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唐朝那些事儿6:帝国落日卷 > 第十三章 收复河湟(第1页)

第十三章 收复河湟(第1页)

在李忱的支持和运作下,“牛李党争”已然成为历史名词。虽然在对待牛李党争的问题上,李忱明显偏袒牛党,其所作所为有待商榷,而且他的执政理念明显带有“反会昌之政”的倾向,然而就其帝王生涯的主要方面来说,其功绩虽然比不上宪宗李纯,但确实在穆、敬、文、武诸帝之上,在晚唐衰弱的政治形势下,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除了治理朝政之外,李忱时时处处以武宗李炎作为参照,李炎在位时曾经威制回鹘,所以李忱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外树立大唐帝国的国威。

因此他将目光瞄向了帝国的西南边陲。

吐蕃!这个与大唐帝国对抗很久而大唐没有取得胜绩的少数民族政权,成为李忱树立大唐国威的首要目标。

吐蕃内乱

在介绍李忱和吐蕃展开较量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自大唐建立之后,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历史过往。

前边我们介绍过文成公主进藏和亲的一些事情,那个时候因为李世民天可汗威名远播,加上文成公主进藏,所以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处于蜜月期。到了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代,吐蕃灭掉吐谷浑,进逼唐朝的河西、陇右地区,而后便与唐朝围绕安西四镇以及西突厥十姓部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自此之后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在和平与交战、缓和与冲突的不断交替中曲折发展。

景龙三年(709年),金城公主进藏和亲后,吐蕃得到了河西九曲地区,对唐朝的陇右地区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唐朝因此被迫调集重兵进入河西、陇右地区以加强防御。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将河西、陇右等边镇军队东调平叛,边防空虚,给了吐蕃入侵的机会。吐蕃趁机进入河西陇右,先是切断了唐朝与安西、北庭的联系,不久便完全占领了上述地区,进而又向南征服南诏。当时吐蕃控制了东起四川西部、甘肃陇山以西,西至中亚,北到今天新疆南部的广袤地区,而且吐蕃利用唐朝内乱的机会,不断侵扰中原,宝应二年(763年)一路打到长安,迫使代宗李豫退出长安就是最好的例证。

德宗李适即位后,北方的回鹘兴起,开始与吐蕃争夺北庭地区,由于吐蕃将精兵调往北部,因此南诏利用这个机会,摆脱了吐蕃的控制,与唐朝互通友好。吐蕃见自己陷入孤立境地,于是改变策略,主动向唐朝请盟,而唐朝也想罢兵修好,于是在穆宗李恒在位的长庆年间,终于举行了唐蕃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长庆会盟。从此之后,唐朝与吐蕃虽然仍有短暂的毁盟现象发生,但由于它们同时走向衰弱,因此,不再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安史之乱结束后,吐蕃虽然乘机攻占了唐朝的大片土地,但由于吐蕃又同时向西出兵与大食、唐朝争夺安西四镇等西域之地,向北与回鹘争夺北庭地区,连年的扩张战争,加重了吐蕃国内的赋税和兵役负担。而且吐蕃境内连续发生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于是,平民、奴隶们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反抗王室和贵族的斗争。

与此同时,吐蕃的最高执政者赞普已经是形同傀儡,以尚结赞为首的大贵族垄断政权,形成权臣当道,并排斥异己操纵赞普继承权,使王室和贵族之间争夺王权愈演愈烈。

弃松德赞赞普死后,长子牟尼即位,由于其推行的经济政策侵犯了贵族利益,于是被其母哲蚌氏毒死,由三弟牟笛赞普即位。由于哲蚌氏的独断专权,牟笛赞普依靠佛教首领钵阐布的保护才得以保全性命。因此,作为回报,在牟笛赞普在位时期,佛教势力迅速发展,并成为王室的支持者,由此引发了宗教冲突。

牟笛赞普死后,其子可黎可足赞普即位,因为可黎可足赞普体弱多病,所以由钵阐布执政,在钵阐布的怂恿支持下,当时僧人们大肆聚敛财富,可黎可足赞普用于供养一名僧人的费用,高达七户平民的赋税。因此反对赞普的贵族势力便以灭佛为号召,展开了激烈的夺权斗争,贵族们不断散布谣言说钵阐布与王后通奸有染,然后将其杀死,并在841年又杀死可黎可足赞普,拥立其弟达磨为赞普。

据《新唐书?吐蕃》记载,可黎可足赞普在位期间,吐蕃国内发生多次地震,岷山崩塌,洮水逆流三日,老鼠大肆啃食庄稼,百姓发生饥荒瘟疫,死难者伏尸遍地,膳、廓两州地区的百姓在夜里听到打更的鼓声,都会受到惊吓。

本来吐蕃的百姓指望达磨赞普即位后,能够改变吐番的萧条景象,进而改善民生。可是由于达磨赞普嗜酒无度、喜好打猎,而且性格凶顽,缺少仁慈之心,所以使得吐蕃内政更加混乱。在内耗不止的情况下,吐蕃逐渐衰落下去,再也没有重现唐朝初年的辉煌。

