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唐朝那些事儿4:开元盛世卷 > 4二次出宫(第1页)

4二次出宫(第1页)

天宝五年(746年)的出宫事件,在高力士的努力撮合下,李隆基和杨玉环最终言归于好,其实从整个过程来看,李隆基并没有真的想抛弃杨玉环,不然的话一个皇帝废掉一个妃子岂不易如反掌,所以这是一场纯粹意义上的家庭变奏曲,杨玉环回宫后更加受到李隆基的宠幸,自此后宫之内再也没有一个人得到能够得到他的宠幸(自是恩遇愈隆,后宫莫得进矣)。

但正所谓变奏曲不可能只变奏一次,经历主旋律的一段平稳进行后,新的变奏必然会继续开始。

天宝九年(750年)二月,即第一次出宫的四年后,杨玉环再次被撵出宫。接下来让我们暂时跨越时间的节点,越过其中各种历史事件,来看看杨玉环二次被撵出宫的来龙去脉。

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九载二月)杨贵妃复忤旨,送归私第。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可从中却能看出杨玉环是再一次违背了李隆基的意志,所以被撵出宫,那么究竟杨玉环究竟违背了皇帝的什么意志呢?

这个问题史料上的记载很是模糊,而正是因为模糊,所以历朝历代的狗仔队们对此八卦到底,杨玉环二次出宫这件事和宁王李宪扯上了关系。

说是李宪擅长吹奏笛子,李隆基因为酷爱音乐,又和兄弟们关系十分融洽,就经常请李宪到自己的寝宫中吹奏笛子,尤其在杨玉环进宫后,李隆基邀请李宪更加频繁,常常是李宪吹奏笛子,李隆基击鼓打着节拍,杨玉环翩翩起舞。李隆基在刚即位时,曾经寝宫的卧室中放置一张大床,名为“五王帐”,经常和兄弟们抵足共寝。

有一次杨玉环肚子走进这件寝室,在“五王帐”上发现了李宪落在这里笛子,出于好奇心她拿起吹奏起来,正好被走进来的李隆基看见,李隆基认为自己的女人吹奏自己兄长的笛子,实在有损自己的威严,结果便将她再一次撵出宫去。

上述的这些的确是个很好的理由,但我们也仅仅把当故事看就可以了,因为前边我们说过,李宪早在开元二十九年就已经与世长辞,所以上述的这些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在我看来,杨玉环二次被撵出宫很可能和三个姐姐有关。

杨玉环进宫后,除了自己备受宠信之外,她的兄弟姐妹也全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哥杨铦官至鸿胪卿(从三品),授上柱国;从兄杨锜娶李隆基和武惠妃所生的太华公主,升任驸马都尉(从五品)兼侍御史;祖兄妹杨钊后来官居宰相。

杨钊这个名字或许大家很陌生,但如果提起他的另一个名字杨国忠,则是大名鼎鼎,不仅因为这个人后来搅乱了天宝年间的政治局势,更因为震惊大唐帝国的安史之乱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他而起,关于他的很多事情我们后边会详细说道,咱不赘述。

三个哥哥全都升官发财,杨家三姐妹同样不落下风,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二姐为虢国夫人;三姐为秦国夫人;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杨玉环的三个姐姐早已为人妇,但从杨玉环进宫后,她们就和李隆基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杨玉环的三个姐姐虽然比不上这个姿色冠绝天下的妹妹,但也可称得上是美貌佳人,据史料记载,天宝四年(745年)冬天,李隆基带领杨玉环和她的三个姐姐到骊山足足住了62天,天宝六年(747年)以后,每年在骊山住的时间更长。

李隆基的风流好色众人皆知,可以将儿子的老婆变成自己的老婆,而三个貌美如花的姨姐守在身边,要说李隆基不动心那是不可能的,而这件事情纸是保不住火的,杨玉环不可能不知道,所以我猜测天宝九年(750年)二月的出宫事件,很可能是因为杨玉环吃醋,再次发脾气,进而惹怒了李隆基。

《资治通鉴》上记载的“杨贵妃复杵旨”,很可能是在说,杨玉环早就因为李隆基和三个姨姐之间的暧昧关系而生出嫉妒之心,和李隆基闹过不愉快。天宝九年(750年)二月,杨玉环很可能再次因为这件事向李隆基发泄不满,结果被李隆基再次撵出宫去。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要说三个女人加上一个男人,那就是一出经典的情感大戏!

