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宋朝文人们的大忧小乐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分两路大举南侵,一路杀来,直奔建康、临建,猛追高宗;金兵从湖北大冶进攻江西,偷袭南昌,在隆裕太后之后紧咬不放。隆裕太后由洪州(今南昌)沿赣江南奔,仓促南逃至造口,弃舟登岸,又狼狈地逃到虔州(今赣州)。当时,金兵追至造口,虽然没有追上隆裕太后,但一路上烧杀抢掠,沿途百姓生灵涂炭,哀号遍野。

辛词人,你登台览景,追怀这段历史,痛感南宋江山危如累卵,毁在旦夕,而金人依然虎视眈眈,亡国之耻依然未雪,将悲愤之怀化为悲凉慨然之句,倾之笔端,在造口壁上一挥而就,完成了这阕永恒不绝的悲音。

你站在赣州的郁孤台上,光这高台的名字就足以让你心碎,它正应了你郁闷而孤苦的处境。

在这满目创痍的郁孤台下,清清的赣江之水怆然郁然而慨然地奔流而去。这涌荡不息的江水里,流注了多少像你这般郁勃失意、羁旅异乡的志士之热血呢?流注了多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者的涩泪呢?

你仰望西北,故都长安不可见,中间阻隔了无数重层层叠叠的苍茫青山,那连绵不断的座座青山里,你的故园河山和无数同胞正遭受着金人铁蹄的肆意践踏。

但是,这郁郁苍苍的莽莽青山,却无力挡住青江之水的一意东去,它的浩荡声势足以唤起战火里纵横奔突者的空前斗志。

残阳如血,乱云飞渡,苍山如染,对景追昔,你不禁忧涛喷涌,愁怀激荡。 可是,又有什么法子呢?烈士垂暮,志士失途,你只能在这暮霭沉沉的时刻,独自倾听那鹧鸪鸟从深山更深处传来的声声悲诉!

这是志士的悲怆歌,这是英雄的末路曲!

一个一生只为收复失地、重振河山的英雄,却只能怅望故园,愁对江山,无奈地倾听山鸟的悲吟,将自己陷入无以复加的悲愁之中。

你是一个热血喷涌的英雄,随时都可以跃马横刀地杀向战场。可是,你敌不过时势的阻挠,你无力改变命运的捉弄。原本指望“看试手,补天裂”的你,却不得不强忍南北的分裂,故土的离乱,乡人的离丧:“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背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你只能眼睁睁地忍看着这一切!

英雄最大的幸事在于:在最需要他出现的时候,他能够挺身而出,利剑出鞘,痛快淋漓地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片清明,即使他最后悲壮地倒下了,笑卧沙场也是他最大的自豪!

英雄最大的不幸在于:在最需要的时候,他被缚住了理当果决出击的手脚,而强敌悍虏就在他的眼皮底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正义被践踏,弱小被残暴。即使他能郁郁终老,他也会怆然长啸,或者摧眉沉吟。

你,稼轩,在暮色苍茫之中只能无奈地倾听鹧鸪的悲鸣,已见出你的不幸之不可逆转。你只能听着鸟鸣回忆过去,已见出你的彻底失望。

还好,你却能用惯于写儿女柔情的《菩萨蛮》词调来写乱世悲音,苍茫而又沉郁,实乃大家手笔,信笔挥去,就是一片撼天动地悲音。难怪梁启超评曰:“如此大声镗鞑,未曾有也。”

未曾有也,即是独步古今!未曾有也,即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清江东流,一如你吐之不尽的悲愁。

鹧鸪哀鸣,一如你郁结于心的遗恨。

青山还在,一直在讲述着你的悲烈人生。

你的英雄梦,最终熄灭在南宋小朝的廷苟且偷安与自甘屈辱里,化着一阕清江壮歌,在郁孤台下不息地悲歌……

《宋朝文人们的大忧小乐》系本人继以李白诗歌为创作主体的专著《李诗猜读》(作家出版社)后的又一倾情之作。它以宋朝著名文人的著名诗词为创作蓝本,通过对他们的经典诗词的深入解读,探寻他们在两宋背景下坎坷多舛的命运及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引领人们共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文采,多彩的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 txt小说上传分享

