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燃烧的远征:十字军东征简史 > 第七章 十字军国家(第1页)

第七章 十字军国家(第1页)

时隔462年,耶路撒冷回到了基督徒的手中。85十字军的惊人壮举阻挡了伊斯兰世界的征服浪潮,收复了基督之城。万里征程收官了。

然而,这次成功也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大部分骑士离开亲人,经历了这些年的艰辛征程,如今迫切希望回到故乡。他们通过在圣墓教堂祈祷或是在约旦河沐浴,完成了对誓言的履行,起程返回欧洲,留下了一座矗立于穆斯林海洋的基督徒前哨。如果想要维持这次奇迹般的胜利取得的成果,就需要成立稳定的政府,保障与欧洲的沟通往来。他们需要的是一名政治家,以最少的骑士建立一个能够存续的王国。他们现有的人选则是布永的戈弗雷。

大部分东征者返回欧洲后都被视为英雄。为了信念,遍历艰险,拯救基督之城,这既勇敢又浪漫,令一代代欧洲人心潮澎湃。遥远的十字军国家被统称为“Outremer”86,在法语中意为“遥远”或“海外”,乃是博取功名的异国他乡。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领导者们成了传奇人物,他们的壮举被编成诗歌。在耶路撒冷占领之后一代人的时间里,《安条克之歌》(Chansond’Antioche)87等史诗在法国人中交口传颂。

布永的戈弗雷则处于这群人的顶端,这位理想中的骑士谦逊稳重,拒绝了加冕。这种质朴的精神甚至让国王都相形见绌。他完美诠释了骑士精神,是朝圣者的保护人、圣地的捍卫者。在整个中世纪,他与查理曼和亚瑟王(KingArthur)并称为基督教三大英雄,在但丁(Dante)和塞万提斯(Cervantes)等人的作品中以英勇的形象登场。然而不幸的是,事实截然不同。尽管在征服耶路撒冷的过程中,戈弗雷的勇敢和机敏都毋庸置疑,但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想法天真、效率低下的领袖,个人能力的不足放大了他所遭遇的麻烦。

十字军国家最大的问题是人手的长期不足。聪明的领袖会精心利用自己的助力,但戈弗雷却疏远了为数不多还留在东方的贵族,同时过于信任那些没有才能的顾问。从一开始,情况就很不乐观。实际上,雷蒙德是留在耶路撒冷的唯一大贵族,但戈弗雷气量狭小,容不下他。雷蒙德在东方成功包围了两座城镇,但戈弗雷却担心雷蒙德提高威望,拒绝承认对方的投降。这种毫无理由的冷落让几乎所有留下的贵族心寒。他们全部回家了,除了试图在巴勒斯坦找块地方自己建国的坦克雷德。88

到1099年年底,戈弗雷只剩300名骑士和大约2000名步兵来保卫领地,抵御入侵。不过他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功迫使附近的一些穆斯林村庄纳贡。不过随着比萨(Pisa)大主教戴姆伯特在12月底到来,一切都开始陷入停滞。

选派戴姆伯特填补勒皮的阿希马尔所留下的空缺,是乌尔班二世临终之前的一系列举措之一。几乎不会有比他更不合适的候选人了。乌尔班二世把这名意大利人异乎寻常的精力误认为与众不同的才能,将他派去西班牙协助阿方索六世(AlfonsoⅥ)从穆斯林手中夺回卡斯蒂利亚(Castile)地区。任务很成功,但戴姆伯特也获得了傲慢和贪婪的名声,对于他贪污的质疑声从未止歇。然而乌尔班可能病得太重,或是消息太不灵通,并未纠正他的错误,反而任命戴姆伯特为教皇使节,致使他的恶行变本加厉。

这位大主教前往耶路撒冷,并不是为了鼓舞士气。他带着一群无法无天的比萨水手,沿途劫掠希腊诸岛作为消遣,拜占庭皇帝不堪其扰,派出帝国海军追击。89而惊险逃脱的经历只是让戴姆伯特更加坚信自己的使命乃是神授。像许多十字军战士一样,戴姆伯特认为耶路撒冷应由教会,而不是世俗权力所掌管。他的主要目标就是让神职人员牢牢地控制城市,确保戈弗雷知道自己的地位。

教皇使节的第一站是安条克,他惊讶地发现博希蒙德竟是如此和蔼可亲。诺曼人如今自称为“安条克亲王”,对协助戴姆伯特乐意之至。博希蒙德宣布,他不仅会派部下确保戴姆伯特的安全,还会陪同他去耶路撒冷。

戴姆伯特很快就被奉承得飘飘然,不过博希蒙德之所以这么慷慨,是因为有自己的算盘。众所周知,他留在了安条克,没有完成东征,尚未履行自己的誓言在圣墓教堂祈祷,这有损于他的声誉。此外,他听到传闻称没有子嗣的戈弗雷身体不太好。戈弗雷即使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对教会的服从,现在他病了,要如何抗衡刚愎自用的戴姆伯特?即便戈弗雷有点儿骨气,他死了后大主教自然也有权指定继任者。戴姆伯特既然要成为耶路撒冷的新权力掮客,那博希蒙德当然希望在场分一杯羹。

