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了娜拉。他的精彩表演引起轰动,很快就成为清华的知名人士,接着学生们又将他列入学生名流的“龙虎狗三杰”。即,钱钟书为“龙”,曹禺为“虎”,颜毓蘅为“狗”。

1932年曹禺执导了高尔斯华绥的《罪》。剧中有三个人物,曹禺的好友孙毓堂和曹禺分别饰演两个男角,还有个女主角汪达,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大家建议请个女生扮演。于是找到法律系一年级女生郑秀,她在贝满中学读书时就演过戏。这出戏演了七八场,都十分成功。而曹禺和郑秀也藉此由陌生而进入浪漫的恋爱之旅。

郑秀祖籍福建,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父时任南京最高法院的法官。她从小就跟随姨母来到北平读书。她性格活跃,面容姣美,身材苗条,穿着时髦,在学校里是一枝独秀,曹禺从见到郑秀的第一面,就对她情有独钟了。演出结束后,曹禺经常到女生宿舍门外等郑秀,约她去玩。郑秀通过与曹禺一起演戏,对他也有好感,但觉得自己刚进入大学,谈恋爱未免太早了,担心同学们说闲话。可是,在1933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曹禺大胆地向她表白了爱情,海誓山盟的表白,触动了这位少女的心,接受了曹禺的爱!

1934年暑假曹禺毕业后,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在这里他创作了《日出》。1936年南京成立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曹禺应聘到南京。郑秀中断了学业随从曹禺到了南京,并于1936年11月举行了订婚仪式。曹禺的好友巴金、靳以、田汉都从外地匆匆赶来出席了这个隆重的仪式。第二年,由于抗战爆发,南京戏校迁移到长沙,他们在长沙青年会举行了婚礼。

他们的婚姻没有等到“七年之痒”,在婚后两年就遭遇了暗礁。当时,南京戏校迁移到四川江安县,生活条件很艰苦,小城物资匮乏,生活单调,使得郑秀很苦恼。而曹禺又忙于事业,没有更多的时间呵护、关爱妻子。他们的感情逐渐有降温的趋势。恰在此时,戏校的一个叫邓宛生的女生,带着她姐姐邓泽生(后更名方瑞)来拜会曹禺。邓泽生此来的目的,一是想认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剧作家,二是想请这位英文科班毕业的曹禺给补习一下英文。这样,邓泽生就经常到曹家来。有时补习完英文,她回去时,总是恋恋不舍的样子。曹禺送她出门,也故意绕到城外再回来,边走边谈,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后来郑秀感觉到他们关系异样,就警告曹禺不要想入非非。为此,夫妻吵了几次架,他们此时才感觉到彼此的性格、脾气和情趣的差异太大了,婚姻难以为继,开始触礁了!

1946年曹禺应邀到美国讲学。第二年回国后留在上海工作。郑秀带着两个女儿住在南京她父亲家。1948年冬天,郑秀的父亲一家准备飞往台湾,其父要郑秀和孩子同行,郑秀也想让曹禺一起走,可是曹禺没有践约,因此郑秀和两个孩子也留了下来。但是他们的破镜已不能重圆,于1950年的春天,曹禺与郑秀正式离婚。

郑秀和曹禺还是有感情的。“*”初期,曹禺被审查,每天早晨要扫大街。郑秀很同情曹禺,但又无力相助,便在每天早晨站在史家胡同,看着曹禺扫大街。他们虽然不能说上一句话,可是这种每天必不可少的陪伴,也使身陷“另册”的曹禺感到温馨。1989年郑秀病故时,曹禺正在住院,让女儿送上一个花篮,表达了对郑秀的怀念。

暗礁潜伏的爱情之旅:曹禺与郑秀(2)

幽丽闺秀动心怀——曹禺与方瑞

正当曹禺与郑秀的婚姻,因性格、脾气、爱好、情趣的不同而触礁时,一个23岁的姑娘方瑞闯入了他的心怀。

方瑞本名邓泽生,安徽怀宁人,是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重孙女。因其母是清代散文家方苞的后代,又取名方瑞。她自幼在家自学,没有读过大学,但文化素养很高,书法和绘画都有很高的造诣。1940年3月,她撤退到大后方,去四川江安县投奔在国立南京戏校读书的妹妹邓宛生和表哥方琯德。她住在妹妹的宿舍里,与曹禺的住处,正好对门。她早就读过曹禺的剧本,对他很是景仰。尤其是听说曹禺是清华英文系毕业的,就想请曹禺指导指导她学习英文。这样,邓宛生和方琯德就带她拜会了曹禺。

曹禺在与方瑞的交往中,他不只是被方瑞那令人赏心悦目的苗条身材,俊秀面容所吸引,更重要的是他很喜欢她那温柔的性格,娴静的微笑和素朴的衣着。这些似乎都是与郑秀不一样的。他从方端的身上获得了很多的灵感和启发,激励他于1941年创作了话剧《北京人》。他在剧中,塑造的愫方的形象,就凝结着他对方瑞的印象和感情。愫方的温柔而慷慨的性格,服饰淡雅而宽大适体的穿着,温婉动听而幽静的话语和微笑,都是依照方瑞而写的。就连将这个人物取名为“愫方”,也是根据方瑞的身世的。“愫方”是取自方瑞母亲“方愫悌”中的两个字。曹禺自己也承认他是心想着方瑞来写愫方的,没有方瑞就创造不出愫方的动人形象。

自从结识了方瑞之后,曹禺感到方瑞最合他的心意,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妻子;而方瑞对曹禺也很中意。面对已婚的曹禺,她表现得毫不懦弱,勇敢地与曹禺出双入对。戏校的学生们都知道他们的婚外恋情,也都觉得万老师与方女士是很合适的一对。曹禺与方端相好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传到郑秀的耳朵里。郑秀为此大闹,曹禺借机提出与郑秀离婚,但遭到对方的拒绝,使得曹禺非常苦恼。

1942年年初,曹禺辞去戏校的职务,由江安来到重庆。在复旦大学教授英语和外国戏剧。方瑞也来到重庆,二人开始了同居生活。由于与郑秀离不了婚,曹禺每周还要到江安,看望郑秀和两个女儿。曹禺从美国讲学归来后,留在上海,郑秀搬到南京他父母那里,由于郑秀不同意离婚,曹禺只得往返于上海和南京两地,照顾两个家庭。1948年底,经*地下组织安排曹禺经香港转道解放区,方瑞与之同行。于1949年3月18日到达北京。1950年年初,郑秀来到北京,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但她与曹禺早已没有了夫妻感情,经朋友做工作,他们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不久,曹禺与方瑞正式结婚,结束了他们十来年的同居生活。

“纵横的写遍了相思”:冰心与吴文藻

躲开相思,

披上裘儿

走出灯明人静的屋子。

小径里明月相窥,

枯枝——

在雪地上

又纵横的写遍了相思。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