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嘴话水浒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1)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武松武二郎……”这段子几乎成了山东快书的招牌。

武松是个英雄,但梁山上还有许多英雄,武二郎只是其中的一员。在细评这些英雄之前,大嘴先总体的说说《水浒》:

汇聚有关水浒的无数种观点,大嘴私下认为最为可信的说法是这样的——《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作者是施耐庵,主讲的是一帮江湖好汉啸聚山林的故事。它的版本很多,所载故事也长短不一。依据最完整的故事架构,《水浒传》的主要内容是叙述以宋江、李逵、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等主人公为主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在各地受到贪官污吏、土豪劣绅,还有梁山诸人(书中有所解释)的*之下,纷纷集聚在“梁山泊”这个有山有水易守难攻的地方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并形成了一股具有相当实力的武装团体,与贪官(高俅、蔡京等)、土豪(祝家庄、曾头市等)、官军(宋军和)相对抗,后又与乱贼(方腊)和起义军(田虎和王庆领导的义军)和外国军队(辽军)相对抗。

梁山军事集团刚成立时,山头上汇聚了一百单八位英雄好汉,虽然他们也干过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但在宋江宋公明同志的领导下,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宋朝朝廷心想了:你“替天行道”,那我是干什么的?就看它不顺眼,非大兵诛之而后快。于是就派遣了政府军队加以*,却一一吃了败仗。这时候,宋朝面临着外国入侵及各处强盗或起义军作乱的困境,于是,便用“招安”的方式,收编了梁山泊的人马,要他们为国家效命。宋江率领梁山的兄弟,先是征讨敌国大辽,然后平定了田虎、王庆的叛乱,建立了很大的功劳。最后,他们奉命被派去消灭在南方作乱的方腊,经过了几十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平定了乱事,但梁山上的兄弟,也都牺牲得差不多了;而立了大功,侥幸生还的少数英雄,却也在奸臣的陷害下一一丧生。

大嘴认为:《水浒传》写的是英雄的悲剧,虽然梁山上的未必全是英雄。在这本小说中,“义”与“忠”是小说的两大主线,书的前半部分在刻画各个富有生命活力的英雄的同时,赋予了他们“义”的精神,主讲英雄们用“义”的力量团结起来,对抗政治上和社会上的黑暗势力,开创出一片新的天地;后半段则企图以理性化的方式,将英雄们的力量,导向于效忠朝廷,为国家奉献牺牲上面,也算做到“奉献”了,最后却也“牺牲”的差不多了。

实际上,在英雄们的生命中,“义”与“忠”往往是相互冲突的。而“义气”的本质,势必与既定的法律和其它的道德规范发生冲突;更何况“忠”字背后隐藏的诡计阴谋与权力斗争,也绝非这些草莽英雄所能承受的。

悲剧的收场,正是这英雄好汉们所注定的归宿。

所谓的梁山精神

一部《水浒》传载千秋,一群好汉聚于梁山,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水浒演义,让后人品评不休。那么梁山精神是什么呢?

大嘴认为我们只能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去看这种精神,因为它有替天行道,有快意恩仇,有不屈反抗,有伸张正义,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血腥嗜杀,有理性追求,还有感性冲动,这些加起来(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某一侧面),就是对中国下层社会影响相当深远的复杂的梁山精神。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2)

《水浒传》究竟写的是什么?是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吗?《水浒传》所写的108将难道都是英雄好汉?还是强盗多一些?

《水浒》以官逼民反为创作基础,用“大宋宣和遗事”为篮本,讽刺封建时代政治败乱的现实,写出了英雄们一幕幕威武雄壮、豪气干云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栩栩如生。金圣叹老先生评《水浒》有云:“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可见人物状写神态活现,为水浒传的特色,故事铺叙精彩紧凑,创作内涵丰富深刻,也是本书值得称道的成就。

所以小时候读了《水浒传》后,大嘴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义,仗义疏财,想必你也和大嘴一样。可长大了再看,就总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

先说智取生辰纲。可以说智取生辰纲是水泊梁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的开端。这七条好汉的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里的江湖。但是好汉们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吗?还是说为了准备“农民革命”?

