兼职的。

中流砥柱的职业作家,有两三百人就不错了万人口的城市,只能有两三百名作家,能够靠文字维持生计,比例应该是相当可悲的!

要知道60年代和70年代的香港,那可是文风鼎盛,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的时代!才过了没有多久,香港新的作者越发稀少….,无论如何,文字是一切娱乐产业的基础原料一一就和发展钢铁产业,需要有足够的铁矿石一样!

想要娱乐、游戏、动漫产业发展起来,必须要有大量的优质文字!

张少杰想要实现自己心中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宏图,就一定不能让此时香港的小说创作资源出现短板!因为,要等到内地的作家群体,真正开始回归小说的本质一一“娱乐大众”这条正确的道路,要等太久了…,.

(未完待续)

14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明报工业中心。

张少杰刚刚前来,到《武侠与历史》编辑部找胡波闲聊一阵。

胡波对于《武侠与历史》的主编位置做的比较起劲。

尤其是在《武侠与历史》今年举办大量的作家交流、培训活动,带动了香港大量的新老作家的创作激情。

胡波也因此获益,至少他能够看到大量的好作品了。

《武侠与历史》的编辑部,以前只有20多人,现在扩编到了50多名编辑、员工,每周收到的稿件,也是成百上千计的。

“今年的武侠小说市场,比往年热闹多了!”张少杰感慨。

“呵呵,你的《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不是《大唐双龙传》激活了市场的人气,武侠小说行业和以前那样死气沉沉,也许《武侠与历史》杂志用不了几年就停刊了!”胡波笑了笑,“对了少掌门……’

张少杰苦笑道:“胡大少,你就别调侃我了。据说,新闻女王有意让你管理星岛报业呢。话说,要是你愿意,星岛报业太子爷都可以当的!”

胡波不屑道:“我那姑姑,经营本事是有的。但是文化方面,让我看不起。星岛报业总是弄出一些悚然听闻的消息制造噱头,真正的新闻真实性,以及文化品味,都是不讲究的。

《明报》比星岛看来顺眼多了!最起码《明报》稳重、有文气,《星岛》太市侩!”

汗!整个东南亚影响力最大的跨国报业集团,会被胡波看不上眼?

须知,虽然金庸的《明报》在香港地位卓然,能够和星岛报业斗的旗鼓相当。

但是在全球新闻市场来说,星岛报业可比《明报》影响力强多了。无论是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等亚洲地区,还是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等欧美地区,《星岛报业》集团是在几十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是真正意义上,海外华人报纸第一霸主。

并且,在80年代初,星岛报业集团的经营还是比较稳健的,整体规模有30多亿港元。是明报的十倍,是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三分之一!

不过,70年代开始胡仙就热衷于投资房地产。在此时,还是一直有赚的,但是到了89年开始日本等地地产大跌。于是,胡仙的身家一落千丈,拖累星岛报业帝国,陷入了困境!

最终,胡仙深陷债务危机,只好售出星岛报业集团,用于偿债。纵横全球,呼啸亚洲报业数十年的女王,最终失去了胡家祖传的基业!

张少杰不免叹息,胡仙陷入金融、地产投资之后,就埋下了失败的阴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