达磨在位两年后,于唐朝会昌二年(842年)十月死去,十二月,吐蕃使者论普热前往京城长安报丧。武宗李炎派将作少监李璟前往吐蕃吊唁。

就在李璟吊唁完毕刚刚离开吐蕃后,吐蕃便发生了内乱,其导火索是赞普的继承问题。

因为达磨赞普没有子嗣,于是他的妃子琳氏在一帮佞臣的支持运作下,拥立达磨的兄长尚延立之子乞离胡为赞普。可是,此时的乞离胡只有三岁,谁都明白大权其实是掌握在上任赞普王妃琳氏和一帮佞臣的手里,而且当时在拥立乞离胡即位后,琳氏一伙人将十几个深得人心的老臣全都排挤出朝廷,引起了老臣们的严重不满,其中以宰相结都那反应最为激烈。

面对乞离胡的时候,结都那就是不肯跪拜,他哭着对众人说,赞普宗族有很多人,但琳氏不是皇后,却擅自立她家族之人为赞普,谁能心服?恐怕就连鬼神都不会享受她的祭祀。如果照此下去政权必亡,前些年吐蕃发生很多自然灾害,恐怕就是现在国之将亡的预兆,只叹老夫没有兵权,无法勘正内乱以报先赞普的恩德,现在只有以死相报。说完后,他拔出刀割伤自己的脸,然后大哭着离开朝堂。

结都那的激烈反应很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很多朝臣都在为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担心。而事实证明,琳氏一伙并没有放过结都那,就在结都那离开朝堂不久后,琳氏一伙人突袭结都那的府邸,将其族人全部杀死。

可是琳氏除了拥立乞离胡之外,在掌权后还大肆分封本家族的人,可是又没有循例入朝请求册封。于是,其行为招致吐蕃民众的愤慨,在矛盾的不断升级下,终于酿成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

内讧交兵

当吐蕃内部矛盾不断激化之时,唐朝也只能维持现有疆界与吐蕃对峙。对于经常从原州、会州各地进逼骚扰长安的吐蕃军队,唐朝军队只好轮番进行“防秋”,疲于应付而只有招架之功,即使与吐蕃的使节往来,也是只是礼节性,已经没有曾经以雄厚实力为后盾的震慑作用可言。

会昌三年(843年)二月,在唐朝反击回鹘之时,黠戛斯趁回鹘衰弱时,大举进攻回鹘控制的安西、北庭地区,并邀请唐朝出兵支援。当时负责接待黠戛斯使臣的赵藩上疏武宗李炎,认为朝廷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出兵应援,进而一举夺回本属于唐朝的安西和北庭地区。不过,宰相李德裕以朝廷正在与回鹘作战,抽调不出兵力为由,上疏劝说李炎回绝了黠戛斯的邀请。

与此同时,吐蕃内部发生内乱,时任洛门川讨击使的论恐热,召集部将扬言琳氏所立的可汗不仅没有经过大唐的册封,而且残害忠良,胁迫群臣,实在没有资格做可汗,自己准备入诛琳氏。

论恐热很快便纠集了吐蕃在河、陇地区三个部落的一万余名士兵,与青海节度使谋划举兵。论恐热自称国相,领兵进至渭州,与屯驻在薄寒山的吐蕃宰相尚罗思交战。尚罗思兵败逃亡松州,在那里纠集苏毗、吐谷浑、羊同等部落八万余众,同时焚烧桥梁,据洮水之险,以阻击论恐热的进攻。

当时论恐热隔着洮水恫吓苏毗等部落,告诉他们自己是上天派来平定内乱的,现在自己已经成为吐蕃国相,拥有了全部兵权,如果顽抗到底,定将屠灭整个部落。

苏毗等部落本来就是赶鸭子上架,他们完全不知道论恐热的虚实状况,因此犹豫不战。论恐热趁机指挥大军渡过洮水,收降苏毗等部落。尚罗思大军不战而逃,最终尚罗思死于乱军之中。

于是,论恐热趁机整合各部落以及尚罗思的军队将近十万人,挥师进兵松州,在进兵的过程中,论恐热每到一处就实行屠戮政策,铁蹄所至陈尸狼藉。或许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论恐热虽然打着匡复王室的旗号,进而起兵靖难,事实上他内心却是在阴谋夺取赞普权力的野心家。不过,论恐热虽然拥兵十余万,但在他的心中却始终惧怕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时任鄯州节度使的尚婢婢。

尚婢婢出身显贵,先辈世代担任宰相之职,他本人略通史书,不愿出来做官。可黎可足赞普在位时,强令他担任鄯州节度使,因为尚婢婢为人宽厚,而且沉稳有谋略,所以深得将士爱戴,因此鄯州军队在当时的吐蕃军队中算是战斗力很强大的。

论恐热十分明白要想实现自己的野心,必须要迈过尚婢婢这一关,因此,在会昌三年(843年)七月,论恐热指挥大军进兵鄯州,正式宣布与尚婢婢开战。一时间吐蕃北部边境至鄯州间旌旗招展,鼙鼓震天,完全笼罩在大战一触即发的紧张气氛中。

然而论恐热却出师不利,当大军行至镇西郡时,忽然遭遇雷电和大风的袭击,一时间论恐热不仅辎重损毁甚多,而且损兵折将,仅被雷电劈中烧死的部将就有十多人。论恐热认为尚未开战便遭此不幸是为不祥之兆,心中十分郁闷,因此暂时按兵不动,就地休整。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