范仲淹的戍边悲歌——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公,有人把你的《苏幕遮》视作另类是有道理的。一则,你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以资政殿学士为陕西经略副抚使,驻守边塞,威震敌胆,铸就了你的钢筋铁骨,只《渔家傲》这样的壮词才可与你相匹。一则,你又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你的千古范文《岳阳楼记》其先忧后乐的政治标范与道德选择,已为你作了定论,谁也无法更改。

其实,这些人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你是现实的,是同样充满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你的感情世界,你的文学创作理应是丰富多彩。

范公,你的这章《渔家傲》,唱出了宋词豪放派的先声,直到东坡先生的一声“大江东去”,才在若干年后激出一片壮浪浩阔的回声。从这一点讲,你的贡献连同你戍守边塞的功勋一道,早已铭铸青史。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声!这是宋朝皇室的家训。可是,宋朝的皇帝们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去落实这条家训,一直都在怠惰苟且之中经营着他们的江山社稷。卧榻之旁,不仅鼾声未除,反而还汹涌着异族挟着血腥滚滚而来的嘶鸣与狂吠!与辽国订立“澶渊之盟”后,大宋江山的边疆线上便长期放松了警戒,大宋江山的疆域便千疮百孔,不堪一击。到了耸仁宗时,西北方的西夏经常入侵,成为北宋的边防大患。

在你赴边镇守之前,有宋帅范雍的延州兵败。此番,你“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要的就是在事关国家存亡、百姓安危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勇于承担。你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倡导的忧乐观。千年时光的淘洗,无情岁月的磨蚀,你的人,你的文,连同这章豪放词,更加光彩灼灼,风神熠然。范公,你坐镇西北,你治军严明,体恤士卒,修工事,筑高墙,整兵甲,厉兵刃,虽竭尽全力,却仍然无法彻底消除西夏之患。因为,宋室王朝守内虚外,崇文抑武,以致于国力虚弱,丧尽大国威仪。你镇守四年,虽无外敌进犯之患,却有敌国虎视之忧。你孤掌难鸣,孤军难战,对敌人不得不打出了持久战、对垒战的战牌,彼此消磨锐气,消耗军力,都不得不选择将对峙进行到底。迫使西夏人相互告诫说:小范老子(指的就是你了),胸中自有兵甲百万,不比大范老子(指的当然是吃了败仗的范雍了)可欺也。在当时的西北边境亦传唱着这样的民谣:“军中有一韩(韩琦),西域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当然指你范公了),西域闻之惊破胆。”

四年,时间长河的瞬间。可是,与你来讲,却令你浊酒消愁,白发倍添。因为,你的目标并不仅仅限于此呀。“燕然未勒归无计”才是你心中的死结,谁也无法替你解开。于是,仍有人不予理解。

西北边塞,秋天又一次如期而至。

景色,一派荒凉,简直没有商量。

还是飞过衡阳的那一队征雁吗?此时,飞过你驻守的边关,竟然没有一丝儿留恋之意。排空而去,留下满目的怆然与凄然。

这时,西风呼啸,驼马嘶鸣,兵士低吟,衰草哀咽。

这时,座座军营,号角响起,声声相接,连绵不断。

群山绵亘,千峰竞雄。狼烟四起,暮霭苍茫。落日镕金,孤城紧闭。范公,这就是你兀立城头、环顾四野所见的苍凉萧瑟之景。于是,仍然还有人报以怨诽。

范公,你此时唯一可做的,就是端起一杯酒,化解自己心底的绵绵乡思之外,去化解麾下军士的无限忧愁与无边的幽怨。可是,谁又抵挡得了决堤的乡思的泛滥呢?再说,敌我胶作,谁又能干净利落地去消除 外患,建功立勋呢?

责任在肩,谁又能轻意言归呢?硝烟,狼烟,暮烟,烟琐长河,烟笼大漠,烟罩孤城。羌笛悠悠,不期而鸣,如诉如怨,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冷月横空,寒光匝地,犹满地的霜降。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