有这种想法的东征者可不止安条克亲王。在他们离开安条克之前,戈弗雷的弟弟埃德萨的鲍德温也带着护卫队加入了。现在,戴姆伯特要带着两位最有实力的十字军领主前去耶路撒冷,戈弗雷几乎逃脱不了被支配的命运了。

他们在耶路撒冷的所见所闻,比戴姆伯特预计的更加理想。耶路撒冷牧首的位置仍然空缺,戴姆伯特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是最合适的人选。通过一系列的贿赂和密谋,他当选了,顺从的戈弗雷公开向他屈膝,宣誓效忠。

戴姆伯特深知趁热打铁的道理。趁戈弗雷还没缓过神来,牧首让他把耶路撒冷和堡垒的控制权立刻转交给他。这无异于让戈弗雷自我放逐。如果戈弗雷答应了,就相当于把十字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切交给了一个几乎没有军事经验的神职人员。如果没有牧首的同意,圣墓守护者甚至都不能拔出自己的剑。然而,戈弗雷又一次同意了。

这让了解戴姆伯特为人,不愿被他领导的骑士们吓坏了,他们尽力游说,但戈弗雷不为所动,最后只答应暂缓这一做法。1100年的复活节,戈弗雷正式把圣城移交给了戴姆伯特,不过表示他将保留城市的控制权,直到自己征服一座合适的城市作为替代。

当然,耶路撒冷无可取代。对基督徒来说,它就是世界的中心。不过从军事角度来看,港口城市阿卡(Acre)是个接近的选择。阿卡坐落于地中海东岸,在现今以色列的西北部,拥有牢固的防御工事和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各大十字军国家之间关键的枢纽地带。它可以代替耶路撒冷成为中央司令部,制定实施整体战略。于是戈弗雷立刻着手去做围攻的准备。

整个王国的军力都被集中起来,浩浩荡荡地离开了耶路撒冷。此时,博希蒙德和鲍德温返回各自的十字军国家已经好一阵子了,但是吸引他们过来的传闻是真的。这几个月里,戈弗雷的身体每况愈下,这段征程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于是他被送回了首都。而迫不及待要宣示自己对军队的领导权,渴望瓜分战利品的戴姆伯特则随军继续前进。

大主教以为自己的加冕时刻即将到来,但他犯了个灾难性的错误。戴姆伯特的推测没错,戈弗雷生病了,无法做出任何重大决策,但他低估了戈弗雷的病情。1100年7月18日,当戴姆伯特正朝着荣誉进军的时候,戈弗雷病逝了。

尽管戈弗雷作为领袖有许多缺陷,但人们真心为他的离开而伤心。由于居民过于悲痛,耶路撒冷的商业活动停止了整整5天。虽然执政表现不佳可能冲淡了胜利的兴奋,但戈弗雷依旧是占领耶路撒冷的十字军中的标志性人物。90然而,这种敬意并没有延伸到他关于继承人的遗嘱上。

随从们故意忽略了戈弗雷把城市交给戴姆伯特的愿望,没有把他的死讯告知位于阿卡的大军。他们派部队占领了堡垒,让信使赶往他弟弟埃德萨的鲍德温处,让他赶紧回耶路撒冷继承遗产。

可想而知,戴姆伯特得知风声时怒不可遏。然而,耶路撒冷的临时领导者没有戈弗雷那么容易屈服。面对主教狂怒的训诫,守军不为所动,也不认为自己的计划有何邪恶之处。无可奈何之下,戴姆伯特给安条克的博希蒙德写了一封信,表示如果他能赶在鲍德温之前抵达耶路撒冷,就让他当耶路撒冷国王。主教的本意是诱骗博希蒙德,但他在信中控制不住自己。自命为“基督教会的领袖,各国的支配者”的他严肃地提醒自己的救世主,耶路撒冷的国王要遵从牧首的意愿。

事实证明,这个做法不仅不讲策略,而且是白费力气。信使抵达安条克的时候,博希蒙德不在城里。几周以前,他带着300人向北前往幼发拉底河上游参战,却遭遇了埋伏。博希蒙德意识到自己恐怕要失去一切了,于是割断了自己的金发,让一名士兵带着它去找鲍德温。士兵设法溜出了土耳其人的防线来到了埃德萨伯国,但鲍德温也来不及救援了。如今,戴姆伯特的保护人正蹲在土耳其人的监狱里,等待着大笔赎金的筹集。

戴姆伯特知道自己输了。让他更懊恼的是,鲍德温在途中还宣布成为安条克的摄政,以十字军国家最强大领主的身份抵达了耶路撒冷。1100年圣诞节,在伯利恒的圣诞教堂,戴姆伯特很不情愿地把这名死对头加冕为十字军国家的第一位国王,称鲍德温一世。此后不久,他就唐突地离开了城市。91

比起前任国王,鲍德温一世的执政有了巨大的进步。他沉着坚韧,目光长远,既是勇猛善战的将军,又是富有天赋的政治家。像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一样,他善于把握时机。

认为过去有必然性——已经发生的那些事注定会发生——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大敌。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就是极好的例子。在欧洲的基督徒看来,东征者面对惊人的困难,取得了巨大的胜利,无疑是因为命运。十字军是在上帝的指引下前进的,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会扫清面前一切的障碍。大卫终将击败歌利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