如果说天宝五年(746年)的出宫事件,杨玉环在离开后,李隆基内心还有些不舍,那么天宝九年这次撵杨玉环出宫,李隆基表现的很绝情,似乎彻底要将杨玉环的后路封死,这下让杨家不仅着急起来。

事实上,杨玉环对于整个杨家而言,已经成了一块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这块招牌能被皇帝挂在身边,那么杨家将是凤凰冲天,这块招牌一旦被皇帝摘下扔进垃圾堆,那么杨家立即就是土鸡落地,所以当时对于这件事最着急的并不是杨玉环,而是她的大哥杨铦。

杨铦很想亲自去面见李隆基,替自己的妹妹请罪,但他又摸不准皇帝陛下是个什么心思,搞不好连自己一同被治罪,那可是得不偿失,为了稳妥起见,杨铦还是决定找个中间人出面向来调解这件事情。

找来找去杨铦找到了时任户部郎中的吉温,杨铦之所以选中他,除了平常关系不错之外,还因为吉温在皇帝那里印象不错,而且头脑灵活,善于言辞。

坦白的讲,一个大臣要承担和解皇帝夫妻关系的任务,并不是个简单的工作,不仅因为这不是大臣的职责,更因为大臣的身份不太适宜搀和这类事,但好朋友交办的事情,出于哥们意气,即使再苦再难也得顶上,分析当前皇帝夫妻的现状,吉温决定从内外有别这个角度来劝说李隆基回心转意。

“陛下!妇人见识短,违背了您的意志,陛下为什么就吝啬宫中那么点地方呢?”吉温的开场词很有特色,前后两句话看似是八竿子打不着,但实则是在画圈,等李隆基往里跳。

果然,听完吉温的话后,李隆基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什么意思?爱卿有话直说!我知道你是再说杨贵妃出宫的事情,但这和我吝啬宫中的地方有什么关系?”

“陛下仔细想想,您即使想赐死贵妃娘娘,也应该让她死在内宫中,怎么能忍心把她弃置宫外受辱呢?”

显然,吉温的话有另外一层深意,他似乎在提醒李隆基,全天下都是皇帝您一个人的财富,即使女人也不例外,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杨玉环被撵出宫,固然是受到惩罚,但在外人看来,李隆基的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纵观吉温的策略,乃是激将之法!

因为他知道,这又是一场皇帝夫妻性急而起所制造的家庭变奏曲,根本谈不上什么严重的政治事件,动用上纲上线的理论,反而有可能会打动皇帝。

吉温的话最终真的起了作用,说是李隆基内心依然没有放下杨玉环也好,或是受到吉温的感化也罢,总之在吉温进言之后,李隆基立即让高力士前往杨铦家里探视杨玉环。

值得一提的是,李隆基这次依然使用了四年前的方法,让高力士将一半御膳赐给杨玉环,杨玉环的态度也和四年前基本相同,除了哭天抹泪的承认错误之外,也不忘再次剪下一撮发丝,证明自己的决心。

《资治通鉴》记载:上遽使高力士召还,宠待益深。

二次出宫被召回的过程与第一次出宫基本相同,但对于杨玉环而言,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说天宝五年的第一次出宫事件过后,杨玉环在对待与李隆基的关系上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或者说性格因素依然占主导地位,那么二次出宫事件则使她真正悟出了什么。

前边我们说过杨玉环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子,一个错误绝不犯三次在她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二次出宫事件让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实现登上皇后宝座目标的征途上,性格因素是最大的制约,而她现在的身份以及主要面对的对象(李隆基),则使她必须要想只羔羊一样,温顺的匍匐在皇帝的面前,不能有任何的棱角。

可以说通过二次出宫事件,曾经犹如一块顽石的杨玉环,被真正打磨成了没有棱角的鹅卵石。

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二次出宫事件的一年后,天宝十年(751年)的七夕节,李隆基和杨玉环有一天晚上在骊山并肩而立,仰望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心中彼此立下了誓言,这就是流传了千年的佳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事实上,陈鸿这段记载是完全虚构的,因为李隆基每年去骊山休假是为了避寒,所以七夕节立誓这件事不可能存在,陈鸿这么写是为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卿故事增添一份唯美色彩。

在我看来,二次出宫事件所衍生出来的内容,其实是杨玉环在实现政治目的的道路上,一次策略上的调整,而李隆基则是通过撵杨玉环出宫,来彻底消磨杨玉环的性格,使她彻底失去内心中十分自我的一面,完全成为自己手中的爱物,甚至犹如宠物一样。

和当初两个人走到一起时一样,不能否认的是,二次出宫事件虽然是一场皇帝夫妻家庭的二次变奏曲,但这个家庭实在过于特殊,其间必不可少的蕴涵诸多功利目的与政治色彩!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