结果显然都不是。你看那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得了十万贯生辰纲,而后大概经过一次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园,三阮则“得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没见他们准备扯大旗起义,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些好汉打劫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一些史学家说《水浒》描写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事情,大嘴认为这个观点是不好成立的,会带给人太多的疑问,宋江起义是发生过,可较之《水浒》一书所载之事,可就是千差万别了,作者只是借宋江起义的事情,杜撰了另一个全新的故事,即国人皆知的《水浒》。

阅读之心

阅读是读者和作者的一种心灵撞击,如果作品激活了读者心底的某些东西,读者于是在阅读中得到某种情绪的释放,获得某种*或者说是麻醉。

在西方国家中,对社会影响最大的书应当是《圣经》了;而在中国,大嘴认为对社会思想影响最大的书应该是各种通俗小说了吧,如四大名著,《封神演义》、《西厢记》等等。

小说是一种民间更容易接受、更受欢迎的文学形式。由于通俗小说的故事更以戏剧、说书等等其他形式传播,其影响是更加广大了。说到武松、关公、姜太公、孙悟空,中国人中即使是从来没进过学校的人也必能侃侃而谈。

《水浒传》之所以在中国八百年流传不衰,大嘴认为是因为书中所描写的一切,和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内核可能有太多的契合点,我们大概不能找出一本对中国人影响超过《水浒》或《三国演义》的其他小说。

清末大学者梁启超写过一篇叫《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议论中国社会中流行小说对群众影响之大。梁启超对中国小说有很高的评价。胡适之、鲁迅等对小说研究也很推崇,胡适对《三国演义》很赞赏,鲁迅则有《中国小说史略》等研究著作。但奇怪的是,近代与当代的中国学院派文学评论家,反而只推崇高雅人士才会欣赏的西洋小说,而对大众所欢迎的作品却持一种贬低的态度,似乎读者越多的书,价值反而越低,这让大嘴有些闹不明白。

第一章 说水泊 道梁山(3)

同时这也是一个争论了很久而没解决的问题。其实,真正的文学作品、好小说的评判者不一定是文学评论家吧,有一部作品能传了几百年仍为百姓所喜爱,本身就证明它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水浒传》流传数百年而历久不衰,它主要的魅力在于对不公正的欺压奋起反抗,因而令人心大快。

据说,《水浒》起源于金人占领区中的民间传说,由于抵抗侵略者以及*官吏、土豪劣绅的欺压,平民武装起来,暴力反抗之馀,不免打家劫舍,占山为王。这就是中国的谚语所说的“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就是起源于此。许多人也是走投无路才上山为“匪”的!

《水浒传》这部书对落草为寇的强人有很大的同情心,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同情与认可的描写,叙述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压迫,不得已而被逼上梁山。然而书中滥杀无辜、挖人心肝等等场面,以现代的观点来看,未免过于残暴。强盗匪徒从中学到讲义气、慷慨互助等美德都是可能的。但作者的本意可能是汇集民间的传说与愿望,写成《水浒》,也反映了金人占领区中广大人民的心意。

对于那些受官府欺压的平民百姓,只要“土匪”不伤害他们,而能劫富济贫,他们就会对这些落草为寇的人抱着同情心。但滥杀无辜就是非人道的。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所心仪的该是真能除暴安良的豪杰,也就是那些能锄强扶弱的英雄。

《水浒》讲顺民变暴民,但暴民最终被招安的过程,其中有许多底层社会的生存百态和谋生智慧;而《三国演义》则是讲权谋讲机变。这两本书影响华人乃至东亚其他民族,把《水浒》当成社会学和历史学的著作来看。就能发现它和《三国演义》都深刻地揭示了我们的国民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